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挠式发光二极管基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39873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可挠式发光二极管基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基板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具可挠式的半透明的发光二极管基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发光二极管(LED)发展快速,相关元件工艺良率提升,价格也越趋平稳,相关产品应用也越来亲民与普及,然即便如此该些自发光元件,对于需要透视需求的产品应用及散热问题需待克服解决,进一步对于应用于可挠式装置应用仍需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0003]为使相关LED显示装置应用并可兼具可挠性与半透明性,进一步配合LED发光装置可以多元性的应用如信息或显示效果,LED发光单元需具有独立的电子控制性,以利信息显示的目的,现有单层软性基板线路,如图1所示,包括有一可挠式基板la、一导电层2a、一导电黏合层3a、一多个发光二极管4a及一软板黏合层5a。此单层软性基板线路设计仅能简单设计或提供固定发光区域或图案变化。进一步改良如采用双层软性基板线路,如图2所示,利用双层基板贴合,并于可挠式基板Ia上间设置有一贯穿孔6a,并于该贯穿孔6a中灌注有一导电体7a,以该导电体7a与另一可挠式基板la’上的导电层2a’电性连接。此外亦可如图3所示,简化工艺,直接利用双层的可挠式基板la、la’的导电层2a、2a’上的导电黏合层3a、3a’面对面的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4a,以增加工艺上便利性。不过以上方式仍有其工艺难度,且不利于大量或大尺寸显示区域的设计,而且为利于LED电极端点与线路的接点保持平整性以利发光二极管(LED)的端点贴合作业,以上作业对于工艺良率及发光二极管(LED)的贴合品质难度仍高,且两层基板间仍需要一平整的贴合以增加其强度,以避免两个基板间于弯曲过程产生严重偏移而造成短断路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缺失,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颖的结构设计,以利量产、大尺寸工艺及发光二极管元件的贴合作业需求,尤其是对于多层的基板间更可以强化贴合效果。
[000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可挠式的半透明LED基板结构,使该基板加工制作容易性高,且LED元件易于贴附于该透明可挠基板表面增加平整性与并利于加工作业,而绝缘层更提供线路的保护可以使基板的寿命与提高结构强度,除了作为单层发光装制外,更可作为多层叠构的显示装置。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挠式发光二极管基板结构,其包括:
[0007]—第一透明导电层板,由第一塑料基板及一第一线路层组成;该第一线路层设置于该第一塑料基板的一侧,其上具有多个第一导电线,该些第一导电线各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二端部延伸于该第一塑料基板一边上;
[0008]—第一透明绝缘层,设于该第一塑料基板及该第一线路层的一侧上,该第一透明绝缘层上具有多个第一贯穿孔,该些第一贯穿孔对应该些第一导电线的第一端部;
[0009]—第二透明导电层板,设于该第一透明绝缘层的一侧面上,该第二透明导电层板由第二塑料基板及一第二线路层组成,于该第二塑料基板上具有多个第二贯穿孔,该些第二贯穿孔对应该第一贯穿孔;又,该第二线路层设置于该第二塑料基板的一侧,其上具有多个第二导电线,该些第二导电线各具有一第三端部及一第四端部,该第四端部延伸于该第二塑料基板一边上;
[0010]—第二透明绝缘层,设于该第二塑料基板及该第二线路层的一侧上,该第二透明绝缘层上具有多个第三贯穿孔及多个第四贯穿孔,该些第三贯穿孔对应该些第二贯穿孔,该些第四贯穿孔对应该些第二导电线的第三端部;
[0011]多个导电体,以设于该些第一贯穿孔、该些第二贯穿孔、该些第三贯穿孔及该些第四贯穿孔中,分别与该些第一端部及该些第三端电性连接;
[0012]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其上具有一发光区,该发光区电性连接有一第一电极端及一第二电极端,该第一电极端及该第二电极端与外露于该些第三贯穿孔及该些第四贯穿孔的该些导电体电性连接固定。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塑料基板及该第二塑料基板的表面具有硬化层结构。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塑料基板及该第二塑料基板为聚酰胺高分子、聚碳酸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或亚克力胶片材质。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线路层及该第二线路层为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或有机导体材料。
[00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金属氧化物为银、纳米银、铟锡氧化物。
[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有机导体材料为纳米碳管或聚3,4-乙撑二氧噻吩。
[00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透明绝缘层一边上具有一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使该些第一导电线的第二端部外露。
[00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透明绝缘层一边上具有一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使该些第二导电线的第四端部外露。
[00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透明绝缘层及该第二透明绝缘层为亚克力为主成分的胶或透明片。
[0021 ]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些发光二极管的该第一电极端及第二电极端表面具有银胶或ACP/ACI液态异方性的导电胶与外露于该些第三贯穿孔及该些第四贯穿孔的导电体电性连接固定。
[00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些导电体为导电涂料或焊料。
[00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焊料为银胶或锡。
[002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端部及该第四端部上分别电性连接有二软板。
[00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以另一组可挠式发光二极管基板结构的第二透明绝缘层的另一侧与该可挠式发光二极管基板结构的第一塑料基板的另一侧贴合在一起,将该发光二极管包覆在二层可挠式发光二极管基板结构之间,以组成多彩显示装置。
[002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27]图1、传统的单层软性基板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传统的双层软性基板叠贴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传统的双层软性基板结构面对面贴合示意图;
[0030]图4,本实用新型的可挠式发光二极管基板结构侧视示意图;
[0031]图5,图4的第一透明导电层板正视不意图;
[0032]图6,图4的第二透明导电层板正视示意图;
[0033]图7,本实用新型的可挠式发光二极管基板结构与软板电性连接侧视示意图;
[0034]图8,本实用新型的可挠式发光二极管基板结构与软板电性连接正视示意图;
[0035]图9,本实用新型的二层的可挠式发光二极管基板结构贴合侧视示意图。
[0036]其中,附图标记
[0037]现有技术:
[0038]可挠式基板la、la’
[0039]导电层2a、2a’
[0040]导电黏合层3a、3a’
[0041]发光二极管4a
[0042]软板黏合层5a
[0043]贯穿孔6a
[0044]导电体7a
[0045]本实用新型:
[0046]第一透明导电层板I
[0047]第一塑料基板11
[0048]第一线路层12
[0049]第一导电线121
[0050]第一端部1211
[0051]第二端部1212
[0052]第一透明绝缘层2
[0053]第一贯穿孔21
[0054]第一开口 22
[0055]第二透明导电层板3
[0056]第二塑料基板31
[0057]第二贯穿孔311
[0058]第二线路层32
[0059]第二导电线321
[0060]第三端部3211
[0061]第四端部3212
[0062]第二透明绝缘层4
[0063]第三贯穿孔41
[0064]第四贯穿孔42
[0065]第二开口43
[0066]导电体5
[0067]发光二极管6
[0068]发光区61
[0069]第一电极端62
[0070]第二电极端63
[0071]软板7、8
[0072]可挠式发光二极管基板结构10,20
【具体实施方式】
[0073]兹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现在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0074]请参阅图4、图5及图6,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基板结构侧视及图4的第一透明导电层板正视与图4的第二透明导电层板正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挠式发光二极管基板结构,包括:一第一透明导电层板1、一第一透明绝缘层2、一第二透明导电层板3、一第二透明绝缘层4、多个导电体5及多个发光二极管6。
[0075]该第一透明导电层板1,由第一塑料基板11及一第一线路层12组成。该第一塑料基板11表面可以具有经硬化处理的硬化层结构(图中未示),该第一线路层12经涂覆于基板表面经干式或湿式蚀刻形成线路或网印作为线路而成,其上具有多个第一导电线121,并设置于该第一塑料基板11的一侧,该些第一导电线121各具有一第一端部1211及一第二端部1212,该第二端部1212延伸于该第一塑料基板11 一边上(如图5所示)。在本图中,该第一塑料基板11为尼龙(Nylon,Polyamide,简称PA为聚酰胺高分子)、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聚乙稀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