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部件以及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56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封部件以及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部件以及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喷出液滴的液体喷射头的典型示例,可列举出喷出油墨滴的喷墨式记录头。作为这种喷墨式记录头,例如提出了如下的记录头,即,具备从喷嘴开口喷出油墨滴的头主体以及头支架,且在头主体与头支架之间设置了对各个流道间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3)。这些密封部件需要在头主体与头支架之间以比较高的精度进行定位。具体而言,需要对头主体以及头支架的液体流道、和密封部件的连通口以比较高的精度进行定位。在这种密封部件的高精度的定位中,通过在密封部件上设置用于插入定位销的基准孔,并将 定位销定位在头支架或头主体上,且利用定位销而将密封部件定位在头支架或头主体上,从而使密封部件在平面上的方向被固定。但是,密封部件的连通口越远离基准孔,越会由密封部件的弯曲等原因而导致位置精度和形状的维持精度降低,从而存在无法实施密封部件相对于其他部件的高精度的定位的问题。而且,如果密封部件的连通口从其他部件的液体流道偏移,则还会出现对与连通口连通的液体流道的密封性降低,从而有可能发生液体泄漏等的问题。此外,当连通口从液体流道偏移时,在偏移的密封部件处容易存留气泡,从而存留并变大了的气泡将从喷嘴被排出而成为漏点的原因。此外,由于连通口的位置偏移,有可能会导致在液体流道中流动的液体的流道阻力发生变化,从而成为发生喷出不良的原因。此外,设置有多个连通口的密封部件,在对各个连通口进行定位时,需要对密封部件进行拉伸,但在该种情况下,由于对密封部件的拉伸,将会导致连通口发生变形、或者连通口相对于定位销(基准孔)的位置发生偏移等,从而会产生与上述问题相同的状况。另外,这种问题不仅存在于喷墨式记录头上,还同样存在于喷射油墨以外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上。另外,并不限定于喷墨式记录头中所使用的密封部件,对于介于任意的部件之间的密封部件,一般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8-238752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214368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10-07964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这种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满足密封部件的定位精度和密封性这双方的密封部件以及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装置。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为一种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其被配置在设置有第一液体流道的第一部件、与设置有第二液体流道的第二部件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液体流道连通于所述第一液体流道,并且,所述密封部件具备多个连通口 ;加固部,在所述加固部上设置有各个连通口 ;至少两个第一基准孔;脆弱部,其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基准孔之间,且与所述加固部相比更脆弱;第二基准孔,其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基准孔之间。在所涉及的方式中,能够通过两个第一基准孔而实施对多个连通口的定位,并且能够通过脆弱部的拉伸,来吸收由于插入至两个第一基准孔中的基准销的公差而产生的位置偏移,进而抑制加固部的拉伸,并抑制连通口的变形和位置偏移,从而高精度地对连通口进行定位。此外,通过在两个第一基准孔之间设置第二基准孔,从而能够抑制由于两个第一基准孔之间的密封部件的弯曲而导致的连通口的位置偏移,从而能够高精度地对连通口进行定位。在此,优选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连通口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基准孔之间。根据此方式,能够高精度地实施对设置在两个第一基准孔之间的连通口的定位。此外,优选采用如下方式,S卩,所述第一基准孔被设置在每个连通口上。根据此方式,能够通过第一基准孔而高精度地实施对连通口的定位。·此外,优选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第二基准孔被设置在所述脆弱部上。根据此方式,通过第二基准孔而进一步减少了脆弱部的截面面积,从而使脆弱部变得易于拉伸。此外,优选采用如下方式,S卩,所述连通口被配置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基准孔的直线上。根据此方式,尤其能够高精度地实施对设置在连接两个第一基准孔的直线上的连通口的定位。此外,优选采用如下方式,S卩,所述第二基准孔被配置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基准孔的直线上。根据此方式,能够有效地实施通过第二基准孔对位置偏移的抑制。此外,优选采用如下方式,S卩,所述第一基准孔的直径为,被插入至该第一基准孔中的基准销的最大直径以下。根据此方式,能够抑制由于第一基准孔与基准销之间的间隙而产生的位置偏移。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式为一种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具备液体喷射头主体,其形成有使液体流过的第一液体流道,并通过压力产生单元而从喷嘴开口喷射液体;头支架,其具有第二液体流道,所述第二液体流道的一端侧连通于贮留液体的贮留部件,并且另一端侧连通于所述第一液体流道;密封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液体喷射头主体与所述头支架之间,并且,所述密封部件具备多个连通口 ;加固部,在所述加固部上设置有各个连通口 ;至少两个第一基准孔;脆弱部,其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基准孔之间,且与所述加固部相比更脆弱;第二基准孔,其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基准孔之间。在所涉及的方式中,能够通过两个第一基准孔而实施对多个连通口的定位,并且能够通过脆弱部的拉伸,来吸收由于插入至两个第一基准孔中的基准销(头主体和头支架)的公差而产生的位置偏移,进而抑制加固部的拉伸,并抑制连通口的变形和位置偏移,从而对连通口高精度地进行定位。此外,通过在两个第一基准孔之间设置第二基准孔,从而能够抑制由于两个第一基准孔之间的、密封部件的弯曲而导致的连通口的位置偏移,从而能够高精度地对连通口进行定位。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式为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方式的液体喷射头。在所涉及的方式中,能够实现抑制了液体的泄漏和液滴的喷出不良等的、稳定性较高的液体喷射装置。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的模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头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头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头主体的剖视 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密封部件的立体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密封部件的俯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密封部件的剖视图。图8(a)和图8(b)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定位状态的、密封部件的俯视图。图9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定位状态的、密封部件的剖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部件的立体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部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方式一根据图I对喷墨式记录装置进行说明。如该图所示,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喷墨式记录装置I具有作为液体喷射头的喷墨式记录头(以下,又称为头)10。头10被固定在搭载有墨盒2的滑架3上。滑架3呈上部开放的箱型,并以使头10的喷嘴面暴露在滑架3的与记录纸S相对的面(下表面)上的方式被安装,并且收纳有作为贮留部件的墨盒2。而且,来自该墨盒2的油墨被供给至头10。滑架3经由正时皮带4而被连接在步进电机5上,并在记录纸S的纸宽方向(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由此,在使滑架3进行移动的同时,将油墨滴喷出到记录纸S的上表面上,从而通过点阵将图像和文字印刷在记录纸S上。另外,虽然在图I的示例中,列举出在滑架3中收纳有作为液体源的贮留部件的墨盒2的示例而进行了说明,但在如下结构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中也可以应用本实用新型,SP,作为贮留部件的墨盒2被收纳在滑架3以外的部位,且油墨经由供给管而被压送至头10的流道形成部中的结构。使用图2、图3,对头10进行说明。头10具备头主体20,其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部件;自身封闭单元30,其作为用于从墨盒2(参照图I)向头10导入油墨的头支架(第二部件)。头主体20具备头外壳21,在头外壳21上设置有用于保护头主体20的下端面的头罩22。在头罩22上形成有使后文叙述的喷嘴开口露出的开口(未图示)。使用图4,对头主体20进行说明。在头主体20的头外壳21下端侧设置有流道形成部200。流道形成部200具备流道基板201。具体而言,在流道基板201上并排设置有多个压力产生室202。流道基板201的一面侧被喷嘴板204封闭,所述喷嘴板204对应于各个压力产生室202而具有喷嘴开口 203。此外,流道基板201的另一面侧被振动板205封闭。形成于喷嘴板204上的喷嘴开口 203在头主体20的下端面的长度方向(压力产生室202的并排设置方向)上成列设置。此外,在流道基板201上形成有歧管207,所述歧管207经由油墨连通通道206而与每个压力产生室202连通,并成为多个压力产生室202共用的油墨室。在歧管207上连通有被设置在头外壳21上的头外壳流道208。油墨经由该头外壳流道208而从自身封闭单元30(参照图2)被供给至歧管207。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头主体20上设置有,由压力产生室202、油墨连通通道206、歧管207以及头外壳流道208构成的第一液体流道。另一方面,在振动板205的压力产生室202的相反侧、且与各个压力产生室202对应的区域上,分别抵接设置有作为压力产生单元的压电元件209的顶端。这些压电元件209以将压电材料和电极形成材料在纵向上交替地夹持为三明治状的方式而被层叠,且无助于
振动的非活动区域被粘合在固定基板210上。此外,在压电元件209上连接有配线部件211,并通过该配线部件211而向由压电元件209的电极形成材料所形成的电极输入驱动信号。在以此种方式构成的喷墨式记录头10中,经由与自身封闭单元30连通的头外壳流道208而向歧管207供给油墨,且油墨被分配至各个压力产生室202。对此具体而言,通过从配线部件211对压电元件209施加驱动信号,从而使压电元件209收缩。由此,使得振动板205与压电元件209 —起变形(被向图中上方牵拉),从而压力产生室202的容积增大,使油墨被吸入到压力产生室202内。而且,当在内部充满油墨直至到达喷嘴开口 203之后,根据驱动信号而解除施加在压电元件209上的电压时,压电元件209将被拉伸并恢复到原始的状态。由此,由于振动板205也将发生位移并恢复到原始的状态,从而压力产生室202将收缩,进而使内部压力升高,以使油墨滴从喷嘴开口 203被喷出。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使压力产生室202中产生压力变化的压力产生单元,设置了纵振动型的压电元件209。下面返回图2、图3,在头主体20的上端面侧、即设置有覆盖喷嘴板的头盖22的下端面的相反侧上,形成有凸缘部23。头10在该凸缘部23上具有作为驱动基板的FPC(Flexible Print Circuit :柔性印刷电路板)40。FPC40为薄膜状的驱动基板,且可弯折。在本实施方式中,该FPC40被弯曲,并通过保持部件50而以相对于凸缘部23立起的状态被保持。保持部件50被直立设置在头主体20的凸缘部23上。FPC40具备连接器41,所述连接器41用于连接来自打印机主体侧的未图示的外部配线部件。此外,FPC40具备用于向上述的压电元件输送信号的、未图示的基板端子部,被连接于各个压电元件上的配线部件211 (参照图4)通过焊接等方式而与该基板端子部电连接。S卩,FPC40被构成为,通过被连接于连接器41的印刷电缆而从打印机主体侧接受驱动信号,并通过连接于基板端子部的配线部件211而将该驱动信号供给至压电元件209。此外,在头主体20的凸缘部23上设置有自身封闭单元30。自身封闭单元30被形成为具有矩形形状的盘面的长方体块形状,并在其上部的端部处分别设置有油墨导入孔31,油墨从墨盒2(参照图I)被分别供给至油墨导入孔31。被供给至一侧(在图2中的左侦U的油墨导入孔31的油墨,经由设置在自身封闭单元30内部的单元流道32(图2中以虚线表示),而被输送至设置在自身封闭单元30的盘面上的主流道33中,被供给至另一侧(在图2中的右侧)的油墨导入孔31的油墨,经由单元流道32,而被输送至设置在图2中的纸面的背面侧的主流道33中。即,在本实施方式的自身封闭单元30中,设置有对称的两个单元流道32。在该主流道33中流通的油墨从盘面的外侧被输送至自身封闭单元30的内侧的下部,并从四个未图示的排出孔起经由密封部件60的连通口 61,而被输送至头外壳流道208中(参照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自身封闭单元30上设置有,由单元流道32和主流道33构成的第二液体流道。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每个主流道33上设置有四个排出孔,因此在自身封闭单元30上共设置有八个排出孔。此外,在油墨导入孔31与主流道33的入口部34之间的单元流道32上,分别设置有未图示的阀体,并且当头主体20的歧管的压力下降时、即油墨被喷出从而主流道33侧的压力相对下降时,阀体以容许油墨的流通的方式而工作。在处于以预定的压力从油墨导入孔31供给油墨的状态下、即油墨贮留在头主体20的歧管中的情况下,阀体被置为关闭状态,当由于油墨的喷出而使后流侧的压力下降时,通过伴随于此而产生的负压力,而使阀体被置为开启状态,从而向头主体20供给油墨。此外,在自身封闭单元30的中央部处形成有FPC插通部35。FPC插通部35为上下开口的空部,且被构成为,将被保持部件50所保持的FPC40收纳在其内部。在将FPC40收纳在该FPC插通部35中的状态下,FPC40的连接器41面对FPC插通部35的上部开口。当将自身封闭单元30设置在头主体20上时,将设置在头主体20上的定位销24插入至设置在自身封闭单元30的左右侧面上的定位孔36中,以进行定位。另外,该定位销24为,从下表面侧被设置在头主体20的凸缘部23上的螺栓,通过将该定位销24插入至定位孔36中,从而将自身封闭单元30固定设置在头主体20上。此外,头10在头主体20和自身封闭单元30之间具有密封部件60。在本实施方式中,自身封闭单元30相当于头支架。该密封部件60为,在将自身封闭单元30设置在头主体20上时被配置在头主体20与自身封闭单元30之间的构件,且为用于确保在头主体20上所形成的头外壳流道208的开口与自身封闭单元30内的排出孔之间的密封性的构件。即,头外壳流道208的开口与自身封闭单元30内的排出孔之间的连接部分,通过密封部件60而被良好地密封。在该密封部件60上设置有,分别与头外壳流道208的开口以及自身封闭单元30内的排出孔连通的、贯穿的连通口 61。如上所述,在头主体20与自身封闭单元30之间安装有密封部件60,第一液体流道与第二液体流道之间的连接部分、具体而言、头外壳流道208的开口与自身封闭单元30的排出孔,通过密封部件60而被良好地密封。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部件60通过被夹持在自身封闭单元30内的排出孔进行开口的突出部、与设置于头主体20上的头外壳流道208进行开口的突出部之间,从而对头外壳流道208的开口与自身封闭单元30的排出孔之间的连接部分进行密封,从而防止了油墨从该连接部分的泄漏。在此,使用图5至图9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部件60进行说明。图5为密封部件的立体图,图6为密封部件的俯视图,图7为沿图6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8(a)和图8(b)为表示由基准销实现的定位状态的俯视图,图9为由基准销实现的定位状态的剖视图。如图所示,密封部件60为,具有用于插入头主体20的开口 69的板状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密封部件60的开口 69中,插入有头主体20的FPC40及其保持部件50。在密封部件60的、隔着开口 69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沿着长度方向而设置有于厚度方向上贯穿的四个连通口 61。该连通口 61被设置在,与头外壳流道208的开口以及自身封闭单元30的排出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在此,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密封部件60的详细情况仅对隔着开口 69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长条部分进行了说明,但是由于密封部件60为,将两个长条部分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处连成环形形状的部件,因此密封部件60的、隔着开口 6 9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呈大致相同的形状,故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密封部件60的、隔着开口 69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长条部分),作为多个基准孔而设置有第一基准孔62 (62A 62C)、第二基准孔63 (63A、63B)。第一基准孔62(62A 62C)是对应于每个连通口 61 (6IA 61D)而被设置的孔。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如下形式,即,对第一基准孔62A和第一基准孔62B进行组合,并且对第一基准孔62B和第一基准孔62C进行组合。即,被设置在中央处的第一基准孔62B是被一侧的长条部分的中央侧的两个连通口 61B和61C所共用的结构。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第一基准孔62A和第一基准孔62B进行组合而对连通口 61A以及61B进行定位,并且通过对第一基准孔62B和第一基准孔62C进行组合而对连通口 6IC以及6ID进行定位,对此将在后文中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两个第一基准孔62的组合优选为相邻的第一基准孔62。当然,也可以对第一基准孔62A和第一基准孔62C进行组合。另外,对应于这些各个连通口 61 (61A 61D)而被设置的第一基准孔62(62A 62C),以接近于各个连通口 61(61A 61D)的方式而被设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连通口 61设置在了两个第一基准孔62之间。具体而言,将连通口 61A、61B配置在被组合起来的两个第一基准孔62A和62B之间。同样地,将连通口 61C、61D配置在被组合起来的两个第一基准孔62B和62C之间。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连通口 61A、6IB设置在连接被组合起来的第一基准孔62A和第一基准孔62B这两个孔的直线上。同样地,将连通口 61C、61D设置在连接第一基准孔62B和第一基准孔62C的直线上。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隔着开口69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长条部分中,连通口 61 (61A 61D)和第一基准孔62 (62A 62C)被配置在直线上。这种第一基准孔62的直径为,所插入的基准销70(参照图9)的最大直径以下。由此,缩小了(零)与被插入到第一基准孔62中的基准销70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高精度地实施通过将基准销70插入至第一基准孔62中而对连通口 61进行的定位。此外,在被组合起来的两个第一基准孔62之间设置有第二基准孔63。S卩,在被组合起来的第一基准孔62A和第一基准孔62B这两个孔之间设置有第二基准孔63A。此外,以同样的方式在第一基准孔62B和第一基准孔62C这两个孔之间设置有第二基准孔63B。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第二基准孔63^3A、63B)被配置在,连接被组合起来的两个第一基准孔62的直线上。此外,第二基准孔63B具有以连接被组合起来的两个第一基准孔62的方向为长轴的椭圆形形状(长孔形状)。由此,在设置有第二基准孔63的脆弱部65进行拉伸时,不会由于插入至第二基准孔63中的基准销而使脆弱部65的拉伸受到限制,从而能够通过第二基准孔63而实施对连通口 61的定位,对此将在后文中进行详细说明。在这种设置有多个基准孔62、63的密封部件60上,设置有加固部64和脆弱部65。[0064]在此,加固部64是指,与脆弱部65相比强度更高的部分。这种加固部64可以通过例如与脆弱部65相比使厚度增厚或者与脆弱部65相比使宽度增大等、与脆弱部65相比使截面面积增大的方式而形成。当然,作为加固部64也可以采用,与脆弱部65相比使厚度增厚的同时使宽度增大的方式。脆弱部65是指,与加固部64相比比较脆弱、即强度较低的部分。作为这种脆弱部65,可以通过例如与加固部64相比使厚度变薄或者与加固部64相比使宽度变窄等、与加固部64相比使截面面积变小的方式而形成。当然,作为脆弱部65,也可以采用与加固部64相比在使厚度变薄的同时使宽度缩窄的方式。即,加固部64与脆弱部65是表示相对强度的构件。因此,只要加固部64与脆弱部65之间的相对关系满足上述的关系,则也可以存在其他部分。所谓包括其他部分的密封部件60可列举出,例如,密封部件60由成为基准厚度(宽度)的基准部、与基准部相比更厚(宽度大)的加固部64、与基准部相比更薄(宽度窄)的 脆弱部65这三部分构成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脆弱部65而设置了与加固部64相比厚度更薄的部分。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脆弱部65上设置了第二基准孔63。通过以这种方式设置第二基准孔63,也会使脆弱部65的截面面积与加固部64相比更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固部64为形成了连通口 61的区域,即,在加固部64上形成有连通口 61。此外,脆弱部65被设置在,被组合起来的两个第一基准孔62之间。S卩,脆弱部65被配置在,连接两个被组合起来的第一基准孔62的直线上。由此,在长条部分中,加固部64与脆弱部65被交替配置。如此,通过将连通口 61设置在加固部64上、并在连通口 61之间(加固部64之间)设置脆弱部65,从而能够使脆弱部65主动拉伸,进而抑制加固部64的拉伸,对此在后文中进行详细叙述。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加固部64的拉伸而引起的连通口61的变形、或位置偏移。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固部64上还设置有被组合起来的两个基准孔62中的一个第一基准孔62。该一个第一基准孔62与实施定位的连通口 62被形成在同一个加固部64上。由此,由于加固部64难以拉伸,因而抑制了由于第一基准孔62与连通口 61之间的距离拉伸而产生偏移的情况,从而能够高精度地实施对第一基准孔62的定位。另外,交替配置了加固部64与脆弱部65的两个长条部,以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侧形成环形形状的方式被连续设置。如果该长条部分连续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部分如加固部64这样具有较高强度,则在将两个长条部分分别定位至头主体20和自身封闭单元30上时,将难以进行拉伸,从而无法吸收头主体20和自身封闭单元30的公差,进而导致定位变得困难。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两个长条部分的两端部的连续部分的宽度设定为与加固部64以及脆弱部65相比更窄,从而将截面面积设定为与加固部64相比更小,由此形成了与脆弱部65同样易于拉伸的伸长部66。在此,还参照图8(a)、图8(b)以及图9,而对使用了各个基准孔62、63和加固部64、脆弱部65的、对连通口 61A、61B的定位进一步进行说明。另外,由于关于对其他的连通口 61C、61D等的定位也是同样的情况,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设置在密封部件60上的被组合起来的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中的一个第一基准孔62A,以距离一个连通口 61A最近的方式与连通口 61A被设置在同一个加固部64上。该第一基准孔62A通过被插入基准销70,从而实施对连通口 61A相对于第一基准孔62A的距离的定位。即,第一基准孔62A到连通口 61A的距离被高精度地设定。此外,如上所述,第一基准孔62A和连通口 61A被设置在同一个加固部64上。因此,由于加固部64难以拉伸,因而在从第一基准孔62A到连通口 61A的距离上不易产生误差。此外,另一个第一基准孔62B通过与相对于连通口 61A规定了距离的一个第一基准孔62A —起,从而规定了连通口 6IA相对于第一基准孔62A的方向。S卩,通过将固定在头主体20和自身封闭单元30上的基准销70插入各个第一基准孔62A、62B中,从而实施对以连通口 61A为基准的、相对于第一基准孔62A的距离以及在平面内的方向的定位。此时,在头主体20和自身封闭单元30侧被固定的基准销70的位置,有时会由于头主体20和自身封闭单元30的公差而产生偏移,从而两个基准销70的位置范围会扩大。当然,对于密封部件60的第一基准孔62A、62B的位置而言,也会由于公差而产生偏移。因此,通过在被组合 起来的第一基准孔62A和第一基准孔62B这两个孔之间设置脆弱部65,从而即使由于插入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中的基准销70而使密封部件60被拉伸,也会通过使脆弱部主动地进行拉伸而抑制加固部64的拉伸,从而能够抑制连通口 61A相对于第一基准孔62A的距离发生偏移的状况。此外,由于脆弱部65与加固部64相比更易于拉伸,从而加固部64自身的拉伸被抑制,因而即使密封部件60被拉伸,在设置于加固部64上的连通口 61A的大小和形状上也难以产生变化。其结果为,能够抑制以第一基准孔62A为基准的、连通口 61A的位置(距离)上发生变化的状况。另外,脆弱部65以均等地拉伸的方式而被形成。在此,脆弱部65均等地拉伸是指,以连接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的直线方向作为轴向而呈线对称的方式进行拉伸。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脆弱部65上设置有第二基准孔63A,并且关于被设置在该第二基准孔63A的两侧(密封部件60的宽度方向、且为与四个连通口 61的并排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部分,其与每单位拉伸力所对应的拉伸量相同,且被配置在以连接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的直线方向为轴向而对称的位置处,由此使第二基准孔63A的两侧均等地拉伸。通过以此方式使脆弱部65以连接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的直线方向为轴向呈线对称地进行拉伸,从而能够提高通过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而规定的、连通口 61A的位置精度。另外,即使脆弱部65不以连接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的直线方向为轴向而进行拉伸,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通过在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之间设置第二基准孔63,从而对非对称的拉伸进行补正并实施对连通口 61A的高精度的定位。具体而言,如图8(a)所示,当仅在被组合起来的第一基准孔62A、62B这两个孔中插入了基准销70的情况下,会存在以两个基准销70作为轴,于两个基准销70 (第一基准孔62A、62B)之间由于来自横向的压力而在不可预期的时刻发生翘曲及弯曲的可能性。当如上所述在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之间发生弯曲时,连通口 61A的位置将从已定位的位置处偏移,从而会发生在头主体20与自身封闭单元30之间的连接部分处的油墨泄漏,或产生由密封部件60朝向流道内的凹凸所引起的气泡的存留。当然,如上所述,由于脆弱部65的拉伸的不均匀,也会导致密封部件60在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之间发生弯曲。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之间设置第二基准孔63A,并如图8(b)以及图9所示,在第二基准孔63A中插入基准销71,从而能够抑制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之间的、密封部件60的弯曲,从而能够实现对连通口 61A的高精度的定位。也就是说,第二基准孔63A通过抑制作为长条部分的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之间发生弯曲的状况,并且抑制脆弱部65的拉伸的不均匀,从而能够实施对连通口 61A的高精度的定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基准孔63A配置在,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之间、且连接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的直线上。因此,将第二基准孔63A设定为,以连接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的方向为长轴的椭圆形形状(长孔形状)。由此,第二基准孔63A能够抑制对脆弱部65的拉伸的限制,并且能够通过第二基准孔63A而切实地限制密封部件60向弯曲方向的移动。此外,在上述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之间,还设置有连通口 61B。而且,第一基准孔62B以距离一个连通口 61B最近的方式而与连通口 61B被设置在同一个加固部64上。该第一基准孔62B通过被插入基准孔70,从而实施对连通口 61B相对于第一基准孔62B的距离的定位。即,第一基准孔62B到连通口 61B的距离被高精度地设定。该连通口 61B距第一基准孔62B的距离通过第一基准孔62B而被定位,并且该连通口 61B以第一基准孔62B为基准的方向通过第一基准孔62A而被定位。此外,在对该连通口 61B进行定位时,也能够与上文所述的方式同样地,通过由脆弱部65进行拉伸,从而吸收基准销70的公差,并且通过由第二基准孔63A限制密封部件60的弯曲,从而高精度地对连通口 61B进行定位。即,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能够同时高精度地实施对设置在它们之间的两个连通口 61A、61B的定位。另外,虽然即使在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之间仅设置一个连通口 61时,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但是如果用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仅实施对一个连通口 61的定位,则只需将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接近设置,即可抑制由公差引起的拉伸或弯曲,因此不需要设置脆弱部65和第二基准孔63等。如本实施方式这种、在长条部分上设置了多个连通口 61(61A、62B)的情况下,需要将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设置在相距较远的位置(连通口 61的附近)处,并且在这种相距较远的位置处设置了第一基准孔62A、62B的情况下,通过在设置脆弱部65的同时设置第二基准孔63A,从而能够实施对多个连通口 61A、62B的高精度的定位。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密封部件60,对于设置了多个连通口 61的密封部件60,能够通过被组合起来的两个第一基准孔62、第二基准孔63而对各个连通口 61高精度地进行定位。此外,通过设置加固部64以及脆弱部65,从而能够通过由脆弱部65进行拉伸,来吸收部件在制造时的公差,并且由于加固部64难以拉伸,从而能够抑制连通口 61的位置偏移和形状变形的发生,由此能够实施对连通口 61的高精度的定位。因此,能够抑制在与头主体20与自身封闭单元30之间的连接部分处发生油墨泄漏、以及由于密封部件60朝向流道内的凹凸而引起的气泡的存留。其他实施方式以上,虽然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显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一中,在被组合起来的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之间设置了连通口 61A、61B,但并不是特别地限定于此,也可以在被组合起来的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之间的外侧设置连通口 61A、61B。例如,也可以在第一基准孔62A的、与第一基准孔62B的相反侧设置连通口 61A。但是,如图8(a)所示,被设置在两个第一基准孔62之间的连通口 61,受到两个第一基准孔62之间的、密封部件60的弯曲所引起的位移偏移的影响较大,而设置在两个第一基准孔62的外侧的连通孔61,受到两个第一基准孔62之间的弯曲的影响较小。因此,本申请的实用新型尤其对在两个第一基准孔62之间设置了连通口 61的结构具有显著的效果,但当然,对在两个第一基准孔62之间的外侧设置了连通口 61的结构也具有效果。此外,连通口 61A也可以设置在,向与连接两个第一基准孔62的直线交叉的方向偏移了的位置处。此外,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一中,将第二基准孔63 ^3A、63B)设置在,于被组合起来的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之间、且连接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的直线上,但第二基准孔63 (63A、63B)只需设置在被组合起来的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之间即可,并不限定于在直线上。当然,对于连通口 61和脆弱部65而言,也只需在被组合起来的两个第一基准孔62A、62B之间即可,而并不限定于在直线上。在此,在图10以及图11中图示了这种示例。另外,图10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部件的改变例的立体图,图11为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部件的改变例的俯视图。如图10以及图11所不,密封部件60A具备两个加固部64 ;脆弱部65,其被设置 于这两个加固部64之间,且与该加固部64相比厚度较薄。在一个加固部64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基准孔62以及一个连通口 61。此外,在另一个加固部64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基准孔62、三个连通口 61、和一个第二基准孔63。第二基准孔63被设置在,两个基准孔62之间、且与连接两个基准孔62的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同样地,四个连通口 61被设置在,两个基准孔62之间、且与连接两个基准孔62的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被设置在各个加固部64上的连通口 61,通过被设置在同一个加固部64上的第一基准孔62,而使其距该第一基准孔62的距离被定位。此外,被设置在一个加固部64上的连通口 61,通过设置在另一个加固部64上的第一基准孔62,而使以设置在一个加固部64上的第一基准孔62为基准的、连通口 61的方向被规定。在这种结构的密封部件中,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一同样地,通过两个第一基准孔62来实施对三个连通口 61的距离以及方向的定位。此时,由插入至两个第一基准孔62中的基准销的位置的公差而引起的偏移,被脆弱部65吸收。此外,密封部件60A朝向与连接两个第一基准孔62的直线交叉的方向的弯曲,被插入至第二基准孔63中的基准销所限制。由此,能够高精度地实施对多个连通口 61的定位。即,所谓连通口 61、第二基准孔63以及脆弱部65等被设置在两个第一基准孔62之间的情况,不仅包括设置在连接两个第一基准孔62的直线上的情况,如图11所示,还包括设置在以连接两个第一基准孔62的B-B’线的宽度而与B-B’线正交的区域D中的情况。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一中,作为密封部件60,例示了具有用于插入头主体20的开口 69的、呈环形形状的板状体,但是也可以采用通过组合多个密封部件而获得本实施方式的密封部件60这种形状的构件。但是,如上述的实施方式一这样,通过使用具有环形形状的一个板状的密封部件60,从而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并且能够减少实施定位所需的工序,进而降低成本。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头支架而例示了自身封闭单元30,但是头支架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头支架而例示了设置有阀体的自身封闭单元30,但是也可以是具备未设置阀体的第二液体流道的构件、即流道部件。[0090]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作为头支架的一个示例的自身封闭单元30与头主体20之间配置了密封部件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个示例而已,只要是在墨盒与头主体20之间配置了密封部件的结构,而无论密封部件的位置如何,均能够适用本实用新型。即,在被配置在墨盒与头主体20之间的任何部分上的密封部件中,均能够适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另外,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液体喷射头的一个示例而列举出喷墨式记录头并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是广泛地以所有液体喷射头为对象的方案,当然也能够应用于喷射油墨以外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作为其他的液体喷射头,例如可以列举出以下的喷射头在打印机等的图像记录装置中所使用的各种记录头;在液晶显示器等的彩色过滤器的制造中所使用的颜色材料喷射头;在有机EL显示器、FED (场致发光显示器)等的电极形成中所使用的电极材料喷射头;在生物芯片制造中所使用的生体有机物喷射头等。而且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在以喷墨式记录头为代表的液体喷射头中所使用的密封部件,而能够适用于其他被安装在具有液体流道的两个部件之间的所有密封部件中。符号说明I :喷墨式记录装置(液体喷射装置);10 :喷墨式记录头(液体喷射头);20 :头主体(第一部件);21 :头外壳;23:凸缘部;30 :自身封闭单元(第二部件);40 FPC ;60、60A:密封部件;61(61A 61D):连通口;62 (62A 62C):第一基准孔;63(63A、63B):第二基准孔;64 :加固部;65 :脆弱部;70、71 :基准销。
权利要求1.一种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件被配置在设置有第一液体流道的第一部件、与设置有第二液体流道的第二部件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液体流道连通于第一液体流道, 所述密封部件具备 多个连通口; 加固部,在所述加固部上设置有各个连通口 ; 至少两个第一基准孔; 脆弱部,其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基准孔之间,且与所述加固部相比更脆弱; 第二基准孔,其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基准孔之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口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基准孔之间。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准孔被设置在每个连通口上。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准孔被设置在所述脆弱部上。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口被配置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基准孔的直线上。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准孔被配置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基准孔的直线上。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准孔的直径为,被插入到该第一基准孔中的基准销的最大直径以下。
8.一种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体喷射头主体,其形成有使液体流过的第一液体流道,并通过压力产生单元而从喷嘴开口喷射液体; 头支架,其具有第二液体流道,所述第二液体流道的一端侧连通于贮留有液体的贮留部件,而另一端侧连通于所述第一液体流道; 密封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液体喷射头主体与所述头支架之间, 所述密封部件具备 多个连通口; 加固部,在所述加固部上设置有各个连通口 ; 至少两个第一基准孔; 脆弱部,其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基准孔之间,且与所述加固部相比更脆弱; 第二基准孔,其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基准孔之间。
9.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喷射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部件以及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装置,其能够充分满足密封部件的定位精度和密封性的双方。其中,密封部件(60)被配置在,设置有第一液体流道的第一部件、和设置有与第一液体流道连通的第二液体流道的第二部件之间,并具备多个连通口(61(61A~61D));加固部(64),在所述加固部(64)上设置有各个连通口(61(61A~61D));至少两个第一基准孔(62(62A~62C));脆弱部(65),其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基准孔(62(62A~62C))之间,并且与所述加固部64相比更脆弱;第二基准孔(63(63A、63B)),其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基准孔(62(62A~62C))之间。
文档编号B41J2/135GK202623509SQ20112054445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4日
发明者渡边峻介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