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油墨转移率的凹印油墨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2561发布日期:2019-09-29 14:23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提高油墨转移率的凹印油墨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提高油墨转移率的凹印油墨槽。



背景技术:

凹印机组都包含有压印辊、凹印版和凹印油墨墨槽等三个重要部件。凹印版的图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采用网穴结构及深浅来表现图文层次。工作时,凹印版局部浸入油墨槽中并按印刷纸张前进的速度高速旋转,通过凹印版面孔穴携带油墨,再在压印辊的压力作用下,油墨转移到印刷承印物表面,完成图文印刷。凹印版的制作已从传统的腐蚀制版发展到今天最先进的激光直雕制版技术,可以很容易的控制网穴角度和深浅,以实现油墨的最佳转移量。但是,对于一些大分子结构的油墨(比如磨砂油墨和金属油墨),由于油墨的主要组成原料的颗粒都比较大,因此在转移中仍然存在转移量少,印刷时图文发虚、断线条和颜色深浅不均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油墨转移率的凹印油墨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提高油墨转移率的凹印油墨槽,包括槽体,槽体内侧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半圆弧底槽,半圆弧底槽长度方向设置有可旋转的胶辊,胶辊与凹印版底部保持相切和紧密接触且接触处位于凹印油墨槽中油墨液面下,胶辊长度大于凹印版长度。

优选的,上述槽体的深度为20-25cm,墨槽内需要的循环油墨(保持流动性,不能被完全转移到凹印版上使用)需求量较低,每次只需要添加10-15公斤油墨就可以保证正常生产,并且工单结束后油墨的残存量只有7-8公斤,浪费量很小,现有的凹印油墨槽深度一般为30-35cm,每次生产至少需要装满30-45公斤油墨,生产结束时墨槽内会留下25-27公斤油墨,残留退下的油墨由于接触空气极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报废。

优选的,上述胶辊中心固定连接在钢辊上,钢辊两端可旋转地连接在两弹簧座上,两弹簧座分别固定连接在半圆弧底槽两端。

优选的,上述钢辊通过轴承连接到弹簧座上。

优选的,上述弹簧座包括连接耳、压缩弹簧和底座,连接耳下端活动地嵌入到底座内且内端连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底座上通孔内。

优选的,上述胶辊直径为70-9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油墨槽底部胶辊的旋转运动,可以充分搅拌均匀油墨,起到混合搅拌作用,避免油墨沉淀,提高油墨成分均匀性,胶辊与凹印版进行挤压运动,有助于大分子颗粒油墨充分进入凹印版网穴内得到转移到承印物表面,保证印刷图文的饱和鲜艳,也能够在制作凹印版时原来需要加深加大的网穴进行调整减浅缩小,降低设备制造复杂程度和设备成本;

(2)通过对墨槽的改浅,减少循环油墨的使用量,节省油墨,每次只需要添加10-15公斤油墨就可以保证正常生产,并且工单结束后油墨的残存量只有7-8公斤,浪费量很小,而现有的每次生产至少需要装满30-45公斤油墨,生产结束时墨槽内会留下25-27公斤油墨,残留退下的油墨由于接触空气极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报废;

(3)简易方便,拆卸清洗和安装都比较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现有的油墨槽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一种可提高油墨转移率的凹印油墨槽,包括槽体1,槽体1内侧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半圆弧底槽2,半圆弧底槽2长度方向设置有可旋转的胶辊3,胶辊3与凹印版4底部保持相切和紧密接触且接触处位于凹印油墨槽中油墨液面下,胶辊3长度大于凹印版4长度,胶辊表面硬度为邵氏70-80。

优选的,上述槽体1的深度为,如图5所示的现有结构,对其进行改浅,在原有凹印墨槽的基础上,将其深度改浅五分之一,通过对墨槽的改浅,减少循环油墨的使用量,节省油墨。

优选的,上述胶辊3中心固定连接在钢辊5上,钢辊5两端可旋转地连接在两弹簧座6上,两弹簧座6分别固定连接在半圆弧底槽2两端,钢辊5直径为30-40mm。

优选的,上述钢辊5通过轴承7连接到弹簧座6上,降低转动摩擦力。

优选的,上述弹簧座6包括连接耳601、压缩弹簧602和底座603,连接耳601下端活动地嵌入到底座603内且内端连接有压缩弹簧602,压缩弹簧602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底座603上通孔内,该结构简单,便于实现胶辊与凹印版的紧密接触。

优选的,上述胶辊3直径为70-90mm。

工作时先将胶辊5卡入油墨槽槽体1底,再装凹印版4,在弹簧的作用下,胶辊5紧紧的贴紧凹印版4底端,其在凹印版4的带动下,与凹印版4作相对运动,大分子颗粒油墨在其挤压下,能够充分进入凹印版网穴中,保证油墨充分转移,压印辊8与凹印版4间穿过纸张9,从而确保凹印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油墨槽底部胶辊的旋转运动,可以充分搅拌均匀油墨,起到混合搅拌作用,避免油墨沉淀,提高油墨成分均匀性,胶辊与凹印版进行挤压运动,有助于大分子颗粒油墨充分进入凹印版网穴内得到转移到承印物表面,保证印刷图文的饱和鲜艳,也能够在制作凹印版时原来需要加深加大的网穴进行调整减浅缩小,降低设备制造复杂程度和设备成本,;

(2)通过对墨槽的改浅,减少循环油墨的使用量,节省油墨;

(3)简易方便,拆卸清洗和安装都比较容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