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记录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4484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液引导构件44的结构,可获得非常易于进行用于产生所希望的分流的定位这一效果O
[0059]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洗液引导构件44的顶端部(下端边)44a具有形成为直线状的直线部。另外,擦拭部件30的刮板34的顶端部(上端边)34a具有形成为直线状的直线部。而且,清洗液引导构件44的直线部(下端边44a)与刮板34的直线部(上端边34a)彼此平行地相对配设。
[0060]此时,优选的是,清洗液引导构件44的顶端部(下端边)44a的宽度形成为使得从流出部(排出口)42a流出的清洗液扩展到刮板34的宽度方向(图6A中的左右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的宽度。
[0061]另外,优选的是,清洗液引导构件的顶端部(下端边)44a与刮板的顶端部(上端边)34a彼此以使得从流出部(排出口)42流出的清洗液扩展至刮板34的宽度方向(图6A中的左右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的间隔配设。
[0062]根据这些结构,由于能够在刮板的宽度方向(图6A中的左右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施加清洗液,因此能够提高墨的去除效果。
[0063]清洗液托盘46设置于清洗液排出管42的排出口、清洗液引导构件44、以及擦拭件36 (包含移动范围)的下方,并且是用于收集对擦拭件36的刮板34进行浇洒后的清洗液的托盘。此外,在清洗液托盘46的底面设有排水用孔46a,并向废液罐(未图示)连通。
[0064]接着,对于具备以上结构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动作,以擦拭部件30的擦拭动作、以及清洗部件40的清洗动作为中心进行说明。
[0065]在常规印刷时,喷墨记录装置I针对台板10上的记录介质M—边使滑架14(头单元18)沿Y杆12左右往复移动,一边从喷墨头20的喷嘴23朝向下方排出墨,以所希望的图案对记录介质M进行印刷加工。此时,与所使用的墨的种类相应地进行加热、紫外线照射等,以使附着于记录介质M的墨成为所希望的固化状态。
[0066]若针对记录介质M上的规定前后宽度的印刷完成,则重复如下工作:使记录介质M向前方滑动移动,再次一边使滑架14 (头单元18)沿左右往复移动一边从喷墨头20排出墨并使该墨固化。这样,对记录介质M上的印刷区域整体印刷加工所希望的文字、图案。
[0067]在喷墨记录装置I中,若进行印刷加工,则接下来排出的墨有时会附着于以喷嘴23的开口部周边为首的喷嘴面24,另外,附着的墨彼此有时会合为一体地形成墨滴。而且,该墨滴有时也逐渐固化,例如成为凝胶状的增稠墨。这样,若保持喷墨头20的喷嘴面24附着有增稠墨、墨滴等的状态地继续进行印刷,则存在墨滴滴落到记录介质M、产生喷嘴23的堵塞从而降低印刷品质的隐患,因此通过使用擦拭部件30对喷墨头20的喷嘴面24进行擦拭而定期地进行清洁。
[0068]通过上述擦拭进行的清洁例如以操作人员判断为需要对喷墨头20的喷嘴面24进行维护而操作操作面板(未图示)的情况、或者控制器(未图示)判断为距上次维护的运转时间(印刷时间)达到规定时间的情况等作为触发而开始。
[0069]若利用上述触发而开始清洁,则首先基于来自控制器的工作信号利用左右驱动机构将滑架14 (头单元18)移动到擦拭部件30的上方的位置,形成喷墨头20的喷嘴面24与擦拭部件30相对的状态。
[0070]接着,利用擦拭部件30的移动部件38使擦拭件36移动。更具体而言,通过使擦拭件36的刮板34相对于喷嘴面24滑动(在抵接的状态下向规定方向滑动移动),从而擦拭喷嘴面24而去除附着于该喷嘴面24的墨(参照图5)。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向规定的一个方向(图5中的箭头方向)的移动而进行刮板34的一次擦拭动作。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通过往复移动而进行擦拭的结构。
[0071]这样,利用擦拭部件30进行擦拭,从而能够使喷墨头20的喷嘴面24以及喷嘴23的内部成为未附着墨滴、增稠墨等的清洁的状态,并正确地从喷嘴23排出墨,另外,能够防止不需要的墨滴落,因此能够实现高品质的印刷。
[0072]另一方面,通过进行上述擦拭动作而去除的墨附着于擦拭件36的刮板34。附着的墨有时也逐渐固化,例如成为凝胶状的增稠墨。这样,若保持去除的墨或去除的墨固化而成的增稠墨等附着于刮板34的状态继续进行擦拭动作,则在实施擦拭时成为这些墨反而附着于喷墨头20的喷嘴面24而滴落到记录介质M上、或进入喷嘴23而产生堵塞、混色等的原因,存在使印刷品质降低的隐患。
[0073]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清洗部件40对擦拭部件30的刮板34进行清洗液的浇洒,从而定期地进行清洁(清洗)。此外,根据墨的种类适当地设定进行清洗液的浇洒的时间。
[0074]作为一个例子,清洗部件40针对每个擦拭的动作进行对刮板34的清洗。对于清洗动作,更详细地说,在擦拭动作结束后,利用移动部件38使擦拭件36移动到规定位置(作为一个例子是图3中的A的位置)。若位置检测传感器(未图示)检测出擦拭件36已移动到规定位置,则控制器(未图示)发出从清洗液排出管42排出清洗液的指令。
[0075]接着,从清洗液排出管42排出的清洗液流经清洗液引导构件44的倾斜面44b,从而以液宽度(清洗液的宽度)比从清洗液排出管42排出时沿刮板34的长度方向(图6A中的左右方向)扩张的状态从顶端部(下端边)44a向下方流落,由此,可获得对刮板34的板面在遍及左右方向上的更宽的区域施加清洗液的作用。
[0076]除此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如下结构:在刮板34的两面侧的比该刮板34的顶端部(上端边)34a低规定长度的位置具有沿前后方向突起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台阶部33,因此可获得如下作用:对刮板34的板面在遍及左右方向上的更宽的区域施加的清洗液在台阶部33之上(即支承构件32的上表面32a)朝向横向(图6A中的左右方向)流动、从而到达更宽的范围。
[0077]这些协同地发挥作用,能够获得刮板34的表面被全面而非局部地清洗这一显著的效果得。而且,产生清洗液从中央分别朝向左方向、右方向的流动,从而冲洗的效果进一步提尚。
[0078]另外,如上述那样,清洗液引导构件44配置为成为从清洗液引导构件44流落的清洗液利用刮板34的顶端部(上端边)34a分流而流经该刮板34的前后两面侧的位置。因此,仅靠排出清洗液就能够同时对刮板34的前后两面进行清洗。
[0079]此外,从清洗液排出管42排出并对擦拭件36的刮板34进行浇洒的清洗液被清洗液托盘46收集,并从排水用孔46a向废液罐(未图示)流下。
[0080]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公开的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擦拭部件30与清洗部件40,能够清洗附着有墨的擦拭件36的刮板34,由此能够防止喷墨头20的喷嘴23的堵塞、墨的混色,能够进行高画质的记录(印刷)。
[0081]另外,特别是,通过本实施方式起到以下特征的作用效果。
[0082]公开的喷墨记录装置I的特征在于,具备使刮板34在喷墨头20的喷嘴面24上滑动而擦去墨的擦拭部件30、以及对刮板34进行清洗液的浇洒而进行清洗的清洗部件40。
[0083]另外,公开的喷墨记录装置I对搭载于沿主扫描方向(图1、2中的左右方向)往复移动的滑架14的喷墨头20供给液体(墨),滑架14 一边沿主扫描方向往复移动一边从喷墨头20的喷嘴23向与喷嘴23相对的记录介质M排出液体(墨),其特征在于,该喷墨记录装置具备:擦拭部件30,其具有从下方侧使顶端部34a在喷墨头20的喷嘴面24上滑动而擦去喷嘴面24的墨的刮板34 ;以及清洗部件40,其具有用于向刮板34的顶端部34a侧流出清洗液的流出部(排出口)42a。
[0084]根据公开的喷墨记录装置1,能够利用擦拭部件30的刮板34擦拭喷墨头20的喷嘴面24,因此能够去除附着于喷嘴面24的墨。而且,能够利用清洗部件40清洗进行了擦拭的刮板34,能够去除附着于刮板34的墨,因此即使在继续进行擦拭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喷墨头20的喷嘴23的堵塞、墨的混色。
[0085]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清洗部件40配设于主扫描方向(图1、2中的左右方向)的一端部、并且是用于使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