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烫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2548发布日期:2019-09-29 14:22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烫金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烫金机。



背景技术:

烫金机的打印工艺主要是利用热压转移的原理,在合压作用下电化铝与烫印版、承印物接触,由于电热板的升温使烫印版具有一定的热量,电化铝受热使热熔性的染色树脂层和胶粘剂熔化,染色树脂层粘力减小,而特种热敏胶粘剂熔化后粘性增加,铝层与电化铝基膜剥离的同时转印到了承印物上,随着压力的卸除,胶粘剂迅速冷却固化,铝层牢固地附着在承印物上完成一烫印过程。

温度对烫印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温度必须控制在相应的范围内,如果温度过高,熔化过度,烫印图文周围的电化铝也熔化脱落而产生糊版,同时高温还会使电化铝染色树脂和铝层发生化学变化,烫印产品亮度降低和失去金属光泽,甚至使印迹出现雾斑状或起泡;但如果温度过低,熔化不充分,也会造成烫印不上或烫印不牢,印迹不牢固、易脱落,或者缺笔断划、印迹发花。

现有的烫金机无法对打印的温度进行测量,也不具备停机保护功能,在打印作业中会出现温度过低或过高的情况,从而导致打印出现残次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烫金机,能够根据打印的温度进行停机保护减少了打印材料的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烫金机,包括壳体、防护罩、操作面板、设置在壳体内的打印机构和防止烫金机故障运行的防护机构,所述打印机构包括卷绕并供给打印材料的进纸轴、打印轴、打印头、打印电机和打印头电机,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缺纸传感器、定位传感器、跳白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的横截面呈n字型,壳体为内部中空上不封口结构,壳体内部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打印机构、防护机构均设置在壳体的内部, 所述防护罩设置于壳体的上部,防护罩为弧形板体,所述进纸轴和打印轴的同一侧均设置有联动齿轮,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打印头的上部,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进纸轴和打印轴均平行于壳体的底面设置,进纸轴和打印轴的两端均穿过壳体内部设置的隔板,且与隔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进纸轴和打印轴与联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联动齿轮为锥齿轮,联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为透明材质制成的弧形板,防护罩的一端通过铰链与壳体铰接、另一端与壳体通过锁扣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作为检测芯片,控制器采用51系列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温度传感器的检测芯片的DAT引脚与控制器的单片机的输入引脚P3.3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设置有用于显示温度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设置在壳体内部设置的隔板上,显示器的引脚D0~D7与控制器的单片机的输出引脚P0.0~P0.7依次连接,显示器(15)的引脚RS、RW、EN分别与控制器的单片机的输出引脚P2.0~P2.2依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打印头的外壳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另一端与打印头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丝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的单片机的输出引脚连接有用于驱动打印电机和打印头电机启停的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采用芯片L298N,所述驱动芯片的输入引脚T1~T4分别与控制器的单片机的输出引脚P2.3~P2.6相连,驱动芯片的输出引脚OUT1、OUT2与打印电机连接、OUT3、OUT4与打印头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烫金机,在打印头的上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配合控制器和显示器能够实时的观察烫金机的打印时的温度,在烫金机的打印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控制器可以控制打印电机和打印头电机的停止,避免了打印材料的浪费,同时提高了烫金机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设防护罩,在烫金机工作时,避免了烫金机与工作人员直接接触,提高了烫金机的安全性,在进纸轴和打印轴一侧加设有联动齿轮统一由打印电机驱动,简化了烫金机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烫金机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烫金机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烫金机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烫金机的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烫金机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显示器、打印电机和打印头电机的电路连接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壳体,2为防护罩,3为操作面板,4为进纸轴,5为打印轴,6为打印头,7为缺纸传感器,8为定位传感器,9为跳白传感器,10为温度传感器,11为联动齿轮,12为控制器,13为打印电机,14为打印头电机,15为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如图1~图5所示,一种烫金机,包括壳体1、防护罩2、操作面板3、设置在壳体1内的打印机构和防止烫金机故障运行的防护机构,所述打印机构包括卷绕并供给打印材料的进纸轴4、打印轴5、打印头6、打印电机13和打印头电机14,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缺纸传感器7、定位传感器8、跳白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横截面呈n字型,壳体1为内部中空上不封口结构,壳体1内部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打印机构、防护机构均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 所述防护罩2设置于壳体1的上部,防护罩2为弧形板体,所述进纸轴4和打印轴5的同一侧均设置有联动齿轮11,所述温度传感器10设置于打印头6的上部,温度传感器10连接有控制器12。

所述进纸轴4和打印轴5均平行于壳体1的底面设置,进纸轴4和打印轴5的两端均穿过壳体1内部设置的隔板,且与隔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进纸轴4和打印轴5与联动齿轮11固定连接,所述联动齿轮11为锥齿轮,联动齿轮11之间相互啮合。

所述防护罩2为透明材质制成的弧形板,防护罩2的一端通过铰链与壳体1铰接、另一端与壳体1通过锁扣可拆卸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10采用DS18B20作为检测芯片,控制器12采用51系列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温度传感器10的检测芯片的DAT引脚与控制器12的单片机的输入引脚P3.3连接。

所述控制器12设置有用于显示温度的显示器15,所述显示器15设置在壳体1内部设置的隔板上,显示器15的引脚D0~D7与控制器12的单片机的输出引脚P0.0~P0.7依次连接,显示器15的引脚RS、RW、EN分别与控制器12的单片机的输出引脚P2.0~P2.2依次连接。

所述打印头6的外壳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另一端与打印头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丝杆转动连接。

所述控制器12的单片机的输出引脚连接有用于驱动打印电机13和打印头电机14启停的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采用芯片L298N,所述驱动芯片的输入引脚T1~T4分别与控制器12的单片机的输出引脚P2.3~P2.6相连,驱动芯片的输出引脚OUT1、OUT2与打印电机13连接、OUT3、OUT4与打印头电机1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2采用STC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使用时采用5V直流电源,打印电机13采用标准5776型步进电机,使用时采用24V直流电源,打印头电机14采用60扭力电机,使用时采用24V直流电源,显示器15采用型号为LCD1602的液晶显示器,使用时采用直流5V电源。

烫金机开机后,温度传感器10开始工作,温度传感器10检测烫金机的打印温度,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罩2为无色的有机玻璃质制成的弧形板,透过防护罩2可看到显示器15上的实时温度数值,当烫金机的打印温度低于90℃时,控制器12控制打印电机13和打印头电机14处于停止状态,此时烫金机处于停机状态。

烫金机的打印温度在90℃-150℃之间,控制器12控制打印电机13转动,打印电机13通过传送带驱动联动齿轮11转动,联动齿轮11的转动将带动进纸轴4和打印轴5转动,进纸轴4将打印材料传送至打印头6的下方,同时控制器12控制打印头电机14正转,打印头电机14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杆,丝杆转动使与丝杆滑动连接的滑块下降从而打印头下降,直至打印头接触打印介质。

烫金机的打印温度在大于150℃时,证明此时烫金机的打印温度过高,控制器12控制打印电机13停转,此时进纸轴4和打印轴5停止工作,控制器12控制打印头电机14反转,打印头电机14通过丝杆和滑块使打印头6上升至初状态后停止转动。此时烫金机进入停机状态。

通过以上步骤避免烫金机在烫金作业时出现打印温度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从而节省了打印材料,同时也提高了烫金机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