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01575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图像形成单元对导向部的误安装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被构成为可以从能够对像载置体(2)的表面曝光后形成潜像的曝光位置来退避的曝光机构(5),和被构成为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0)是可以装卸的图像形成单元(1Y、1M、1C、1Bk),并以共通的导向部(28)来构成用于引导曝光机构(5)向曝光位置移动时的导向部,和用于引导图像形成单元(1Y、1M、1C、1Bk)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0)里时的导向部。
【专利说明】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它们的复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将光照射到感光体上后来形成潜像的一个曝光机构,公知的有将发光二极管排列后的LED头。由于LED头被配设为接近于感光体,在需要交换感光体及其周边装置的时候,LED头就会妨碍该交换操作。于是,为了提高交换性,提案有可以使得LED头从感光体退避的构成。
[0003]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技术是,将LED头一体地安装到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上部的开关罩盖上,并随着开关罩盖的开放动作来使得LED头从感光体的邻接位置来退避。另外,在专利文献I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是在装置本体的内壁面上设置了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导向槽,并通过使得LED头沿着该导向槽的移动,来将LED头向规定的位置引导。
[0004]然而,如上所述地用于引导LED头的导向槽在与用于装卸包括感光体等的图像形成单元的导向槽分开设置时,就有可能在安装图像形成单元时将其与LED头用的导向槽混淆后来插入图像形成单元。
[0005]【专利文献I】(日本)特许第35041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于是,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将图像形成单元对导向部的误安装的图像形成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0008]曝光机构,其被构成为可以从能够对像载置体的表面曝光后形成潜像的曝光位置来退避;
[0009] 图像形成单元,其被构成为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是可以装卸的,
[0010]其特征在于是以共通的导向部来构成用于引导所述曝光机构向所述曝光位置移动时的导向部,和用于引导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时的导向部。
[0011]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为无需分别独立地设置用于引导曝光机构的导向部和用于引导图像形成单元的导向部,所以就能够防止将图像形成单元误插入到曝光机构用的导向部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所示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概要构成图。
[0013]图2所示是罩盖关闭状态时的打印机的侧面断面图。
[0014]图3所示是罩盖开关途中的打印机的侧面断面图。[0015]图4所示是罩盖完全打开状态时的打印机的侧面断面图。
[0016]图5所述是图4中的A-A断面图。
[0017]图6所示是罩盖开关途中的打印机的斜视图。
[0018]图7所示是相对于感光体来确定光写入头的位置的位置确定机构的构成图。
[0019]图8所示是通过I轴来转动离罩盖的支轴最近的臂构件的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有,在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各附图中,对于具有同一功能或形状的构件元件或构成零件等的构成要素,只要能够辨别,就通过赋予相同符号并经一次说明后省略其再次的说明。
[0021]图1所示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概要构成的侧面断面图。
[0022]首先,参照图1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全体构成。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的构成也能够适用于黑白打印机、其他的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或它们的复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
[0023]如图1所示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装置本体(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0中,可以装卸地安装有作为图像形成单元的4个处理单元1Y、1M、1C、IBk0各处理单元lY、lM、lC、lBk除了收容有对应于彩色图像的颜色分解成分的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Bk)等颜色不同的调色剂以外,具有同样的构成。
[0024]具体来说就是,各处理单元1Y、1C、1M、IBk 一体地包括有作为潜像载置体(像载置体)的鼓状的感光体2,和对感光体2的表面带电而作为带电机构的带电装置3,和对感光体2上的潜像进行可视图像化而作为显影机构的显影装置4以及对感光体2的表面进行清洁的未图示的清洁机构。
[0025]另外,在各感光体2的附近,还设置了对各感光体2的表面曝光后形成潜像而作为曝光机构的多个的光写入头5。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光写入头5虽然采用的是将LED等发光元件排列在感光体的长边方向上而成的LED阵列头,但也可以使用有机EL元件等。另夕卜,在各LED阵列头向感光体2侧照射激光的出光部中,排列有用于对光进行集光的未图示的棒透镜(rodlens)。
[0026]在各感光体2的图的下方配设有转印装置7。转印装置7具有由作为中间转印体的环状的带构成的中间转印带8。中间转印带8被张紧架设在驱动辊9和从动辊10以及作为一次转印机构多个的一次转印辊11上。这里,是通过驱动辊9在图中顺时针方向上的回转,来使得中间转印带8在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上作环绕移动(回转)的。
[0027]多个的一次转印辊11分别借助于中间转印带8来被配设在与感光体2相向而对的位置里。各一次转印辊11在各自的位置处按压中间转印带8的内周面,并在中间转印带8被按压的部分和感光体2接触的部位之间形成了一次转印夹持。另外,各一次转印辊11与未图示的电源连接,并在一次转印辊11上施加有规定的直流电压(DC)以及/或交流电压(AC)。
[0028]另外,在与驱动辊9相向而对的位置中,配设了作为二次转印机构的二次转印辊
12。该二次转印辊12按压中间转印带8的外周面,并在二次转印辊12和中间转印带8接触的部位中形成了二次转印夹持。另外,二次转印辊12和一次转印辊11同样地,与未图示的电源连接,并在二次转印辊12上施加有规定的直流电压(DC)以及/或交流电压(AC)。
[0029]在装置本体100的下部,设置了收容有作为记录媒介的用纸P的供纸卡盒13,和从供纸卡盒13来供送用纸P的供纸辊等。这里所说的用纸P,还包括有厚纸、明信片、信封、普通纸、薄纸、铜版纸(涂布纸或美术纸)、描图纸等。另外,作为记录媒介,也可以使用OHP片材或OHP膜材等。
[0030]另一方面,在装置本体100的上部配设了用于将用纸向外部排出的一对排纸辊15,和用于堆放通过排纸辊15被排出的用纸的排纸盘16。
[0031]另外,在装置本体100内,配设了用于将用纸P从供纸卡盒13通过二次转印夹持后向排纸盘16搬送的搬送路径R。在该搬送路径R中比二次转印辊12的位置更靠用纸搬送方向上游侧里,设置有测量搬送时机后将用纸向二次转印夹持搬送而作为时机辊的一对对位辊对17。另外,在比二次转印辊12的位置更靠用纸搬送方向下游侧里,还设置了在用纸上定影图像的定影装置18。
[0032]接着,参照图1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基本动作。根据来自于未图示的主机的成像开始信号,当成像动作开始时,各处理单元lY、lM、lC、lBk的感光体2就在图1的反时针转动方向上被回转驱动,并通过带电装置3来将感光体2的表面均匀带电为规定的极性。接着,根据图像情报来将激光从曝光装置6照射到各感光体2的带电面上后,就在各感光体2的表面上形成了静电潜像。这时,在各感光体2上曝光的图像情报是将所希望的全彩色图像分解成黄色、品红色、青色及黑色的颜色情报后的单色的图像情报。通过各显影装置4将调色剂供给到如上所述地形成在感光体2上的静电潜像中,静电潜像就作为调色剂图像被显影化(可视像化)了。
[0033]另外,当成像动作开始时,通过对中间转印带8进行张紧架设的驱动辊9的回转驱动,中间转印带8就在图中箭头方向上作环绕移动了。另外,通过在各一次转印辊11里施加经过恒压或恒流控制的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电压,就在各一次转印辊11和各感光体2之间的一次转印夹持中形成了转印电场。
[0034]之后,随着各感光体2的回转,感光体2上的各色的调色剂图像到达一次转印夹持时,通过形成在上述一次转印夹持处的转印电场,各感光体2上的调色剂图像就被依次重叠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上了。如此,就在中间转印带8的表面上载置了全彩色的调色剂图像了。另外,没有被完全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上而残留在各感光体2上的调色剂会通过未图示的清洁机构来被除去。
[0035]另外,在装置本体100的下部,供纸辊14开始回转驱动,并从供纸卡盒13来将用纸P向搬送路径R送出。被送出到搬送路径R中的用纸P的搬送通过对位辊对17被一旦停止。
[0036]然后,以规定的时机来开始对位辊对17的回转驱动,并对应于中间转印带8上的调色剂图像到达二次转印夹持的时机后,来将用纸P向二次转印夹持搬送。这时,在二次转印辊12上施加有与中间转印带8上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转印电压,并由此在二次转印夹持中形成了转印电场。然后,通过该转印电场,来将中间转印带8上的调色剂图像一起转印到用纸P上。
[0037]之后,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用纸P被搬送去定影装置18,并通过定影装置18来将用纸P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用纸P上。然后,用纸P通过一对排纸辊15被排出到装置外,并被堆放到排纸盘16上。
[0038]以上的说明虽然是在用纸P上形成全彩色图像时的图像形成动作,但也可以是使用四个处理单元lY、lC、lM、lBk中的任何一个来进行单色图像的形成,或者是使用两个或三个的处理单元后,来形成双色或三色的图像。
[0039]如图2至图4所示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装置本体100里的罩盖101被构成为可以打开和关闭。图2所示是罩盖完全关闭状态下的打印机的侧面断面图,图3所示是罩盖在开关途中的打印机的侧面断面图,图4所示是罩盖完全打开状态时的打印机的侧面断面图。
[0040]罩盖101被安装在水平设置于装置本体100的上部中的支轴102上,并通过以支轴102为中心来转动而能够打开和关闭。另外,在罩盖101中安装有多个的光写入头5,随着罩盖101的开关动作,各光写入头5可以进退。
[0041]如图4所示地,将罩盖101向上方转动后进入打开状态时,就能够使得各光写入头5从感光体2的上方附近的曝光位置来退避。如此,通过使得各光写入头5从曝光位置退避后移动到退避位置里,就能够将消耗品的处理单元lY、lM、lC、lBk从装置本体100的上方取出而不会与光写入头5干涉。
[0042]另外,在设置在装置本体100的左右两侧的侧板103中,设置有多个的导向槽28来作为分别安装各处理单元1Y、1M、1C、IBk时对其进行引导导向的导向部。各导向槽28在侧板103的内面被形成为向上下方向延伸,并在各导向槽28中从上方来插入感光体2的回转轴2a。因此,各导向槽28的上端部28a为了能够插入取出回转轴2a而向上方(插入取出方向)开口。
[0043]另外,如显示图4中的A-A断面图的图5所示地,各导向槽28具有相向而对的导向面28c、28d。在安装处理单元1Y、1M、1C、IBk时,是通过将感光体2的回转轴2a接触到相向而对的导向面28c、28d中的一方来引导的。另外,各导向槽28的下端部28b为位置确定部,通过感光体2的回转轴2a与该下端部28b的抵接,处理单元1Y、1M、1C、IBk的位置就得到了确定。
[004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导向槽28是以一个构件来形成的。具体来说就是,侧板103是由一块钢板来构成的,通过对该钢板的拉深加工形成为凹凸形状后,来将该凹部作为导向槽28的。
[0045]接着,根据图4来说明各光写入头5对罩盖101的安装构造。如图4所示地,各光写入头5通过作为保持构件的头保持部19来得到保持。另外,各头保持部19借助于具有与罩盖101的支轴102大致平行的一个转动轴23或两个转动轴23、24的臂构件20,来被安装在罩盖101的内面上。
[0046]这里,多个的光写入头5被并排设置在离开罩盖101的支轴102为不同距离的位置里,其中,相对于罩盖101的支轴102从最远至第三远为止的光写入头5是分别借助于具有一个转动轴23的臂构件20来被安装的。因此,这些光写入头5就通过臂构件20和头保持部19来得到保持,其中,臂构件20的一端部借助于第一转动轴23被安装在罩盖101的内面上,头保持部19被安装在该臂构件20的另一端部中。
[0047]相对于此,最靠近罩盖101的支轴102的光写入头5是借助于具有两个转动轴23、24的臂构件20来被安装的。详细来说就是,该光写入头5是通过第一臂构件21和第二臂构件22及头保持部19来得到保持的,其中,第一臂构件21的一端部借助于第一转动轴23被安装在罩盖101的内面上,而第二臂构件22的一端部借助于第二转动轴24被安装到该第一臂构件21的另一端部中,同时,头保持部19被安装在该第二臂构件22的另一端部中。
[0048]另外,在罩盖101中的各臂构件20的附近还设置有止挡部25。如图4所示地,罩盖101为打开状态时,通过各止挡部25与各臂构件20接触后来限制各臂构件20的转动,各光写入头5相对于罩盖101就朝着规定的方向静止了。
[0049]图6所示是罩盖开关途中的打印机的斜视图。
[0050]如图6所示地,头保持部19沿着光写入头5被形成为长边形状。在该头保持部19的长边方向的端部里设置有圆柱状的突出部26,突出部26被插入到形成在臂构件20中的长方形的孔部27里。另外,该突出部26也设置在头保持部19的图6所示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里,相反侧的突出部26也同样地被插入到形成在臂构件20中的孔部27里。
[0051]还有,在图6中,虽然仅图示了对离开罩盖101的支轴102最远的光写入头5进行保持的头保持部19和臂构件20的安装构造,其他头保持部19和臂构件20或第二臂构件22的安装构造也是同样的。
[0052]如上所述,头保持部19虽然是通过将突出部26插入到形成在臂构件20或第二臂构件22中的孔部27里来安装的,但是,头保持部19环绕突出部26的转动是通过未图示的限制部来被限制的。只是,头保持部19的转动并不是完全被限制,将光写入头5相对于感光体2来位置确定时的位置调整程度的摇晃(微小的转动)是被允许的。
[0053]从图4所示状态来关闭罩盖101时,各光写入头5被配设为朝向邻近于感光体2的曝光位置,这时,上述的导向槽28就起到了将各光写入头5向曝光位置引导的导向部的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头保持部19的突出部26沿着导向槽28的移动,各光写入头5就得到了引导。详细来说就是,如图3所示地,随着关闭罩盖101的动作,各臂构件20因自重而转动,并被解除了与止挡部25的抵接状态。然后,头保持部19的各关出部26从对应的导向槽28的上端部28a被插入,并沿着靠近罩盖101的支轴102 —侧的导向面28d移动后,就使得各光写入头5得到了引导。
[0054]图7所示是相对于感光体来确定光写入头的位置的位置确定机构的构成图。
[0055]如图7所示地,位置决定机构是由设置在光写入头5 —侧里的凹部31,和设置在感光体2 —侧里的凸部32来构成的。凹部31被分别设置在光写入头5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里,凸部32被设置在对感光体2的两端部进行保持的处理单元的盒体33中。凹部31和凸部32在光写入头5通过导向槽28被引导的方向上可以相互卡止和脱开。因此,在关闭罩盖101时,通过凸部32被插入到凹部31内,光写入头5相对于感光体2就以邻近的位置来被位置确定了。还有,也可以与本实施方式相反地来将凸部32设置在光写入头5 —侧,将凹部31设置在感光体2 —侧。
[0056]然而,在上述各臂构件20之中,只有最靠近罩盖101的支轴102的臂构件20,虽然对于以两轴来转动的构成做了说明,但与此对应地,多个的导向槽28的形状也是不同的。具体来说就是,在离开罩盖101的支轴102为不同的距离里排列的多个的导向槽28之中,只有离开支轴102最近的导向槽28才具有朝着罩盖101的关闭方向,在离开罩盖101的支轴102的方向上倾斜的倾斜部29 (参照图4)。[0057]假如使得最靠近罩盖101的支轴102的导向槽28和臂构件20分别与其他的构成相同,就会如图8所示地,由于臂构件20被设置在处理单元IBk的装卸路径上,就会产生臂构件20和处理单元IBk干涉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只要使得罩盖101的支轴102远离导向槽28,并增大臂构件20的转动轨迹半径D即可。但是,将罩盖101的支轴102配设在远离导向槽28的位置里时,就会在装置本体的尺寸,尤其是在与罩盖101的支轴102交叉的方向上会产生大型化的问题。
[0058]于是,如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对于最靠近罩盖101的支轴102的臂构件20来说,是通过两轴来构成为可以转动后,就能够将臂构件20及光写入头5退避到不与处理单元IBk的装卸路径干涉的位置里。更进一步地,通过在最靠近罩盖101的支轴102的导向槽28里设置上述倾斜部29,就能够将通过两轴可以转动的臂构件20以及由其保持的光写入头5平滑顺利地向曝光位置引导。由此,即使不将罩盖101的支轴102配设在远离导向槽28的位置里,也能够不与臂构件20干涉地来装卸处理单元lBk,从而避免了装置本体的大型化。还有,最靠近罩盖101的支轴102的臂构件20不局限于通过两轴来构成为可以转动,也可以是通过三轴以上来构成为可以转动。
[0059]另外,如图6所示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侧板103的上面103a上多个地设置了对内侧的边缘面倒角后形成的倒角部30。各倒角部30被分别配设在各导向槽28的上方,并被形成为朝着导向槽28—侧从外侧向内侧倾斜。因此,在关闭罩盖101时,万一光写入头5在长边方向上晃动而使得头保持部19的突出部26在外侧变位,通过突出部26碰触到倒角部30后向内侧被引导,就能够防止突出部26钩挂到侧板103上。由此,就能够使得光写入头5平滑顺利地进入导向槽28。
[0060]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槽28的作用是作为用于引导光写入头5的导向部和用于引导处理单元lY、lM、lC、lBk的导向部的共通的导向部。由此,就不需要分别独立地来设置曝光机构用的导向部和图像形成单元用的导向部,从而就能够防止将图像形成单元误插入到曝光机构用的导向部里。
[006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专利文献I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不同地,是以一个构件来形成导向槽28的。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导向槽是通过两个构件来形成的,当该两个构件之间发生阶梯差时,就有可能导致导向时被插入到导向槽里的构件被阶梯差钩挂后不能圆滑地导向,或是构件被损坏等。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是以一个构件来形成导向槽28的,所以就不会在导向槽28发生阶梯差,从而能够实现圆滑的导向和构件的破损防止。另外,和能够削减零件数量。
[0062]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槽28是通过对钢板的拉深加工来构成的,尤其是在将金属制的板拉深加工后形成凹凸形状时,不仅提高了强度,还可以获得装置的宽度方向(处理单元的长边方向)上的小型化。还有,导向槽28也可以是通过树脂来一体地形成。
[0063]另外,如本实施方式所述地,尤其是通过使得最靠近罩盖101的支轴102的臂构件20和导向槽28的构成不同于其他,就能够在确保处理单元的装卸性的同时来避免装置的大型化,并能够实现对光写入头5的圆滑的引导。
[0064]以上,虽然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也可以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单元和曝光机构的共用的导向部形成为槽以外的形状。或者是,在处理单元侧及曝光机构侧里形成凹部,并将导向部形成为插入到各自的凹部里的导轨状(凸部)。
[0065]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效果仅是本发明产生的最佳的效果的例举,本发明的效果并不局限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记载。
[0066]本专利申请的基础和优先权要求是2012年08月29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2188952,其全部内容在此引作结合。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曝光机构,其被构成为可以从能够对像载置体的表面曝光后形成潜像的曝光位置来退避; 图像形成单元,其被构成为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是可以装卸的, 其特征在于是以共通的导向部来构成用于引导所述曝光机构向所述曝光位置移动时的导向部,和用于引导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时的导向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至少包括可以回转的像载置体,并且,所述图像形成装置通过设置有突出部的保持构件来保持所述曝光机构,所述导向部是可以插入所述像载置体的回转轴及所述突出部的导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光机构是从邻近的位置来对所述像载置体曝光后形成潜像的光写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是以支轴为中心来转动后进行开关的罩盖,并将所述曝光机构可以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罩盖上,随着所述罩盖的开关动作,所述曝光机构被构成为在所述曝光位置和由此退避后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曝光机构和所述导向部多个地设置在离开所述罩盖的支轴为分别不同的距离里,并且,所述多个的曝光机构中离开所述罩盖的支轴最近的曝光机构是借由多个的转动轴来安装到罩盖上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的导向部中,离开所述罩盖的支轴最近的导向部具有朝着所述罩盖的关闭方向在离开所述罩盖的支轴的方向上倾斜的倾斜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使得所述曝光机构进入所述导向部时,设置有防止钩挂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的倒角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部是由一个构件来形成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部是通过对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中的金属制的板的拉深加工后一体地形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部是由树脂制的构件来一体地形成的。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3676526SQ201310375897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9日
【发明者】桥本晴央, 多田薰, 中村贤二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