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液双冷型塑料拉丝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248602阅读:来源:国知局
6]参见图3,减震段8为管状结构。减震段8的外周面设有若干外形变引导槽81。外形变引导槽81沿减震杆8轴向分布。减震杆8的内周面设有若干内形变引导槽82。内形变引导槽82沿减震杆8轴向分布。外形变引导槽81和内形变引导槽82都为沿减震杆8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槽。外形变引导槽81和内形变引导槽82对齐。减震杆8内设有4个隔板83。4个隔板83将减震杆8的内部隔离出3个腔体84。3个腔体84沿减震杆8的轴向方向分布。腔体84内设有弹性隔膜85。弹性隔膜85将腔体84分割为填充腔841和空置腔842。弹性隔膜85为朝向填充腔841拱起的碗形结构。填充腔841中设有增阻板86。增阻板86将填充腔841分割为第一填充腔8411和第二填充腔8412。增阻板86设有连通第一填充腔8411和第二填充腔8412的摩擦孔861。填充腔841内填充有流砂,流砂在图中没有画出。空置腔842设有贯通减震杆82的气孔8421。
[0047]参见图4,使用时,将塑料块装到进料桶3中,在冷却水桶12中转让冷却水52。开始拉塑料丝时,塑料经进料桶3进入料筒4并经相关处理后形成热的塑料丝51从模头5输出。热的塑料丝51先进入冷却水桶12中的冷却水52被初步降温和硬化(即先进行水冷),然后依次穿过导向环21和过线孔991。摆丝机构9通过摆杆99带动塑料丝51摆动和通过冷却风扇98对塑料丝51进行吹风9 (即再进行风冷)、而起到加速冷却的作用。
[0048]摆丝机构的具体过程过程为:
参见图4和图2,马达97驱动动力输入轴96连续转动,动力输入轴96驱动正向驱动齿轮93和反向驱动齿轮94顺时针转动。当转动到正向驱动齿轮93同摆动齿轮92啮合在一起时、反向驱动齿轮94同换向齿轮95断开,正向驱动齿轮93驱动摆动齿轮92逆时针转动,摆动齿轮92通过摆轴91驱动摆轴99逆时针转动,摆轴99驱动塑料丝51逆时针摆动。当转动到反向驱动齿轮94同换向齿轮95啮合在一起时、正向驱动齿轮93同摆动齿轮92断开,反向驱动齿轮94驱动换向齿轮95逆时针转动,换向齿轮95驱动摆动齿轮92顺时针摆动,摆动齿轮92通过摆轴91驱动摆轴99顺时针转动,摆轴99驱动塑料丝51顺时针摆动,从而实现塑料丝的摆动降温。为了避免摆轴99产生偏移而影响塑料丝51的前行,正向驱动齿轮93驱动摆动齿轮92摆动的角度和反向驱动齿轮94通过换向齿轮驱动摆动齿轮摆动的角度是相等的。动力输入轴96转动时还驱动主动锥形齿轮984转动,主动锥形齿轮984驱动从动锥形齿轮983转动、从动锥形齿轮983驱动风扇轴981转动、风扇轴981驱动风叶982产生风而吹向塑料丝51,实现对塑料丝的冷却和干燥。
[0049]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
参见图5,还包括水泵7和喷头72。进料桶3包括外罐体31、内罐体32和隔离浮盘33。
[0050]夕卜罐体31设置于机架2的底座上。外罐体31为上端敞开结构。外罐体31的上端设有进水管311。进水管311中设有进水阀312。外罐体31的下端设有排水管313。排水管313中设有排水阀314。外罐体31内设有支撑架315。
[0051]内罐体32为下端即底端敞开结构。内罐体32连接在支撑架315上而悬空在外罐体31内。内罐体32的顶端设有进料口 321和出料口 322。进料口 321中设有进料阀323。出料口 322同料筒4的进口端连接在一起。
[0052]隔离浮盘33位于内罐体32内。隔离浮盘33将内罐体32隔离为储料空间34和储水空间35。隔离浮盘33和内罐体32之间为间隙配合,使得隔离浮盘33的周面和内罐体32之间形成通道36。通道36用于连通储料空间34和储水空间35。储料空间34位于储水空间35的上方。隔离浮盘的上端面331为向上凸起的锥面。隔离浮盘33为钢结构。隔离浮盘33为空心结构。
[0053]水泵7的进口位于外罐体31内部的下端。水泵7的出口设有出水管71。出水管71的出口端连接有若干喷头72。喷头72沿内罐体32的周向分布且固定在外罐体31的上端。喷头72是朝向内罐体31喷射的。
[0054]使用时,关闭排水阀314,开启进料阀323和进水阀312,使水经进水管311进入到外罐体31中并将隔离浮阀33浮起到接近出料口 322。然后将塑料块从进料阀323中装入到储料空间34,随着塑料的增加,隔离浮盘33下降,当塑料装满内罐体32后关闭进料阀323使得塑料处于密闭空间内。开始拉塑料丝时,塑料经出料口 322进入料筒4并经相关处理后形成塑料丝从模头5输出。随着塑料的耗用而减少,隔离浮盘33将塑料托起而使得进料不会中断。塑料中的游离水下流到外罐体31中的水中。当用水浮起隔离浮盘时,则本发明只适用于密度小于水的塑料,此时内桶内储入油作为密封隔离浮盘和内罐体32的液封,也即在浮盘和内罐体32之间设有液封,从而能够起到更好的分离游离水的作用。如果改用其他高密度的液体,则能够适用于密度更大的塑料的生产,此时用水作为液封即可。
[0055]实施例三,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为:
参见图6,冷却机构I还包括支撑轴11、驱动电机13、恒温器14、循环泵15、除冷凝水机构16、支撑座17、真空产生器18和控制阀19。
[0056]支撑轴11呈倾斜状态。支撑轴11转动连接于机架I上。支撑轴11设有若干个沿轴向分布的驱动轮111。
[0057]冷却水桶12为圆形。
[0058]恒温器14固定于机架2。恒温器4的出口设有伸入冷却水桶12内的出水管141。
[0059]循环泵15固定于机架2。循环泵15的进口连接有伸入到冷却水桶12内的进水管151。循环泵15的出口同恒温器14的进口连接在一起。
[0060]除冷凝水机构16位于冷却水桶12前侧的下方。除冷凝水机构16包括挤压辊161。挤压辊161同机架2固接在一起。挤压辊161同冷却水桶12平行。
[0061]参见图7,支撑轴11有一对。一对支撑轴11沿前后方向分布。两根支撑轴11平行。一对支撑轴11中位于前方的那根支撑轴同驱动电机13连接在一起。驱动电机13连接在支撑轴的低端。这样能够提高本发明的稳定性。
[0062]冷却水桶12以周面接触的方式搁置在一对支撑轴11中的驱动轮111上。冷却水桶12内周面连接有推块121。推块121有6块。推块121沿冷却水桶11周向分布。推块121为沿冷却水桶12的轴向延伸的长条形结构。推块121的沿冷却水桶的径向的宽度从上向下逐渐变大。推块121延伸至冷却水桶12的底面。
[0063]除冷凝水机构6还包括芯轴162。芯轴162转动连接于机架2。挤压辊161表面设有集水沟1611。集水沟1611沿挤压辊161轴向延伸。芯轴162也是通过驱动电机13驱动的。芯轴162和挤压辊161平行。芯轴162表面设有吸水块163。吸水块163为海绵制作而成。吸水块163为沿芯轴162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也即是完全包裹住芯轴162的。
[0064]参见图8,支撑座17包括上段171和下段172。下段172同机架2固接在一起。上段171连接有吸盘173。支撑座17通过吸盘173吸附住冷却水桶12而对冷却水桶11进行支撑。冷却机构还设有破真空源。本实施例中破真空源即为大气空间,也即为吸盘173的外部空间,当然采用空压机或液氮作为破真空源也是可以的。
[0065]真空产生器18为真空泵。
[0066]控制阀19为两位三通阀。控制阀19的进气口通过气管同真空产生器18的吸气口对接在一起,控制阀19的两个出气口中的一个同下段172中的气孔177 (参见图9)连接在一起、另一个空置也即同破真空源连接在一起。
[0067]参见图9,上段171套接在下段172上,上段171通过平面轴承174同下段171转动连接在一起。由于平面轴承174的作用,使得上段171与下段172之间可以轻松地转动,且能在沿轴向受力的情况下轻松转动。平面轴承174和冷却水桶同轴。上段171与下段172之间设有密封圈175,上段171与下段172通过密封圈175密封连接在一起。上段171、密封圈175、下段172三者合围成一个密封腔176。密封腔176同吸盘所围成的空间1731相连通。下段172设有同密封腔176相连通的气孔177。
[0068]参见图10,芯轴和挤压辊之间的间隙164小于芯轴和冷却水桶之间的间隙165。吸水块163沿芯轴径向的厚度大于芯轴和冷却水桶之间的间隙165。芯轴163的转动方向为从上向下即图中B向。冷却水桶12的转动方向同芯轴162的转动方向相反。集水沟1611位于芯轴轴线和挤压辊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S的上方。吸水块的同冷却水桶表面接触处1631的线速度和冷却水桶11外周面的线速度相等。
[0069]参见图6到图10,本发明对塑料丝的冷却过程为:从模头5输出而形成热的塑料丝进入冷却水桶12中被冷却。
[0070]冷却机构的工作过程为:通过控制阀19使真空产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