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尺寸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6350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尺寸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尺寸导光板,其板体为等分的四份,其上丝印网点分为四个点阵单元;每份板体的反射面均分为L形区域和大矩形区域,L形区域位于该份板体与相邻份板体的连接处,大矩形区域被划分为第一直角三角形区域和第二直角三角形区域;每一点阵单元均包括丝印在第一直角三角形区域的缓变区、丝印在第二直角三角形区域的急变区和丝印在L形区域的不变区,缓变区和急变区中网点均沿两个侧面的进光方向而阵列排布,其中网点的直径均沿两个侧面进光方向而逐渐变大,缓变区的变化值小于急变区;不变区中的网点直径均仅沿与各自区域相接触的侧面的进光方向而逐渐变大,沿非接触侧面的进光方向则呈等直径状。本发明保证了出光效果与出光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大尺寸导光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导光板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大尺寸导光板,其在大尺寸的状态下,所形成面光源的亮度仍然具有较高的均匀性。
【背景技术】
[0002]导光板是彩色液晶显示器背景光源或者LED平板灯中的关键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将点光源或者线光源转换成面光源,导光板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画面质量或者发光效果。为了提高出光效率,改善光扩散的均匀性,现有的导光板一般都在反射面丝网印刷形成点阵或栅格。
[0003]在丝网印刷点阵或栅格时,目前有采用整体线性变化方法的,但是,该整体线性变化方法对于目前出现的导光板四面同时进光的情况,由于进光的非平行性,使得丝印出来的导光板不仅出光效率不高,而且亮度均匀性的提高空间严重受限,无法达到实际使用需要。
[0004]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一种导光板2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有丝印网点210的大小始终不变,导光板200中间与边、角的亮度均匀性完全靠调整油墨配比来实现,很难调出理想的亮度均匀性;简而言之,由于丝印网点210整体无变化,导致与光线进入规律严重不匹配,因而出光效率较低。
[0005]如图2所示,其为现有另一种导光板300的结构视图,其中整个丝印网点310由四个完全相同的区域SO构成,每个区域SO的丝印网点310在板体的对角线方向(图中L方向)的大小有变化,其变化率为一个固定值,此种设计相较于图1所示导光板而言,具有较好地出光效率,但是其主要问题仍然有两点:第一,在对角线方向(即图中L方向)中丝印网点310的亮度为最高或最低时,无法调整;第二,在导光板四边的中垂线方向会出现非常明显的亮度高于其他地方的不良视觉效果,影响整体外观。
[0006]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导光板在面对四面进光情形时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尺寸导光板,以解决现有导光板在面对四面进光时亮度严重不均匀,无法达到使用需求的问题。
[0008]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大尺寸导光板,包括板体以及位于板体反射面上的丝印网点,该板体具有四个可供光线进入的侧面,其中,该板体包括沿反射面四条边的中垂线而等分的四份,该丝印网点包括结构相同且分别设置在四份板体上的四个点阵单元;每份板体的反射面均分为L形区域和大矩形区域,各份板体的大矩形区域均包括导光板反射面的一个顶点以及该顶点处的两相邻边,该L形区域位于该份板体与相邻份板体的连接处,该大矩形区域以该顶点处两相邻边为直角边的对角线而划分为第一直角三角形区域和第二直角三角形区域,该第一直角三角形区域与导光板侧面相连;每一点阵单元均包括丝印在第一直角三角形区域的缓变区、丝印在第二直角三角形区域的急变区以及丝印在L形区域的不变区,该缓变区和急变区中网点均沿两个侧面的进光方向而阵列排布,并且其中网点的直径均沿两个侧面进光方向而逐渐变大,该缓变区的变化值小于急变区;该不变区中的网点直径均仅沿与各自区域相接触的侧面的进光方向而逐渐变大,而沿垂直于非接触侧面的进光方向则呈等直径状。
[0009]进一步,该板体反射面为正方形,该大矩形区域为大正方形区域,该L形区域则包括第一矩形区域、第二矩形区域和小正方形区域,该不变区在第一矩形区域和第二矩形区域中的网点直径均仅沿与各自区域相接触的侧面的进光方向而逐渐变大,而沿垂直于非接触侧面的进光方向则呈等直径状;该不变区在小正方形区域中的网点直径呈固定值,该小正方形区域中网点的直径大于第一矩形区域和第二矩形区域中网点的直径。
[0010]进一步,该不变区、急变区与缓变区中在同一光线方向上的网点,该不变区的网点直径大于急变区的网点直径,该急变区的网点直径又大于缓变区的网点直径。
[0011]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大尺寸导光板,其将整个板体分为等分的四份,每份结构又进一步分为第一直角三角形区域、第二直角三角形区域和L形区域,其中第一直角三角形区域中丝印出缓变区,该第二直角三角形丝印出急变区,该L形区域丝印出不变区,如此其面对四面进光时,能具有较好的出光效率,同时又能兼顾导光板各关键点亮度调整的灵活性,而且基于不变区的设置,可以使得四份板体在交界处会出现不良的视觉效果;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消除传统设置方式的缺陷,并保证了出光效果与出光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现有一种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另一种导光板的结构不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光板的进光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光板反射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一份板体以及一个点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图5B和图5C分别为第一直角三角形区域、第二直角三角形区域和L形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
导光板100 板体1
大矩形区域A第一直角三角形区域Al
第二直角三角形区域A2 L形区域B
第一矩形区域BI 第二矩形区域B2
小正方形区域B3
丝印网点 2、21、22、23、24、25、26、27 侧面3进光方向J
导光板200 丝印网点210
导光板300 丝印网点310。【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0015]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大尺寸导光板100,包括板体I以及位于板体反射面上的丝印网点2,该板体I具有四个可供光线进入的侧面3,请参阅图3所示,该四个侧面3上同时进光,光线均沿垂直于相应侧面的方向进入。
[0016]请参阅图4所示,该板体I被分为四份,具体其是沿反射面四条边的中垂线而等分形成,在图4中,该板体一共包括4个部分,即S1、S2、S3和S4,该丝印网点2则包括结构相同,并且分别设置在四份板体上的四个点阵单元。
[0017]每份板体的反射面均分为L形区域B和大矩形区域A,各份板体的大矩形区域A均包括导光板100反射面的一个顶点以及该顶点处的两相邻边,该L形区域B位于该份板体与相邻份板体的连接处,比如请参照图4和图5所示,以右下角的那个部分SI来举例,其中,该大矩形区域A即是指以顶点Gl以及该顶点两相邻边LI和L2,该L形区域B则是该份板体SI中与相邻份本体S2和S4的连接部位。
[0018]更具体地,请辅助参照图5A、图5B和图5C所示,该大矩形区域A以其的一条对角线为分界线而划分为第一直角三角形区域Al和第二直角三角形区域A2,该条对角线是以该顶点处两相邻边为直角边的那条,以部分SI来举例,即为对角线L3,该第一直角三角形区域Al与导光板100侧面相连。
[0019]每一点阵单元均包括丝印在第一直角三角形区域Al的缓变区、丝印在第二直角三角形区域A2的急变区以及丝印在L形区域B的不变区,该缓变区和急变区中网点均沿两个侧面的进光方向J而阵列排布,并且其中网点的直径均沿两个侧面进光方向J而逐渐变大,该缓变区的变化值小于急变区,作为一种举例:缓变区的变化率相对比较小,例如如果前面一点是1,而与之相邻的下一点即为1.0001,接下来即为1.002,其变化率即为0.001 ;急变区的变化率相对比较大,例如,前面一点是1.5,而与之相邻的下一点是1.51,接着就是1.52,其变化率是0.01。该不变区中的网点直径均仅沿与各自区域相接触的侧面的进光方向J而逐渐变大,而沿垂直于非接触侧面的进光方向J则呈等直径状,请参照图中标示出来的丝印网点21、22和23,其中丝印网点21和丝印网点22为沿垂直于非接触侧面的进光方向J,此时丝印网点21和丝印网点22的直径则相等;而丝印网点21和丝印网点23则由于丝印网点23是位于丝印网点21的进光方向J下游,如此,丝印网点23的直径就大于丝印网点21的直径。
[0020]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该板体反射面为正方形,该大矩形区域A为大正方形区域,该L形区域B则包括第一矩形区域B1、第二矩形区域B2和小正方形区域B3,该不变区在第一矩形区域BI和第二矩形区域B2中的网点直径均仅沿与各自区域相接触的侧面的进光方向J而逐渐变大,而沿垂直于非接触侧面的进光方向J则呈等直径状;该不变区在小正方形区域B3中的网点直径呈固定值,该小正方形区域B3中网点的直径大于第一矩形区域BI和第二矩形区域B2中网点的直径,通过该不变区的设置,从而使得四份板体在交界处能实现较佳的过渡,从而消除了交界处不良的视觉效果。
[0021]更具体地,该不变区、急变区与缓变区中在同一光线方向上的网点,该不变区的网点直径大于急变区的网点直径,比如如图5所示,丝印网点24的直径大于丝印网点25的直径,该急变区的网点直径又大于缓变区的网点直径,比如如图5所示,丝印网点26的直径大于丝印网点27的直径。
[0022]综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大尺寸导光板100,主要将整个板体分为等分的四份,每份结构又进一步分为第一直角三角形区域Al、第二直角三角形区域A2和L形区域B,其中第一直角三角形区域Al中丝印出缓变区,该第二直角三角形丝印出急变区,该L形区域B丝印出不变区,如此其面对四面进光时,能具有较好的出光效率,同时又能兼顾导光板100各关键点亮度调整的灵活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消除传统设置方式的缺陷,并保证了出光效果与出光效率。
[0023]综合图1所示的等径网点、图2所示的变径网点以及图4所示的分区网点,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其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大尺寸导光板,包括板体以及位于板体反射面上的丝印网点,该板体具有四个可供光线进入的侧面,其特征在于,该板体包括沿反射面四条边的中垂线而等分的四份,该丝印网点包括结构相同且分别设置在四份板体上的四个点阵单元;每份板体的反射面均分为L形区域和大矩形区域,各份板体的大矩形区域均包括导光板反射面的一个顶点以及该顶点处的两相邻边,该L形区域位于该份板体与相邻份板体的连接处,该大矩形区域以该顶点处两相邻边为直角边的对角线而划分为第一直角三角形区域和第二直角三角形区域,该第一直角三角形区域与导光板侧面相连;每一点阵单元均包括丝印在第一直角三角形区域的缓变区、丝印在第二直角三角形区域的急变区以及丝印在L形区域的不变区,该缓变区和急变区中网点均沿两个侧面的进光方向而阵列排布,并且其中网点的直径均沿两个侧面进光方向而逐渐变大,该缓变区的变化值小于急变区;该不变区中的网点直径均仅沿与各自区域相接触的侧面的进光方向而逐渐变大,而沿垂直于非接触侧面的进光方向则呈等直径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尺寸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板体反射面为正方形,该大矩形区域为大正方形区域,该L形区域则包括第一矩形区域、第二矩形区域和小正方形区域,该不变区在第一矩形区域和第二矩形区域中的网点直径均仅沿与各自区域相接触的侧面的进光方向而逐渐变大,而沿垂直于非接触侧面的进光方向则呈等直径状;该不变区在小正方形区域中的网点直径呈固定值,该小正方形区域中网点的直径大于第一矩形区域和第二矩形区域中网点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尺寸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不变区、急变区与缓变区中在同一光线方向上的网点,该不变区的网点直径大于急变区的网点直径,该急变区的网点直径又大于缓变区的网点直径。
【文档编号】G02B6/00GK103543487SQ201210240743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
【发明者】定百元, 蒋汉玉 申请人:厦门伟然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