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7014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热压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装饰烫金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压机。



背景技术:

印刷烫金生产技术领域,通常用绘图软件设计各高档防伪、精细压纹图案,做成热压版,再热压到被装饰的产品上。现有技术中采用发热丝直接加热的方式对烫金版进行加热,热量损失少,但受热面不均匀,热压产品不稳定。印刷行业的烫金工艺使用的烫金版,包装行业的击凸版或击凹版选用硅胶板材、锌板材或铜板材,然后在板材的一个面通过腐蚀或雕刻等加工出图案的模形制成模版。烫金版、击凸版或击凹版等模版都要固定到烫金机或热压机的底座的导热板或蜂窝板上,经过高温压制在纸面、塑料或布料表面形成需要的图案。现有一般通过胶粘或夹具固定的方式将烫金版、击凸版或击凹版等模版固定在烫金机或热压机底座的导热板或蜂窝板上,粘胶或夹具固定烫金版的过程中存在误差,且一旦固定好,位置调整比较麻烦,而烫金版的位置固定引起的误差直接影响印刷出来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热压机加热装置加热不均匀和烫金版位置固定误差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基于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压机,包括上压板、设于上压板下方的下压板、驱动上压板上升或下降的驱动装置、设于下压板上的烫金版、烫金版与下压板之间依次设有定位板、隔热板,与烫金板连接的导油加热装置;烫金版固定于定位板的上方,通过导油加热装置加热烫金版;所述烫金版包括图案版、以及布设于所述图案版 背面的导磁层,所述图案版与所述导磁层紧密贴合,所述烫金版通过所述导磁层被吸附固定于带有磁吸力的定位板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面板和用于检测所述烫金版温度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连接所述导油加热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烫金版为铜版、锌版或镀铜锌版。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气缸的活动端连接所述上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和隔热板一体化设置。

相比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实现自动化生产;采用控制面板和感温器的结构,实现了当感温器检测到烫金版温度过高或过低时,控制导油加热装置的温度,实现温度的自动调节和自动化生产;

(2)将传统单一的烫金版、击凸版或击凹版变更为由图案版和导磁层构成的复合模版,通过磁吸力将模版固定于热压机的带有磁吸力的底座上,实现快速准确固定模版且定位准确,节省了模版定位时间,提高了模版定位效率,保证了成型图案的品质及便于更换烫金版,产品图案多样化且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压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压机烫金版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压板,2-下压板,3-驱动装置,4-烫金版,41-图案版,42-导磁层,5-定位板,6-隔热板,7-导油加热装置,8-控制面板,9-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热压机,包括上压板1、设于上压板下方的下压板2、 驱动上压板上升或下降的驱动装置3、设于下压板上的烫金版4、烫金版4与下压板2之间设有一体化的定位板5、隔热板6,与烫金板4连接的导油加热装置7;通过导油加热装置7加热烫金版4;所述烫金版4包括图案版41、以及布设于所述图案版41背面的导磁层42,所述图案版41与所述导磁层42紧密贴合,所述烫金版4通过所述导磁层42被吸附固定于带有磁吸力的定位板5的上方。

所述烫金版为铜版、锌版或镀铜锌版。

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气缸的活动端连接所述上压板1。

温度过高,热压时会出现花白或变成蓝色,金属光亮度降低,并且会出现糊版、图文不清晰等弊病。温度过低,会出现热压不上、断笔划,附着力不强,容易擦掉、无光泽、发花等弊病。当烫印面积较大,温度要略高些;反之要低些。采用控制面板8和传感器9的结构,实现了当传感器检测到烫金版4温度过高或过低时,控制导油加热装置7的温度,实现温度的自动调节和自动化生产。

如图2所示,所述图案版41为常规的硅胶板材、锌板材或铜板材。所述导磁层42为磁性片材或板材,或者将磁性材料电镀在所述图案版的背面形成;如果是磁性片材或板材时,可以通过粘合剂粘接在所述图案版的背面;当需要更换烫金版4时,先拆卸定位板5,然后在模版侧边用刀片轻轻撬起模版即可。

本实用新型将传统单一的烫金版、击凸版或击凹版变更为由图案版和导磁层构成的复合模版,通过磁吸力将模版固定于热压机的带有磁吸力的底座上,实现快速准确固定模版且定位准确,节省了模版定位时间,提高了模版定位效率,保证了成型图案的品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 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