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34759发布日期:2020-02-28 10:5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揭示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显示器中数据驱动芯片通过数据线向像素单元输出像素电压。由于显示器中数据线数量较多,相应的数据驱动芯片需要较多的引脚。为减少数据驱动芯片的数量,相关技术中在数据驱动芯片和数据线之间设置多路复用器(demux)。但由于目前显示器朝着高屏占比的方向发展,需要显示面板下边框(border)越来越小,然而设置在显示面板下边框的多路复用器占用下边框较多的空间,阻碍显示器高屏占比的实现。

因此,现有显示面板中多路复用器占用下边框空间的问题需要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揭示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缓解现有显示面板中多路复用器占用下边框空间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揭示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揭示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至少包括第一列像素单元、相邻的第二列像素单元以及两条数据传输线。其中,所述第一列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像素单元,包括三个子像素单元以及第一多路复用器。所述第二列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像素单元,包括三个子像素单元以及第二多路复用器。两条所述数据传输线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多路复用器或所述第二多路复用器与对应的子像素单元连接,用于给所述子像素单元提供像素电压。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单元接收不同的所述数据传输线传输的像素电压。

在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多路复用器与所述第二多路复用器均包括三个开关管,所述三个开关管分别设置于同一像素单元的不同子像素单元旁。

在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开关管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

在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还包括至少三条控制信号线,所述控制信号线用于分别控制对应的所述开关管的开关。

在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多路复用器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以及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连接第一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连接第一数据传输线,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第一子像素单元;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连接第二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源极连接第二数据传输线,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第二子像素单元;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栅极连接第三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线,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第三子像素单元。

在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多路复用器包括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以及第六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栅极连接第一控制信号线,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源极连接第二数据传输线,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第一子像素单元;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栅极连接第二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源极连接第一数据传输线,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第二子像素单元;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栅极连接第三控制信号线,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线,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第三子像素单元。

在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每条所述控制信号线的部分与所述数据传输线垂直,另一部分与所述数据传输线平行。

在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每条所述控制信号线与所述数据传输线垂直。

在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信号控制线与所述数据传输线不同层设置,且所述信号控制线设置于部分所述数据传输线的相对上方。

本揭示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本揭示前述实施例其中之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揭示的有益效果为:本揭示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至少包括第一列像素单元、相邻的第二列像素单元以及两条数据传输线。每一列像素单元至少包括一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三个子像素单元和一个多路复用器。通过把多路复用器设置在像素单元内,在实现多分器功能的同时,节省了显示面板下边框的空间,提高显示屏的屏占比。同时多路复用器的控制信号线和数据传输线不同层设置,控制信号线设置于部分所述数据传输线的相对上方,减少了像素开口率的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像素单元第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像素单元内第一子像素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控制线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像素单元第二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揭示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揭示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揭示,而非用以限制本揭示。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在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内至少包括第一列像素单元、相邻的第二列像素单元以及两条数据传输线。其中,所述第一列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像素单元p1,所述第一像素单元p1包括三个子像素单元p11(如图1中r1、g1、b1)以及第一多路复用器mux1。所述第二列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像素单元p2,所述第二像素单元p2包括三个子像素单元p22(如图1中r2、g2、b2)以及第二多路复用器mux2。两条所述数据传输线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多路复用器mux1或所述第二多路复用器mux2与对应的子像素单元连接,用于给所述子像素单元提供像素电压。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单元接收不同的所述数据传输线传输的像素电压。

具体的,所述第一多路复用器mux1与所述第二多路复用器mux2均包括三个开关管,所述三个开关管分别设置于同一像素单元的不同子像素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把多路复用器设置在像素单元内,在实现多分器功能的同时,节省了显示面板下边框的空间,提高显示屏的屏占比。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三条控制信号线(如图1中m1、m2、m3),所述控制信号线用于分别控制对应的所述开关管的开关。

具体的,在所述第一像素单元p1内的所述第一多路复用器mux1包括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以及第三开关管s3。所述第一开关管s1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像素单元p1的第一子像素单元r1的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管s2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像素单元p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g1的开关,所述第三开关管s3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像素单元p1的第三子像素单元b1的开关。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像素单元p2内的所述第二多路复用器mux2包括第四开关管s4、第五开关管s5以及第六开关管s6。所述第四开关管s4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像素单元p2的第一子像素单元r2的开关,所述第五开关管s5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像素单元p2的第二子像素单元g2的开关,所述第六开关管s6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像素单元p2的第三子像素单元b2的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三条控制信号线分别为第一控制信号线m1、第二控制信号线m2以及第三控制信号线m3。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m1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s1和所述第四开关管s4的控制端,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m2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s2和所述第五开关管s5的控制端,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线m3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s3和所述第六开关管s6的控制端。

进一步的,在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内的所述两条数据传输线,分别为第一数据传输线d1和第二数据传输线d2。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线d1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s1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开关管s3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五开关管s5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线d2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s2的输入端、所述第四开关管s4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六开关管s6的输入端。

具体的,两条所述数据传输线通过所述第一多路复用器mux1或所述第二多路复用器mux2的开关管给子像素单元提供像素电压。相邻的两个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不同的数据传输线,进而使得相邻的子像素单元获得不同的像素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关管s1、所述第二开关管s2、所述第三开关管s3、所述第四开关管s4、所述第五开关管s5以及所述第六开关管s6均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

具体的,所述第一开关管s1的栅极连接第一控制信号线m1,所述第一开关管s1的源极连接第一数据传输线d1,所述第一开关管s1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像素单元p1的第一子像素单元r1。所述第二开关管s2的栅极连接第二控制信号线m2,所述第二开关管s2的源极连接第二数据传输线d2,所述第二开关管s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像素单元p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g1。所述第三开关管s3的栅极连接第三控制信号线m3,所述第三开关管s3的源极连接第一数据传输线d1,所述第三开关管s3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像素单元p1的第三子像素单元b1。所述第四开关管s4的栅极连接第一控制信号线m1,所述第四开关管s4的源极连接第二数据传输线d2,所述第四开关管s4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像素单元p2的第一子像素单元r2。所述第五开关管s5的栅极连接第二控制信号线m2,所述第五开关管s5的源极连接第一数据传输线d1,所述第五开关管s5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像素单元p2的第二子像素单元g2。所述第六开关管s6的栅极连接第三控制信号线m3,所述第六开关管s6的源极连接第二数据传输线d2,所述第六开关管s6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像素单元p2的第三子像素单元b2。

具体的,需要子像素单元开启时,对应的控制信号线给对应开关管的栅极提供控制信号,使开关管源漏极导通,这样源极的数据传输线的数据信号就可以通过漏极传输给子像素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m1、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m2以及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线m3的布线规则一致。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m1为例,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m1的部分与第一数据传输线d1垂直(第一数据传输线d1和第二数据传输线d2平行,此处为方便描述均以第一数据传输线d1为例),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m1另一部分与第一数据传输线d1平行。而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m1与所述数据传输线不同层设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m1通过过孔与开关管的栅极连接。同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m1与所述数据传输线、栅极扫描线或开关管的源极走线相对设置,以减小像素开口率的损失。具体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m1设置在开关管的源极走线上方,以减小像素开口率的损失。

具体的,以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第一子像素单元的膜层结构为例说明,如图2所示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包括在基板10上层叠设置的有源层20、第一金属层30、第二金属层40、第三金属层50、像素电极层60,以及设置于各层之间的绝缘层(图2未示出)。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有源层20图案化形成第一有源区21和第二有源区22。第一金属层30图案化形成第一栅极31和第二栅极32。第二金属层40图案化形成第一源极41、第一漏极42、第二源极43和第二漏极44。第三金属层50图案化形成第一控制信号线m1。像素电极层60图案化形成像素电极61。其中,第一有源区21、第一栅极31、第一源极41及第一漏极42形成第一开关管,第二有源区22、第二栅极32、第二源极43及第二漏极44形成第一子像素的开关管。

具体的,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源极41连接数据传输线(图2未示出),第一漏极42连接第二源极43,第二漏极44连接像素电极61。第一栅极32通过过孔连接第一控制信号线m1。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一控制信号线m1与第一数据传输线d1垂直的部分对应设置在栅极扫描线scan上方,第一控制信号线m1与第一数据传输线d1平行的部分对应设置在源漏极层的数据线dl上方,以减小像素开口率的损失。

进一步的,第三金属层还可以和像素电极层同层设置,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101的显示区内像素单元的连接关系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显示区像素单元内,控制信号线(如图4所示的m1’、m2’、m3’)与数据传输线(如图4所示的d1、d2)垂直设置,且设置在栅极扫描线上方,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前述实施例其中之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

本揭示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至少包括第一列像素单元、相邻的第二列像素单元以及两条数据传输线。每一列像素单元至少包括一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三个子像素单元和一个多路复用器。通过把多路复用器设置在像素单元内,在实现多分器功能的同时,节省了显示面板下边框的空间,提高显示屏的屏占比。同时多路复用器的控制信号线和数据传输线不同层设置,控制信号线设置于部分数据传输线的相对上方,减少了像素开口率的损失。

综上所述,虽然本揭示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揭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揭示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揭示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