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44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使精密的光纤维连接更为容易, 同时易于分拆和重组,并使光纤维的连接状态更为稳定。
背景技术
单一型光纤维由直径约为8 μ m左右的轴芯、包住轴芯且外径约为125 μ m的夹持 部、以及保护夹持部且外径为250 μ m的光纤维外塑部构成,再加上保护光纤维且外径为 900 μ m的外部覆盖部,就可形成一个光缆。
这种光缆在连接光纤维时,需要去除一部分的外部覆盖部,再去除光纤维一部分 外塑部,使夹持部位露出,从而来连接光纤维。
光纤维连接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这些方法中,无需在现场连接电源,无需其他设备 即可连接的方法便是使用机械连接器的机械连接法。
机械连接器是从两端向其内部插入两个光纤维,使其轴芯排在中心位置上,从而 来实现连接,在以往技术中的机械连接器在连接光纤维时,需要高价的特殊器具来夹持固 定,从而导致光纤维连接作业的成本上升,操作过程也更为复杂,因此操作作业非常不便。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这就使 在插入光缆时,使光纤维安全地进入在内侧中央的光纤维连接槽,无需其他工具,也可夹住 连接的光纤维,使光纤维的连接状态更为稳定,有利于分拆及重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 包括配置在两端且横向形成,并有在中央插入光缆的插入口的多个插入部;与所述插入 部连为一体的光纤维连接外壳;所述光纤维连接外壳包括配置在所述插入部之间,中央具 有横向形成的光纤维连接槽的光纤维连接部;盖住所述光纤维连接部,与所述光纤维连接 外壳连接,向连接在所述光纤维连接槽内的光纤维加压的外壳盖元件;弹性连接在所述光 纤维连接外壳及所述外壳盖元件外周,将所述外壳盖元件固定在所述光纤维连接外壳上, 至少为一个的固定夹持器。
所述光纤维连接外壳上有在所述光纤维连接部的两侧边沿上形成的多个凸片连 接槽,所述外壳盖元件的底面上有向下侧凸出,并在与所述光纤维连接外壳连接时,连接到 所述凸片连接槽的多个连接凸片。
所述固定夹持器为“匸”形,上下相对的两个水平面分别紧贴并连接在所述光纤维 连接外壳的上面及所述外壳盖元件的下面,可将所述外壳盖元件固定在所述光纤维连接外 ^zC 上 ο
在所述光纤维连接外壳的上面、下面及所述外壳盖元件的上面有横向形成的夹持 器连接槽,所述固定夹持器的水平面内侧有与所述夹持器连接槽连接的,横向形成的加压 凸片。
所述外壳盖元件的底面上有与所述光纤维连接槽对应,向所述光纤维连接槽内连 接的光纤维加压,并向下凸出形成的光纤维加压凸出部。
所述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还包括前端向着所述光纤维连接槽,在所述 光纤维连接部内两侧呈锥形横向形成,引导光纤维进入所述光纤维连接槽的第一导槽;在 所述光纤维加压凸出部两侧横向形成,并与所述第一导槽相同并对应的第二导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插入光缆时,使光纤维安全地进入在内侧中央的光纤维 连接槽,无需其他工具,也可夹住连接的光纤维,使光纤维的连接状态更为稳定,有利于分 拆及重组。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立体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的光纤维连接外壳立体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的外壳盖元件立体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的固定夹持器立体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的结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包括详细地说明和相对附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 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实 施方式的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的光纤维连接外壳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 的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的外壳盖元件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连接 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的固定夹持器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 械连接器的结构截面图。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主要包括光纤维连接外壳10、外 壳盖元件20、固定夹持器30。
光纤维连接外壳10包括正方形且横向形成,插入光缆40的插入部11和在插入部 11之间,与插入部11合为一体的光纤维连接部12。
插入部11上有插入孔11a,插入孔Ila内可插入沿光纤维连接外壳方向,在中央插 入的光缆40,这是光纤维机械连接器1整体构成的核心。
即如图1及图2所示,插入部11的横截面为正方形,连接在光纤维连接外壳10上 的外壳盖元件20 (后述)在插入部11上的正方形横截面形状的范围内完成连接,从而形成 如图1所示的机械连接器1。
上述插入部1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如图1和图2所示的正方形,也可以是长方形 或圆形等形状。
在两端的两个插入部11之间形成的光纤维连接部12的高度要低于插入部11的 平面高度,并向下侧下陷,同时内部还有光纤维连接槽12a,光纤维连接槽12a为“V”形,用 于连接在插入部11的中心部插入的两个光缆40的光纤维41,实质上是轴芯及包住轴芯的4夹持部位。
进一步,在光纤维连接部12的两侧边沿上有横向排列的多个凸片连接槽13,凸片 连接槽13与后述的外壳盖元件20上的连接凸片23连接。
在光纤维连接外壳10的上面和下面,即插入部11的上面和插入部11及光纤维连 接部12的下面分别有横向形成并用于连接固定夹持器30的夹持器连接槽14,24。
外壳盖元件20的长度与光纤维连接部12的长度一致,与光纤维连接外壳10连 接,并盖住光纤维连接部12。同时外壳盖元件20的底面两侧边沿形成向下凸出的多个连接 凸片23。
在此,连接凸片23与在外壳盖元件20与光纤维连接外壳10连接时,光纤维连接 部12的凸片连接槽13连接,从而防止外壳盖元件20的左右侧滑脱。
在外壳盖元件20的上面与在光纤维连接外壳10连接的状态下,光纤维连接外壳 10上形成夹持器连接槽14,M和与其相邻的夹持器连接槽14,24。在外壳盖元件20的底 面上形成与光纤维连接槽1 相对应,并向光纤维连接槽12a内的光纤维41加压的光纤维 加压凸出部21。上述光纤维加压凸出部21向光纤维41的中心轴心加压,加压长度为6毫 米以上。
固定夹持器30由第一固定夹持器和第二固定夹持器构成,同时固定夹持器30具 有垂直面31、从垂直面31延长出来,上下相互对应的水平面32,固定夹持器30呈"c”形。
进一步,固定夹持器30连接在光纤维连接外壳10及外壳盖元件20的侧面,其上 下相对应的两个水平面32紧贴光纤维连接外壳10及外壳盖元件20的上面和下面,水平面 32的内侧有加压凸片33,加压凸片33与夹持器连接槽14,M连接,固定外壳盖元件20,并 向其加压。
在光纤维连接外壳10的外壳连接部12及外壳连接部12相对应的外壳盖元件20 的底面上形成第一导槽15和第二导槽22。
第一导槽15前端向着光纤维连接槽12a,在光纤维连接部12内的两侧呈锥形横向 形成,并位于插入孔Ila的前方。安全引导光纤维41从插入孔Ila的前方通过插入孔Ila 进入光纤维连接槽12a。
第二导槽22在光纤维加压凸出部21的两侧横向形成,与第一导槽15 —起安全引 导光纤维41进入光纤维连接槽12a ;同时,外壳盖元件20在与光纤维连接外壳10连接时, 与第一导槽15的上侧相对应。
接下来就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的光纤维连接过程进 行详细地说明。
首先,外壳盖元件20与光纤维连接外壳10连接,第一导槽15与第二导槽22处于 上下对应的状态,通过插入孔Ila插入光缆40,并将光纤维41插入光纤维连接部12的内 侧。
此时,插入的光纤维41因第一导槽15及第二导槽22而被安全地引入光纤维连接 槽12a的内侧,并固定在光纤维连接槽1 之内。
也就是说,在光纤维41进入时,即使光纤维41的线端偏离中心进入,在进入光纤 维连接槽1 之前,因第一导槽15及第二导槽22而被重新引到中心位置,从而使光纤维41 能够安全准确地进入光纤维连接槽12a。
如上所述,在光纤维41被连接在光纤维连接槽12a内后,第一固定夹持器与第二 固定夹持器则连接在光纤维连接外壳10及外壳盖元件20的侧面。
更进一步,在固定夹持器30的上下水平面的端部与光纤维连接外壳10及外壳盖 元件20的侧面端部相对应后,固定夹持部30向着光纤维连接外壳10及外壳盖元件20外 力推入,并与光纤维连接外壳10及外壳盖元件20的外周连接。
此时,在固定夹持器30的水平面上形成的加压凸片33则与夹持器连接槽14,M 连接,并向外壳盖元件20的上面施加压力。
如上所述,外壳盖元件20固定在光纤维连接外壳10上,与光纤维41相对应的光 纤维加压凸出部21向连接的两个光纤维41施加压力,从而稳固连接状态。
另外,为了解除连接的两个光纤维41,需要分拆机械连接器1时,分拆固定夹持器 30即可。
也就是说,抓住机械连接器1中央部位,用力拉出固定夹持器30,并沿着夹持器连 接槽14,24滑动加压凸片33,从而使固定夹持器30从光纤维连接外壳10及外壳盖元件20 上分开。
在拆开固定夹持器30后,外壳盖元件20从光纤维连接外壳10上分离开,从而解 除光纤维41的连接。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 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包括配置在两端且横向形成,并有在中央插 入光缆的插入口 Ila的多个插入部11 ;与所述插入部11连为一体的光纤维连接外壳10;所 述光纤维连接外壳10包括配置在所述插入部11之间,中央具有横向形成的光纤维连接槽 12a的光纤维连接部12 ;盖住所述光纤维连接部12,与所述光纤维连接外壳10连接,向连 接在所述光纤维连接槽12a内的光纤维加压的外壳盖元件20 ;弹性连接在所述光纤维连接 外壳10及所述外壳盖元件20外周,将所述外壳盖元件20固定在所述光纤维连接外壳10 上,至少为一个的固定夹持器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维连 接外壳10上有在所述光纤维连接部12的两侧边沿上形成的多个凸片连接槽13,所述外壳 盖元件20的底面上有向下侧凸出,并在与所述光纤维连接外壳10连接时,连接到所述凸片 连接槽13的多个连接凸片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持 器30为“匸”形,上下相对的两个水平面分别紧贴并连接在所述光纤维连接外壳10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纤维 连接外壳10的上面、下面及所述外壳盖元件20的上面有横向形成的夹持器连接槽14,24, 所述固定夹持器30的水平面32内侧有与所述夹持器连接槽14,M连接,且横向形成的加 压凸片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盖元 件20的底面上有与所述光纤维连接槽1 对应,向所述光纤维连接槽12a内连接的光纤维 41加压,并向下凸出形成的光纤维加压凸出部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还包括前端向着所述光纤 维连接槽12a,在所述光纤维连接部12内两侧呈锥形横向形成,引导光纤维41进入所述光 纤维连接槽12a的第一导槽15 ;在所述光纤维加压凸出部21两侧横向形成,并与所述第一 导槽15相同并对应的第二导槽2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用于连接光纤维的机械连接器包括配置在两端且横向形成,并有在中央插入光缆的插入口的多个插入部;与所述插入部连为一体的光纤维连接外壳;所述光纤维连接外壳包括配置在所述插入部之间,中央具有横向形成的光纤维连接槽的光纤维连接部;盖住所述光纤维连接部,与所述光纤维连接外壳连接,向连接在所述光纤维连接槽内的光纤维加压的外壳盖元件;弹性连接在所述光纤维连接外壳及所述外壳盖元件外周,将所述外壳盖元件固定在所述光纤维连接外壳上,至少为一个的固定夹持器。在插入光缆时,使光纤维安全地进入在内侧中央的光纤维连接槽,无需其他工具,也可夹住连接的光纤维,使光纤维的连接状态更为稳定,有利于分拆及重组。
文档编号G02B6/38GK102033271SQ20101050352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6日
发明者崔晏准 申请人:A.J.世界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