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006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转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转装置,用于激光打标。



背景技术:

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有时需要利用激光打标机对产品不同位置进行激光打标,现有技术通常的做法是操作人员将产品翻转至指定位置,然后由激光打标机进行打标,完成一个位置后再人工翻转至另外一个位置。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对于结构对称的产品,打标时人工翻转不仅精度可能不高,并且效率偏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翻转装置,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人工翻转效率偏低的缺陷,达到提高打标定位精度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翻转装置,包含夹持模块、翻转模块和固定模块,所述固定模块与所述翻转模块的定子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模块用于支撑所述翻转模块;

所述夹持模块与所述翻转模块的转子相连接,所述翻转模块用于带动所述夹持模块转动,所述夹持模块用于夹持工件。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模块包含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翻转模块包含第一翻转机构和第二翻转机构;

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一翻转机构的转子相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二翻转机构的转子相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用于共同夹持所述工件;

所述第一翻转机构的定子和所述第二翻转机构的定子分别与所述固定模块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含第一夹爪和第一夹紧气缸,所述第一夹紧气缸一端与所述第一翻转机构的转子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爪相连接;

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含第二夹爪和第二夹紧气缸,所述第二夹紧气缸一端与所述第二翻转机构的转子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爪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翻转机构为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翻转机构为第二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子与所述第一夹紧气缸通过第一联轴器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子与所述第二夹紧气缸通过第二联轴器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模块包含第一固定框、第二固定框和支撑架,所述第一固定框和所述第二固定框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两端,用于分别固定所述第一电机的定子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定子。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含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夹持模块、所述翻转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翻转模块进行翻转动作,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夹持模块进行夹持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含光栅传感器,所述光栅传感器与所述翻转模块连接,用于检测操作人员是否与所述工件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含指示模块和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夹持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夹持模块是否进行夹持;所述指示模块用于指示是否已完成作业。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翻转装置可实现对工件的夹紧和旋转,只需调整好翻转装置与激光打标机的相对距离,便可实现对工件的不同位置进行打标作业,提高了打标定位精度和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通过光栅传感器检测操作人员是否与所述工件接触,实现了安全保护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翻转装置包含夹持模块1、翻转模块2和固定模块3。

其中,固定模块3与翻转模块2的定子固定连接,固定模块3用于支撑翻转模块。此外由于激光打标机在进行批量打标时,需要固定工件的打标位置与激光打标机之间的距离,即控制焦距,因此通过控制固定模块3与激光打标机之间的距离,可间接控制工件与激光打标机之间的距离。

夹持模块1与翻转模块2的转子相连接,翻转模块2用于带动夹持模块1转动,夹持模块1用于夹持工件。翻转模块2可将指定的翻转角度传递给夹持模块1,从而夹持模块1带动工件轴向翻转至指定的角度。指定的角度根据工件所需打标的位置来设定。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夹持模块1包含第一夹持机构11和第二夹持机构12,翻转模块2包含第一翻转机构21和第二翻转机构22。

其中,第一夹持机构11轴向连接第一翻转机构21,第二夹持机构12轴向连接第二翻转机构22,第一夹持机构11和第二夹持机构12用于共同夹持工件。即第一夹持机构11和第二夹持机构12可在轴向共同夹持工件的两端。

第一翻转机构21和第二翻转机构22分别与固定模块3固定连接,用于通过第一夹持机构11和第二夹持机构12带动工件轴向翻转至指定角度。即第一翻转机构21和第二翻转机构22可共同带动工件的两端轴向翻转至指定角度。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夹持机构11包含第一夹爪和第一夹紧气缸。第一夹紧气缸一端与第一翻转机构21的转子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夹爪相连接。

第二夹持机构12包含第二夹爪和第二夹紧气缸,第二夹紧气缸一端与第二翻转机构22的转子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夹爪相连接。

即通过第一夹紧气缸和第二夹紧气缸的轴向运动,可带动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轴向运动,从而实现轴向共同夹持工件的两端。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翻转机构21为第一电机,第二翻转机构22为第二电机。即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可分别通过第一夹持机构11和第二夹持机构12带动工件轴向翻转至指定角度。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电机的转子与第一夹紧气缸通过第一联轴器相连接;第二电机的转子与第二夹紧气缸通过第二联轴器相连接。即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带动第一夹持机构11转动,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联轴器带动第二夹持机构12转动,从而带动工件轴向翻转至指定角度。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固定模块3包含第一固定框31、第二固定框32和支撑架33,第一固定框31和第二固定框32分别位于支撑架33的两端,用于分别固定第一电机的定子和第二电机的定子。

例如,第一固定框31和第二固定框32的结构可相同,对称位于支撑架33的两端,使得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放置的水平高度一致。进一步,第一电机的定子和第二电机的定子放置入第一固定框31和第二固定框32后,可通过螺栓或者螺钉进行进一步的紧固。

支撑架33用于控制工件与激光打标机之间的距离,即通过控制支撑架33与激光打标机之间的距离,可间接控制工件与激光打标机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还包含控制模块4,控制模块4分别与夹持模块1、翻转模块2电连接,控制模块4用于控制翻转模块2进行翻转动作,控制模块4用于控制夹持模块1进行夹持动作。此外,控制模块4还可发送作业指令至激光打标机。

即可通过控制模块4控制夹持模块1开始对工件夹持,然后控制翻转模块2间接带动工件轴向翻转至指定角度,再发送作业指令至激光打标机,由激光打标机进行打标作业。完成一处打标作业后,控制翻转模块2间接带动工件轴向翻转至另一指定角度再次进行打标。待全部打标作业完成后,可通过控制模块4控制夹持模块1取消对工件夹持。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控制模块4包含光栅传感器41,光栅传感器41与翻转模块2连接,用于检测操作人员是否与工件接触。即光栅传感器41可实现安全保护的效果,当检测到操作人员与工件未接触时,控制模块4才会发送信号指示翻转模块2带动工件翻转至指定角度。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控制模块4还包含指示模块42和开关43,开关43与夹持模块1连接,用于控制夹持模块1是否进行夹持,即操作人员放置好工件时可通过开关控制开始夹持,完成全部打标作业时可通过开关控制取消夹持。

指示模块42用于指示是否已完成作业,即完成全部打标作业时提示操作人员可取出工件。

实施例二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平衡车控制杆激光打标用的翻转装置,包含第一夹爪111、第二夹爪121、第一夹紧气缸112、第二夹紧气缸122、第一伺服电机21A、第二伺服电机22A、第一联轴器(图中未示出)、第二联轴器(图中未示出)、第一固定框31、第二固定框32、支撑架33和控制模块(图中未示出)。

第一夹爪111、第二夹爪121、第一夹紧气缸112和第二夹紧气缸122属于夹持模块,用于轴向夹持工件。其中第一夹爪111轴向连接第一夹紧气缸112,第二夹爪121轴向连接第二夹紧气缸122。

第一伺服电机21A、第二伺服电机22A属于翻转模块,用于驱动夹持模块轴向翻转至指定角度。其中,第一夹紧气缸112通过第一联轴器轴向连接第一伺服电机21A的转子,第二夹紧气缸122通过第二联轴器轴向连接第二伺服电机22A的转子。

第一固定框31、第二固定框32和支撑架33属于固定模块。例如,第一固定框31和第二固定框32形状可设计成C字形,分别固定在支撑架33的两端,用于分别放置第一伺服电机21A和第二伺服电机22A。支撑架33与激光打标机主机平台连接,控制平衡车控制杆与激光打标机之间的距离。

控制模块包含光栅传感器、开关和指示模块,控制模块电连接夹持模块和翻转模块,并且可与激光打标机进行通信。

使用时,作业人员用手将平衡车控制杆放置到第一夹爪111和第二夹爪121之间,按下控制模块中的开关按钮,控制模块将控制第一夹紧气缸112和第二夹紧气缸122运动,带动第一夹爪111和第二夹爪121轴向运动对平衡车控制杆进行夹紧。

当控制模块中的光栅传感器检测到作业人员的手离开平衡车控制杆后,可延迟一定时间,然后控制模块控制第一伺服电机21A和第二伺服电机22A转动,分别带动第一夹紧气缸112和第一夹爪111、第二夹紧气缸122和第二夹爪121转动,从而将平衡车控制杆翻转至指定的第一个打标位置。

到达一个打标位置后,第一伺服电机21A和第二伺服电机22A会输出完成信号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到完成信号后,将发送打标作业指令至激光打标机,激光打标机执行打标作业。

待第一次打标作业完成后,激光打标机输出完成指令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会控制第一伺服电机21A和第二伺服电机22A继续转动,将平衡车控制杆翻转至下一个打标位置。

待所有打标作业完成后,控制模块将通过指示模块输出完成信号,作业人员在观察完成信号后,可再次按开关控制第一夹紧气缸112和第二夹紧气缸122运动,以取消对平衡车控制杆的夹持。

需要说明的是,翻转装置并不局限于图2这种特定结构,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使用其他可替代方案,详细不再赘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