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记录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07798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喷墨记录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喷墨记录装置,是一种可应用于例如带电控制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中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在日本特开2002-1960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一种使连续的带电颗粒间的间隔增大,降低因电荷引起的库仑斥力的影响、减少打印变形,却又不会降低打印速度的技术。
[0003]具体而言,在利用墨颗粒的点形成要打印的字符(文字)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对于沿着墨颗粒的偏转方向而在纵向上排列的点的纵列数据,掌握各列的纵列数据,基于纵列数据,按各列计算从喷嘴体喷射的墨颗粒的点中的用于打印的点的数量,以及是否存在用于打印的点连续带电的部位,在存在连续带电的连续带电点时,使同一列中不用于打印的点置于连续带电点之间。
[0004]此外,作为公知例,关于喷墨记录装置有这样的技术,S卩,为了调整对墨颗粒施加带电电压的时刻(时机),使带电电压的相位偏移而对非打印颗粒施加带电电压,根据该施加了带电电压的非打印颗粒的带电量信息来搜寻用于高效地使颗粒带电的最佳时刻。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9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在上述专利文献I的喷墨记录装置中,通过有效利用打印中不使用的颗粒也就是非打印颗粒,来进行控制使连续的带电颗粒间的间隔增大,降低因电荷引起的库仑斥力的影响、减少打印变形,却又不会降低打印速度。
[0010]然而,该技术对于纵向的打印变形是有效的,但却未考虑横向的打印变形,例如打印扭曲或弓形打印等。因此,专利文献I的技术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当存在连续带电的连续带电点时,在使同一列中未用于打印的点置于连续带电点之间的情况下,无意间改变了施加带电电压的时刻。于是,颗粒在与其本应到达(即命中被打印物)的时间不同的时间到达,该到达时间差导致横向偏移。
[0011]计算横向移动距离的公式为,到达时间差X被打印物的移动速度=横向移动距离。即,基于专利文献I的控制存在反而增大了横向偏移的可能。此外,尤其是在被打印物以高速输送时,横向偏移会变得很大。
[001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会发生打印扭曲的条件下能够减少横向偏移、提高打印质量的技术。
[0013]关于本发明上述以及其它的目的和新的特征,可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载和附图得以明确。
[0014]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5]对本申请公开的发明中的有代表性者之概要简单说明如下。
[0016]本发明的有代表性的喷墨记录装置包括打印头的打印控制部。打印头包括使墨激振而将墨喷出并颗粒化的喷嘴,使颗粒化的墨带电的带电电极,形成使带电的墨颗粒偏转的电场的偏转电极,和捕获并回收打印中未使用的墨颗粒的墨槽。
[0017]而打印控制部控制对带电电极施加的电压。该打印控制部利用带电电极对作为要在被打印物上进行打印的墨颗粒的打印颗粒施加带电电压,并对作为不在被打印物上进行打印的墨颗粒的非打印颗粒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来减小高速时的打印扭曲,其中非打印用带电电压为使非打印颗粒不越过墨槽的程度的带电电压,且与进行打印的颗粒为相同极性。
[0018]发明效果
[0019]对通过本申请公开的发明中的有代表性者所能获得的效果简单说明如下。
[0020](I)能够降低打印结果的质量波动。
[0021](2)基于上述(I),能够提高打印检验时的检验精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之一例的说明图。
[0023]图2是表示图1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主体和打印头的结构之一例的说明图。
[0024]图3是表示正向扫描时发生打印扭曲之一例的说明图。
[0025]图4是表示在一边高速输送被打印物一边进行打印时发生打印扭曲的情况下的打印结果之一例的说明图。
[0026]图5是表示反向扫描时发生打印扭曲之一例的说明图。
[0027]图6是表示在以反向扫描方式打印时发生打印扭曲的打印结果之一例的说明图。
[0028]图7是表示利用图2的喷墨记录装置进行打印之一例的说明图。
[0029]图8是表示图7的打印中非打印颗粒的飞行示例的说明图。
[0030]图9是表示利用发明人提出的喷墨记录装置进行打印之一例的说明图。
[0031]图10是表示图9的打印中非打印颗粒的飞行示例的说明图。
[0032]图11是表示利用本实施方式2的喷墨记录装置进行打印之一例的说明图。
[0033]图12是表示图11的打印中非打印颗粒的飞行示例的说明图。
[0034]图13是表示利用发明人提出的喷墨记录装置进行打印之一例的说明图。
[0035]图14是表示图13的打印中非打印颗粒的飞行示例的说明图。
[0036]图15是表示利用本实施方式3的喷墨记录装置进行打印之一例的说明图。
[0037]图16是表示图15的打印中非打印颗粒的飞行示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在有必要时为了便于说明而分成多个章节或实施方式来描述,但除了特别明确说明的情况之外,它们之间并非无关而是存在这样的关系,即,其中的一方为另一方的一部分或全部变形例、细节、补充说明等。
[0039]此外,在以下实施方式中,在提及要素的数字等(包括个数、数值、量、范围等)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确说明的情况和从原理上明显限定为特定数字的情况之外,并不限定于该特定数字,可为特定数字以上或以下。
[0040]进一步地,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其结构要素(包括步骤要素等)除了特别明确说明的情况和从原理上明显理解为是必须的情况之外,都不一定是必须的,这无需明言。
[0041]同样地,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结构要素等的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了特别明确说明的情况和从原理上明显地理解为并不可行的情况之外,包括实质上与其形状等近似或类似的要素。这对于上述数值和范围也同样。
[0042]此外,在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所有图中,原则上对相同部件标注相同标记并省略其重复说明。并且,为了使附图易懂,即使是平面图有时也会添加阴影线。
[0043](实施方式I)
[0044]<喷墨记录装置的结构例>
[0045]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之一例的说明图。
[0046]喷墨记录装置包括主体1、打印头2和线缆3。主体I经线缆3与打印头2连接。如后述图2所示,主体I包括打印控制部4和循环部5。打印头2基于从主体I输出的控制信号喷出打印颗粒,对作为被打印物的产品等进行打印。
[0047]<主体和打印头的结构例>
[0048]图2是表示图1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主体和打印头的结构之一例的说明图。
[0049]主体I包括打印控制部4和循环部5。打印控制部4包括作为控制部的MPU (Micro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单元)10、作为数据存储部的RAM (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访问存储器)11、ROM (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2、显示装置13、输入面板14、打印控制电路15、被打印物检测电路16、图像RAM 17和字符信号发生电路18。构成打印控制部4的各组件通过总线20相互连接。循环部5包括栗19。此外,打印头2包括喷嘴21、带电电极22、负偏转电极23、正偏转电极24和墨槽(gutter) 25。
[0050]MPU 10负责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RAM 11为易失性存储器,负责临时保存数据。ROM 12是非易失性存储器,保存用于计算起印位置等的软件和数据。
[0051]显示装置13显示输入的数据和打印内容等。输入面板14是供输入打印内容数据等的输入装置。打印内容数据例如包括被打印物宽度、打印间距、起印位置、打印字符串的宽度、字符高度设定值和要打印的字符等。打印距离是表示从打印头2到被打印物30的距离的距离信息,字符高度设定值是表示要打印的字符的高度的字符高度信息。
[0052]打印控制电路15控制喷墨记录装置的打印动作。被打印物检测电路16基于被打印物传感器32的检测结果来检测被打印物30。
[0053]图像RAM17存储图像数据也就是使打印颗粒带电的带电数据。作为带电电压发生部发挥功能的字符信号发生电路18将要打印到被打印物30上的打印内容转换成字符信号。栗19向喷嘴21供给墨。
[0054]带电电极22对从喷嘴21喷出而形成为颗粒的打印颗粒施加电荷。正偏转电极23和负偏转电极24使带电的打印颗粒发生偏向。墨槽用于回收打印中未使用的墨。
[0055]此外,墨槽25经未图示的导管等与主体I连接。通过墨槽25回收的墨经由导管贮存到设于主体I的循环部5中的未图示的墨容器内。栗19将贮存在墨容器内的墨供给至喷嘴21。
[0056]被打印物30载置在输送该被打印物30的输送带31上。该输送带31上设置有上述的被打印物传感器32,用于检测被打印物30。
[0057]接着,针对喷墨记录装置从打印内容的输入到打印完成的一系列动作的概要进行说明。
[0058]首先,通过输入面板14输入打印内容数据。此时,根据显示装置13上显示的输入指示等从输入面板14输入打印内容数据。输入的打印内容数据被保存在RAM 11中。
[0059]保存在RAM 11中的打印内容数据由MPU 10读出。MPU 10利用存储在ROM 12中的程序根据打印内容数据生成使打印颗粒带电的图像数据,经由总线20保存到图像RAM 17中。
[0060]存储在ROM 12中的程序包括用于对打印点阵中的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