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记录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48428阅读:来源:国知局
动源而沿左右方向移动。
[0039]在该滑架14固定有头单元18,该头单元18搭载有用于排出墨液滴的喷墨头20。
[0040]在喷墨头20设有喷嘴板22,该喷嘴板22形成有用于排出墨液滴的多个喷嘴23 (参照图2、图5)。而且,在该喷嘴板22的台板10以及记录介质M侧的面形成有供墨液滴排出的喷嘴面24。此外,墨的种类不被特别限定,可使用UV墨、胶乳墨等喷墨用墨。
[0041]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了使用通过UV(紫外线)的照射而固化的UV墨的情况。因此,在头单元18的左右方向的两侧固定有用于照射UV的UV照射器16。此外,在使用除UV墨以外的墨(例如胶乳墨等)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不设置UV照射器16的结构。
[0042]利用上述结构,通过使滑架14沿左右方向移动,能够同时使头单元18与UV照射器16沿左右方向移动。而且,在使滑架14沿左右方向移动时,从头单元18排出墨液滴,并且从UV照射器16照射UV,从而能够以一次扫描进行墨液滴的排出、以及着落于记录介质M的墨液滴的固化。
[004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头单元18向一侧(在图1、图2中为右侧)端部移动时的喷墨头20的下方设有用于擦拭喷墨头20的喷嘴面24的擦拭部件30。这里,将擦拭部件30的结构例以及后述的清洗部件40的结构例表示在图3的立体图(概略图)中。此夕卜,如该图3所示,擦拭部件30 (特别是刮板34)与清洗部件40被同一支承构件(支承构件2)支承。据此,能够使擦拭部件30以及清洗部件40的相互的配置的位置精度提高。
[0044]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擦拭部件30配设于主扫描方向(图1、图2中的左右方向)的一端部、并且是用于使喷墨头20待机的规定的待机位置(参照图1、图2)。据此,喷墨头20利用印刷加工之间等待机时间而能够进行喷嘴面24的擦拭。另外,能够防止因擦拭所引起的意外的墨滴落等导致弄脏记录介质M0
[0045]如图3的立体图(概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擦拭部件30构成为,具有被支承构件32从两面侧夹持的刮板34的擦拭件36以能够在规定范围(这里是图3中的A — B间)往复移动的方式安装于移动部件38。这里,将擦拭件36的结构例表示在图4A?图4C的二视图(概略图)中。此外,图4A是俯视图,图4B是主视图,图4C是侧视图。
[0046]根据上述结构,使刮板34的顶端部(上端边)34a抵接于喷墨头20的喷嘴面24,利用移动部件38使擦拭件36 (即刮板34)向规定方向移动而进行擦拭(擦去),能够去除附着于包含喷嘴23的顶端部(开口部)的喷嘴面24的墨(参照图5)。此外,具体的擦拭动作如后述,通过规定的一个方向(图5中的箭头方向)的滑动进行刮板34的一次的擦拭动作。
[0047]这里,刮板34优选的是由满足具有柔软性且具有能够机械式地去除墨的强度、不会损伤喷嘴面24的表面、以及具有针对酸/碱等的清洗液的耐性等的特性材料形成,例如,可使用聚丙烯等树脂材料、或EPDM等橡胶材料。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材料。作为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刮板34使用聚丙烯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平板状,形成顶端部(上端边)34a与喷嘴面24线接触的结构。
[0048]另外,擦拭部件30的支承构件32的上端部形成于在高度方向上比刮板34的顶端部(上端边)34a低的位置,并且该支承构件32的上端部具备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具有规定宽度的上表面32a。S卩,擦拭部件30在比刮板34的两面侧的该刮板34的顶端部低规定长度的位置具有沿前后方向突起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台阶部33 (参照图4A?图4C)。作为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支承构件32使用EPDM等的材料形成为长方体状,并如图5所示那样将刮板34支承为能够变形(弯曲)。另外,由于具有台阶部33,能够有效地进行后述的清洗动作。
[0049]另外,用于使擦拭件36移动的移动部件38构成为具备卷绕于由驱动马达38a驱动的驱动辊(未图示)与从动辊(未图示)的同步带38b,能够在清扫喷墨头20的喷嘴面24的位置、例如滑架14的扫描喷墨头20的原始位置的附近的规定的位置,以使得使擦拭件36与喷墨头20的喷嘴面24隔开恒定间隔地向该喷嘴面24相对地移动。
[0050]驱动马达38a例如包括脉冲马达,将相励磁切换成正/反而使同步带38b正转/反转。此外,例如利用位置检测传感器(未图示)对擦拭件36的位置进行检测。
[0051]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中特征的清洗部件40进行说明。清洗部件40对擦拭件36 (特别是刮板34)进行清洗液的浇洒(施加清洗液而冲洗的动作)而进行刮板34的清洗。此外,清洗液只要根据所使用的墨的种类适当地选择即可,优选的是具有使增稠化/固形化墨溶胀而剥离的作用等的液体。作为一个例子,使用了具有有机羧酸的PHL 5?4.0程度的酸性液体等。
[0052]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洗部件40优选的是配设于与擦拭部件30 —致的位置,即主扫描方向(图1、图2中的左右方向)的一端部、并且是用于使喷墨头20待机的规定的待机位置(参照图1、图2)。据此,能够利用喷墨头20印刷加工之间等待机时间而对擦拭件36 (刮板34)进行清洗。另外,能够防止因清洗液、墨的滴落等导致弄脏记录介质M。
[0053]如图3的立体图(概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清洗部件40构成为具备清洗液排出管42、清洗液引导构件44、清洗液托盘46。将用于说明更详细的结构例以及清洗动作的概略图表示在图6A以及图6B(图6A是主视图、图6B的侧视图)中。清洗液存储于存储部(未图示),利用泵等送液部件(未图示)送液,经过流通构件(清洗液排出管)42内而从该清洗液排出管42的端部的流出部(排出口)42a排出。这里,清洗液排出管42配置为,流出部(排出口)42a位于清洗液引导构件44的上方,排出的清洗液流经清洗液引导构件44上。另外,设有用于控制清洗液从流出部(排出口)42a的流出、停止的控制构件(作为一个例子是泵、阀等)(未图示)。此外,清洗液的流出(排出)是在喷墨头20移动到上述待机位置的状态下进行的。
[0054]清洗液引导构件44是将清洗液的浇洒区域沿擦拭件36的刮板34中的横向(左右方向)扩宽、并且对浇洒位置进行正确的定位的构件。更详细地说,如图6A的主视图(概略图)所示,清洗液引导构件44构成为具备具有规定宽度的顶端部(下端边)44a的倾斜面44b。作为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清洗液引导构件44形成为具有倒梯形形状的倾斜面44b的平板状,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
[0055]另外,关于清洗液引导构件44,在擦拭件36移动到规定位置(作为一个例子是图3中的A的位置)而对该擦拭件36的刮板34实施清洗液的浇洒的状态下,如图6B的侧视图(概略图)所示那样使顶端部(上端边)44a与擦拭部件30的刮板34的顶端部(上端边)34a平行地相对配置,并且配置为成为对刮板34的前后两面进行清洗液的浇洒的位置、即从清洗液引导构件44流落的清洗液利用刮板34的顶端部(上端边)34a分流而流经该刮板34的前后两面侧的位置。
[0056]根据上述结构,如图6A的主视图(概略图)所示,在比从清洗液排出管42排出的清洗液通过流经倾斜面44b而排出时扩张了横宽度(图6A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的状态下,产生从顶端部(下端边)44a向下方流落的作用。即,能够遍及更宽的区域(在左右方向上较宽的区域)对横长的刮板34的板面施加清洗液。
[0057]另外,虽然因擦拭动作导致刮板34在前后两面附着墨,但仅靠排出清洗液就能够同时对刮板34的前后两面进行浇洒,从而能够冲洗附着的墨。这是因为能够以固定清洗液排出管42以及清洗液引导构件44的状态来实现,因此无需设置使清洗液的排出方向朝向刮板34的两面侧变化这样复杂的机构,能够采用简易的装置结构,能够谋求制造成本的减少。
[0058]而且,虽然需要高精度地进行用于使清洗液分流的定位,但在从清洗液排出管42的排出口 42a直接将清洗液对擦拭件36的刮板34进行浇洒的结构的情况下,会产生非常难以进行排出口 42a的定位以便产生所希望的分流的问题。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具备清洗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