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变色材料及电致变色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6718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致变色材料及电致变色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变色材料,具体指一种应用于自动变暗的防眩目后视镜及相关调光玻璃等领域的电致变色材料及其采用该电致变色材料制备的电致变色器件。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材料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材料发生氧化或还原导致其对可见光透射或反射产生可逆变化。目前电致变色材料主要分为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无机电致变色材料主要为三氧化钨、氧化镍、氧化铱或氧化钛等金属氧化物,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主要包括聚苯胺、聚噻吩、紫晶或吩噻嗪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电致变色材料虽然已经在防眩目后视镜领域得到应用,但还是由于化合物自身特点而引起的变色/褪色慢,稳定性较差,变色材料残留等缺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在发明专利200480031402. 2中提出紫晶化合物在变色与褪色过程中具有如下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致变色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电致变色材料由阴极电致变色材料和阳极电致变色材料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阴极电致变色材料的化学结构通式为下列的结构通式一(A)、结构通式二(B)或结构通式三(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合成4,4’ -联吡啶衍生物将含有取代基的吡啶和金属钠加入到反应瓶中,所述吡啶和金属钠摩尔比为35 45 I,然后加热到100 120°C回流20 28小时,反应完成之后,冷却至室温,并将混合物倒入冰块中,使金属钠反应完毕,得到油水状混合物,进行油水分离将所得的油状物中加入无水硫酸钠,静置16 24小时,然后减压旋蒸除去过量的含有取代基的吡啶,减压旋蒸之后所得的产物在乙醇溶液中进行重结晶,得到白色或浅黄色产物,即为4,4’ -联吡啶衍生物; 2)、合成紫晶类化合物取步骤I)所合成的4,4’-联吡啶衍生物O. 015 O. 025mol与O.045 O. 055mol的卤代烷烃或卤代衍生物溶于15 25ml的乙腈溶液中,加热回流8 12小时后冷却至室温,使溶液沉淀析出完毕,过滤除去溶剂及未反应完全的副产物,将滤饼溶于水中,加入氟硼酸钠、六氟磷酸钠、对甲苯磺酸钠或十二烷基磺酸钠的水溶液,使溶液沉淀析出完毕,将沉淀物过滤并将滤饼进行重结晶,即得到阴极电致变色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含有取代基的吡啶的取代基为碳原子数为I 4的烷烃或烷烃异构体或甲氧基或乙氧基或羧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取代基的吡啶和金属钠的摩尔比为40 I。
5.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有透明导电玻璃、导电反射玻璃,所述透明导电玻璃的透明导电层(2)与导电反射玻璃的导电反射层(4)相对设置,在所述透明导电玻璃和导电反射玻璃的四周通过胶体粘合形成腔体,在所述腔体里面填充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2)为氧化锡、氧化锡铟、掺氟的氧化锡、氧化锌或掺氟氧化锌,所述透明导电层(2)的电阻小于20欧姆,在可见光550nm处透光率为80%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反射层为银、铑、铝、镍或钼。
全文摘要
一种电致变色材料及其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该电致变色材料由阴极电致变色材料和阳极电致变色材料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阴极电致变色材料具有三个结构通式,是在吡啶环上带有各种取代基,旨在强化变色过程中结构由正交状态转变为平面状态时的稳定性及吡啶环中电荷分散性,提高两种状态之间的电势差ΔE值。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有透明导电玻璃、导电反射玻璃,透明导电玻璃的透明导电层(2)与导电反射玻璃的导电反射层(4)相对设置,在透明导电玻璃和导电反射玻璃的四周通过胶体粘合形成腔体,腔体内填充有所述的电致变色材料。本发明的电致变色器件具有长寿命,变色与褪色速率快的特点,可适用于汽车防眩目后视镜领域或建筑用调光玻璃的智能窗。
文档编号G02F1/153GK103059831SQ201210482670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4日
发明者曹贞虎, 仝泽彬 申请人:仝泽彬, 胡珊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