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8581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和使用该记录材料后处理 装置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已经提供了分别具有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的通常的记录材料处 理设备。
在专利文献l (JP 3577894 B)中披露了这样的技术g卩,任何 托盘可拆卸地安装到后处理装置壳体上,并且纸张装订机构、折叠机 构以及打孔机构中任何一个后处理机构安装到该托盘上。
另外,在专利文献2 (JP 2004-277036 A)中披露了这样的技术 艮口,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内置有预先形成折叠线然后进行骑马式装订 的后处理装置。
另外,在专利文献3 (JP 2005-154080 A)中披露了这样的技术 艮P,其中包括有骑马式装订单元和中央折叠单元,该骑马式装订单 元暂时将纸张承载在处理托盘中并对所承载的纸张束的中央进行骑 马式装订处理,该中央折叠单元对中央受到装订的纸张束进行中央 折叠处理。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以简单的方式添加后处理功 能的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以及使用该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的记录材 料处理设备。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 其(i)安装到具有分岔为两条的分支传送路径的图像形成装置上, 通过所述分支传送路径传送记录材料以将所述记录材料排出;以及(ii)对已由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图像的所述记录材料进行后处 理。所述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包括后处理机构、附加后处理机构以及 传送控制单元。所述后处理机构对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其中一条分 支传送路径传送来的记录材料进行后处理。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对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条分支传送路径传送来的记录材料进行与 所述后处理机构所进行的所述后处理不同的附加后处理。所述传送控 制单元对所述记录材料的传送进行控制,从而使得在利用所述附加后
处理机构进行后处理之后再利用所述后处理机构进行后处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 其对记录材料进行后处理,所述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包括后处理装置 壳体、后处理机构、附加后处理机构以及传送控制单元。所述后处理 装置壳体具有分岔为两条的分支传送路径,通过所述分支传送路径传 送所述记录材料。所述后处理机构对传送到其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的 记录材料进行指定的后处理。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对传送到另一条分 支传送路径的记录材料进行与所述后处理机构所进行的所述后处理 不同的附加后处理。所述传送控制单元对所述记录材料的传送进行控 制,从而使得在利用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进行后处理之后利用所述后 处理机构进行后处理。根据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所述附 加后处理机构可安装在附加辅助装置上,所述附加辅助装置可拆卸地 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壳体与后处理装置壳体中至少之一上。根据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所述附
加后处理机构可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壳体与后处理装置壳体中至少 之一的外侧。所述传送控制单元可将所述记录材料传送到所述一条分 支传送路径,然后在保持所述记录材料的一部分被排出到所述图像形 成装置壳体与所述后处理装置壳体中至少之一的外部的状态下利用 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进行后处理。根据第[1]项所述的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壳
体可包括记录材料收容托盘,所述记录材料收容托盘朝向外侧突出并 且收容被排出的记录材料。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可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壳体的外侧并且位于所述记录材料收容托盘的上方。根据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安装有
所述后处理机构的后处理装置壳体可设置在记录材料排出单元上,所
述记录材料排出单元具有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壳体中的凹进部分。根据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附加地
设置可安装有扩展后处理机构的扩展辅助装置以将所述扩展辅助装
置可拆卸地安装到后处理装置壳体上。根据第[3]项所述的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所述附加辅助装
置可具有位置调节传送部件,所述位置调节传送部件在对所述记录材 料的位置进行调节的状态下将所述记录材料传送到所述附加后处理 机构中。根据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在由所 述附加后处理机构进行过后处理的所述记录材料的后端(i)经过所 述分支传送路径的分岔位置并且(ii)到达位于所述后处理机构一侧 的分支传送路径之后,所述传送控制单元可将随后的记录材料传送并 引导至位于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一侧的分支传送路径中。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记录材料处理设备,
该记录材料处理设备包括图像形成装置,其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 以及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其对已由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图像的记 录材料进行后处理。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分岔为两条的分支传送路 径,通过所述分支传送路径传送所述记录材料以将所述记录材料排 出。所述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包括后处理机构、附加后处理机构以及 传送控制单元。所述后处理机构对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一条分支传 送路径传送来的记录材料进行后处理。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对从所述 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条分支传送路径传送来的记录材料进行与所述 后处理机构所进行的所述后处理不同的附加后处理。所述传送控制单 元对所述记录材料的传送进行控制,从而使得在利用所述附加后处理 机构进行后处理之后利用所述后处理机构进行后处理。根据第[10]项所述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所述分支传送路 径可以包含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12]根据第[10]项所述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所述分支传送路 径可以包含在所述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中。根据第[10]项所述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在由所述附加后 处理机构进行过后处理的所述记录材料的后端(i)经过所述分支传 送路径的分岔位置并且(ii)到达位于所述后处理机构一侧的分支传 送路径之后,所述传送控制单元可以将随后的记录材料传送并引导至 位于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一侧的分支传送路径中。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记录材料处理设备, 该设备包括图像形成装置和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 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所述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对已由所述图像形 成装置形成图像的所述记录材料进行后处理。所述记录材料后处理装 置包括后处理装置壳体、后处理机构、附加后处理机构以及传送控制 单元。所述后处理装置壳体具有分岔为两条的分支传送路径,通过所 述分支传送路径传送所述记录材料。所述后处理机构对传送到其中一 条分支传送路径的记录材料进行后处理。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对传送 到另一条分支传送路径的记录材料进行与所述后处理机构所进行的 所述后处理不同的附加后处理。所述传送控制单元对所述记录材料的 传送进行控制,从而使得在利用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进行后处理之后 利用所述后处理机构进行后处理。
根据第[l]项,可以以简单的方式添加后处理功能。
根据第[2]项,所述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可以单独添加后处理功能。
根据第[3]项,可以以简单的方式添加后处理功能。 根据第[4]项,即使当将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设置在所述图像形
成装置壳体等的外侧时,也可以利用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有效地进行
后处理。
根据第[5]项,可将所述记录材料收容托盘占据的空间有效地用 作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的安装空间。
根据第[6]项,可以使所述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需要的安装空间 最小化。根据第[7]项,可以利用所述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处理更多的后 处理功能。
根据第[8]项,可以利用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以高精度进行后处理。
根据第[9]项,可对连续的记录材料有效地进行附加后处理和普
通后处理。
根据第[10]项、或第[ll]项、或第[12]项或第[13]项,可以提 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添加后处理功能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
根据第[14]项,可以提供一种仅利用所述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 即可添加后处理功能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


基于以下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代表模型1的记录材料 处理设备的概要;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代表模型2的记录材料 处理设备的概要;
图3为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的整体构 造的视图4A为显示作为示例性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记录材料后处理装 置的后处理机构的边缘装订机构的细节的视图,图4B为从图4A中 所示的方向B-B看去的视图5A和5B为显示作为安装/拆卸部件的传送辊实例的视图; 图6为显示示例性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边缘装订机构的布置关 系的视图7A 7C为显示边缘装订机构的构造和操作状态的视图8为显示将附加辅助装置添加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的记录
材料后处理装置上的形式的视图9为显示示例性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附加辅助装置的安装结
构实例的视图;图10A和10B为显示安装到示例性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附加辅
助装置上的打孔机构及其操作处理的视图11为显示示例性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控制系统的视图12为显示在图11所示的控制系统中对记录材料的控制处理
的流程图13A和13B为显示记录材料后处理的示意图; 图14为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2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的整体构 造的视图15为显示将附加辅助装置添加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2的记录 材料后处理装置上的形式的视图16为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3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的整体构 造的视图17为显示将附加辅助装置添加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3的记录 材料后处理装置上的形式的视图18A为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4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的整体 构造的视图,图18B为显示附加辅助装置实例的视图,图18C为显 示扩展辅助装置实例的视图19为显示将附加辅助装置和扩展辅助装置添加到根据示例性 实施例4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上的形式的视图20A为显示作为示例性实施例4中所使用的附加辅助装置的 附加后处理机构的折线机构的细节的视图,图20B为显示在进行折 叠线形成操作的情况下的状态的视图21为显示作为示例性实施例4中所使用的扩展辅助装置的扩 展后处理机构的骑马式装订机构的视图22为沿着图21中所示的线XXII看去的视图23为显视图21中所示的骑马式装订机构的安装结构实例的
视图24A和24B为显示骑马式装订机构的操作的视图25为显示示例性实施例4中所使用的控制系统的视图26为显示在图25所示的控制系统中对记录材料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27A为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5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的整体 构造的视图,图27B为显示附加辅助装置实例的视图,图27C为显 示扩展辅助装置实例的视图28为显示将附加辅助装置和扩展辅助装置添加到根据示例性 实施例5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上的形式的视图29为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6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的整体构 造的视图30为显示将附加辅助装置和扩展辅助装置添加到根据示例性 实施例6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上的形式的视图31A为显示示例性实施例6中使用的扩展后处理机构的细节 的视图,并且图31B为显示作为扩展后处理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的 中央折叠机构的操作实例的视图32为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7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的整体构 造的视图33为显示将附加辅助装置添加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7的记录
材料后处理装置上的形式的视图34为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8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的整体构 造的视图;以及
图35为显示将附加辅助装置和扩展辅助装置添加到根据示例性 实施例8的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上的形式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将说明本发明各示例性实施例的概要。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代表模型1的记录材料 处理设备的概要。
在该图中,记录材料处理设备具有图像形成装置10,其在记 录材料S上形成图像;以及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1,其对已经由图像 形成装置IO形成图像的记录材料S进行后处理。
在根据此示例性实施例的代表模型中,只要图像形成装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壳体11内置有图像形成单元12,就可从电子照相法、喷 墨法等中适当地选择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0中所使用的图像形成方 法。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并不局限于这样的形式g卩,图像读取 单元15通过凹进部分14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壳体11的上方,并且 图像形成装置IO可以不包括图像读取单元15。
这里,作为将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1设置成有效地利用图像形 成装置10的安装空间的形式,可以使用这样的构造g卩,将记录材 料后处理装置1的后处理装置壳体2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壳体11的 上方并且将记录材料S引导至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1中,其中在图
像形成装置壳体11的安装空间内己经对该记录材料s完成生成由图
像形成单元12形成的图像。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其上可以形成图像的纸张作为记录
材料s。记录材料不仅包括纸张,而且还包括宽泛范围内的具有涂层 的特殊纸、OHP纸等。
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代表模型1中,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 分岔为两条的分支传送路径6 (例如6a和6b),通过该分支传送路 径6传送记录材料S以将其排出。这些分支传送路径6 (6a和6b) 连接到不分支的记录材料传送路径上形成近似字母"T"的形状。很 多情况下切换单元6c设置在分岔位置处以在各分支传送路径6之间 进行切换。
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1例如包括后处理机构3,其对从图像形 成装置10的一条分支传送路径6 (例如6a)传送出的记录材料S进 行指定的后处理;附加后处理机构4,其对从图像形成装置10中另 一条分支传送路径6 (例如6b)传送出的记录材料S进行与后处理 机构3所进行的后处理不同的附加后处理;以及传送控制单元5,其 控制记录材料S的传送以使在附加后处理机构4进行后处理之后由 后处理机构3进行后处理。
如图2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代表模型2的记录材料处理 设备类似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代表模型1。该记录材料处理设备具有 图像形成装置10,其在记录材料S上形成图像;以及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1,其对己经由图像形成装置10形成图像的记录材料S进行 后处理。
然而,代表模型2与代表模型1的不同之处在于分岔为两条 的分支传送路径在图像形成装置IO—侧不是特别必要的。记录材料 后处理装置l包括后处理装置壳体2,其具有分岔为两条的分支传
送路径6 (例如6a和6b),通过该分支传送路径6对记录材料S进 行传送;后处理机构3,其对被传送到其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6 (例 如6a)的记录材料S进行指定的后处理;附加后处理机构4,其对被 传送到另一条分支传送路径6 (例如6b)的记录材料S进行与后处 理机构3所进行的后处理不同的附加后处理;以及传送控制单元5, 其控制记录材料S的传送以使在附加后处理机构4进行后处理之后 后处理机构3进行后处理。
根据代表模型2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附加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 置10上。然而,也可独立于图像形成装置IO单独地设置记录材料处 理设备。
在这样的技术手段中,可将分支传送路径6 (6a和6b)设置在 图像形成装置10 (更具体而言为图像形成装置壳体11)或记录材料 后处理装置1 (更具体而言为后处理装置壳体2)中。然而,当原本 就设置分支传送路径6时,分支传送路径6才可以使用。作为另一种 选择,当设置附加后处理机构4时,可重新添加分支传送路径6。
后处理机构3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一个,可以设置多个后处理机 构3。这里所提及的后处理机构可以从边缘装订机构、骑马式装订机 构等中适当地选择,只要该后处理机构具有标准的设备规范即可。
另外,附加后处理机构4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一个,可以设置多 个附加后处理机构4。这里所提及的附加后处理机构4可以适当地选 择作为用于与后处理机构3的功能不同的后处理功能而添加的机构。 例如,当后处理机构3具有边缘装订机构和骑马式装订机构时,所添 加的功能例如可以是双折机构和打孔机构。
另外,后处理机构3和附加后处理机构4可以适当地在其间设 置有分岔为两条的分支传送路径6。为了利用附加后处理机构4对记录材料S进行后处理,传送控
制单元5可构造成将记录材料S直接引导至与附加后处理机构4相 连的分支传送路径6 (例如6b)中。作为另一种选择,传送控制单元 5也可构造成暂时将记录材料S引导至其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6 (例 如6a)中,然后通过进行转回(switching back)操作将该记录材料 引导至另一条分支传送路径6 (例如6b)中。
考虑到简化用于安装附加后处理机构4的过程,可将该附加后 处理机构4安装到附加辅助装置7上,该附加辅助装置7可拆卸地安 装在图像形成装置壳体11或后处理装置壳体2上。
另外,可以适当地选择附加后处理机构4的布局。然而,例如 当使用这样的形式时即,附加后处理机构4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壳 体11或后处理装置壳体2的外部,则传送控制单元5可维持在将记 录材料S传送到其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6 (例如6a)之后,将记录材 料S的一部分排出至图像形成装置壳体11或后处理装置壳体2的外 部的状态下利用附加后处理机构4进行后处理。
另外,当使用包括有突出至图像形成装置壳体11外部并收容排 出的记录材料S的记录材料收容托盘13这样的形式时,应该将记录 材料收容托盘13突出至外部的空间占用作为图像形成装置IO的安装 空间。从而,考虑到不扩大附加后处理机构4不必要的安装空间,可 将附加后处理机构4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壳体11外侧且在记录材料 收容托盘13上方的位置处。
另外,当使用在图像形成装置壳体11中包括由凹进部分14形 成的记录材料排出单元这样的形式时,考虑到不扩大记录材料后处理 装置1不必要的安装空间,可通过由凹进部分14形成的记录材料排 出单元来安装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1。
当将要扩展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1的后处理功能时,另外设置 安装有扩展后处理机构8a的扩展辅助装置8使该扩展辅助装置8可 拆卸地安装到后处理装置壳体2上。在这种形式中,不仅可针对分岔 为两条的分支传送路径6 (6a和6b)设置扩展辅助装置8,而且还可 针对其它传送路径来设置扩展辅助装置8。另外,考虑到保持附加后处理机构4所进行的后处理的良好精 度,例如可使用这样的形式作为附加辅助装置7的形式g卩,在附加 后处理机构4中包括可以在位置被调节的状态下传送记录材料S的 位置调节传送部件9。
另外,作为传送控制单元5的形式,可使用这样的形式艮P,
利用分岔为两条的分支传送路径6 (6a和6b)即所谓的缓冲路径来 构建记录材料S的传送顺序。作为这种类型的传送顺序的实例,在 附加后处理机构4进行后处理的记录材料S的后端经过分支传送路 径6的分岔位置并到达位于后处理机构3 —侧的分支传送路径6 (例 如6a)之后,传送下一张(随后的)记录材料S将其引导至位于附 加后处理机构4 一侧的分支传送路径6 (例如6b)。
在下文中,将基于附图中所示的各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 详细说明。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1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 如图3所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20包括 图像形成装置21,其在记录材料S上形成图像;以及记录材料后处 理装置22,其预先可拆卸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21上并对己经完成 记录处理的记录材料S进行后处理。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21具有其中内置有图像形 成单元40的图像形成装置壳体(在下文中称为装置壳体)30。在图 像形成装置21中,向上突出的突出部分31设置在装置壳体30上部 沿宽度方向的一侧,图像读取装置32设置在装置壳体30的突出部分 31上,并且图像读取装置32与装置壳体30中除了突出部分31以外 的顶部之间的凹进部分33作为主体内部的空间部分。作为图像读取 装置32的布置形式,例如可使用这样的构造即,将图像读取装置 32直接布置在与装置壳体30分离的支撑板(未示出)上。作为另一 种选择,也可将图像读取装置32直接设置在装置壳体30中。另外, 图像读取装置32包括将文档自动供应至图像读取表面的自动文档供 应机构35。
另一方面,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具有后处理装置壳体100,用于后处理的记录材料S被传送到该后处理装置壳体100中。在记
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中,后处理装置壳体100收容在图像形成装置 21主体内部的凹进部分33中,并且从主体内部的凹进部分33朝向 装置壳体30外部略微突出的记录材料排出单元101形成为沿着后处 理装置壳体100的一部分突出。
在图3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21中,图像形成单元40设置在装 置壳体30的内部,并且在图像形成单元40下方例如设置有一个记录 材料供应装置50。另外,从记录材料供应装置50向图像形成单元40 延伸的记录材料传送路径51大致沿着竖直方向设置。
这里,图像形成单元40例如使用电子照相法。图像形成单元40 具有下述主要组件感光鼓41,其形成并保持调色剂图像;诸如充 电辊等的充电装置42,其对感光鼓41进行充电;诸如激光扫描装置 等的曝光装置43,其在被充电的感光鼓41上形成潜像;显影装置44,
其将形成在感光鼓4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可见图像;诸如转印辊等
的转印装置45,其将形成在感光鼓4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从记录 材料供应装置50供应的记录材料S上;以及清洁装置46,其对残留 在感光鼓41上的调色剂进行清洁。
另外,记录材料供应装置50具有容器501,记录材料S放置并 收容在该容器501中。记录材料供应装置50构造成在利用供给器502 一张接一张地分离容器501内部的记录材料S的同时供应该记录材 料S。
另外,沿着记录材料传送路径51在图像形成单元40的转印位 置部分的上游侧设置有用于调节记录材料S的位置然后传送该记录 材料的位置调节辊55。另外,沿着记录材料传送路径51在图像形成 单元40的转印位置部分的下游侧设置有定影装置56。
另外,沿着记录材料传送路径51在定影装置56的下游侧设置 有朝向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侧和装置壳体30外部设置的分支传 送路径52 (更具体而言为52a和52b)。在记录材料传送路径51与 分支传送路径52之间的分界处设置有切换爪53,并且在其中一条分 支传送路径52 (例如52a)的下游端附近设置有排出辊58。另外,沿着记录材料传送路径51在定影装置56的下游侧设置有连接到装置
壳体30外部的分支排出路径60。在装置壳体30外部并且位于分支 排出路径60的出口附近,记录材料收容托盘61设置成向外突出。另 外,附图标记62是用于将记录材料排出至记录材料排出托盘61的排 出辊62,附图标记63是设置在记录材料传送路径51中的适当数量 的传送辊或与其对应的传送部件。
图3显示了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21上的具有标准设备规范的记 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的概要。图4A、 4B显示了该记录材料后处理 装置的具体构造。
在图中,将后处理装置壳体IOO插入图像形成装置21主体内部 的凹进部分33,并且后处理装置壳体100的前端部设置成与突出部 分31在主体内部的凹进部分33的侧面相接触。在后处理装置壳体 100中设置有记录材料传送路径110,该记录材料传送路径110在通 往图像形成装置21的分支传送路径52的位置处具有进入开口并且沿 着水平方向延伸。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传送辊116设置在记录材料传送 路径110中。另外,在记录材料传送路径110中的传送辊116的下方 设置有定位收容托盘150,该定位收容托盘150暂时对多页记录材料 S进行定位并收容多页记录材料。
另外,在后处理装置壳体100中设置有排出辊117,该排出辊 117将收容在定位收容托盘150中的一束记录材料S排出并传送到记 录材料排出单元101中。
在记录材料传送路径110的下方设置有作为后处理机构的边缘 装订机构170,该边缘装订机构170用于对在定位收容托盘150被定 位的记录材料S的端部进行装订。
图4A、 4B中显示了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定位收容托 盘150。
在图4A和图4B中,定位收容托盘150倾斜设置以使与排出记 录材料S —侧相反的一侧较低,从而使从记录材料传送路径110的 传送辊116排出的记录材料S可以自然地落下。另外,在定位收容托盘150的下端部形成作为定位单元的定位壁151,并且在邻近于定 位壁151 —侧的边缘形成作为定位单元的侧边缘定位壁152。
另外,在定位收容托盘150的定位壁151附近的位置处设置有 多个(在本实例中为三个)旋转调节部件153。在面向定位收容托盘 150的侧边缘定位壁152的部分设置有推压记录材料S的压力调节部 件156。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沿着径向将多个弹性叶片155设置 在旋转轴154周围来提供旋转调节部件153。在旋转操作中,弹性叶 片155发生弹性变形,进而朝向定位壁151均匀地调节放置在定位收 容托盘150中的记录材料S。
另外,通过图中未示出的驱动机构移动压力调节部件156以将 其设置在与记录材料S的尺寸相对应的位置处。压力调节部件156 利用受到偏压弹簧158偏压的压力板157将记录材料S推压到侧边 缘定位壁152 —侧。
图5A、 5B显示了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排出辊117的 支撑结构。
在图5A和5B中,排出辊117的支撑结构包括驱动辊161, 其受到位置固定的支撑轴的驱动以进行旋转;以及安装/拆卸辊162, 其可以安装到驱动辊161上或从驱动辊161上拆卸下来并且受到驱动 辊161的驱动以进行旋转从而夹持驱动辊161与安装/拆卸辊162之 间的记录材料S束。
在安装/拆卸辊162中设置有安装/拆卸机构163。在安装/拆卸机 构163中,例如一端与驱动致动器164的直线移动致动杆165相连的 安装部件166设置成可绕着旋转轴167旋转。通过随着安装部件166 的旋转轴167的旋转而旋转的臂部件168使安装/拆卸辊162沿着远 离驱动辊161的方向移动。另外,图中未示出的偏压弹簧按照给定压 力将安装/拆卸辊162偏压到驱动辊161 —侧。
在定位收容托盘150和排出辊117中,例如在将记录材料S收 容在定位收容托盘150中的处理中,如图4A所示将排出辊117的安 装/拆卸辊162设置成与驱动辊161间隔开。另外,在该处理中,在从传送辊116排出的记录材料S如Pi所示移动之后,在记录材料S
的后端离开传送辊116的时间点该记录材料S落下。然后,记录材 料S沿着定位收容托盘150的斜面沿着P2所示的方向移动,进而通 过旋转调节部件153和压力调节部件156对记录材料S进行定位并 将记录材料S收容在定位收容托盘150中。
然后,当边缘装订机构170(稍后将说明)进行边缘装订处理时, 排出辊117夹持并传送记录材料S,从而将已经完成边缘装订处理的 记录材料S束朝向P3所示方向传送。
图6和图7A 7C详细地显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边 缘装订机构170。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边缘装订机构170包括对记 录材料S的一个角部进行装订的角部边缘装订机构170a和主要对记 录材料S —侧的边缘部分进行装订的侧边缘装订机构170b。这些边 缘装订机构170 ( 170a和170b)设置成可沿着导轨171移动并且构 造成通过驱动机构175 (例如使用随着驱动带等进行移动的机构)移 动到适当的位置。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导轨171包括在对应 于记录材料S —个角部的位置处具有圆弧形状的弯曲轨道部分172 和沿着记录材料S —侧边缘设置的直线轨道部分173。
具体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角部边缘装订机构170a对应于 弯曲轨道部分172设置并将该位置作为初始位置。另外,侧边缘装订 机构170b设置在直线轨道部分173上远离弯曲轨道部分172的位置 处并将该位置作为初始位置。
例如在用于在两点装订记录材料S的一侧边缘的两点边缘装订 模式下,侧边缘装订机构170b可依次移动到适合记录材料S尺寸的 位置处从而在两点装订记录材料。作为另一种选择,也可利用角部边 缘装订机构170a和侧边缘装订机构170b两者来进行两点边缘装订处 理。可以适当地改变各边缘装订机构的设计。
图7A 7C显示了边缘装订机构170的构造实例。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边缘装订机构170设置成可在定位收容 托盘150上定位壁151 —侧对应于切口 (图中未示出)的位置点进行移动。
如图7A所示,作为边缘装订机构170的基本构造,作为支撑台 的下侧容器181将可移动臂182的后锚支撑成可绕着旋转轴183旋 转,在可移动臂182上设置有上侧容器184,与可移动臂182具有相 同轴的偏压弹簧(图中未示出)将上侧容器184偏压向可移动臂182 一侧,并且在上侧容器184内部设置有装订针收容单元185。另外, 钉击机构186设置在可移动臂182的前端以钉击装订针190,并且通 过驱动传递机构188 (例如使用带、偏心部件等)将驱动电动机187 的驱动力传递到可移动臂182上从而使可移动臂182在装订操作中向 下移动。然后,如图7B和7C所示,在记录材料S束夹持在下侧容 器181与上侧容器184之间的状态下通过随着可移动臂182而下降的 钉击机构186在记录材料S束的端部钉入装订针190。另外,附图标 记191为用于检测是否存在记录材料的检测器,该检测器设置在作为 支撑台的下侧容器181位于记录材料S —侧的前端部并且例如利用 反射型光学元件构造而成。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附加辅助装置300可拆卸 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21的装置壳体30的突出部分31外侧。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在附加辅助壳体301内部形成记录 材料传送路径302并且在记录材料传送路径302的一部分设置打孔机 构330作为附加后处理装置从而构造附加辅助装置300。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附加辅助壳体301相对于装置壳体30 的安装面上部突出形成有多个(在本实例中为两个)卡钩件310,并 且在附加辅助壳体301的安装面下部设置有可以保持诸如螺钉等限 动件的安装件315。另外,在附加辅助壳体301所安装的装置壳体30 上形成有支撑孔320,卡钩件310插入该支撑孔320中并进行卡钩, 并且在与安装件315相对应的部分形成有安装孔325。
另外,在附加辅助壳体301上形成有用于接收记录材料S的接 收口 303。
具体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附加辅助壳体301的每个卡钩 件310具有沿着插入支撑孔320的方向突出的插入件311和设置在插入件311前端部并且横截面大于插入件311的限动头部分312。另一
方面,装置壳体30的支撑孔320包括插入孔部分321,其例如呈
长方形并且卡钩件310可以插入该插入孔部分中;以及卡止孔部分
322,其设置在插入孔部分321的一侧附近以与插入件311配合,在 插入件311与卡止孔部分322彼此配合的状态下该卡止孔部分322 钩挂并固定限动头部分312而不会使该限动头部分脱离。
从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将附加辅助装置300安装到 装置壳体30上,在将附加辅助壳体301的卡钩件310插入装置壳体 30的支撑孔320之后,滑动各卡钩件使其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并且 在该状态下将附加辅助壳体301的安装件315所保持的限动件(未示 出)安装并固定到装置壳体30的安装孔325中。此时,附加辅助壳 体301的卡钩件310被钩挂并固定到装置壳体30的支撑孔320中而 不脱离支撑孔320,从而附加辅助装置300固定到装置壳体30上而 不脱离该装置壳体30。
另外,为了从装置壳体30上拆下附加辅助装置300,拆下图中 未示出的限动件,然后相对于装置壳体30略微沿水平方向移动附加 辅助壳体301,以解除卡钩件310相对于支撑孔320的卡止状态,然 后将附加辅助装置300从装置壳体30上拆卸下来。
图IOA、 10B显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打孔机构330。
在图IOA所示的打孔机构330中,保持部件331设置在记录材 料传送路径302的上侧,并且接收托盘338设置在记录材料传送路径 302的下侧。另外,在保持部件331中形成有通孔332,打孔杆333 设置成可自由插入或者进入通孔332或从通孔332中拔出,并且偏压 弹簧334向上偏压打孔杆333。另外,随着驱动电动机335的旋转而 偏心地旋转的偏心部件336的偏心轨迹的周面按压打孔杆333的顶 部,进而打孔杆333在克服偏压弹簧334的阻力的同时随着偏心部件 336的旋转而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另外,在接收托盘338中设置有与 打孔杆333相对应的接收孔339。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沿着记录材料传送路径302在打 孔机构330的上游侧,位置调节辊340设置成可正向或反向旋转。另外,沿着记录材料传送路径302在位置调节辊340的上游侧设置有位 置检测器345。
利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孔机构330进行的打孔处理如下 所述。参照在记录材料传送路径302中由位置检测器345检测记录材 料S的前端位置的时间点,在位置调节辊340暂时停止的状态下记 录材料S的端部与位置调节辊340相接触以便该位置调节辊对记录 材料S施加偏斜校正。在偏斜校正之后,在通过控制位置调节辊340 的旋转量使记录材料到达打孔位置的时间点位置调节辊340再次停 止。然后利用打孔杆333进行打孔操作。在利用打孔杆333完成打孔 处理的状态下,位置调节辊340反向旋转,从而沿着使记录材料S 离开打孔机构330的初始方向传送记录材料S。
图ll显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的控 制系统。
在该图中,图像形成装置21具有操作单元400,其进行设定 记录材料S的尺寸和数量、打孔处理、装订模式等操作;以及控制 单元410,其基于来自操作单元400的信息控制各操作对象(电动机 检测器等)420。
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具有控制单元430,该控制单元430与 图像形成装置21的控制单元410交换信息。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 利用控制单元430除了控制各操作对象(电动机检测器等)440以外, 还控制切换爪53的切换处理、用作后处理机构的打孔机构330和边 缘装订机构170的后处理、在定位收容托盘150中的记录材料S的 定位处理等。
接下来,将说明装备有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附加辅助装 置300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的操作。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21的控制 单元410和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的控制单元430判断是否包含后 处理、判断是否包含边缘装订模式作为后处理并且判断是否包含打孔 模式作为后处理。当不包含后处理时,各控制单元进行普通模式。相
反,各控制单元基于后处理的模式进行打孔模式和边缘装订模式、边缘装订模式(不包括打孔处理)或者打孔模式(不包括边缘装订处理)。
现在将说明记录材料处理设备在普通模式下进行操作的情况。 例如,如图3和图8所示,当图像形成单元40在从记录材料供应装 置50供应的记录材料S上形成图像时,已经完成图像形成处理的记 录材料S通过定影装置56和分支排出路径60并被排出到记录材料 收容托盘61以收容在该记录材料收容托盘中。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尽管在普通模式下记录材料S构造成被 排出到记录材料收容托盘61中,然而例如在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 不进行后处理的状态下也可将记录材料排出到记录材料排出单元 101中以收容该记录材料。
在这种情况下,将已由图像形成单元40完成图像生成的记录材 料S通过分支传送路径52a引导至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的记录材 料传送路径IIO,并且该记录材料通过传送辊116。然后,定位收容 托盘150对记录材料S进行定位,记录材料S通过排出辊117并被 传送到记录材料排出单元101中从而排出记录材料。
接下来,将说明记录材料处理设备既进行打孔模式又进行边缘 装订模式的情况。
当图像形成装置21的操作单元400选择打孔模式和边缘装订模 式时,切换爪53切换到图13A中所示的位置A,并且选择其中一条 分支传送路径52a。
在这种状态下,当图像形成单元40在从记录材料供应装置50 供应的记录材料S上形成图像时,如图13A中的Pi和P2所示,将已 经完成图像生成的记录材料S通过定影装置56引导至分支传送路径 52a —侧。当满足记录材料S的后端经过分支传送路径52的分岔位 置的条件时,记录材料S在处于被排出辊58夹持的状态下暂时停止。
其后,排出辊58反向旋转,切换爪53通过切换到位置B变到 将两侧的分支传送路径52 (52a和52b)连接的位置。然后,如图13B 中的P3所示,通过转回操作将被引导至一条分支传送路径52a的记 录材料S传送到另一条分支传送路径52b,然后将该记录材料S传送 到附加辅助装置300中。其后,在附加辅助装置300中,打孔机构330对记录材料S的 前向端部进行打孔处理。然后,己经进行完打孔处理的记录材料S 从附加辅助装置300返回到初始的分支传送路径52b和52a中。然后, 如图13B中的P4所示,将记录材料S引导至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 的后处理壳体100的记录材料传送路径110。
然后,当记录材料S通过传送辊116时,定位收容托盘150对 记录材料S进行定位,在这种状态下边缘装订机构170进行边缘装 订处理。其后,将记录材料S从定位收容托盘150传送到记录材料 排出单元101从而通过排出辊117将记录材料排出。
当图像形成装置21的操作单元400选择边缘装订模式(不包括 打孔)时,切换爪53切换到位置A从而选择其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 52a。己由图像形成单元40完成图像生成的记录材料S通过定影装置 56,然后通过一条分支传送路径52a将该记录材料S引导至记录材料 后处理装置22。
其后,如图13B中的P4和Ps所示,定位收容托盘150对记录材 料S进行定位,然后边缘装订机构170对该记录材料进行边缘装订 处理。然后,排出辊117将记录材料S传送到记录材料排出单元101 以排出记录材料。
当图像形成装置21的操作单元400选择打孔模式(不包括端部 装订(或边缘装订))时,如图13A中的P!和P2所示,切换爪53 切换到位置A以选择其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52a。然后,己由图像形 成单元40完成图像生成的记录材料S通过定影装置56和其中一条 分支传送路径52a,并且在排出辊58夹持记录材料一端的状态下该 记录材料停止。
其后,排出辊58反向旋转,并且切换爪53通过切换到位置B 以变到将两侧的分支传送路径52 (52a和52b)连接的位置。然后, 如图13B中的P3所示,通过转回操作将被引导至一条分支传送路径 52a的记录材料S传送到另一条分支传送路径52b,然后将该记录材 料S传送到附加辅助装置300中。然后利用打孔机构330对记录材 料进行打孔处理。其后,通过初始的分支传送路径52 ( 52b和52a)将具有穿透的 孔的记录材料S从附加辅助装置300引导至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 中。然后,定位收容托盘150对记录材料S进行定位,在不利用边 缘装订机构170进行边缘装订处理的情况下,排出辊117将记录材料 S传送到记录材料排出单元101以排出记录材料。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己经说明了记录材料后处理 装置22装备有附加辅助装置300的情况。然而,例如对于不需要附 加辅助装置300的用户来说,如图3所示,使用附加辅助装置300 处于拆卸状态的具有标准设备规范的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并且 利用边缘装订机构170进行边缘装订处理作为后处理。
以上的说明同样应用于下述各示例性实施例。
图14显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2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的概要。
在该图中,类似于示例性实施例1,记录材料处理设备20包括 图像形成装置21,其在记录材料S上形成图像;以及记录材料后处 理装置22,其对已通过图像形成装置21形成有图像的记录材料S进 行后处理。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图像形成装置21中,与示例性实施例 1的不同之处在于包括有在装置壳体30的记录材料传送路径51的 中部分岔的一条分支传送路径65,并且在记录材料传送路径51和分 支传送路径65的各出口处设置有排出辊66和67。在图像形成装置 21中,通过分支传送路径65将记录材料S引导至记录材料后处理装 置22中,并且通过记录材料传送路径51将记录材料S引导至设置 在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的后处理装置壳体100顶部的记录材料排 出单元102中。
另一方面,具有标准设备规范的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具有后 处理装置壳体100,该后处理装置壳体收容在图像形成装置21的装 置壳体30的凹进部分33中。另外,后处理装置壳体100包括横向 壳体103,其相对于凹进部分33沿着大致水平方向延伸;以及突出 壳体104,其从横向壳体103接近凹进部分33外侧的部分向上突出。 另外,在横向壳体103位于凹进部分33外侧端部的部分设置有记录材料收容托盘105,可将记录材料S传送并排出到该记录材料收容托 盘105中。
在后处理装置壳体100的内部设置有记录材料传送路径110。记 录材料传送路径110构造为在突出壳体104附近分岔为两条的分支传 送路径120 (例如120a和120b)。其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120a朝向 突出壳体104位于凹进部分33外侧(图中的右侧)的部分延伸,并 且在该分支传送路径120a中设置有传送辊115和116。另外,另一 条分支传送路径120b朝向突出壳体104位于凹进部分33内侦ij(图中 的左侧)的部分延伸,并且该分支传送路径120b设置至面向突出壳 体104外侧的位置。另外,在分支传送路径120的分岔位置设置有切 换爪121。该切换爪121构造成在用于选择其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 120a的位置(位置A)与用于将两条分支传送路径120a和120b连 接的位置(位置B)之间进行移动。
在突出壳体104的其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120a的下方设置有定 位收容托盘150和边缘装订机构170,该边缘装订机构170对在定位 收容托盘150中得到定位的记录材料S的端部进行装订。在定位收 容托盘150中得到定位的记录材料S构造成通过排出辊117被传送 并排出到记录材料收容托盘105中。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通过将附加辅助装置300 可拆卸地安装到后处理装置壳体100的突出壳体104的凹进部分33 内侧从而构造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
类似于示例性实施例l,通过在附加辅助壳体301内部形成记录 材料传送路径302、在记录材料传送路径302的一部分设置打孔机构 330并且沿着记录材料传送路径302在打孔机构330的上游侧设置位 置调节辊340从而构造附加辅助装置300。另外,附加辅助装置300 的可以可拆卸地安装的安装结构与示例性实施例1大致相同。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21的控制单元410和记录 材料后处理装置22的控制单元430与示例性实施例l大致相同。控 制单元410和430构造成控制切换爪121、打孔机构330、定位收容 托盘150、边缘装订机构170等并且进行与示例性实施例1大致相同的记录材料处理模式(普通模式、打孔模式和边缘装订模式两者、边 缘装订模式以及打孔模式)。
在下文中,如图15所示,将基于具有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 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20说明各种记录材料处理模式,其中该记录材
料后处理装置22装备有附加辅助装置300。
当图像形成装置21的操作单元400选择普通模式时,己由图像 形成单元40生成图像的记录材料S通过定影装置56后沿着记录材 料传送路径51移动,进而被排出辊66从记录材料传送路径51的出 口传送并排出到设置在后处理装置壳体100顶部的记录材料排出单 元102中。
当图像形成装置21的操作单元400选择打孔模式和边缘装订模 式时,排出辊67将己由图像形成单元40完成图像生成的记录材料S 通过分支传送路径65引导至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然后通过后处 理装置壳体100内部的记录材料传送路径IIO传送该记录材料。
此时,由于分支传送路径120的切换爪121切换到用于选择其 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120a的位置(位置A),因而将记录材料S引 导至其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120a—侧,并且在记录材料S的后端经 过分支传送路径120的分岔位置的时间点使记录材料S暂时停止。
其后,例如切换爪121切换到用于将两条分支传送路径120a和 120b连接到一起的位置(位置B)。然后,通过反向旋转排出辊115 和116,将记录材料S传送到另一条分支传送路径120b,然后将该 记录材料S引导至附加辅助装置300。附加辅助装置300的打孔机构 330对记录材料S进行打孔处理。
然后,通过分支传送路径120 ( 120a和120b)传送已由附加辅 助装置300进行完打孔处理的记录材料S,然后在定位收容托盘150 中对记录材料进行定位及收容。接下来,边缘装订机构170对记录材 料进行边缘装订处理,之后排出辊117将记录材料S传送并排出到 记录材料收容托盘105中。
当图像形成装置21的操作单元400选择打孔模式(不包括边缘 装订)时,进行上述打孔模式和边缘装订模式处理中除了利用边缘装订机构170进行的边缘装订处理以外的操作。
另外,当图像形成装置21的操作单元400选择边缘装订模式(不
包括打孔)时,进行上述打孔模式和边缘装订模式处理中除了利用附
加辅助装置300的打孔机构330进行的打孔处理以外的操作。
图16显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3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的概要。 在该图中,类似于示例性实施例1,记录材料处理设备20包括
图像形成装置21,其在记录材料S上形成图像;以及记录材料后处
理装置22,其对己通过图像形成装置21形成有图像的记录材料S进
行后处理。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21与示例性实施例2的图 像形成装置大致相同。对于与示例性实施例2相同的组件给予与示例 性实施例2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具有标准设备规范的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具有后处理装置壳 体100,该后处理装置壳体沿着图像形成装置21的装置壳体30的侧 面安装。另外,在装置壳体30的凹进部分33的底部设置有记录材料 传送壳体(传送单元)106,通过该记录材料传送壳体106将已由图 像形成装置21完成图像生成的记录材料S引导至后处理装置壳体 100中。
另外,记录材料传送壳体106的顶部构造成被操作为位于装置 壳体30的凹进部分33内部的记录材料排出单元107。
这里,记录材料传送壳体106具有记录材料传送路径130,并且 在该记录材料传送路径130中设置有多个传送辊131~134。
后处理装置壳体100朝向面向装置壳体30的凹进部分33外侧 的位置安装。在后处理装置壳体100内部包括有与记录材料传送壳体 106的记录材料传送路径130相连的记录材料传送路径140。另外, 在后处理装置壳体100的外侧设置有可以收容被排出的记录材料S 的记录材料收容托盘105。另外,记录材料传送路径140具有从下侧 向上延伸且在中部分岔为两条的分支传送路径141 (例如141a和 141b)从而构造成近似字母"T"的形状。在分支传送路径141的分 岔位置设置有用于在各分支传送路径141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爪142。
这里,在位于分支传送路径141之前的记录材料传送路径140 中设置有多个传送辊135和136。另外,在其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141a 中设置有多个传送辊137和138。
在其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141a的下方设置有定位收容托盘150, 并且设置有对在定位收容托盘150中得到定位的记录材料S的端部 进行装订的边缘装订机构170。在定位收容托盘150中受到定位的记 录材料S构造成通过排出辊117被传送并排出到记录材料收容托盘 105中。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通过将附加辅助装置300 可拆卸地安装到面向后处理装置壳体100的装置壳体30的凹进部分 33的侧面上从而形成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
类似于示例性实施例l,通过在附加辅助壳体301内部形成记录 材料传送路径302、在记录材料传送路径302的一部分设置打孔机构 330并且沿着记录材料传送路径302在打孔机构330的上游侧设置位 置调节辊340从而构造附加辅助装置300。另外,附加辅助装置300 的可以可拆卸地安装的安装结构与示例性实施例1大致相同。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21的控制单元410和记录 材料后处理装置22的控制单元430与示例性实施例l大致相同。控 制单元410和430构造成控制切换爪142、打孔机构330、定位收容 托盘150、边缘装订机构170等并且进行与示例性实施例1大致相同 的记录材料处理模式(普通模式、打孔模式和边缘装订模式两者、边 缘装订模式以及打孔模式)。
在下文中,如图17所示,将基于具有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 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20来说明各种记录材料处理模式,其中该记录 材料后处理装置22装备有附加辅助装置300。
当图像形成装置21的操作单元400选择普通模式时,己由图像 形成单元40生成图像的记录材料S通过定影装置56后沿着记录材 料传送路径51移动,进而被排出辊66从记录材料传送路径51的出 口传送并排出到设置在记录材料传送壳体106顶部的记录材料排出当图像形成装置21的操作单元400选择打孔模式和边缘装订模 式时,排出辊67将已由图像形成装置21完成图像生成的记录材料S 通过分支传送路径65引导至记录材料传送壳体106,然后将该记录 材料传送到后处理装置壳体100中。
此时,在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中,由于分支传送路径141的 切换爪142切换到用于选择其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141a的位置(位 置A),因而将记录材料S引导至其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141a—侧, 并且在记录材料S的后端经过分支传送路径141的分岔位置的时间 点使记录材料S暂时停止。
其后,例如切换爪142切换到用于将两条分支传送路径141a和 141b连接在一起的位置(位置B)。进而通过反向旋转排出辊137 和138,将记录材料S传送到另一条分支传送路径141b,然后将该 记录材料S引导至附加辅助装置300。附加辅助装置300的打孔机构 330对记录材料S进行打孔处理。
其后,通过分支传送路径141 (141a和141b)传送己由附加辅 助装置300进行完打孔处理的记录材料S,然后在定位收容托盘150 中对记录材料进行定位及收容。接下来,边缘装订机构170对记录材 料进行边缘装订处理,之后排出辊117将记录材料S传送并排出到 记录材料收容托盘105中。
当图像形成装置21的操作单元400选择打孔模式(不包括边缘 装订)或边缘装订模式(不包括打孔)时,进行上述打孔模式和边缘 装订模式处理中除了利用边缘装订机构170进行的边缘装订处理以 外的操作或者除了利用附加辅助装置300的打孔机构330进行的打孔 处理以外的操作。
图18A显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4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的概要。
在该图中,类似于示例性实施例2,记录材料处理设备20包括 图像形成装置21,其在记录材料S上形成图像;以及记录材料后处 理装置22,其对己通过图像形成装置21形成有图像的记录材料S进 行后处理。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21与示例性实施例2的图 像形成装置构造大致相同。然而,与示例性实施例2不同的是图像形 成单元40采用这样的特征即,可以利用中间转印法形成彩色图像。
对于与示例性实施例2相同的组件给予与示例性实施例2相同的附图
标记,并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本实例中,图像形成单元40具有感光鼓441,其形成并保 持调色剂图像;诸如充电辊等的充电装置442,其对感光鼓441进行 充电;诸如激光扫描装置等的曝光装置443,其在充电后的感光鼓441 上形成潜像;旋转型显影装置444,其依次利用各颜色组分的调色剂 将感光鼓441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为可见图像;中间转印体445, 在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之前将感光鼓441上所形成的各 颜色组分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该中间转印体上;诸如转印辊等的转印 装置446,其将依次转印在中间转印体445上的多重调色剂图像转印 到从记录材料供应装置50供应的记录材料S上;以及清洁装置447, 其对残留在感光鼓441上的调色剂进行清洁。
具有标准设备规范的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与示例性实施例2 大致相同。
具体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添加扩展下述后处理功能 即,对记录材料S的中央形成折叠线然后进行骑马式装订处理,记 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使用图18B中所示的附加辅助装置300和图 18C中所示的扩展辅助装置600。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8B和19所示,通过将附加辅助装 置300可拆卸地安装到后处理装置壳体100的突出壳体104的凹进部 分33的内侧从而构造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
在附加辅助装置300中,在附加辅助壳体301内部设置有记录 材料传送路径302,并且在记录材料传送路径302的一部分设置有折 线机构350。附加辅助装置300上可以可拆卸地安装的安装结构与示 例性实施例1大致相同。
图20A、 20B显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折线机构350。
在图20A中,折线机构350在记录材料S沿传送方向的中央位置形成折叠线以用于在骑马式装订模式下进行骑马式装订处理。折线
机构350包括 一对折线辊351 (351a和351b),其用于预先在记 录材料S上标记折叠线;以及折叠刀片352,其相对于记录材料传送 路径302设置在与折线辊351的夹持区域相对的一侧并且可以按照指 定定时相对于夹持区域向上或向下移动。
这里,其中相对于一个折线辊351a利用偏压弹簧356连续地偏 压折线辊351b。另外,在折线辊351b的外周设置有辊盖355,该辊 盖可以在面向记录材料行进面的位置与从面向行进面的位置退避的 位置之间移动。
另外,沿着记录材料传送路径302在折线机构350的上游侧设 置有用于检测记录材料S的前端位置的位置检测器305。
具体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对折线辊351中的一个辊子 351a设置成面向传送辊303,并且记录材料传送路径302夹在该辊子 351a和传送辊303之间。另外,驱动电动机353构造成驱动传送辊 303和折线辊351以使该传送辊和折线辊正向或反向旋转。另外,沿 着记录材料传送路径302位于折线机构350下游侧的一对传送辊304 构造成被驱动电动机354沿正向或反向驱动。
可利用单独的驱动源进行折叠刀片352的向前或向后移动。然 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折叠刀片352通过离合器与折线辊 351的驱动电动机353相连,并且折叠刀片352构造成基于离合器的 on/off (断开/接合)操作以利用从驱动电动机353获得的驱动力而向 前或向后移动。
换句话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传送辊303和传送辊304参 考位置检测器305所检测的记录材料S的前端位置移动指定量。然 后,如图20B所示,在记录材料S到达与一对折线辊351的夹持区 域相对应的位置的时间点,在驱动电动机353反向旋转传送辊304 的状态下折线辊351旋转,并且折叠刀片352向前移动到折线辊351 的夹持区域。然后,在将记录材料S的中部引导至该对折线辊351 的同时在记录材料S的中部形成折叠线Sa。其后,通过利用驱动电 动机353反向旋转传送辊303使夹在两折线辊351之间的记录材料S沿着从夹持位置拉出记录材料S的方向返回,并且折叠刀片352返
回到其初始位置。从而,传送辊303和304依次传送形成有折叠线 Sa的记录材料S。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传送辊303正常旋转时,辊盖 355从退避位置移动到面向记录材料行进面的位置,从而使记录材料 S构造成不接触沿着与记录材料S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折线辊 351b的表面。由此,折线辊351b构造成在不形成折叠线的情况下不 妨碍记录材料S的传送操作。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8C和19所示,通过将扩展辅助装 置600可拆卸地安装到后处理装置壳体100的突出壳体104外侧从而 构造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
扩展辅助装置600具有装订处理所需的骑马式装订机构620。例 如,如图21所示扩展辅助装置600具有扩展辅助壳体601,其保 持骑马式装订机构620;记录材料传送路径602,其设置在扩展辅助 壳体601中;以及上侧分隔部件603和下侧分隔部件604,其沿竖直 方向分隔记录材料传送路径602 (参见图21)。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将下侧分隔部件604设定成从后处理装 置壳体100突出的尺寸小于上侧分隔部件603。将上侧分隔部件603 下方不存在下侧分隔部件604的部分敞开作为排出开口 605,该排出 开口 605用于将记录材料S束排出到记录材料收容托盘105中。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下侧分隔部件604的下方设置 有可移动分隔部件640。该可移动分隔部件640形成有例如与驱动齿 轮641的一部分啮合的轮齿(图中未示出),并且该可移动分隔部件 640进行移动从而随着驱动齿轮641的旋转而大致沿着下侧分隔部件 604的分隔面适当延伸。
从而,当记录材料S的尺寸大时,通过可移动分隔部件640支 撑记录材料S,进而可以利用骑马式装订机构620进行骑马式装订处 理。可移动分隔部件640构造成根据记录材料S的尺寸进行适当地 移动。
另外,将骑马式装订机构620和传送辊607安装到扩展辅助壳体601上。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1和22所示, 一对骑马式装订机 构620设置成沿着与记录材料S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宽度方向) 固定。每个骑马式装订机构620构造成具有骑马式装订机构主体 621,其设置在上侧分隔部件603上;以及对置部件630,其设置在 下侧分隔部件604的一部分上从而不会妨碍记录材料S束的传送。
在本实例中,骑马式装订机构主体621具有被固定地安装到上 侧分隔部件603上的支撑台622。另外,设置有可相对于支撑台622 旋转的可移动装订单元623。骑马式装订机构主体621通过钉击开口 624将装订针钉击入沿着记录材料传送路径602的记录材料S束,其 中该钉击开口 624形成在上侧分隔部件603的一部分中。可移动装订 单元623具有钉击装订针的功能。可移动装订单元623的基本构造与 边缘装订机构170大致相同。
对置部件630由硬质材料形成并且对应于可移动装订单元623 的骑马式装订位置设置。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固定地设置有一对骑马式装订机构620。 然而,例如当要求根据记录材料S的尺寸随意设定骑马式装订位置 时,可通过可移动机构支撑该对骑马式装订机构620以使其沿着记录 材料S的宽度方向进行移动。
传送辊607在其下侧具有驱动辊611并且在其上侧具有安装/拆 卸辊612。
这里,作为传送辊607的安装/拆卸机构(未示出)的驱动辊611 通过驱动传递机构662将驱动力从驱动电动机661传递到支撑轴 663。图中未示出的偏压弹簧将安装/拆卸辊612偏压向驱动辊611 —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传送辊607设置在一对骑马式装订机构 620之间,并且两骑马式装订机构通过上侧分隔部件603的辊开口 625 面向彼此设置。
接下来,将说明利用骑马式装订机构620的骑马式装订处理。 例如如图24所示进行骑马式装订处理。将已由折线机构350形成折叠线的记录材料S依次排出到定位
收容托盘150中。
通过定位收容托盘150,旋转调节部件153和压力调节部件156 沿着两相邻方向对记录材料S进行定位收容。
按照指定次数重复上述操作,在指定数量的记录材料S对齐的 状态下排出辊117夹持住受到定位收容托盘150定位及收容的记录材 料S。其后,对应于记录材料S的尺寸将记录材料S传送指定量m, 也就是说将记录材料传送到骑马式装订机构620的装订位置对准记 录材料S中部的位置(参见图24A)。
其后,骑马式装订机构620进行骑马式装订处理。然后,传送 辊607夹持并传送已经完成骑马式装订处理的记录材料S并将其收 容在记录材料收容托盘105中(参见图24B)。当传送辊607夹持并 传送记录材料S时,在良好地保持记录材料S束的可传送性的状态 下排出辊117设置成彼此间隔离开。
图23例如显示了扩展辅助装置600的安装结构。
在该图中,在扩展辅助壳体601靠后处理装置壳体100 —侧的 安装表面上部突出形成有多个(在本实例中为两个)卡钩件670。在 扩展辅助壳体601的安装表面下部设置有可以保持诸如螺钉等限动 件的安装件675。另外,在后处理装置壳体IOO上形成有支撑孔680, 卡钩件670插入该支撑孔680中并进行钩挂,并且在与安装件675 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孔685。
具体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扩展辅助壳体601的每个卡钩 件670具有沿着插入支撑孔680的方向突出的插入件671和设置在插 入件671前端部并且横截面大于插入件671的限动头部分672。另一 方面,后处理装置壳体100的支撑孔680包括插入孔部分681,其 例如呈长方形并且卡钩件670可以插入该插入孔部分中;以及卡止孔 部分682,其设置在插入孔部分681的一侧附近以与插入件671配合, 在插入件671与卡止孔部分682彼此配合的状态下该卡止孔部分682 钩挂并固定限动头部分672而不会使该限动头部分脱离。
从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将扩展辅助装置600安装到后处理装置壳体100上,在将扩展辅助壳体601的卡钩件670插入后 处理装置壳体100的支撑孔680之后,滑动各卡钩件使其沿着水平方 向移动,并且在该状态下将扩展辅助壳体601的安装件675所保持的 限动件(未示出)安装并固定到后处理装置壳体100的安装孔685 中。此时,扩展辅助壳体601的卡钩件670挂钩并固定到后处理装置 壳体100的支撑孔680中而不脱离支撑孔680,从而扩展辅助装置600 固定到后处理装置壳体IOO上而不脱离该后处理装置壳体100。
另外,为了从后处理装置壳体IOO上拆下扩展辅助装置600,拆 下图中未示出的限动件,然后相对于后处理装置壳体100略微沿水平 方向移动扩展辅助壳体601,以解除使卡钩件670相对于支撑孔680 的卡止状态,然后将扩展辅助装置600从后处理装置壳体100上拆卸 下来。
图25显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的控 制系统。
在该图中,图像形成装置21具有操作单元400,其进行设定 记录材料S的尺寸和数量、打孔处理、装订模式等操作;以及控制 单元410,其基于来自操作单元400的信息控制各操作对象(电动机 检测器等)420。
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具有控制单元430,该控制单元430与 图像形成装置21的控制单元410交换信息。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 利用控制单元430除了控制各操作对象(电动机检测器等)440以外, 还控制切换爪121的切换处理、用作后处理机构的折线机构350、边 缘装订机构170以及骑马式装订机构620所进行的各种后处理、在定 位收容托盘150中的记录材料的定位处理等。
接下来,将说明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 的操作。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图像形成装置21的控制 单元410和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的控制单元430判断是否包含后 处理并且判断后处理是边缘装订模式、或折叠线(折线)添加-骑马 式装订模式或者是单纯的骑马式装订模式。当不包含后处理时,各控制单元进行普通模式。相反,各控制单元基于后处理模式进行边缘装 订模式、折叠线添加-骑马式装订模式或单纯的骑马式装订模式中之
现在将说明记录材料处理设备在普通模式下进行操作的情况。
当图像形成单元40在从记录材料供应装置50供应的记录材料S上 形成图像时,已经完成图像形成处理的记录材料S通过定影装置56 并且被排出辊58排出而收容在记录材料排出单元102中。
对记录材料处理设备进行折叠线添加-骑马式装订模式的情况 说明如下。
当图像形成装置21的操作单元400选择折线模式及骑马式装订 模式时,如图19所示,将已由图像形成装置21完成图像生成的记录 材料S引导至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中,并且利用传送辊111 114 沿着记录材料传送路径110传送该记录材料。
此时,由于分支传送路径120的切换爪121切换到用于选择其 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120a的位置(位置A),因而将记录材料S引 导至其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120a—侧,并且在记录材料S的后端经 过分支传送路径120的分岔位置的时间点使记录材料S暂时停止。
其后,例如切换爪121切换到用于将两条分支传送路径120a和 120b连接在一起的位置(位置B)。进而通过反向旋转排出辊115 和116以将记录材料S传送到另一条分支传送路径120b,然后将该 记录材料S引导至附加辅助装置300。附加辅助装置300的折线机构 350对记录材料S进行折线处理。
其后,通过分支传送路径120 ( 120a和120b)传送己由附加辅 助装置300进行完折线处理的记录材料S,然后在定位收容托盘150 中对记录材料进行定位及收容。接下来,排出辊117将记录材料S 传送并排出到扩展辅助装置600中。
在该扩展辅助装置600中,骑马式装订机构620对定位后的并 被添加有折叠线的记录材料S的中部进行骑马式装订处理,然后传 送辊607将记录材料S传送并排出到记录材料收容托盘105中。
在单纯的骑马式装订模式下,进行利用骑马式装订机构620的骑马式装订处理而不经过利用折线机构350的折线处理。
当图像形成装置21的操作单元400选择单纯的骑马式装订模式
(不包括折线)时,进行上述折叠线添加-骑马式装订模式中除了利
用折线机构3 5 0进行的折线处理以外的操作。
换句话说,在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中,对记录材料S进行利 用定位收容托盘150的定位处理和利用扩展辅助装置600的骑马式装 订机构620进行的骑马式装订处理而不经过利用附加辅助装置300 的折线机构350进行的折线处理。
当图像形成装置21的操作单元400选择边缘装订模式时,将已 由图像形成装置21完成图像生成的记录材料S引导至记录材料后处 理装置22中。
此时,由于分支传送路径120的切换爪121切换到用于选择其 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120a的位置(位置A),因而已经被传送到记 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中的记录材料S从记录材料传送路径110通过 其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120a,进而在定位收容托盘150中对该记录 材料进行定位及收容。其后,边缘装订机构170对记录材料进行边缘 装订处理,之后传送辊117将记录材料传送并排出到记录材料收容托 盘105中。
具体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尽管设置有扩展辅助装置600, 但从排出辊117排出的记录材料S通过扩展辅助壳体601的记录材 料传送路径602然后被传送并排出到记录材料收容托盘105中,而不 经过利用骑马式装订机构620所进行的骑马式装订处理。
可将扩展辅助装置600设置在后处理装置壳体100上并可沿竖 直方向移动。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当选择不使用扩展辅助装置600 的后处理模式时,该扩展辅助装置600例如移动到上侧,进而可将从 排出辊117排出的记录材料S直接传送并排出到记录材料收容托盘 105中。
图27A显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5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的概要。 在该图中,具有标准设备规范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20包括与示 例性实施例1几乎相同的图像形成装置21和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具有定位收容托盘150和边缘装订机构170)。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7B、 27C和28所示,通过将附加 辅助装置300可拆卸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21的装置壳体30上并且 将扩展辅助装置600可拆卸地安装到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的后处 理装置壳体100上从而构造记录材料处理设备20。
这里,与示例性实施例4相类似,在与装置壳体30的分支传送 路径52b对应的位置处设置附加辅助装置300,在附加辅助装置壳体 301中设置记录材料传送路径302,并且在记录材料传送路径302中 设置折线机构350。
另一方面,与示例性实施例4相类似,在与后处理装置壳体100 的排出辊117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扩展辅助装置600,在扩展辅助装置 壳体601中设置记录材料传送路径602 (参见图21),并且在记录材 料传送路径602中设置骑马式装订机构620(骑马式装订机构主体621 和对置部件630)。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对记录材料处理设备20的操作如下所述。
例如,在普通模式下,通过分支排出路径60将已由图像形成装 置21生成图像的记录材料S传送并排出到记录材料收容托盘61中。
另一方面,在折叠线添加-骑马式装订模式下,对于已由图像形 成装置21生成图像的记录材料S,首先利用附加辅助装置300的折 线机构350进行折线处理。接下来,定位收容托盘150对记录材料进 行定位,然后扩展辅助装置600的骑马式装订机构620对记录材料进 行骑马式装订处理。然后,将记录材料排出并收容在后处理装置壳体 100的记录材料排出单元101中。
在单纯的骑马式装订模式下,进行折叠线添加-骑马式装订模式 中除了利用附加辅助装置300的折线机构350进行的折线处理以外的 操作。
另一方面,在边缘装订模式下,进行利用定位收容托盘150的 定位处理和利用边缘装订机构170的边缘装订处理,而不进行利用附 加辅助装置300的折线机构350的折线处理和利用扩展辅助装置600 的骑马式装订机构620的骑马式装订处理。图29显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6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的概要。
在该图中,具有标准设备规范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20包括与示 例性实施例3几乎相同的图像形成装置21和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 (具有定位收容托盘150和边缘装订机构170)。
然而,在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中,后处理装置壳体100上下 分开,定位收容托盘150和边缘装订机构170收容在上侧后处理装置 壳体100a中,并且在记录材料传送路径140中设置有朝向下侧后处 理装置壳体100b分岔的分支传送路径145。另外,在分支传送路径 145的一部分设置有传送辊146,并且下侧后处理装置壳体100b构造 成作为上侧后处理装置壳体100a的支撑台。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0所示,附加辅助装置300 可拆卸地安装到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的上侧后处理装置壳体110a 中靠近记录材料传送壳体106的部分上。另外,扩展辅助装置600 取代图29中所示的下侧后处理装置壳体100b而可拆卸地安装到上侧 后处理装置壳体100a上。
这里,类似于示例性实施例4和5,通过在附加辅助壳体301 内部设置记录材料传送路径302并且在记录材料传送路径302中设置 折线机构350从而构造附加辅助装置300。
如图30和31A、 31B所示,在扩展辅助装置600中,在扩展辅 助壳体601内部设置有向斜下方延伸的记录材料传送路径602,在记 录材料传送路径602中设置有骑马式装订机构620 (骑马式装订机构 主体621和对置部件630),并且沿着记录材料传送路径602在骑马 式装订机构620的上游侧设置有对记录材料S的中央进行中央折叠 处理的中央折叠机构700。
另外,从记录材料传送路径602分岔的分支传送路径690设置 在记录材料传送路径602上设置有中央折叠机构700的位置处,并且 沿着该分支传送路径690设置有适当数量的传送辊691。另外,在扩 展辅助壳体601的外侧,对应于分支传送路径690的出口设置有记录 材料收容托盘695。从而将经过中央折叠-中央装订的记录材料S排 出并收容在记录材料收容托盘695中。另外,沿着记录材料传送路径602在中央折叠机构700的上游 侧设置有可以正向或反向旋转的传送辊696。紧接着在传送辊696之 后设置有用于检测记录材料S的前端或后端的位置检测器697。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1A所示,中央折叠机构700例如 包括一对中央折叠辊701和折叠刀片702。该对中央折叠辊701对记 录材料S沿传送方向的中部进行中央折叠处理。折叠刀片702相对 于记录材料传送路径602设置在与中央折叠辊701的夹持区域相对的 一侧,并且可以在指定定时相对于中央折叠辊701的夹持区域一侧向 前或向后移动。
如图31B所示,在记录材料S沿传送方向的中央到达中央折叠 机构700的中央折叠位置的状态下,通过(i)沿着将记录材料S拉 入的方向旋转中央折叠辊701 (ii)朝向中央折叠辊701 —侧移动折 叠刀片702从而进行中央折叠机构700的中央折叠处理。
另外,位置检测器697检测记录材料S的通过定时从而确定记 录材料S沿传送方向的中部是否到达骑马式装订机构620的记录材 料S的中央折叠位置。
图25显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的控 制系统。
在该图中,图像形成装置21具有操作单元400和基于来自操作 单元400的信息来控制各操作对象(电动机检测器等)420的控制单 元410。
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具有控制单元430,该控制单元430与 图像形成装置21的控制单元410交换信息。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 利用控制单元430除了控制各操作对象(电动机检测器等)440以外, 还控制切换爪121的切换处理、用作后处理机构的折线机构350、边 缘装订机构170、骑马式装订机构620以及中央折叠机构700所进行 的各种后处理、在定位收容托盘150中的记录材料S的定位处理等。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21的控制单元410和记录 材料后处理装置22的控制单元430判断是否包含后处理并且判断后 处理是否为边缘装订模式或者为折叠线添加-骑马式装订模式。当不包含后处理时,各控制单元进行普通模式。否则,各控制单元基于后 处理模式进行边缘装订模式或折叠线添加-骑马式装订模式中之一。
例如,在普通模式下,排出辊66通过记录材料传送路径51将 已由图像形成装置21生成图像的记录材料S传送并排出到记录材料 排出托盘107中。
利用图像形成装置21的操作单元400选择中心线添加模式、骑 马式装订模式以及中央折叠模式上述全部模式从而进行折叠线添加-骑马式装订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通过记录材料传送壳体 106接收已由图像形成装置21生成图像的记录材料S。
此时,由于切换爪142切换到用于选择其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 141a的位置(位置A),因而将记录材料S从记录材料传送路径140 引导至其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141a。然后,切换爪142切换到用于 将两条分支传送路径141a和141b连接在一起的位置(位置B),进 而利用传送辊137和138通过转回操作将该记录材料引导至附加辅助 装置300。
然后,附加辅助装置300中的折线机构350对记录材料S进行 折线处理。其后,己添加有折叠线的记录材料S从附加辅助装置300 通过初始的分支传送路径141b返回到其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141a。
然后,切换爪142再次切换到位置A,通过传送辊137和138 的转回操作朝向记录材料传送路径140—侧传送记录材料S。其后, 通过连接到下侧的分支传送路径145将记录材料S引导至扩展辅助 装置600。
在扩展辅助装置600中,如图30和31A和31B所示,传送辊 696沿着记录材料传送路径602将记录材料S传送指定量。当记录材 料S沿传送方向的中央到达骑马式装订机构620的骑马式装订位置 时,骑马式装订机构620对该记录材料进行骑马式装订处理。然后, 传送辊696沿着记录材料传送路径602沿相反方向将记录材料S返 回指定量。当记录材料S沿传送方向的中央到达中央折叠机构700 的中央折叠位置时,中央折叠机构700对该记录材料进行中央折叠处理。然后,经过骑马式装订和中央折叠的记录材料S通过分支传送 路径690并且由传送辊691传送,进而将该记录材料排出并收容在记
录材料收容托盘695中。
在边缘装订模式下,将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接收到的记录材 料S引导至其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141a—侧,而不进行下述处理 即,利用附加辅助装置300的折线机构350进行的折线处理、利用扩 展辅助装置600的骑马式装订机构620进行的骑马式装订处理以及利 用中央折叠机构700进行的中央折叠处理。其后,利用定位收容托盘 150对记录材料进行定位处理并且利用边缘装订机构170对记录材料 进行边缘装订处理。
图32显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7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的概要。 在该图中,具有标准设备规范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20包括与示 例性实施例5大致相同的图像形成装置21和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 (具有定位收容托盘150和边缘装订机构170)。对于与示例性实施 例5相同的组件给予与示例性实施例5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其 详细说明。
然而,图像形成装置21具有与示例性实施例5不同的记录材料 传送路径51的布局。另外,图像形成单元40利用电子照相法,并且 对沿着与示例性实施例5不同的近似水平方向传送的记录材料S形 成图像。
具有标准设备规范的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可拆卸地安装到图 像形成装置21的装置壳体30的外侧。
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具有与示例性实施例5大致相同的组件 (然而包括多个传送辊116)。然而,各组件的布局与示例性实施例 1左右对称,并且记录材料收容托盘105设置在后处理装置壳体100 的侧部。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3所示,附加辅助装置300 可拆卸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21的装置壳体30的突出部分31中靠 凹进部分33—侧。另一方面,扩展辅助装置600可拆卸地安装到记 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的后处理装置壳体100中靠记录材料收容托盘105 —侧。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与示例性实施例5相类似,在附加辅助 装置300中,在附加辅助壳体301内部设置有记录材料传送路径302, 并且在记录材料传送路径302中设置有折线机构350。然而,各组件 的布局与示例性实施例5左右对称。
在扩展辅助装置600中,与示例性实施例5相类似,在扩展辅 助壳体601内部设置有骑马式装订机构620。然而,各组件的布局与 示例性实施例5左右对称。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附加辅助装置300和扩展辅助装置 600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20与示例性实施例5大致相同,可以进行 普通模式、折叠线添加-骑马式装订模式、单纯的骑马式装订模式以 及边缘装订模式。
然而,附加辅助装置300和扩展辅助装置600的布局与示例性 实施例5相反。于是,例如为了进行折叠线添加-骑马式装订模式, 切换爪53切换到用于选择初始的一条分支传送路径52a的位置(位 置A)。然后,通过其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52a将已由图像形成装置 21完成图像生成的记录材料S从记录材料传送路径51引导至附加辅 助装置300中。然后,附加辅助装置300的折线机构350对记录材料 S进行折线处理。其后,切换爪53切换到用于将两条分支传送路径 52 (52a和52b)连接在一起位置(位置B)。然后,通过分支传送 路径52将附加辅助装置300中的记录材料S引导至记录材料后处理 装置22。在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的定位收容托盘150对记录材料 进行定位之后,排出辊117将记录材料S引导至扩展辅助装置600。 然后,利用扩展辅助装置600的骑马式装订机构620对记录材料进行 骑马式装订处理,然后将记录材料S传送并排出到记录材料收容托 盘105中。
在单纯的骑马式装订模式下,进行折叠线添加-骑马式装订模式 中除了利用附加辅助装置300的折线机构350进行的折线处理以外的 操作。在边缘装订模式下,利用定位收容托盘150进行定位处理并且 利用边缘装订机构170进行边缘装订处理而不利用附加辅助装置300或扩展辅助装置600进行后处理。
图34显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8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的概要。
在该图中,具有标准设备规范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20包括与示 例性实施例5大致相同的图像形成装置21和与示例性实施例6大致 相同的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 (具有定位收容托盘150和边缘装订 机构170)。对于与示例性实施例5或6相同的组件给予与示例性实 施例5或6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具有标准设备规范的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可拆卸地安装到图 像形成装置21的装置壳体30中不面向凹进部分33的外侧。
另外,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具有可以上下分开的后处理装置 壳体100 (上侧后处理装置壳体100a和下侧后处理装置壳体100b)。 在上侧后处理装置壳体100a中设置有沿着近似水平方向延伸的记录 材料传送路径110。沿着记录材料传送路径110设置有适当数量(在 本实例中为两对)的排出辊116。另外,从记录材料传送路径110分 岔的分支传送路径145朝向下侧设置。另外,在记录材料传送路径 110与分支传送路径145的分岔位置处设置有切换爪147。另外,沿 着分支传送路径145设置有适当数量(在本实例中为两对)的传送辊 146。
在记录材料传送路径110的下方设置有定位收容托盘150和边 缘装订机构170。另外,下侧后处理装置壳体100b用作上侧后处理 装置壳体100a的支撑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不采用示例性实施例 6中所使用的记录材料传送壳体106。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附加辅助装置300 可拆卸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21的装置壳体30的突出部分31中靠 近凹进部分33 —侧。另外,扩展辅助装置600取代图34中所示的下 侧后处理装置壳体100b而可拆卸地安装到上侧后处理装置壳体100a 上。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与示例性实施例6相似,在附加辅助装 置300中,在附加辅助壳体301内部设置有记录材料传送路径302, 并且在记录材料传送路径302中设置有折线机构350。然而,各组件的布局与示例性实施例6左右对称。
在扩展辅助装置600中,与示例性实施例6相似,在扩展辅助
壳体601内部设置有骑马式装订机构620和中央折叠机构700。然而, 各组件的布局与示例性实施例6左右对称。
于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附加辅助装置300和扩展辅 助装置600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20与示例性实施例6相似,可以进 行普通模式、折叠线添加-骑马式装订-中央折叠模式以及边缘装订模 式。
然而,附加辅助装置300和扩展辅助装置600的布局与示例性 实施例6相反。于是,例如为了进行折叠线添加-骑马式装订模式, 切换爪53切换到用于选择初始的一条分支传送路径52a的位置(位 置A)。然后,通过其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52a将已由图像形成装置 21完成图像生成的记录材料S从记录材料传送路径51引导至附加辅 助装置300中。然后,附加辅助装置300的折线机构350对记录材料 进行折线处理。其后,切换爪53切换到用于将两条分支传送路径52 (52a和52b)连接在一起的位置(位置B)。然后,通过分支传送 路径52将附加辅助装置300中的记录材料S引导至记录材料后处理 装置22。
在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22中,切换爪147切换到用于选择分支 传送路径145的位置,并且通过分支传送路径145将己经添加有折叠 线的记录材料S引导至扩展辅助装置600中。
如图35所示,在扩展辅助装置600中,传送辊696沿着记录材 料传送路径602将记录材料S传送指定量。当记录材料S沿传送方 向的中央到达骑马式装订机构620的骑马式装订位置时,骑马式装订 机构620对该记录材料进行骑马式装订处理。然后,传送辊696沿着 记录材料传送路径602沿相反方向将记录材料S返回指定量。当记 录材料S沿传送方向的中央到达中央折叠机构700的中央折叠位置 时,中央折叠机构700对该记录材料进行中央折叠处理。然后,经过 骑马式装订和中央折叠的记录材料S通过分支传送路径690并且由 传送辊691传送,进而将该记录材料排出并收容在记录材料收容托盘695中。
在普通模式下,已由图像形成装置完成图像生成的记录材料S
通过分支传送路径65,进而排出辊67利用装置壳体30的凹进部分 33的底部作为记录材料排出单元来传送并排出该记录材料。在边缘 装订模式下,利用定位收容托盘150进行定位处理并且利用边缘装订 机构170进行边缘装订处理而不利用附加辅助装置300或扩展辅助装 置600进行后处理。
以上提供了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其目的在于举例和 说明。这并不意味上述实施例为穷举的或将本发明局限于所公开的确 切形式。显然,很多变型和变更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 而易见的。选择和说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旨在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 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 种实施例以及适用于预期的特定应用的各种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 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限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其(i)安装到具有分岔为两条的分支传送路径的图像形成装置上,通过所述分支传送路径传送记录材料以将所述记录材料排出;以及(ii)对已由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图像的记录材料进行后处理,所述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包括后处理机构,其对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一条分支传送路径传送来的记录材料进行后处理;附加后处理机构,其对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条分支传送路径传送来的记录材料进行与所述后处理机构所进行的所述后处理不同的附加后处理;以及传送控制单元,其对所述记录材料的传送进行控制,从而使得在利用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进行后处理之后利用所述后处理机构进行后处理。
2. —种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其对记录材料进行后处理,所述 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包括后处理装置壳体,其具有分岔为两条的分支传送路径,通过所 述分支传送路径传送所述记录材料;后处理机构,其对传送到其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的记录材料进 行指定的后处理;附加后处理机构,其对传送到另一条分支传送路径的记录材料 进行与所述后处理机构所进行的所述后处理不同的附加后处理;以及传送控制单元,其对所述记录材料的传送进行控制,从而使得 在利用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进行后处理之后利用所述后处理机构进 行后处理。
3. 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安装在附加辅助装置上,所述附加辅助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壳体与后处理装置壳体中至少之一上。
4. 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壳体与后处理装置壳体中至少之一的外侧,并且其中,所述传送控制单元将所述记录材料传送到所述一条分支 传送路径,然后在保持所述记录材料的一部分被排出到所述图像形成 装置壳体与所述后处理装置壳体中至少之一的外部的状态下利用所 述附加后处理机构进行后处理。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其中, 图像形成装置壳体包括记录材料收容托盘,所述记录材料收容托盘朝向外侧突出并且收容被排出的记录材料,并且其中,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壳体的外 侧并且位于所述记录材料收容托盘的上方。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其中,安装有所述后处理机构的后处理装置壳体设置在记录材料排出 单元上,所述记录材料排出单元具有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壳体中的凹 进部分。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其中, 附加地设置安装有扩展后处理机构的扩展辅助装置以将所述扩展辅助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到后处理装置壳体上。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附加辅助装置具有位置调节传送部件,所述位置调节传送部件在对所述记录材料的位置进行调节的状态下将所述记录材料传 送到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中。
9. 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其中, 在由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进行过后处理的所述记录材料的后端(i)经过所述分支传送路径的分岔位置并且(ii)到达位于所述后处 理机构一侧的分支传送路径之后,所述传送控制单元将随后的记录材 料传送并引导至位于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一侧的分支传送路径中。
10. —种记录材料处理设备,包括 图像形成装置,其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以及 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其对已由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图像的记录材料进行后处理,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分岔为两条的分支传送路径,通 过所述分支传送路径传送所述记录材料以将所述记录材料排出,并且 所述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包括后处理机构,其对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一条分支传送路 径传送来的记录材料进行后处理;附加后处理机构,其对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条分支 传送路径传送来的记录材料进行与所述后处理机构所进行的所述后 处理不同的附加后处理;以及传送控制单元,其对所述记录材料的传送进行控制,从而 使得在利用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进行后处理之后利用所述后处理机 构进行后处理。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分支传送路径包含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
12.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分支传送路径包含在所述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中。
13.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记录材料处理设备,其中, 在由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进行过后处理的所述记录材料的后端(i)经过所述分支传送路径的分岔位置并且(ii)到达位于所述后处 理机构一侧的分支传送路径之后,所述传送控制单元将随后的记录材 料传送并引导至位于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一侧的分支传送路径中。
14.一种记录材料处理设备,包括 图像形成装置,其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以及 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其对已由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图像的 记录材料进行后处理,其中,所述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包括后处理装置壳体,其具有分岔为两条的分支传送路径,通 过所述分支传送路径传送所述记录材料;后处理机构,其对传送到其中一条分支传送路径的记录材 料进行后处理;附加后处理机构,其对传送到另一条分支传送路径的记录 材料进行与所述后处理机构所进行的所述后处理不同的附加后处理; 以及传送控制单元,其对所述记录材料的传送进行控制,从而 使得在利用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进行后处理之后利用所述后处理机 构进行后处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和记录材料处理设备,该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包括后处理机构、附加后处理机构以及传送控制单元。所述后处理机构对从图像形成装置的一条分支传送路径传送来的记录材料进行后处理。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对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条分支传送路径传送来的所述记录材料进行与所述后处理机构所进行的所述后处理不同的附加后处理。所述传送控制单元对所述记录材料的传送进行控制,从而使得在利用所述附加后处理机构进行后处理之后利用所述后处理机构进行后处理。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1430515SQ20081012575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9日
发明者粟野宏明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