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换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2303发布日期:2018-09-04 23:29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路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切换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显示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不仅要求显示设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及较大的屏占比,而且还要求显示设备可以实现双面显示。目前,现有中实现双面显示的显示设备一般是采用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amoled)显示屏。其中,在该amoled显示屏中,将奇数列像素制作在amoled显示屏的正面,将偶数列像素制作在amoled显示屏的反面,并且属于同一行的且分别位于正面和反面中的像素均与同一栅线连接。在该amoled显示屏显示画面时,采用同一驱动信号驱动位于amoled显示屏两面且位于同一行中的像素,从而实现正面显示或反面显示的效果。然而,由于该amoled显示屏的奇数列像素与偶数列像素不在同一面中,导致其分辨率较低,从而降低画面显示品质。

有鉴于此,如何在不降低显示分辨率的情况下实现多屏显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用以在不降低显示分辨率的情况下实现多屏显示。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多个显示屏分时点亮,所述切换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单元以及与各所述显示屏一一对应的开关控制单元;

所述主控制单元用于输出显示控制电压以及分时输出与各所述显示屏一一对应的显示切换指令;其中,针对每一所述显示屏,所述显示切换指令包括:向所述显示屏对应的开关控制单元输出的开关控制信号、向所述显示屏输出且用于显示的数据信号、控制所述显示屏点亮的点亮信号、以及控制所述显示屏熄屏的熄灭信号;并且,在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由无效脉冲信号切换为有效脉冲信号时,向对应的显示屏输出所述点亮信号,在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由有效脉冲信号切换为无效脉冲信号时,向对应的所述显示屏输出所述熄灭信号;

各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显示控制电压以及对应所述显示屏的开关控制信号,在接收到的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的有效脉冲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显示控制电压提供给对应的所述显示屏,驱动所述显示屏根据接收的显示控制电压与数据信号进行显示。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每一所述显示屏,所述显示切换指令还包括:向所述显示屏且与所述点亮信号同时输出的用于触发所述显示屏的触控功能的触控开启信号。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控制电压包括:不同功能的多个子电压;各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包括:与所述显示控制电压中的子电压一一对应的开关晶体管;

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对应的开关控制信号,所述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用于接收对应的子电压,所述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用于向对应的显示屏输出接收的子电压。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单元包括:处理器。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控制装置还包括:通道模拟开关以及与各所述显示屏一一对应的mipi接口;所述数据信号通过所述通道模拟开关以及对应各所述显示屏的mipi接口输出给对应的显示屏;

所述主控制单元还用于向所述通道模拟开关输出与各所述显示屏一一对应的传输控制信号;

所述通道模拟开关用于在接收的传输控制信号的控制下,选取与所述传输控制信号对应的mipi接口,将接收的数据信号通过选取的mipi接口输出给对应的显示屏。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为2个,所述通道模拟开关为单通道模拟开关。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多个显示屏以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控制装置;

各所述显示屏用于接收对应的显示切换指令中的数据信号、点亮信号、熄灭信号以及显示控制电压,用于在接收的点亮信号的控制下点亮屏幕,根据所述显示控制电压与所述数据信号进行显示,在接收的熄灭信号的控制下熄灭屏幕。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所述显示屏预先烧录有与所述点亮信号对应的初始化代码,所述初始化代码用于在所述点亮信号的调用下控制所述显示屏点亮屏幕。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所述显示屏还预先烧录有与触控开启信号对应的触控地址代码,所述触控地址代码用于在所述触控开启信号的调用下触发所述显示屏的触控功能。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手机。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通过主控制单元将与各显示屏一一对应的显示切换指令分时输出,可以在一个时间段内向一个显示屏输出用于显示的数据信号、用于控制显示屏点亮的点亮信号、以及用于控制显示屏熄屏的熄灭信号。并且在同一时间段内还向该显示屏对应的开关控制单元输出开关控制信号,以控制开关控制单元将主控制单元统一输出的显示控制电压仅输入到该显示屏中,以将显示控制电压选择性的输入该显示屏中,从而为该显示屏点亮屏幕以及显示画面时提供电压。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主控制单元可以实现分时控制显示屏进行显示,并且还可以避免不进行显示的显示屏接受显示控制电压,从而可以降低主控制单元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控制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控制信号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般显示屏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display,lcd)与amoled显示屏。其中,lcd在显示画面时,需要通过不同功能的电压,例如:用于输入lcd且驱动液晶翻转的电源电压vsp、vsn;用于输入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的供电电压iovcc、用于输入lcd的重启电压reset、用于输入lcd的背光源的pwm电压、以及用于输入lcd的电压te与attn等。这些电压均与现有技术中的相类似,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作赘述。

目前,为了提高显示分辨率,可以采用现有中的高分辨率的显示屏,以通过处理器控制多个显示屏分时显示。具体地,一般是一个处理器直接连接多个显示屏,这样在某一显示屏进行显示时,处理器不仅会对该显示屏输出显示控制电压(例如vsp、vsn、iovcc、reset、pwm、te、attn),以使该显示屏进行显示,还会对其余显示屏同时输出显示控制电压。这样导致其余显示屏形成了处理器的额外负载,从而导致处理器的功耗较高。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控制装置,可以控制多个显示屏实现分时显示,并且还可以降低功耗。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应当理解,下面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并且附图中各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不反映切换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的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用于控制多个显示屏分时点亮的切换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该切换控制装置可以包括:主控制单元10以及与各显示屏20_m一一对应的开关控制单元30_m;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m的整数,m为显示屏的总数,并且m取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并且图1仅以m=2为例进行说明。

主控制单元10用于输出显示控制电压以及分时输出与各显示屏20_m一一对应的显示切换指令;其中,针对每一显示屏20_m,显示切换指令包括:向显示屏20_m对应的开关控制单元30_m输出的开关控制信号、向显示屏20_m输出且用于显示的数据信号、控制显示屏20_m点亮的点亮信号、以及控制显示屏20_m熄屏的熄灭信号;并且,在开关控制信号由无效脉冲信号切换为有效脉冲信号时,向对应的显示屏20_m输出点亮信号,在开关控制信号由有效脉冲信号切换为无效脉冲信号时,向对应的显示屏20_m输出熄灭信号;

各开关控制单元30_m用于接收显示控制电压以及对应显示屏20_m的开关控制信号,在接收到的开关控制信号的有效脉冲信号的控制下将显示控制电压提供给对应的显示屏20_m,驱动显示屏20_m根据接收的显示控制电压与数据信号进行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控制装置,通过主控制单元将与各显示屏一一对应的显示切换指令分时输出,可以在一个时间段内向一个显示屏输出用于显示的数据信号、用于控制显示屏点亮的点亮信号、以及用于控制显示屏熄屏的熄灭信号。并且在同一时间段内还向该显示屏对应的开关控制单元输出开关控制信号,以控制开关控制单元将主控制单元统一输出的显示控制电压仅输入到该显示屏中,以将显示控制电压选择性的输入该显示屏中,从而为该显示屏点亮屏幕以及显示画面时提供电压。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主控制单元可以实现分时控制显示屏进行显示,并且还可以避免不进行显示的显示屏接受显示控制电压,从而可以降低主控制单元的功耗。

在具体实施时,显示屏可以为lcd,或者也可以为amoled。在显示屏为lcd时,显示控制电压可以包括:不同功能的多个子电压,这些子电压例如可以为:vsp、vsn、iovcc、reset、pwm、te、attn。在显示屏为amoled时,显示控制电压可以包括:不同功能的多个子电压,这些子电压例如可以为:向amoled输入的高电平电源电压vdd、低电平电源电压vss、iovcc等。下面均以显示屏为lcd、以及子电压为:vsp、vsn、iovcc、reset、pwm、te、attn为例进行说明,但读者应知,该子电压不局限于此。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lcd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

一般显示屏可以实现触控功能,在具体实施时,针对每一显示屏,显示切换指令还可以包括:向显示屏且与点亮信号同时输出的用于触发显示屏的触控功能的触控开启信号。这样可以通过主控制单元控制显示屏点亮时,以控制显示屏开启触控功能。

一般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industryprocessorinterface,mipi)可以实现差分信号传输,提高信号传输速率。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切换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通道模拟开关40以及与各显示屏20_m一一对应的mipi接口50_m;数据信号通过通道模拟开关40以及对应各显示屏20_m的mipi接口50_m输出给对应的显示屏20_m;

主控制单元10还用于向通道模拟开关40输出与各显示屏20_m一一对应的传输控制信号;

通道模拟开关40用于在接收的传输控制信号的控制下,选取与传输控制信号对应的mipi接口,将接收的数据信号通过选取的mipi接口输出给对应的显示屏。其中,各传输控制信号可以包括使能信号以及与对应的显示屏一一对应的传输开启信号。具体地,使能信号和传输开启信号可以为数据信号,其具体设置需要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来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主控制单元输出的数据信号可以包括5对差分信号。因此,在具体实施时,通道模拟开关可以为5个,与各显示屏一一对应的mipi接口也为5个。其中,1个通道模拟开关对应连接m个mipi接口,并且连接于同一通道模拟开关的m个mipi接口分别连接不同的显示屏。

具体地,在具体实施时,显示屏可以为2个,这样1个通道模拟开关可以连接2个mipi接口,则可以使通道模拟开关为单通道模拟开关41。例如图2所示,图2仅给出1个单通道模拟开关41对应2个mipi接口的示例。并且,显示屏20_1与显示屏20_2对应的使能信号可以均为以“1”电平表示的数字信号,而显示屏20_1对应的传输开启信号可以为以“0”电平表示的数字信号,而显示屏20_2对应的传输开启信号可以为以“1”电平表示的数字信号。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主控制单元10可以包括:处理器。其中,该处理器可以采用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方式以实现上述功能。并且,该处理器的结构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在具体实施时,显示控制电压可以包括:不同功能的7个子电压,即vsp、vsn、iovcc、reset、pwm、te、attn。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各开关控制单元30_m可以包括:与显示控制电压中的子电压一一对应的开关晶体管t30_mn(n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n的整数,n为显示控制电压中包括的子电压的总数);其中,开关晶体管t30_mn的栅极与处理器11连接,用于接收对应的开关控制信号;开关晶体管t30_mn的第一极与处理器11连接,用于接收对应的子电压,开关晶体管t30_mn的第二极与对应的显示屏20_m连接,用于向对应的显示屏20_m输出接收的子电压。

一般,n型晶体管在高电平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在低电平信号的控制下截止;p型晶体管在低电平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在高电平信号的控制下截止。在具体实施时,如图2所示,开关晶体管t30_mn可以为n型晶体管。并且,开关控制信号的有效脉冲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无效电平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此时,开关控制信号出现上升沿时,处理器向对应的显示屏输出点亮信号;开关控制信号出现下降沿时,处理器向对应的显示屏输出熄灭信号。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显示屏为2个为例。此时开关控制信号的具体实施可以如图3所示。在图3中,driver1代表显示屏20_1对应的开关控制信号,driver2代表显示屏20_2对应的开关控制信号。其中,driver1与driver2中的高电平信号分时出现,即在driver1由高电平信号变为低电平信号后的第一预设时长之后,driver2由低电平信号变为高电平信号。同理,在driver2由高电平信号变为低电平信号后的第二预设时长之后,driver1由低电平信号变为高电平信号。这样可以使显示屏20_1与显示屏20_2实现分时点亮与显示。并且,第一预设时长与第二预设时长需要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来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当然,开关晶体管也可以为p型晶体管。并且,开关控制信号的有效脉冲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无效电平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此时,开关控制信号出现下降沿时,处理器向对应的显示屏输出点亮信号;开关控制信号出现上升沿时,处理器向对应的显示屏输出熄灭信号。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多个显示屏20_m以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控制装置60;

各显示屏20_m用于接收对应的显示切换指令中的数据信号、点亮信号、熄灭信号以及显示控制电压,用于在接收的点亮信号的控制下点亮屏幕,根据显示控制电压与数据信号进行显示,在接收的熄灭信号的控制下熄灭屏幕。

一般在显示屏点亮时需要调用一些预先存储于显示屏中的驱动ic中的程序、地址代码或电压等。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显示屏预先烧录有与点亮信号对应的初始化代码,初始化代码用于在点亮信号的调用下控制显示屏点亮屏幕。该初始化代码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同,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

一般在显示屏开启触控功能时需要调用一些预先存储于显示屏中的程序、地址代码或电压等。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显示屏还预先烧录有与触控开启信号对应的触控地址代码,触控地址代码用于在触控开启信号的调用下触发显示屏的触控功能。具体地,为了避免触控功能触发错误,一个显示屏对应的触控地址代码是唯一的。在具体实施时,触控开启信号可以是采用i2c协议地址预先烧录于对应的显示屏中的。

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当然,该显示装置也可以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显示装置为手机时,该手机可以为翻盖手机。其中,翻盖手机的外侧是显示屏20_1,内侧是显示屏20_2。当翻盖手机合上时,可以控制显示屏20_1点亮与显示,控制显示屏20_2熄灭。当翻开翻盖手机时,可以控制显示屏20_1熄灭,控制显示屏20_2点亮与显示。

下面以图2所示的结构以及图3所示的时序图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方式进行说明。但读者应知,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方式不局限于此。

在t1阶段中,开关控制信号driver2控制开关晶体管t30_21~t30_27均截止。开关控制信号driver1控制开关晶体管t30_11~t30_17均导通,以将其接收的子电压vsp、vsn、iovcc、reset、pwm、te、attn提供给显示屏20_1。在开关控制信号driver1上升沿时,处理器10向显示屏20_1输出点亮信号,通过点亮信号调用显示屏20_1中预先烧录的初始化代码,以根据接收的各子电压控制显示屏20_1点亮屏幕。并且,处理器11还向单通道模拟开关41输入“1”电平的使能信号与“0”电平的传输开启信号,以控制单通道模拟开关41选取mipi接口50_1,将用于显示的数据信号提供给显示屏20_1,使显示屏20_1在接收的子电压vsp、vsn、iovcc、reset、pwm、te、attn以及数据信号的控制下,实现画面显示功能。在开关控制信号driver1下降沿时,处理器10向显示屏20_1输出熄灭信号,控制显示屏20_1熄灭屏幕。并且,开关控制信号driver1控制开关晶体管t30_11~t30_17均截止,停止向显示屏20_1输入子电压。

在t2阶段中,开关控制信号driver1控制开关晶体管t30_11~t30_17均截止。开关控制信号driver2控制开关晶体管t30_21~t30_27均导通,以将其接收的子电压vsp、vsn、iovcc、reset、pwm、te、attn提供给显示屏20_2。在开关控制信号driver2上升沿时,处理器10向显示屏20_2输出点亮信号,通过点亮信号调用显示屏20_2中预先烧录的初始化代码,以根据接收的各子电压控制显示屏20_2点亮屏幕。并且,处理器11还向单通道模拟开关41输入“1”电平的使能信号与“1”电平的传输开启信号,以控制单通道模拟开关41选取mipi接口50_2,将用于显示的数据信号提供给显示屏20_2,使显示屏20_2在接收的子电压vsp、vsn、iovcc、reset、pwm、te、attn以及数据信号的控制下,实现画面显示功能。在开关控制信号driver2下降沿时,处理器10向显示屏20_2输出熄灭信号,控制显示屏20_2熄灭屏幕。并且,开关控制信号driver2控制开关晶体管t30_21~t30_27均截止,停止向显示屏20_2输入子电压。

并且,在t2阶段之后,可以重复上述工作过程。当然,在t2阶段之前,可以设置多个t1阶段,以控制显示屏20_1多次点亮和显示。同理。在t1阶段之前,可以设置多个t2阶段,以控制显示屏20_2多次点亮和显示。在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通过主控制单元将与各显示屏一一对应的显示切换指令分时输出,可以在一个时间段内向一个显示屏输出用于显示的数据信号、用于控制显示屏点亮的点亮信号、以及用于控制显示屏熄屏的熄灭信号。并且在同一时间段内还向该显示屏对应的开关控制单元输出开关控制信号,以控制开关控制单元将主控制单元统一输出的显示控制电压仅输入到该显示屏中,以将显示控制电压选择性的输入该显示屏中,从而为该显示屏点亮屏幕以及显示画面时提供电压。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主控制单元可以实现分时控制显示屏进行显示,并且还可以避免不进行显示的显示屏接受显示控制电压,从而可以降低主控制单元的功耗。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