一种纸板加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441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板加压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纸板加压装置。



背景技术:

纸盒是目前手机最广泛的包装制品,一般是由纸板经过一系列的印刷、折叠、喷胶等多道流程最终才得以加工完成,由于是流水作业,受流水线长度的制约,最终纸板的胶印及平整性并不是十分良好,为了保证纸板最终能够达到相关的要求,所以仍需要后续进一步采取相应的加压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从流水线上传送来的每一摞纸板加压使纸板上所喷胶层充分且均匀分布同时也可保证纸板的平整性,使每摞纸板都有良好的品相。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纸板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保护罩、气缸I、气缸II、开关、ECU、压力板、工作面板、螺母,所述支撑架分为上、中、下三层,所述气缸I、所述气缸II与相应的气压回路相连以实现双缸同步,所述气缸I起导向作用且所述气缸I、所述气缸II为一组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所述气缸I、所述气缸II的活塞杆头部均为外螺纹,所述保护罩通过销轴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所述开关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表面前部外边框的左侧,所述ECU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表面后部偏左位置负责处理各种控制信号以实现对所述气缸I、所述气缸II运动的控制,所述压力板中部及其左侧焊有两个等径螺柱且所述压力板通过所述螺母实现与所述气缸I、所述气缸II活塞杆头部的固定联结,所述工作面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中部。

所述气缸I、所述气缸II、所述开关、所述压力板、所述螺母共同组成一个压力单元,所述压力单元共有3组,均匀布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且相互独立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纸板加压时间可调且定时结束后气缸自动退回,可充分对每摞纸板加压并使胶层均匀混合;采用气压传动,干净清洁无污染;可同时对多摞纸板加压,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纸板加压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纸板加压装置主视图

图中:1、支撑架 2、保护罩 3、气缸I 4、气缸II 5、开关 6、ECU 7、压力板 8、工作面板 9、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中,一种纸板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保护罩(2)、气缸I(3)、气缸II(4)、开关(5)、ECU(6)、压力板(7)、工作面板(8)、螺母(9),所述支撑架(1)分为上、中、下三层,所述气缸I(3)、所述气缸II(4)与相应的气压回路相连以实现双缸同步,所述气缸I(3)起导向作用且所述气缸I(3)、所述气缸II(4)为一组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的上表面,为纸板的加压工作提供必要的驱动力,所述气缸I(3)、所述气缸II(4)的活塞杆头部均为外螺纹用于与所述压力板(7)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保护罩(2)通过销轴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的上表面用来保护各个气缸及各类电器元件,所述开关(5)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上表面前部外边框的左侧为所述气缸I(3)、所述气缸II(4)的运动提供启停信号,所述ECU(6)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上表面后部偏左位置负责处理各种控制信号以实现对所述气缸I(3)、所述气缸II(4)相关运动的控制,所述压力板(7)中部及其左侧焊有两个等径螺柱且所述压力板(7)通过所述螺母(9)实现与所述气缸I(3)、所述气缸II(4)活塞杆头部的固定联结,所述工作面板(8)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的中部用来放置从流水线上传送来的每一摞纸板。

所述气缸I(3)、所述气缸II(4)、所述开关(5)、所述压力板(7)、所述螺母(9)共同组成一个压力单元,所述压力单元共有3组,均匀布置在所述支撑架(1)的上表面,可分别进行各自的加压任务且互不干扰。

使用时,只需把流水线上传送来的每摞纸板放置于所述工作面板(8)上且对准所述压力板(7),随后按下所述开关(5),所述ECU(6)对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相关换向阀转变相应的工作位置使所述气缸I(3)、所述气缸II(4)的活塞杆伸出并保持设定的时间,当预定时间达到后,所述ECU(6)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相关换向阀换向,使所述气缸I(3)、所述气缸II(4)的活塞杆退回进而完成对此摞纸板的加压。

若遇到其他情况需要停止加压任务则只需再次按下所述开关(5),所述ECU(6)便会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相关换向阀变换到相应的工作位置,使所述气缸I(3)、所述气缸II(4)的活塞杆退回。

由于本装置有3组相互独立的所述压力单元,所以可以同时实现对3摞纸板的加压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