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导丝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6565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导丝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到环锭纺纱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双层导丝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包芯纱是指通过芯纱和鞘纱组合的一种复合纱,一般以长丝为芯纱,短纤为外包纤维(鞘纱),其特点为通过外包纤维与芯纱的结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点,弥补双方的不足,扬长避短,优化成纱的结构和特性。包芯纱生产已有40余年历史,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相关纱线品种也不断丰富。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000余万锭包芯纱,预期每年还将以20-30万锭的速度增长。因此,包芯纱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
[0003]目前,包芯纱的生产工艺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第一种为在细纱工序上加入芯纱,形成包芯纱,外包纤维先经过粗纱工序得到所需的外包粗纱,然后外包粗纱在细纱机上由后罗拉喂入后经牵伸过程被抽长拉细,芯丝通过喂入装置由前罗拉喂入,两者一起被加捻形成包芯纱,实现外包短纤维对芯纱的包覆;第二种是在包覆纱机上加入芯纱,形成包芯纱,棉纱先被加捻形成棉纱筒子,在包覆机上芯纱通过喂入罗拉穿过包覆纱机的空心锭子的中心,棉纱筒子固定在空心锭子上,通过棉纱筒和锭子的旋转,棉纱被包缠在芯纱上,形成包芯纱;第三种是通过并纱的办法加入芯纱,形成包芯纱,棉条加工成细纱之后,在并纱机上,芯纱通过喂入罗拉牵伸,与棉纱合并在一起,形成合股纱,卷绕成股纱筒子,股纱筒子被放置于短纤倍捻机上,通过倍捻机锭子将股纱加捻,形成包芯纱。
[0004]包芯纱纺制过程中,芯丝通过芯丝喂入装置前罗拉,而后被包覆到纱体内部,因此,芯丝喂入过程中对其的平稳性控制作用较为重要,直接关系到芯丝的包覆效果,另一方面为改善成纱质量和纱线性能,采用双芯丝喂入已逐渐引起重视。针对此,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双层导丝架装置,该装置通过采用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导丝辊且导丝辊中间部位开有导丝槽实现两根芯丝的同时喂入,且实现芯丝在喂入前罗拉之前的张力平稳控制,提高芯丝的包覆效果,改善成纱质量。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给出一种双层导丝架装置,该装置通过采用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导丝辊且导丝辊中间部位开有导丝槽实现两根芯丝的同时喂入,且实现芯丝在喂入前罗拉之前的张力平稳控制,提高芯丝的包覆效果,改善成纱质量。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导丝架装置,所述导丝架包括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在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之间加装有导丝辊,所述导丝辊包括第一导丝辊,第二导丝辊,第三导丝辊和第四导丝辊,所述导丝辊为圆柱形,在所述导丝辊的中间部位开有导丝槽,所述第二导丝辊包括第二上导丝辊和第二下导丝辊,所述第二上导丝辊和第二下导丝辊呈上下平行排列,上下竖直间距在之间,所述第三导丝辊包括第三上导丝辊和第三下导丝辊,所述第三上导丝辊和第三下导丝辊呈上下平行排列,上下竖直间距在之间,所述第一导丝辊,第二导丝辊,第三导丝辊和第四导丝辊之间的左右水平间距在10mm-15mm之间,所述第二上导丝辊和第三上导丝辊、第二下导丝辊和第三下导丝辊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导丝辊与第二上导丝辊、第二下导丝辊之间的上下竖直距离相同,所述第四导丝辊与第三上导丝辊、第三下导丝辊之间的上下竖直距离相同,第一芯丝首先穿入第一导丝辊导丝槽的下部,而后依次穿过第二上导丝辊导丝槽上部、第三下导丝辊导丝槽下部和第四导丝辊导丝槽上部,第二芯丝首先穿入第一导丝辊导丝槽的上部,而后依次穿过第二下导丝辊导丝槽下部、第三上导丝辊导丝槽上部和第四导丝辊导丝槽下部,后喂入前罗拉,形成S形运动路线,从而实现双芯丝喂入前罗拉之前的张力平稳控制。
[0007]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导丝辊且导丝辊中间部位开有导丝槽实现两根芯丝的同时喂入,且实现芯丝在喂入前罗拉之前的张力平稳控制,提高芯丝的包覆效果,改善成纱质量。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导丝架装置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导丝架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由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双层导丝架装置,包括左固定板I和右固定板2,在左固定板I和右固定板2之间加装有导丝辊,导丝辊包括第一导丝辊3,第二导丝辊4,第三导丝辊5和第四导丝辊6,导丝辊为圆柱形,在导丝辊的中间部位开有导丝槽11,第二导丝辊4包括第二上导丝辊7和第二下导丝辊8,第二上导丝辊7和第二下导丝辊8呈上下平行排列,上下竖直间距在之间,第三导丝辊5包括第三上导丝辊9和第三下导丝辊10,第三上导丝辊9和第三下导丝辊10呈上下平行排列,上下竖直间距在之间,第一导丝辊3,第二导丝棍4,第三导丝棍5和第四导丝棍6之间的左右水平间距在10mm-15mm之间,第二上导丝辊7和第三上导丝辊9、第二下导丝辊8和第三下导丝辊10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导丝辊3与第二上导丝辊7、第二下导丝辊8之间的上下竖直距离相同,第四导丝辊6与第三上导丝辊9、第三下导丝辊10之间的上下竖直距离相同。
[0011]使用时,第一芯丝12首先穿入第一导丝辊3导丝槽的下部,而后依次穿过第二上导丝辊7导丝槽上部、第三下导丝辊10导丝槽下部和第四导丝辊6导丝槽上部,第二芯丝13首先穿入第一导丝辊3导丝槽的上部,而后依次穿过第二下导丝辊8导丝槽下部、第三上导丝辊9导丝槽上部和第四导丝辊6导丝槽下部,后喂入前罗拉,形成S形运动路线,从而实现双芯丝喂入前罗拉之前的张力平稳控制。
【主权项】
1.一种双层导丝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在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之间加装有导丝辊,所述导丝辊包括第一导丝辊,第二导丝辊,第三导丝辊和第四导丝辊,所述导丝辊为圆柱形,在所述导丝辊的中间部位开有导丝槽,所述第二导丝辊包括第二上导丝辊和第二下导丝辊,所述第二上导丝辊和第二下导丝辊呈上下平行排列,上下竖直间距在之间,所述第三导丝辊包括第三上导丝辊和第三下导丝辊,所述第三上导丝辊和第三下导丝辊呈上下平行排列,上下竖直间距在之间,所述第一导丝辊,第二导丝辊,第三导丝辊和第四导丝辊之间的左右水平间距在10mm-15mm之间,所述第二上导丝辊和第三上导丝辊、第二下导丝辊和第三下导丝辊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导丝辊与第二上导丝辊、第二下导丝辊之间的上下竖直距离相同,所述第四导丝辊与第三上导丝辊、第三下导丝辊之间的上下竖直距离相同,第一芯丝首先穿入第一导丝辊导丝槽的下部,而后依次穿过第二上导丝辊导丝槽上部、第三下导丝辊导丝槽下部和第四导丝辊导丝槽上部,第二芯丝首先穿入第一导丝辊导丝槽的上部,而后依次穿过第二下导丝辊导丝槽下部、第三上导丝辊导丝槽上部和第四导丝辊导丝槽下部,后喂入前罗拉,形成S形运动路线,从而实现双芯丝喂入前罗拉之前的张力平稳控制。
【专利摘要】一种双层导丝架装置,包括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在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之间加装有导丝辊,通过采用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导丝辊且导丝辊中间部位开有导丝槽实现两根芯丝的同时喂入,且实现芯丝在喂入前罗拉之前的张力平稳控制,提高芯丝的包覆效果,改善成纱质量。
【IPC分类】D01H13-04
【公开号】CN204474839
【申请号】CN201520124870
【发明人】刘新金, 谢春萍, 徐伯俊, 苏旭中, 张洪, 朱预坤
【申请人】江南大学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