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041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在基于永久色色调剂及可消色的消色色调 剂的用纸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形形成处理控制方 法。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特开平11-21233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中间 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技术。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 通过^走转方式的显影装置,在感光鼓上一种颜色一种颜色地逐个地 显影黄色(Y)、品红(M)、青色(C)及黑色(K)四色,从而形 成色调剂图^f象。如此, 一种颜色一种颜色逐个地形成在感光鼓上的 色调剂图像在 一 次转印位置上被转印在中间转印带上。
然后,感光鼓和中间转印带以某定时(timing)旋转四次,从 而在中间转印带上形成四色叠加的全色的色调剂转印图像,该色调 剂转印图像通过二次转印装置被二次转印到作为记录介质的转印
用纸上。二次转印有叠加后的色调剂图像的转印用纸在定影装置中 净皮定影后,净皮取出至外部。
目前,作为使用消色色调剂的产品,例举有将单色打印机或者
单色MFP的黑色显影器置换为消色色调剂的显影器的结构的装置。 但是,由于是专用设备,所以当用于不优选使用消色色调剂的用途 (需要长期保存的文书的打印等)的复制时,必须使用可使用永久 色色调剂进行印字的其他的打印机或者MFP。
以消色色调剂形成有图<象的、经过消色处理的用纸乍一看和新 纸难以区别。若在这样地经过消色处理并进行再生的用纸上进4亍基 于永久色色调剂的图〗象形成,则由于该用纸进行过基于消色色调剂 的图 <象形成处理而无法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当再利用使用消色色调剂形成有图像的用 纸时,防止通过永久色色调剂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 一方面,提供了 一种可以在基于永久色色调剂 及可消色的消色色调剂的用纸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该图 像形成装置中,包括;险测部,在作为应该4丸行图像形成处理的对 象的用纸的第一面及第二面中的至少一面上,;险测是否形成有^L定 的识别图像,上述规定的识别图像用于表示进行了基于消色色调剂 的图〗象形成处理;以及处理控制部,当上述4企测部4企测到上述》见定 的识别图^f象时,禁止在才企测到该^L定的识别图〗象的用纸面上进4亍基 于上述永久色色调剂的图^f象形成处理。
并且,才艮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可以在基于永久 色色调剂及可消色的消色色调剂的用纸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
置,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包括才莫式辨别部,用于辨别对于应该 执行的图像形成处理,选择了第 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哪一才莫式, 上述第一模式是指进行基于永久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处理的模式, 上述第二模式是指进行基于消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处理的模式;以 及识别图 <象形成部,当上述才莫式辨别部辨别出选择了上述第二才莫式 时,在被辨别出选择了该第二模式的图像形成处理中,在形成有基 于消色色调剂的图像的用纸上形成规定的识别图像,该规定的识别 图像用于表示进行了基于消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处理。
进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以在基于永久色 色调剂及可消色的消色色调剂的用纸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中的图像形成处理控制方法,在该图像形成处理控制方法中,包括 以下步骤在作为应该才丸4于图《象形成处理的^"象的用纸的第一面及 第二面中的至少一面上,检测是否形成有规定的识别图像,上述规 定的识别图像用于表示进行了基于消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处理;以 及当上述4全测部才企测到上述井见定的识别图<象时,禁止在才企测到该头见 定的识别图像的用纸面上进行基于上述永久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 处理。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以在基于永久色 色调剂及可消色的消色色调剂的用纸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中的图^f象形成处理控制方法,在该图^象形成处理控制方法中,包括 以下步骤辨别对于应该执行的图〗象形成处理,选4奪了第一才莫式和 第二模式中的哪一模式,上述第 一模式是指进行基于永久色色调剂 的图像形成处理的模式,上述第二模式是指进行基于消色色调剂的 图像形成处理的模式;以及当上述模式辨别部辨别出选择了上述第 二模式时,在被辨别为选择出了该第二模式的图像形成处理中,在 形成有基于消色色调剂的图像的用纸上形成规定的识别图像,上述 规定的识别图像用于表示进行了基于消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处理。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剖面
图2是表示S走转方式的显影装置的4既略图; 图3是表示旋转体驱动装置的构成的概略图; 图4是表示旋转体驱动装置的立体图5是表示消色色调剂(脱色色调剂)的消色原理的概略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 的框图7是表示向用纸进行记号(marking )的方法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向用纸进4亍记号的方法的另一例的俯一见图; 图9是向用纸进4亍记号的方法的再一例的俯^L理流禾呈的流程图11是将检测单元配置在用纸盒内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剖 面图;以及
图12是将检测单元配置在ADU内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l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适用于电
子照相方式的数码复印才几或者中间转印方式的MFP ( Multi Functional Peripheral,多功能打印才几)等上。
图像形成装置1在主体外壳11的打印部中容纳有图像形成部 10。图像形成部10包括自由旋转地被支承的感光鼓(图像载体) 12、具备中间转印带13的中间转印装置14。
在感光鼓12的外周上依次配置有清洁装置15、充电装置16、 激光光学装置17、显影装置18及一次转印装置19。鼓清洁装置15 用于除去残留在鼓表面的色调剂。充电装置16使鼓表面相同地具 有规定的电位。激光光学装置l根据图像信息对被相同充电的鼓表 面照射激光束LB,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18将形成有静电潜像 的鼓表面进行显影,并形成规定颜色的色调剂图像。 一次转印装置 19将形成在鼓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3上。
显影装置18包括显影装置(固定显影单元)21,用于保持 黑色(K)色调剂(黑色的永久色色调剂)的显影器24;旋转式显 影装置(旋转显影单元)22,可旋转地保持彩色色调剂及消色色调 剂。
显影装置21在对于感光鼓12的第二显影位置(图1中的感光 鼓12和磁辊27K之间的抵接位置)附近的规定位置上,将第一显 影器24及第二显影器31中的一个可抵接分离地保持在感光鼓12 上的第二显影位置上。黑色色调剂的显影装置21具有绕旋转支点23进行转动且自由 分离抵接鼓表面的^f兹辊27K。在黑色色调剂的显影装置21上,通 过色调剂供给路径从黑色色调剂瓶25供给黑色色调剂。黑色色调 剂与彩色色调剂相比,由于使用量较多,所以黑色色调剂的显影装 置21与彩色色调剂的显影装置22分开设置。此外,这里的消色色 调剂例如是黑色。如此,由于消色色调剂的颜色与黑色色调剂相同, 所以可以使用黑色的永久色色调剂及消色色调剂中的任一个来进 行图像形成处理,可不局限于图像色调地任意进行选择。
此外,当消色色调剂的颜色和黑色色调剂相同时,作为可在显 影器上进行装卸的色调剂收容器的形状优先形成为显影器24及 显影器31中的任一个色调剂收容器不能安装在显影器24及显影器 31中的另一个上。如上所述,从而可以防止将消色色调剂的色调剂 收容器和黑色色调剂的色调剂收容器拿错并安装。
图2是表示旋转方式的显影装置22的详细结构的图,在图2 中,消色(e)的显影器(第二显影器)31与其他的黄色(Y)、深 红色(M)、以及青色(C)(相互不同的、黑色以外的永久色色调 剂)的显影器28、 29及30 (第三显影器)相比,显影剂的容量较 大,(Y) - (C)之间及(C) - (M)之间的各个中心角设定为a°, 中心角a小于等于90。,优选小于等于80。。各种颜色色调剂的显影 器28-31包括可选4奪地抵接于感光鼓12的鼓表面的》兹辊27Y、 27M、 27C及27e。如此,显影装置22可S走转移动地^f呆持第一显影 器及第二显影器中的任一方、以及第三显影器,而且,通过该旋转 移动使想要的显影器移动至对于感光鼓12的第一显影位置(图1 中的感光鼓12和》兹辊27Y之间的4氐接位置)。
显影装置18通过失见定的颜色(K、 Y、 M、 C)的色调剂将形 成在感光鼓12的鼓表面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并在鼓表面上形 成夫见定颜色的色调剂图<象。
但是,当选择消色色调剂时,变为"消色色调剂模式","消色
色调剂来形成图像。另一方面,当使用永久色色调剂并进行图像形 成时为"永久色色调剂模式",根据作为印字对象的图像数据,或 者根据用户的操作输入来选择这些模式。
形成在感光鼓12上的色调剂图像通过作为旋转体的感光鼓12 的旋转,被输送至一次转印装置19的某一次转印位置。在该一次 转印位置上,在作为旋转体之一的中间转印带13上,通过旋转辊 35的4妻触及充电来进4亍一次转印。通过该一次转印装置19,将感 光鼓12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3上,并形成色调剂转印 图像。
在感光鼓12上,对应形成的色调剂图^f象的颜色,重复一次至 四次:旋转的色调剂图^f象形成工序,并且,将形成在感光鼓12上的 色调剂图像在中间转印带13上叠加,从而变为一种颜色至四种颜 色叠加的色调剂转印图像(当为一次时,变为各种颜色单色的复制, 当为四次时,变为除消色以外的四种颜色的复制)。
中间转印装置14的中间转印带13被巻绕地架在驱动辊36和 从动辊37之间。中间转印带13构成为以下这样旋转体/人驱动辊 36经由一次转印装置19的转印辊35、巻辊38到达乂人动辊37,然 后乂人该从动辊37经由构成带张力4几构39的带张力辊40到达驱动 辊36。
中间转印带13在图1中沿逆时针方向运行驱动。运行中的带 张力由张力丰昆40进4亍调节,并且,中间转印带13向感光i支12的 4^触力由巻辊38进行调节。巻辊38将中间转印带13在感光鼓12 侧进行巻绕,并进4于调节以<更鼓4妄触面积变大。
在使中间转印带13进行带驱动的驱动辊36和一次转印辊35 之间,设置有带清洁装置44。带清洁装置44绕支点46自由旋转地 支^^外冲妄(外切)于中间转印带13的清洁刮才反45。清洁刮4反45通 过弹簧部件47的弹簧力对中间转印带13进行弹力地按压接触,从 而清洁并除去中间转印带13上的色调剂,另一方面,被除去的排 出色调剂通过旋转轴(spiral shaft)等的排出色调剂输送单元^^皮输 送至排出色调剂盒(未图示)中。
而且,在带清洁装置44上设置有抵抗弹簧部件47的弹簧力而 使清洁刮板45从中间转印带13分离的凸轮才几构49。通过该凸轮机 构49,当色调剂转印图像形成时,清洁刮板45从中间转印带13被 分离,并保持非接触的状态。
进而,中间转印带13的从动辊37构成惰辊(idler roller ),并 在与从动辊37对向设置的二次转印辊50之间构成二次转印装置 51。 二次转印装置51的二次转印辊50在二次转印位置上与作为记 录介质的转印用纸相4妄触,并通过与二次转印辊50的4姿触及充电, 将中间转印带13上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转印用纸上。
二次转印装置51的二次转印辊50以从中间转印带13的从动 辊37自由分离抵接的方式加以设置,并在色调剂转印图像二次转 印时,二次转印辊50外*接于中间转印带13。另一方面,当二次转 印以外时,例如,当在中间转印带13上进行色调剂图像叠加制作 时,二次转印辊50与中间转印带13分离。通过使二次转印辊50 与中间转印带13分离,从而可以防止将不良影响波及到在中间转 印带13上被叠加的、作为一次转印图像的色调剂图像。
在二次转印装置51的二次转印位置上,中间转印带13的色调 剂图像被二次转印到转印用纸P上,其中,该转印用纸P从主体外 壳11下部所收容的供纸盒CS1及CS2中被取出,并沿输送路径53
进4亍l俞送。在该输送路径53上依次配置有沿输送路径53进4亍转印 用纸的位置调整的对位辊55、在转印用纸上二次转印色调剂图像的 二次转印装置51、使被二次转印后的色调剂转印图像定影的定影装 置56、以及引导门(guide gate ) 57。由定影装置56将被二次转印 后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后的转印用纸P从输送路径53被排出到排纸 盘58上,并堆积。4非纸盘58形成在主体外壳11的顶部。
另一方面,作为记录介质的转印用纸不<又可以/人供纸盒中进4亍 供给,还可以/人手动纸盘上供《会。从手动纸盘进4于供给的用纸经由 供纸引导路径59在对位辊55的前面侧被引导至输送路径53。
此外,在如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中,虽然包含有消色色调剂的 显影器位于旋转式显影装置22内,但是也可以位于黑色(K)显影 器的位置上,可以由用户自身根据使用消色色调剂的使用频率来将 其安装在适当的位置上。
感光鼓12及中间转印带13通过如图3及图4所示的驱动体驱 动装置60加以驱动。S走转体驱动装置60 ^皮配置在图〗象形成装置1 的后面侧,并包4舌作为感光鼓12及中间转印带13的驱动源的共同 驱动电才几61 。作为驱动电才几61可以4吏用^走转振动少的伺月艮电才几或 樣t小步进的步进电机、DC无刷电机(无刷直流电机)等。
电才几驱动齿4仑63与驱动电才几61的l命出轴62为一体,或者祐: 一体地i殳置在驱动电才几61的華lr出轴62上。该电才几驱动齿4仑63通 过构成多级且串联安装的减速齿轮列的减速齿轮机构64,啮合并运 转连接于设置在带驱动轴65上的作为带驱动齿轮的中间从动齿轮 66。如图4所示,带驱动轴65通过中间从动齿轮67连接于辊支承 轴68。辊支承轴68旋转一体地支承中间转印带13的驱动辊36。
多级减速齿轮机构64通过啮合于电机驱动齿4仑63的鼓驱动齿 寿仑74构成初级减速齿4仑列,并通过与该鼓驱动齿轮74 —体i殳置的 中间驱动齿l仑71和。齿合于该驱动齿4仑71的中间/人动齿轮67构成 第二级的中间减速齿4仑列。中间减速齿4仑列的中间乂人动齿4仑67作 为使中间转印带13的驱动辊36旋转驱动的中间从动齿轮而发挥作 用。
而且,最后级的驱动齿4仑73与中间减速齿寿仑列的中间乂人动齿 轮66 —体,或者被一体设置在中间减速齿轮列的中间从动齿轮66, 该最后级驱动齿轮73直接啮合于最后级的从动齿轮74,并且,最 后级的减速齿4仑列作为感光鼓12驱动用的减速齿4仑列。构成最后 级的减速齿轮列的驱动齿轮73与中间从动齿轮66构成为一体,同 时,该驱动齿4仑73直4妻啮合于构成鼓驱动齿4仑的乂人动齿專仑74。如 此,中间从动齿轮66通过驱动齿轮73啮合于鼓驱动齿轮74。作为 鼓驱动齿轮的从动齿轮74被轴装在鼓驱动轴75上。此外,在图3 中,构成减速齿轮机构64的多级减速齿轮列的各齿轮通过点划线 的节圆力口以表示。
在鼓驱动轴75的前面侧上i殳置有鼓驱动联轴器76,通过该驱 动联轴器76,鼓驱动轴75连接于鼓支承轴77。在鼓驱动轴75的 后面侧上旋转一体地设置有惯性量大的惯性轮78。惯性轮78通过 盘状地形成锌等金属钢纟反而构成。在鼓支岸义轴77上3走转一体地支 承有感光鼓12,通过鼓驱动轴75的旋转驱动来旋转驱动感光鼓12。 才艮据被轴装在鼓驱动轴75上的惯性轮78的惯性量,感光鼓12的 旋转驱动不会产生旋转不稳而会稳定且平稳地进行。
在该旋转体驱动装置60上,用于使中间转印带13驱动的中间 乂人动齿l仑66和最后级驱动齿轮73为一体的或者构成为一体,并被 安装在带驱动轴65上,使被安装在带驱动轴65上的最后级驱动齿 轮73直接啮合于被安装在鼓驱动轴75上的鼓驱动齿轮(最后级从 动齿轮)74。而且,通过将惯性轮78安装在鼓驱动轴75上,从而 可以使感光鼓12的鼓驱动稳定化。进而,在感光鼓12的鼓驱动的 上游侧被驱动的中间转印带13也受惯性轮78的惯性作用影响,从 而可以进行带驱动,从而可以通过带驱动的惯性量变大来实现稳定 化。
该感光体驱动装置60以一系列的方式串联地构成减速齿轮机 构64的多级,例如三级的减速齿轮列,并直4妾啮合于中间转印带 13的中间乂人动齿4仑66 ( 73 )和感光鼓12的鼓驱动齿l仑74,并且, 将惯性轮78安装在感光鼓12的鼓驱动轴75上。因此,可以使感 光鼓12的鼓驱动和中间转印带13的带驱动双方的变动同步化,从 而可以对双方作用惯性轮的效果(惯性力的作用),使驱动稳定化。
而且,在用于4吏中间转印带13进4亍驱动的中间/人动齿專仑66 (73)的下游侧,〗吏以4交大的减速比进^f于旋转驱动的感光鼓12进 行减速驱动。因此,可以继续以较緩的减速比驱动乂人驱动电才几61 至感光J支12的减速齿轮4几构64的多级的减速齿4仑列。
构成减速齿轮机构64的减速齿轮列的各齿轮是通过塑料注射 成形等树脂成形而形成的螺旋齿轮或者斜齿轮。作为齿轮的材料可 以使用尺寸稳定性、自润滑性、成形性卓越的聚缩醛树脂。而且, 也可以使用热膨胀小的聚酰亚胺或者聚碳酸酯这样的合成树脂。进 而,也可以使用在聚,友酸酯中填充玻璃强化纤维、乂人而提高强度和 刚性的树脂。而且,也可以使用在聚碳酸酯中混合氟素树脂并提高 自润滑性的材料。
当将减速齿轮列的各齿轮树脂成形为螺旋齿轮时,为了尽量小 地抑制由于齿轮啮合引起的振动而将齿轮的模块形成为0.5以下的 小模块。将减速齿轮列的齿轮的啮合宽度设定为12mm以上25mm 以下,优选在实际4几器中为18mm左右。据此,可以4交小地抑制由 减少齿轮的噪声。在齿轮啮合宽度为25mm 以上的螺旋齿轮中,无法获得精度好的起模斜度,并且,由于齿轮 的成形困难而引起齿轮制作的困难,同时,当齿轮啮合宽度为12mm 以下时,难以较小地抑制由于啮合而引起的齿轮振动。
图5是用于说明消色色调剂的消色原理的图。在消色色调剂中 添加有除"色素,,和"显色剂,,之外的"消色剂"。色素通过与显 色剂进行分子的结合而显示颜色,但若加热或添加溶剂,则键断裂 且颜色消失。此时,将键断裂后的显色剂与消色剂进行结合从而防 止色素和显色剂的再结合,并维持颜色消失的状态,将打印后的纸 在夫见定温度以上的环境下,》文入加热几小时的消色装置中并进4亍力口 热,从而又变为白纟氏。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在用纸输 送3各径上的对位辊55的上游侧附近上配置有一对4企测单元32及才企 测单元33 (第二才企测部)。此夕卜,才全测单元32及才企测单元33例如 以可读取的方式纟皮配置在与输送用纸输送3各径的用纸的输送方向 正交的方向上的中央位置附近。检测单元32及33用于检测各个图 -像面侧及非图^f象面侧的用纸面的印字状态(是否〗吏用完毕、是否未 使用、是否印有指定的符号等的状态)。在检测单元32及检测单元 33中使用有例如光学式传感器等。
此外,在如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中,包含有位于旋转式显影装 置22内的消色色调剂的显影器31可变换为黑色(K)显影器24。 即,对于由用户^f吏用消色色调剂的^f吏用频率高的用户而言,由于可 将包含有消色色调剂的显影器31变换成黑色(K)显影器24,从 而对于每位用户而言其都是可以调整的。在此,作为可变换含有消 色色调剂的显影器31和黑色(K)显影器24的方法可以通过将两 个显影器作成相同的外形来加以实现。如此,在显影装置21上优 选保持显影器31及显影器24中的使用频率高的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消色色调剂的显影器31被安装入旋转式的显 影装置22内,而且,将消色色调剂的显影器31 (第一及第二的显 影器内的任一个)中的、收容色调剂的色调剂收容器的容量以与彩 色色调剂的显影器28~30 (第三显影器)中的、收容色调剂的各色 调剂的收容器的容量相比大的方式加以设定。如此,构成为消色 色调剂的显影剂的容量与彩色色调剂的显影剂容量相比较大。据 此,不仅是考虑到使用单色的用户的结构,即使对于使用消色色调 剂比通常的黑色色调剂多的用户而言,也可以保证黑色显影器和消 色色调剂显影器的互换性。即,通过将消色色调剂显影器设定在黑 色显影器的位置上,从而可以加快消色色调剂显影时的复印速度。 据此,当为彩色复印时,由于在旋转式装置(revolver)内配置有四 种颜色,所以可以维持速度。
而且,甚至对于消色色调剂的使用比率较大的用户而言,通过 变换消色色调剂显影器31和黑色显影器24,并在显影装置21内保 持显影器31,从而可以从大容量的色调剂供给瓶中补给消色色调 剂。
即,是由一个具有YMCK+消色色调剂这样的结构的显影装置 的感光鼓旋转四次而形成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而,在旋转 式的显影装置内具有YMC+消色色调剂的四个显影器的图4象形成 装置中,由于单色色调剂的消耗量比彩色色调剂多,所以黑色及消 色色调剂的显影器的显影剂容量比彩色显影剂的容量多,据此,对 于4吏用单色4交多的用户而言可以减少消库毛品的交"t奂频率。
除此之外,由显影装置21所保持的显影器(例如,显影器24 ) 中的、收容色调剂的色调剂收容器的容量以与由显影装置22所保 持的显影器(例如,显影器31)中的、收容色调剂的色调剂收容器 的容量相比大的方式加以设定。由此,可以确保与用户的各色调剂 的使用频率相对应的色调剂容量,从而有助于降低维护成本等。此
外,当构成为显影器31被保持在显影装置21侧,且显影器24 被保持在显影装置22側时,优选将显影器31的色调剂收容器的容 量以与显影器24的色调剂收容器的容量相比大的方式加以-没定。
图6是用于对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功能进行说明的功能框 图。本实施例涉及图〗象形成装置包括才莫式辨别部901、图像调整 部902、识别图^f象形成部903、检测部904、再供纸部卯5、处理控 制部卯6、 CPU 801及存储器802。
模式辨别部901对于应该执行的图像形成处理,辨别是否选择 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中的任一个,其中,该第一模式进行基于永久 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处理,该第二模式进行基于消色色调剂的图像 形成处理。
图l象调整部902将应该在用纸上形成的图<象以缩小至与由图傳_ 形成装置在用纸上可形成图像的规定区域相比小的尺寸加以形成。
识别图〗象形成部卯3当在才莫式辨别部901中辨别出选择了第二 模时,在辨别选择该第二模式后的图像形成处理中,在形成有基于 消色色调剂的图像的用纸上,通过消色色调剂形成用于表示进行了 基于消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处理的规定的识别图像。而且,识别图 ^象形成部卯3在与图^f象形成装置中的用纸#命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 用纸中央部附近或者用纸端部附近上形成规定的识别图像。而且, 识别图^象形成部903可以构成为在由图〗象调整部902缩小后的图係_ 的外侧且失见定区域内形成识别图像。
检测部卯4检测在作为应该执行图像形成处理的对象的用纸的 第一面及第二面中的至少一面上,是否形成有用于表示进行了基于 消色色调剂的图4象形成处理的失见定的识别图<象。
再供纸部905当由检测部904才全测到身见定的识别图〗象、且由才莫 式辨别部901辨别出选择了第一模式时,使从指定的供纸盒、即永 久色盒CS2中进行再供纸。
处理控制部906当由才企测部卯4 4企测到规定的识别图像时,禁 止在才企测有该井见定识别图像的用纸面上进4亍基于永久色色调剂的 图4象形成处理。而且,处理控制部卯6当由才企测部904 4企测到身见定 的识别图《象、且由才莫式辨别部卯l辨别出选择了第二才莫式时,可以 在检测有该规定识别图像的用纸面上进行基于消色色调剂的图像 形成处理。而且,处理控制部906可以在由再供纸部905进行再供 纸的用纸上进行基于永久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处理。
CPU 801具有进行图〗象形成装置中的各种处理的功能,而且, 通过执行存储器802所存储的程序来实现各种功能。存储器802例 如包括ROM或RAM等,并存储有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所使用的各 种信息或程序。
下面,对本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部10的作用进行说明。
通过图〗象形成部10的驱动开始,由充电装置16对感光鼓12 的鼓表面进行充电,以使鼓表面的^见定电位相同。
在由充电装置16以所需要的电位进行相同充电的鼓表面上, 对应图像信息,从激光光学装置17照射激光束LB,并进行光束曝 光,从而在鼓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图像信息对应规定的分辨率例 如600dpi及灰阶性,乂人未图示的主计算4几或者个人计算4几等主枳i (未图示)中^U命送出来。
另一方面,形成有静电潜〗象的感光鼓12的鼓表面然后通过显 影装置18进行显影,并在鼓表面上形成规定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具体而言,例如,由黑色色调剂的显影装置21对感光鼓12的 鼓表面进行显影,从而形成基于黑色色调剂的色调剂图像。当在黑 色色调剂的显影装置21中对感光鼓12的鼓表面进行显影时,彩色 色调剂的显影装置22保持与感光鼓12的鼓表面分离的状态。
形成在感光鼓12上的黑色的色调剂图像通过一次转印装置19 的转印鼓35的接触及充电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3上。
在中间转印带13上对形成在感光鼓12的鼓表面的色调剂图傳_ 进4亍转印后,通过鼓清洁装置15除去残留在感光鼓12的鼓表面的 色调剂。
通过鼓清洁装置15除去从感光鼓12残留的色调剂,;故清洁后 的感光鼓12被再次输送至充电装置16,重复向鼓表面的充电、基 于激光照射的光束曝光、显影、色调剂图像的一次转印。感光鼓12 对应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3上的色调剂转印图像的叠加颜色数,旋 转一次至四次,重复色调剂图像的显影形成工序。
依次形成在感光鼓12上的色调剂图像通过一次转印装置19的 转印作用而进行一次转印,以便在中间转印带13上成为相互叠加 图像的状态。
如图2及图3所示,感光鼓12和中间转印带13由于驱动电机 61的电机驱动力,通过多级的串联状的一系列的减速齿轮列而被同 时驱动。与中间转印带13相比,感光鼓12在减速齿轮列的下游侧 被进行齿轮减速驱动。
在一次转印位置上,通过一次转印装置19,黄色(Y)、深红 色(M)、青色(C)、黑色(K)、消色(e)的一色至四色(除消色 色调剂)的色调剂图像被依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3上,相互叠加
的色调剂转印图像形成在与感光鼓12同时旋转的中间转印带13 上。通过一次转印装置19被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3上的叠加的 色调剂转印图像接着被输送至二次转印位置,在此,通过二次转印
装置51的转印辊50的接触及充电,将一次转印后的叠加的色调剂 转印图像二次转印到沿输送路径53输送转印用纸上。
二次转印装置51的转印辊50在将一次转印色调剂图像形成在 中间转印带13上的期间,保持与中间转印带13分离的状态。
通过二次转印装置51的转印辊50的接触及充电而从中间转印 带13向转印用纸上二次转印色调剂图像之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 13上色调剂通过带清洁装置44被清洁后除去。除去残留色调剂的 中间转印带13 #1再次输送至一次转印位置。在一次转印位置上, 由中间转印装置19将感光鼓12的色调剂图^f象再次一次转印到中间 转印带13上,重复下一次的转印循环。
另一方面,在二次转印装置51的转印位置上,通过转印辊50 的4妻触和充电的转印作用,中间转印带13的色调剂图傳4皮二次转 印到转印用纸之后,该转印用纸沿输送路径53输送,并被输送至 定影装置56。在定影装置56中,通过成对的热辊对;故二次转印后 的色调剂图像进4亍加热,并#1定影在转印用纸上。
定影有色调剂图像后的转印用纸接着沿输送路径53被输送, 经由引导门57被依次排出至排纸盘58,从而堆积在该排纸盘58上。
此外,向二次转印装置51供给转印用纸是从供纸盒CS1、 CS2 或者手动纸盘81经由对位辊55而进4亍的。
在图4象形成部10中,通过来自驱动电才几61的电才几驱动力,可 以同时驱动中间转印装置14的中间转印带13及感光鼓12。构成旋
转体驱动装置60的减速齿轮4几构64通过一 系列的多级减速齿4仑列 串联地构成,而且,由于驱动中间转印带13的中间从动齿轮66及 73与驱动感光鼓12的鼓驱动齿4仑74直4妄啮合,所以通常4吏中间转 印带13和感光鼓12的运行和旋转不稳同时进行。因此,可以提高 颜色叠加精度,并可减少由于旋转不稳而引起在中间转印带13上 的叠加色调剂转印图4象上的跳动(jitter)或颜色偏差。
此外,本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构成为通过消色色调剂 形成图^f象的打印介质(sheet)下一次也可以再利用于基于消色色调 剂的图像形成处理。因此,当进行基于消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时, 对用纸进行用于表示已通过消色色调剂对印字面进行图像形成的 记号。图7 ~图9是对用纸使用消色色调剂进行记号时的记号方法 的一例的示意图。
具体而言,图^f象形成部(识别图像形成部)10当由才莫式辨别部 901辨别出选择了 "消色色调剂模式(第二模式)"时,在辨别选择 该消色色调剂模式的图像形成处理中,对形成有基于消色色调剂的 图像的用纸进行用于表示进行基于消色色调剂的图^f象形成处理的 记号。
图7是在用纸的四角上通过印字大致正方形的|3图像(规定的 识别图4象)来进4亍记号的一例的示意图。在以将用纸端部作为用纸 输送及决定用纸的位置的基准的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如图 7所示的记号方法,由于在至少作为用纸基准的端部侧上进行印字 的符号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是一定的,所以可以将检测该符号的 传感器的配置位置指定在规定位置上。
而且,图8是在用纸的输送方向(所谓的副扫描方向)上的中 央位置和与用纸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所谓的主扫描方向)上的 中央位置上,通过印字大致正方形的(3图像而进行记号的一例的示
意图。在以将用纸中央位置作为用纸输送及决定用纸位置的基准的
方式(所谓的中央通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如图8所示 的记号方法,由于在至少作为用纸基准的中央位置上进行印字的符 号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是一定的,所以可以将4企测该符号的传感 器的配置位置指定在^L定位置上。
此外,图7及图8所示的记号方法构成为对用纸使用消色色 调剂进行印字时,在该用纸的印字区域的外侧上进行记号。
而且,如图9所示的记号是如下这种方法通过图像调整部902 将基于消色色调剂的记号对象、即图像区域缩小至与由图像形成部 10可在用纸上形成图像的失见定区域(图9中的虚线)相比小的尺寸 并印字到用纸上,同时,在通过该缩小处理获得的印字图像的外侧 的空白区域(缩小后的图像的外侧且规定的区域内)内,通过图像 形成部10进行记号。据此,在被限制的印字区域的范围内,即使 当进行在整个印字区域上印字图像这样的印字处理时,也不会损坏 作为印字对象的图^f象,并可进行上述记号。
在本实施例中,已经对用于表示通过消色色调剂进行了图像形 成的记号所使用的符号为大致正方形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 ^又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的图形或者文字。此外,为了无"i仑将用纸 往哪个方向输送都不会对打印的符号的读取造成影响(便于检测), 而进行具有与用纸输送方向相平行的边的正方形或4妄近于圓形形 状的P图像是非常有效的。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已经对图4象形成部10构成为具有作为 识别图像形成部的功能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 例如,单独i殳置用于在用纸上形成识别图^f象的专用的图4象形成部, 且通过该专用的图 <象形成部进4亍上述记号。
此夕卜,在本实施例中,对于4又进4亍一次记号的用纸,由于无i仑 当选择基于消色色调剂的印字时,还是当通过检测单元判断为消色 印字时都不用,所以从色调剂的消耗量考虑不对其进行记号。
为了使用如上所述的图像形成部,并有效地进行由消色色调剂 进4亍印字的用纸的再利用(可再次进行基于消色色调剂的印字), 根据如图IO所示的流程图,进行下面的控制。
当开始双面复印时(S101),确iU乍为该复印的对象的原稿大 小(S102)。接下来,才艮据所确认的原稿的大小,决定从哪个盒中 供纟会用纸(S103 )。
然后,由检测单元32检测用纸的第一面上的印字状态(检测 步骤)(S104),当在第一面上形成某图像时(S104,已用),判断 形成在该第一面上图像是否为消色色调剂(S105)。在通过消色色 调剂进行印字之后,在消色装置中被消色的用纸虽然用肉眼观察图 像已经消失,但是实际上大致还残留有无色的粘结剂(binder )。通 过由反射式的传感器检测该粘结剂,从而可以判断是否付着有消色 色调剂。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无法仅通过观察进行基于消色色调剂 的图像形成并消色的用纸来辨别是在哪一面上进行了基于消色色 调剂的印字,所以通过检测单元4企测用纸的双面。
当上述的辨别结果是在第 一面上进行了基于消色色调剂的印 字时(S105,是),模式辨别部901辨别该双面复印的复印模式是 否是彩色及单色中的任一种(S106)。当为单色时(S106,单色), 进行基于消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处理(S107)。
另一方面,当该双面复印的复印模式为彩色时(S106,彩色), 再供纸部905将再度选择供给用纸的盒的内容进行画面显示(催促 再i殳定哪个盒的纟空制面玲反显示、或者顾客PC的打印才A4区动上的再
设定显示等),同时,根据规定的规则自动地进行盒的再选择(S108 及S109),返回步骤S104。当然,该盒的再选择可以根据用户的操 作输入而进行。
当由才企测单元32才金测用纸的第一面上的印字状态的结果 (S104)是在第一面上没有形成任何图像时(S104,新的),对第 一面进行图^象形成处理(SllO),并在用纸上对色调剂图^f象进4亍加 热定影之后(Slll),应该对该用纸的第二面进4亍图<象形成,将图 像形成在该第一面上的用纸输送至ADU (Auto Duplex Unit) 70 (S112)。
然后,当由才全测单元33才企测用纸的第二面的印字状态的结果 是在第二面上形成了什么图《象时(S112,已用),CPU 801判断形 成在该第二面上的图^象是否为消色色调剂(S114)。在此,当在作 为应该执4亍图<象形成处理的对象的用纸的第一面及第二面的4壬一 面上,形成用于表示进行了基于消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处理的规定 的识别图像时,判断在形成该识别图像的面上形成基于消色色调剂 的图像。
在此,当在用纸的第二面上形成基于消色色调剂的图像(S114, 是),且通过冲莫式辨别部卯l辨别出的复印处理的模式是"消色色 调剂模式(第二模式)"时(S115,消色),CPU801通过消色色调 剂进行向用纸的第二面的图像形成处理(S119)。如此,当由才企测 单元检测规定的识别图像、且由模式辨别部901辨别出选择的为"消 色色调剂模式"时,处理控制部卯6在检测到该规定的识别图像的 用纸面上进行基于消色色调剂的图 <象形成处理。
另 一方面,当在用纸的第二面上不形成基于消色色调剂的图像 时(S114,否)、或者复印处理的模式不是"消色色调剂模式"时 (第一模式)(S115,其他),将在第二面上形成有基于消色色调剂
的图像的用纸直接排出(S116),处理控制部906将再次选择供给 用纸的盒的内容进行画面显示,同时,根据规定的规则自动地进行 盒的再选择(S117及S118),返回步骤S104。当然,该盒的再选择 可以根据用户的#:作输入而进行。当由^r测单元检测规定的识别图 像、且由模式辨别部卯l辨别出选择的为"永久色色调剂模式"时, 再供纸部905从作为指定的盒的永久色盒CS2中进行再供纸。此外, 此处的指定的盒CS2表示例如预先i文入新纸的盒等。如此,处理控 制部906禁止在检测有规定的识别图像的用纸上进行永久色色调剂 的图像形成处理(处理控制步骤)。
当在用纸的第二面上没有形成任何图像时(S113,新的),在 该用纸的第二面上进行预定的图像形成处理,使色调剂图像加热定 影(S121 ), /人而结束处理。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处理中的各步骤是通过在CPU 801中 执4亍存储器802所存储的图^f象形成程序而加以实现的。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已经对将用于检测用纸的第一面及 第二面的印字状态的检测单元(检测部)配置在用纸输送路径上的 对位辊55的上游侧附近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仅限于此。 也可以构成为例如,如图11示出的图像形成装置l,所示,将用 于检测用纸的第一面的印字状态(是否形成有规定的识别图像)的 才企测单元103及才企测单元104配置在用纸盒(供纸单元)附近,并 将用于4企测用纸的第二面的印字状态的4全测单元101 (第一4企测部) 配置在手动纸盘81附近。在这种情况下,用纸的第一面的印字状 态在该用纸^f立于用纸盒内的步艰《中由才全测单元103 (第一才全测部) 及检测单元104 (第一才企测部)进4亍4佥观'J,第二面的印字状态当乂人 手动纸盘81供纟合该用纸时,由4佥测单元101进4亍4企测。
而且,即使对于测用纸的第二面的印字状态的检测单元而 言,也不需要必须将其配置在用纸输送路径上的对位辊的上游侧的 附近,如例如图12示出的图^f象形成装置l"中的^r测单元100 (第 二检测部)所示,也可以将其配置在ADU 70内的用纸输送路径上。 如上所述,将检测单元配置在ADU内的结构与将4全测单元配置在 用纸#T送路径上的对位辊的上游侧附近的情况相比,存在以下优 点提高了检测单元的配置位置等的自由度,并且,易于采用小型 的图像形成装置。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已经对将4企测单元配置在与用纸输 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用纸中央附近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 <又限于jit,也可以是例如卩夸其配置在与用纸4命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 的用纸端部附近。优选将与4企测单元的用纸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 的配置位置对应如上所述地在用纸上通过消色色调剂形成的识别 图 <象的印字^f立置而加以i殳置。
如此,4艮据本实施例,通过一台图4象形成装置即可实现彩色色 调剂及消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从而可以通过减d 、成本及缩小设置 面积等来产生<更于用户4吏用的优点。进而,对用纸的再利用加以控
消色色调剂以外的色调剂的印字,从而提高用纸再使用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已经对将实施本发明的功能预先记录在装置内 部的情况进4亍了说明,4旦是并不<又限于此,也可以将相同的功能通 过网络下载到装置中,也可以将存储有相同功能的记录介质安装到 装置中。作为记录介质若为可以存储CD-ROM等程序、且为装置 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则其形态可以为任意的形态。而且,也可以如 上所述地将通过安装或者下载而预先获得的功能与装置内部的OS (操作系统)共同动作来实现该功能。
已经通过指定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
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只要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可以对其 进行各种变更和改进。
根据如上详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在可进行永久色色 调剂及消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再利用使用消 色色调剂并形成有图 <象的用纸时,可以防止通过永久色色调剂形成 图像。
附图标记说明
1 图像形成装置
10 图^象形成部
11 主体外壳
12 感光鼓
13 中间转印带
14 中间转印装置
15 清洁装置
16 充电装置
17 激光光学装置
19 一次转印装置
22旋转式显影装置
18 21 23
显影装置 显影装置 旋转支点
24 显影器
27K 磁辊
27M 磁辊
25 黑色色调剂^f瓦 27Y 磁辊 27C 磁辊
27e 磁辊
28 显影器
29 显影器
31 显影器
33 检测单元
36马区动專昆
38 巻辊
40 张力專昆
45 清洁刮4反
47 弹簧部件
50 二次l争印專昆
53 输送路径
56 定影装置
58 排纸盘
60 旋转体驱动装置
62 输出轴
64 减速齿豸会才几构
66 中间/人动齿轮r
68 辊支撑轴
30 显影器
32 检测单元
35 —次4t印專昆
37 从动辊
39 带张力才几构
44 带清洁装置
46 支点
49 凸轮机构
51 二次转印装置
55 对位辊
57引导门
59供纸引导路径
61 马区动电才几
63 电机驱动齿轮
65 带马区^7寿由
67 中间/人动齿4仑
70 ,人动齿專仑
71 中间马区动齿4仑 74 4昆驱动齿轮 76 驱动联轴器 78 惯性轮 801 CPU 901 一莫式辨别部 903 识别图^f象形成部 905 再供纸部 CS1 消色用盒 P 4争印用纸
73 驱动齿寿仑 75 辊驱动轴 77 辊支撑轴 81 手动纸盘 802 存储器 902 图像调整部 904才企测部 906 处理纟空制部 CS2 永久色用盒 LB 激光束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在基于永久色色调剂及可消色的消色色调剂的用纸上形成图像,包括检测部,在作为应该执行图像形成处理的对象的用纸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至少一面上,检测是否形成有规定的识别图像,所述规定的识别图像用于表示进行了基于消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处理;以及处理控制部,当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规定的识别图像时,禁止在检测到该规定的识别图像的用纸面上进行基于所述永久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处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才莫式辨别部,所述才莫式辨别部用于辨别^j"于应该4丸4亍的 图像形成处理,选择了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哪一模式,所 述第一模式是指进行基于永久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处理的模 式,所述第二模式是指进行基于消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处理的 模式,其中,当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规定的识别图像、且所 述才莫式辨别部辨别出选^奪了所述第二才莫式时,所述处理控制部 在检测到该规定的辨别图像的用纸面上进行基于所述消色色 调剂的图卩象形成处理。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才莫式辨别部,所述才莫式辨别部用于辨别对于应该批J亍的 图像形成处理,选择了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哪一模式,所 述第一模式是指进行基于永久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处理的模 式,所述第二模式是指进行基于消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处理的模式;以及再供纸部,当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规定的识别图像、 且所述模式辨别部辨别出选择了所述第二模式时,从指定的供 纸盒中进4亍再供纸,其中,所述处理控制部在由所述再供纸部进行再供纸的 用纸上进行基于永久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处理。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一企测部-皮配置在用纸,命送方向上的^^H立,昆的上游侧 附近。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检测部包4舌第一4企测部和第二4企测部,所述第 一枱r 测部被配置在供纸单元附近,且检测在所述用纸的第一面上是否形成有所述规定的识别图像;所述第二检测部被配置在用纸 输送方向上的对位辊的上游侧附近,且4企测在所述用纸的第二 面上是否形成有所述规定的识别图像。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检测部包括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所述第一才全 测部^皮配置在供纸单元附近,且检测在所述用纸的第一面上是 否形成有所述^L定的识别图^f象;所述第二4企测部纟皮配置在ADU单元内,且4企测在所述用纸的第二面上是否形成有所述规定的识别图像。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4全测部^皮配置在与用纸输送方向正交方向上的用纸 中央附近。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4企测部#皮配置在与用纸llr送方向正交方向上的用纸 端部附近。
9.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在基于永久色色调剂及可消色的消色 色调剂的用纸上形成图像,包括才莫式辨别部,用于辨别7于于应该批^亍的图 <象形成处理, 选择了第 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哪一模式,所述第 一模式是指进行基于永久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处理的模式,所述第二模式 是指进行基于消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处理的模式;以及识别图像形成部,当所述模式辨别部辨别出选择了所述 第二模式时,在被辨别出选择了该第二模式的图像形成处理 中,在形成有基于消色色调剂的图^f象的用纸上形成失见定的识别 图像,所述规定的识别图像用于表示进行了基于消色色调剂的 图l象形成处理。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辨别图^f象形成部通过消色色调剂形成所述失见定识别 图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在基于永久色色调剂及可消色的消色色调剂的用纸上形成图像,包括检测部,在作为应该执行的图像形成处理的对象的用纸的第一面及第二面中的至少一面上,检测是否形成有规定的识别图像,该规定的识别图像用于表示进行了基于消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处理;以及处理控制部,当检测部检测到规定的识别图像时,禁止在检测到该规定的识别图像的用纸面上进行基于永久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处理。
文档编号G03G21/00GK101097419SQ200710123250
公开日2008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30日
发明者菊地和彦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