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9490发布日期:2020-12-08 13:4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以及相应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视等电子显示设备,其内部大都包含相应的显示模组,而显示模组很大一部分是由发光二极管即led来提供光源的。

随着大尺寸显示装置中的发展,相应的背光模组中的背光源也向高亮度、高功耗方向发展,由于目前背光模组中的背板通常为一体冲压成型的钢板,散热性能有限,背光源产生的热量不易通过背板向外散发。因此,对于高亮度的背光源,通常采用主动散热的方式进行强制散热,例如在背光模组中设置风扇对背光源进行散热,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系统稳定性。但是在整机中增加散热风扇会增加显示装置工作的噪音,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的背板采用被动散热方式对背光源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上述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模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光源单元,其产生并发射光,所述光源单元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多个产生并发射光的led;

光学膜材,其引导所述光,所述光源单元临近所述光学膜材的一侧表面;

背板,用于支撑所述光源单元和光学膜材,所述光源单元设置于所述背板的表面,所述背板包括相互对应盖合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共同界定一流道,所述流道内填充工作流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与所述通孔紧配合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位于所述通孔的外侧,并与所述光学膜材接触。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与光学膜材的接触端的直径小于所述本体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的表面平整,所述电路板贴合于所述第一板体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通过导热胶片贴合于所述第一板体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通过螺栓与所述背板紧密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第一板体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板体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第二板体的材质为铝。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显示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背板采用热传导效率高的吹胀板,能够快速将背板上的光源单元产生的热量向外部传导散发,从而降低背光模组的工作温度,适用于高功率、高亮度的背光模组,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背板材料被动散热的方式,工作时不产生噪音、无能耗。此外,吹胀板式的背板也能够将光源单元产生的热量均匀散布在背板上,此时背板具有均热板的作用,也利于背板向外部散发热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背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背板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结合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单元、光学膜材及背板。所述光源单元产生并发射光,所述光源单元临近所述光学膜材的一侧表面,所述光学膜材引导所述光。所述背板用于支撑所述光源单元和光学膜材,所述光源单元设置于所述背板表面,所述背板包括相互对应盖合的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共同界定一流道,所述流道内填充工作流体。

具体地,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采用吹胀工艺成型,可对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利用化学方法进行表面处理,在板体对合面上印刷流道图,待图样烘干后,将复合两板的沿边铆合连接,经热轧、冷精轧及退火后用氮气进行吹胀,在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的对合面上形成流道,最后经冲压、剪切、填充工作流体后制得吹胀板式背板。

光源单元产生的热量通过流道的蒸发段使工作流体的液体温度上升,温度上升液面蒸发,直至达到饱和蒸气压,此时热量以潜热的方式传给蒸气,在压差的作用下,蒸气流向低压且温度低的冷凝段,并在冷凝段的气液界面上冷凝,放出潜热,放出的热量通过腔壁传给外冷源,冷凝的工作流体通过毛细吸液芯回流到蒸发段,完成一个循环,如此往复,不断的蒸发与冷凝,实现极速的热传导。

本实用新型的背板采用热传导效率高的吹胀板,能够快速将背板上的光源单元产生的热量向外部传导散发,从而降低背光模组的工作温度,适用于高功率、高亮度的背光模组,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背板材料被动散热的方式,工作时不产生噪音、无能耗。此外,吹胀板式的背板也能够将光源单元产生的热量均匀散布在背板上,此时背板具有均热板的作用,也利于背板向外部散发热量。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源单元包括电路板20,电路板20上设有多个产生并发射光的led,第一板体11的表面平整,电路板20贴合于第一板体11的表面。

进一步地,在电路板20与第一板体11之间还设有导热胶片30,导热胶片30将电路板20与第一板体11粘接在一起,从而电路板20上的led的热量可通过电路板20、导热胶片30传导给第一板体11。

导热胶片30能够使电路板20的表面与第一板体11的表面紧密贴合,从而提高热传导率。

为了进一步使电路板20与背板以及导热胶片30之间紧密贴合,在电路板20设有多个螺栓21,通过螺栓21将电路板20压紧在导热胶片30上,进一步提高电路板20与背板之间的热传导率。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和电路板20的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该通孔内设有支撑柱13,支撑柱13的截面大体呈t型,包括与所述通孔紧配合的本体,以及位于背板外侧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本体的直径。支撑柱13本体的一端穿过通孔与光学膜材40接触,另一端的固定部与第二板体12的表面贴合。

支撑柱13与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上的通孔为紧配合,即支撑柱13与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之间为过盈配合。支撑柱13用于支撑光学膜材40,防止光学膜材40朝向电路板20方向倾斜,保证光学膜材40的平整性。进一步地,支撑柱13的本体与光学膜材40的接触端的直径小于所述本体的直径。

由于支撑柱13与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的通孔为过盈配合,从而支撑柱13还能够提高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之间的连接强度,即支撑柱13能够起到铆钉的作用,防止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脱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均由铝合金板制成,且第一板体11的厚度大于第二板体12的厚度。在进行吹胀工艺时,较厚一侧的第一板体11的表面完全平整,而第二板体12的表面外鼓,形成一面完全平整,一面流道外鼓的复合铝合金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1为铝合金板,第二板体12位铝板,二者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在进行吹胀工艺时,铝合金的第一板体11的表面完全平整,而铝板的第二板体12的表面外鼓,形成一面完全平整,一面流道外鼓的复合板。铝合金板比铝板的强度大,从而可保证背板的强度。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因此所述显示模组具有所述背光模组的优点,故不赘述。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所述显示模组,因此所述显示装置具有所述显示模组的优点,故不赘述。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