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2177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详细而言,涉及抑制了虹状色斑产生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CD)中使用的偏光板通常为用2张偏振片保护膜夹持偏振片的结构,所述偏振片是在聚乙烯醇(PVA)等上染有碘而得到的,作为偏振片保护膜,通常使用三醋酸纤维素(TAC)薄膜。近年来,伴着LCD的薄型化,要求偏光板的薄层化。但是,若为此而使作为保护膜使用的TAC薄膜的厚度变薄,则无法获得足够的机械强度,另外,会发生透湿性恶化的问题。另外,TAC薄膜非常昂贵,作为低廉的替代原材料,虽然提出了聚酯薄膜(专利文献1~3),但存在观察到虹状色斑的问题。

在偏振片的单侧配置具有双折射性的取向聚酯薄膜的情况下,从背光单元或偏振片射出的直线偏振光在通过聚酯薄膜时偏光状态会变化。透射的光根据作为取向聚酯薄膜的双折射与厚度的积的延迟量而显示出特有的干涉色。因此,若使用冷阴极管、热阴极管等不连续的发光光谱作为光源,则根据波长而显示出不同的透射光强度并形成虹状色斑(参照:第15次微光学会议预稿集、第30~31项)。

作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提出了使用白色发光二极管那样的具有连续的且较宽的发光光谱的白色光源作为背光光源,使用具有一定延迟量的取向聚酯薄膜作为偏振片保护膜(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163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196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205773号公报

专利文献4:WO2011/162198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光源,以往以来广泛使用包含将蓝色发光二极管和钇·铝·石榴石系黄色荧光体(YAG系黄色荧光体)组合而成的发光元件的白色发光二极管(白色LED)。该白色光源的发光光谱在可见光区域具有较宽的光谱,并且发光效率也优异,因此作为背光光源而被广泛使用。但是,对于将该白色LED作为背光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仅能再现人眼睛可识别的光谱的20%左右的颜色。

另一方面,由于近年的色域扩大要求的提高,开发了白色光源的发光光谱在R(红)、G(绿)、B(蓝)的各波长区域分别具有明确的峰形状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开发了使用如下光源等各种光源的广色域化对应的液晶显示装置:利用了量子点技术的白色光源、使用了基于激发光在R(红)、G(绿)的区域具有明确的发光峰的荧光体和蓝色LED的荧光体方式的白色LED光源、3波长方式的白色LED光源、组合红色激光而成的白色LED光源。在将利用了量子点技术的白色光源作为背光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可以说能再现人眼睛可识别的光谱的60%以上的颜色。这些白色光源均比以往的包含使用了YAG系黄色荧光体的白色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的峰的半值宽度窄,并新发现在将具有延迟量的取向薄膜作为偏光板的构成构件的偏振片保护膜使用时,据光源的种类而有时产生虹斑。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液晶显示装置:在使用了具有在R、G、B的各波长区域具有峰顶的发光光谱的白色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即使在作为偏光板的构成构件的偏振片保护膜使用取向薄膜的情况下,虹斑的产生也被抑制。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代表性的本发明如下。

项1.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背光光源、2个偏光板、及配置于前述2个偏光板之间的液晶单元,

前述2个偏光板中的至少一个偏光板为在偏振片的至少单面层叠有取向薄膜的偏光板,

前述背光光源在400nm以上且小于495nm、495nm以上且小于600nm及600nm以上且780nm以下的各波长区域分别具有发光光谱的峰顶,

将在600nm以上且780nm以下的波长区域存在的峰的峰顶的波长设为Rx、将半值宽度设为Ry、将前述取向薄膜具有的延迟量设为Re时,

Ry/〔Rx/(Re/Rx)〕为0.55以上。

项2.

根据项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前述背光光源在400nm以上且小于495nm、495nm以上且小于600nm及600nm以上且700nm以下的各波长区域分别具有发光光谱的峰顶。

项3.

根据项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将在前述400nm以上且小于495nm的波长区域存在的峰的峰顶的波长设为Bx,将半值宽度设为By,

将在前述495nm以上且小于600nm的波长区域存在的峰的峰顶的波长设为Gx、将半值宽度设为Gy时,

By/〔Bx/(Re/Bx)〕为0.55以上,并且

Gy/〔Gx/(Re/Gx)〕为0.55以上。

项4.

根据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前述Rx为630nm以上。

项5.

根据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前述Ry为180nm以下。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广的色域,并且能够确保在任意观察角度虹状色斑的产生均被显著抑制了的良好的可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具有7000nm的延迟量的取向薄膜的光的透射率的图。

图2示出在单一的波长区域内存在多个峰时的例子。

图3示出在单一的波长区域内存在多个峰时的例子。

图4示出在单一的波长区域内存在多个峰时的例子。

图5示出在单一的波长区域内存在多个峰时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通常,液晶显示装置以从与背光光源的相对的一侧朝向显示图像的一侧(可视侧)依次由后面组件、液晶单元及前面组件构成。后面组件及前面组件通常由透明基板、形成于该液晶单元侧表面的透明导电膜、和配置于其相反侧的偏光板构成。此处,对于偏光板,在后面组件中,配置在与背光光源相对的一侧,在前面组件中,配置在显示图像的侧(可视侧)。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至少将背光光源和配置于2个偏光板之间的液晶单元作为构成构件。另外,也适宜具有这些以外的其他构成,例如滤色器、透镜薄膜、扩散片、防反射薄膜等。在光源侧偏光板和背光光源之间可以设计亮度提高薄膜。作为亮度提高薄膜,例如可以举出使一个的直线偏振光透射、将与其正交的直线偏振光反射的反射型偏光板。作为反射型偏光板,例如,可以适当地使用Sumitomo 3M Limited制的DBEF(注册商标)(Dua l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系列的亮度提高薄膜。需要说明的是,反射型偏光板通常以反射型偏光板的吸收轴与光源侧偏光板的吸收轴平行的方式配置。

偏光板具有在在PVA等上染有碘的偏振片的至少一个面上用偏振片保护膜贴合而成的结构,但在本发明中,作为构成偏光板的偏振片保护膜的至少一个,使用取向薄膜。

作为背光的结构,可以为将导光板、反射板等作为构成构件的侧光方式,也可以为直下型方式,在本发明中,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光源,优选在400nm以上且小于495nm、495nm以上且小于600nm、及600nm以上且780nm以下的各波长区域分别具有发光光谱的峰顶的白色光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源优选在400nm以上且小于495nm、495nm以上且小于600nm及600nm以上且700nm以下的各波长区域分别具有发光光谱的峰顶。已知CIE色度图中定义的蓝色、绿色、红色的各峰波长分别为435.8nm(蓝色)、546.1nm(绿色)、及700nm(红色)。前述400nm以上且小于495nm、495nm以上且小于600nm、及600nm以上且780nm以下的各波长区域分别相当于蓝色区域、绿色区域、及红色区域。作为上述那样的光源,例如有利用了量子点技术的白色光源、使用了基于激发光在R(红)、G(绿)的区域分别具有发光峰的荧光体和蓝色LED的荧光体方式的白色LED光源、3波长方式的白色LED光源、组合红色激光而成的白色LED光源等,在本发明中,对光源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如上所述,只要是在400nm以上且小于495nm、495nm以上且小于600nm、及600nm以上且780nm以下的各波长区域分别具有发光光谱的峰顶的白色光源即可。作为前述荧光体中的红色荧光体,例如可以例示出将CaAlSiN3:Eu等作为基本组成的氮化物系荧光体、将CaS:Eu等作为基本组成的硫化物系荧光体、将Ca2SiO4:Eu等作为基本组成的硅酸盐系荧光体及其他。另外,作为前述荧光体中的绿色荧光体,例如可以例示出将β-SiAlON:Eu等作为基本组成的赛隆系荧光体、将(Ba,Sr)2SiO4:Eu等作为基本组成的硅酸盐系荧光体及其他。

后面会进行叙述,各峰的半值宽度有优选的上限、下限。若半值宽度小于优选的下限值,则变得容易产生虹状色斑,为了提高取向薄膜的延迟量(Re)需要增厚取向薄膜,显示装置难以薄型化等,因此不优选。若半值宽度超过优选的上限,则变得难以获得色域扩大效果。在各波长区域的峰的半值宽度越窄,色域会越广,若峰的半值宽度变狭,则发光效率降低,因此由所要求的色域与发光效率的平衡、使用的取向薄膜的延迟量(Re)来设计发光光谱的形状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半值宽度是指,峰顶的波长的峰强度的1/2强度的峰宽(nm)。

在400nm以上且小于495nm的波长区域、495nm以上且小于600nm的波长区域、或600nm以上且780nm以下的波长区域中的任意波长区域中存在多个峰的情况下,考虑如下。在多个峰为分别独立的峰的情况下,峰强度最高的峰的半值宽度优选为后述的范围。进而,对于具有最高峰强度的70%以上的强度的其他峰,半值宽度也同样地更优选为后述的范围。对于具有多个峰重叠的形状的一个独立的峰,在能够直接测定多个峰中的峰强度最高的峰的半值宽度的情况下,使用其半值宽度。此处,独立的峰是指,在峰的短波长侧及长波长侧这两侧具有达到峰强度的1/2强度的区域的峰。即,在多个峰重叠、各个峰在其两侧不具有达到峰强度的1/2的强度的区域的情况下,将该多个峰作为整体,视为一个峰。对于这样的具有多个峰重叠的形状的一个峰,将其中的最高峰强度的1/2的强度的峰的宽度(nm)作为半值宽度。需要说明的是,将多个峰中的峰强度最高的点作为峰顶。在图2~5中,用双向箭头表示在单一的波长区域内存在多个峰时的半值宽度。

在图2中,对于峰A及B,将各个峰作为起点,在短波长侧及长波长侧存在达到峰强度的1/2的点。因此,峰A及B为分别独立的峰。在图2的情况下,以具有最高峰强度的峰A的双向箭头的宽度评价半值宽度即可。

图3中,峰A在其短波长侧及长波长侧存在达到峰强度的1/2的点,峰B在其长波长侧不存在达到峰强度的1/2的点。因此,将峰A及峰B集中视为独立的1个峰。对于这样具有多个峰重叠的形状的一个独立的峰,在能够直接测定多个峰中的峰强度最高的峰的半值宽度的情况下,将其半值宽度作为独立的峰的半值宽度。因此,在图3的情况下,峰的半值宽度为双向箭头的宽度。

图4中,峰A在其短波长侧不存在达到峰强度的1/2的点,峰B在其长波长侧不存在达到峰强度的1/2的点。因此,图4中与图3的情况同样地,将峰A及峰B集中视为独立的1个峰,其半值宽度为由双向箭头表示的宽度。

图5中,峰A在其短波长侧及长波长侧存在达到峰强度的1/2的点,峰B在其长波长侧不存在达到峰强度的1/2的点。因此,将峰A及峰B集中视为独立的1个峰。对于具有多个峰重叠的形状的一个独立的峰,在能够直接测定多个峰中的峰强度最高的峰的半值宽度的情况下,使用其半值宽度。因此,在图5的情况下,其半值宽度为由双向箭头示出的宽度。

对于图2~5,以400nm以上且小于495nm的波长区域为例示出,在其他波长区域中也应用同样的思考方法。

400nm以上且小于495nm的波长区域、495nm以上且小于600nm的波长区域、及600nm以上且780nm以下的波长区域的各个波长区域中的具有最高峰强度的峰与其他波长区域的峰优选处于相互独立的关系。特别是,在495nm以上且小于600nm的波长区域具有最高峰强度的峰与在600nm以上且780nm以下的区域具有最高峰强度的峰之间的波长区域中存在强度为在600nm以上且780nm以下的波长区域具有最高峰强度的峰的峰强度的1/3以下的区域,在色彩鲜明性的方面是优选的。

背光光源的发光光谱可以通过使用Hamamatsu Photonics K.K.制多通道分光器PMA-12等分光器来进行测定。

将在600nm以上且780nm以下的波长区域存在的峰的峰顶的波长设为Rx、将半值宽度设为Ry、将作为偏振片保护膜使用的取向薄膜具有的延迟量设为Re时,Ry/〔Rx/(Re/Rx)〕优选为0.55以上。若Ry/〔Rx/(Re/Rx)〕为0.55以上,则从正面方向及倾斜方向观察液晶显示装置时,能够抑制虹斑的产生,因此优选。Ry/〔Rx/(Re/Rx)〕更优选为0.6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65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0.7以上、特别优选为0.75以上、最优选为0.8以上。虽然该值越高越好,但从取向薄膜的薄膜化、液晶显示装置的广色域化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7以下、进一步更优选5以下、最优选为3以下。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取向薄膜具有的延迟量为在波长589nm的值。

在正交尼科耳棱镜间的对角位置配置双折射体并使用白色光源作为背光光源的情况下,若将透过正交尼科耳棱镜的光作为干涉色进行定义,则用式(1)表示光的透射率。

I/I0=1/2·sin2(π·Re/λ)…(1)

此处,I0表示入射到正交尼科耳棱镜的光的强度、I表示透过正交尼科耳棱镜的光的强度、Re表示双折射体的延迟量。这样,透射率(I/I0)根据延迟量、光的波长而变化,因此根据延迟量的值观察到特有的干涉色。光的透射率如上述式(1)所示,是由sin的平方表示的函数,如图1所示,形成透射强度上下反复的图。此处,Rx/(Re/Rx)相当于在波长Rx的透射强度的反复的间隔(nm)。因此,Ry/〔Rx/(Re/Rx)〕为表示在半值宽度Ry之间存在几个透射强度的反复的指标。在半值宽度Ry间透射强度的反复越多,越能够抑制在显示画面上观察到的虹斑。

Rx优选为600nm以上且780nm以下。Rx优选为630nm以上、更优选为635nm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640nm以上、特别优选为645nm以上。另外,上限优选为780nm以下、更优选为700nm以下、进而优选为680nm以下。Rx为630nm以上时,能够更鲜明地显示红色、确保色域广,因此优选。为780nm以下时,能够较多输出容易可视的区域的光,因此优选。

半值宽度Ry优选为180nm以下、更优选为15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0nm以下、特别优选为100nm以下。若半值宽度大,则橙色域的光成分变多、变得难以显示纯粹的红,因此Ry的值优选为180nm以下。Ry的下限优选为8nm以上、更优选为15n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nm以上、特别优选为25nm以上。

进而,将在400nm以上且小于495nm的波长区域存在的峰的峰顶的波长设为Bx、将半值宽度设为By、将在495nm以上且小于600nm的波长区域存在的峰的峰顶的波长设为Gx、将半值宽度设为Gy时,By/〔Bx/(Re/Bx)〕为0.55以上,和/或Gy/〔Gx/(Re/Gx)〕优选为0.55以上。更优选By/〔Bx/(Re/Bx)〕为0.55以上,并且Gy/〔Gx/(Re/Gx)〕为0.55以上。均更优选为0.6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65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0.7以上、特别优选为0.75以上、最优选为0.8以上。为0.55以上时,能够进一步抑制虹斑的产生,因此优选。虽然这些值越高越好,但从取向薄膜的薄膜化、液晶显示装置的广色域化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7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5以下、特别优选为3以下。

与上述Ry/〔Rx/(Re/Rx)〕同样地,Bx/(Re/Bx)相当于在波长Bx的透射强度的反复的间隔(nm),By/〔Bx/(Re/Bx)〕为表示在半值宽度By之间存在几个透射强度的反复的指标。另外,Gx/(Re/Gx)相当于在波长Gx的透射强度的反复的间隔(nm),Gy/〔Gx/(Re/Gx)〕为表示在半值宽度Gy之间存在几个透射强度的反复的指标。在半值宽度By、Gy的各自间的透射强度的反复越多,越能够进一步抑制在显示画面上观察到的虹斑。

Bx为400nm以上且小于495nm,Gx优选为495nm以上且小于600nm。半值宽度By优选为100nm以下、更优选为7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nm以下、特别优选为50nm以下。半值宽度By的下限优选为5nm以上、更优选为8n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nm以上、特别优选为12nm以上。若小于5nm,则变得容易产生虹状色斑,因此不优选。

半值宽度Gy优选为150nm以下、更优选为12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nm以下、特别优选为90nm以下。半值宽度Gy的下限优选为7nm以上、更优选为10n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2nm以上、特别优选为15nm以上。若小于5nm,则变得容易产生虹状色斑,因此不优选。

需要说明的是,Bx优选为430nm以上且470nm以下。Gx优选为510nm以上且560nm以下。

如图1所示,对于透射率的图,透射强度上下反复。如图1所示,长波长区域与短波长区域相比,反复间隔有变长的倾向,因此从确保色域广的观点出发,在有具有各峰的半值宽度By、Gy、Ry狭窄的发光光谱的白色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特别是满足Ry/〔Rx/(Re/Rx)〕为0.55以上的特征的情况有变得比By/〔Bx/(Re/Bx)〕、Gy/〔Gx/(Re/Gx)〕满足条件的情况更严格的倾向。因此,By/〔Bx/(Re/Bx)〕、Gy/〔Gx/(Re/Gx)〕、Ry/〔Rx/(Re/Rx)〕之中,特别重要的是满足Ry/〔Rx/(Re/Rx)〕的值为0.55以上的特征。

偏振片保护膜中使用的取向薄膜只要满足Ry/〔Rx/(Re/Rx)〕为0.55以上的特征就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具有3000~30000nm的延迟量。延迟量小于3000nm时,在作为偏振片保护膜使用的情况下,有从倾斜方向观察时呈干涉色、不能确保良好的可视性的担心。优选的延迟量的下限值为4500nm、接着优选的下限值为5000nm、更优选的下限值为6000nm、进一步优选的下限值为8000nm、进一步更优选的下限值为10000nm。

另一方面,即使使用具有超过30000nm的延迟量的取向薄膜,也不仅实质上得不到进一步的可视性的改善效果,而且薄膜的厚度也变得相当厚,作为工业材料的处理性降低,因此不优选。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延迟量,可以测定双轴方向的折射率和厚度来求出,也可以使用KOBRA-21ADH(Oji Scientific Instruments Co.,Ltd.)这种市售的自动双折射测定装置来求出。延迟量为在波长589nm的值。

对于作为偏振片保护膜使用的取向薄膜,可以使用选自由在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间规聚苯乙烯树脂、聚醚醚酮树脂、聚苯硫醚树脂、环烯烃树脂、液晶性聚合物树脂及纤维素系树脂中添加液晶化合物而得到的树脂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进行制造。因此,取向薄膜可以为在聚酯薄膜、聚碳酸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间规聚苯乙烯薄膜、聚醚醚酮薄膜、聚苯硫醚薄膜、环烯烃薄膜、液晶性聚合物薄膜、纤维素系树脂中添加液晶化合物而得到的薄膜。

取向薄膜的优选的原料树脂为聚碳酸酯、聚酯或间规聚苯乙烯。这些树脂透明性优异并且热机械特性也优异、通过拉伸加工而能够容易控制延迟量。对于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代表的聚酯,固有双折射大、即使薄膜厚度薄也较容易获得大的延迟量,因此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可以含有其他共聚成分、也可以是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其他聚酯树脂混合而得到的物质。特别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即使在聚酯中,固有双折射也大、能够保持延迟量高,并使薄膜的厚度薄,因此优选。

从进一步抑制虹斑的观点出发,优选以取向薄膜的延迟量(面内延迟量)与厚度方向的延迟量(Rth)的比落入特定的范围的方式进行控制。厚度方向延迟量是指,从厚度方向截面看薄膜时的2个双折射△Nxz、△Nyz分别乘以薄膜厚度d而得到的延迟量的平均。面内延迟量与厚度方向延迟量的差越小,由观察角度引起的双折射的作用越增加各向同性,因此由观察角度引起的延迟量的变化变小。因此,认为变得难以产生由观察角度引起的虹状色斑。取向薄膜的延迟量与厚度方向延迟量的比(Re/Rth)优选为0.200以上、更优选为0.5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600以上。上述延迟量与厚度方向延迟量的比(Re/Rth)越大,越变得难以产生由观察角度引起的虹状色斑。而且,完全的单轴性(单轴对称)薄膜中,上述延迟量与厚度方向延迟量的比(Re/Rth)为2.0。但是,随着接近完全的单轴性(单轴对称)薄膜,有与取向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机械强度显著降低的担心,因此必须要注意。聚酯薄膜的延迟量与厚度方向延迟量的比(Re/Rth)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

本发明中,偏振片保护膜的至少一个优选为取向薄膜。对该取向薄膜的配置没有特别限定,在配置有配置于入射光侧(光源侧)的偏光板、液晶单元、和配置于出射光侧(可视侧)的偏光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配置于入射光侧的偏光板的入射光侧的偏振片保护膜、和/或配置于出射光侧的偏光板的射出光侧的偏振片保护膜优选为取向薄膜。在上述以外的位置配置取向薄膜的情况下,有时将会使液晶单元的偏光特性变化。由于不优选在需要偏光特性的部分使用本发明的高分子薄膜,因此优选作为这样的特定位置的偏光板的保护膜使用。

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与取向薄膜的慢轴方向优选为大致平行或大致垂直。在本发明中,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与取向薄膜的慢轴方向大致平行、大致垂直均可,但大致平行地配置更容易抑制虹斑。从工业制造的容易性出发,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与取向薄膜的慢轴方向优选为大致垂直的关系。此处,大致平行是指允许吸收轴与慢轴自平行的配置优选±15°以下、更优选±10°以下、进一步优选±5°以下、更进一步优选±3°以下、进一步更优选±2°以下、特别优选±1°以下的偏离。在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大致平行为实质上平行。此处,实质上平行是指以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偏离的程度允许吸收轴与慢轴平行。此处,大致垂直是指允许吸收轴与慢轴自垂直的配置优选±15°以下、更优选±10°以下、进一步优选±5°以下、更进一步优选±3°以下、进一步更优选±2°以下、特别优选±1°以下的偏离。在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大致垂直为实质上垂直。此处,实质上垂直是指以允许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偏离的程度地,吸收轴与慢轴垂直。慢轴的方向可以通过分子取向计(例如Oji Scientific Instruments Co.,Ltd.制、MOA-6004型分子取向计)进行测定来求出。

在IPS模式、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常可视侧偏光板以可视侧偏光板的吸收轴的方向与画面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光源侧偏光板以光源侧偏光板的吸收轴的方向与画面上下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

可视侧偏振片的光源侧的保护膜及光源侧偏振片的可视侧的保护膜的种类为任意的,可以适宜选择以往以来作为保护膜使用的薄膜而使用。从处理性及获得的容易性的观点出发,例如优选使用选自由三醋酸纤维素(TAC)薄膜、丙烯酸类薄膜、及环状烯烃系树脂薄膜(降冰片烯系薄膜)、聚丙烯薄膜、及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例如TPX)等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不具有双折射的薄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视侧偏振片的光源侧保护膜及光源侧偏振片的可视侧保护膜优选为具有光学补偿功能的光学补偿薄膜。那样的光学补偿薄膜可以根据液晶的各方式进行适宜选择,例如可以举出:由选自由使液晶化合物(例如盘状液晶化合物和/或双折射性化合物)分散于三醋酸纤维素中而得到的树脂、环状烯烃树脂(例如降冰片烯树脂)、丙酰基乙酸酯树脂、聚碳酸酯薄膜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树脂、含内酯环树脂、及含酰亚胺基聚烯烃树脂等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得到的光学补偿薄膜。

光学补偿薄膜能在商业上获得,因此也可以适宜选择而使用。例如可以举出:TN方式用的“Wide View-EA”及“Wide View-T”(Fujifilm Corporation制)、VA方式用的“Wide View-B”(Fujifilm Corporation制)、VA-TAC(KONICA MINOLTA,INC.制)、“Zeonor Film”(Zeon Corporation制)、“ARTON”(JSR CORPORATION制)、“X-plate”(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以及IPS方式用的“Z-TAC”(Fujifilm Corporation制)、“CIG”(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P-TAC”(Okura Industrial Co.,Ltd.制)等。

本发明的偏光板具有在聚乙烯醇(PVA)等上染有碘的偏振片的至少一个面上贴合偏振片保护膜而得到的结构,任意偏振片保护膜优选为取向薄膜。在另一个偏振片保护膜中,优选使用TAC薄膜、丙烯酸类薄膜、由降冰片烯系薄膜代表的无双折射的薄膜、光学补偿薄膜。

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偏光板,出于防反光、防眩光、抑制刮痕等目的,将各种硬涂层涂布在表面上也是优选的形态。也可以设计硬涂层、防反射层、低反射层、防眩层、或将它们组合而成的功能层。

另外,出于抑制碘色素等光学功能性色素的劣化,对于取向薄膜,理想的是波长380nm的透光率为20%以下。380nm的透光率更优选15%以下、进一步优选10%以下、特别优选5%以下。前述透光率为20%以下时,能够抑制光学功能性色素的由紫外线引起的变质。需要说明的是,透射率是对薄膜的平面以垂直方向进行测定的,可以使用分光光度计(例如日立U-3500型)进行测定。

为了使取向薄膜的波长380nm的透射率为20%以下,理想的是对紫外线吸收剂的种类、浓度、及薄膜的厚度进行适宜调节。本发明中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为公知的物质。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有机系紫外线吸收剂和无机系紫外线吸收剂,从透明性的观点出发,优选有机系紫外线吸收剂。作为有机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苯并三唑系、二苯甲酮系、环状亚氨基酯系等及其组合,只要为本发明限定的吸光度的范围就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从耐久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苯并三唑系、环状亚氨基酯系。在组合使用2种以上紫外线吸收剂的情况下,能够同时吸收各个波长的紫外线,因此能够进一步改善紫外线吸收效果。

作为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丙烯腈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举出: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2,4-二叔丁基-6-(5-氯苯并三唑-2-基)苯酚、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5-氯(2H)-苯并三唑-2-基)-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三唑-2-基)苯酚等。作为环状亚氨基酯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举出:2,2’-(1,4-亚苯基)双(4H-3,1-苯并噁嗪-4-酮)、2-甲基-3,1-苯并噁嗪-4-酮、2-丁基-3,1-苯并噁嗪-4-酮、2-苯基-3,1-苯并噁嗪-4-酮等。但是不特别限定于这些。

另外,除了紫外线吸收剂以外,在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含有除催化剂以外的各种添加剂也是优选的方式。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以举出:无机颗粒、耐热性高分子颗粒、碱金属化合物、碱土金属化合物、磷化合物、抗静电剂、耐光剂、阻燃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抗凝胶化剂、表面活性剂等。另外,为了发挥高的透明性,取向薄膜中实质上不含有颗粒也是优选的。“实质上不含有颗粒”是指:例如在无机颗粒的情况下,通过荧光X射线分析对无机元素进行定量时为50ppm以下、优选10ppm以下、特别优选检测限以下的含量。

进而,对于取向薄膜,为了使与偏振片的粘接性良好,也可以实施电晕处理、涂覆处理、火焰处理等。

在本发明中,为了改良与偏振片的粘接性,优选在取向薄膜的至少单面具有将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或聚丙烯酸类树脂中的至少1种作为主成分的易粘接层。此处,“主成分”是指为构成易粘接层的固体成分中的50质量%以上的成分。本发明的易粘接层的形成中使用的涂布液优选包含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的共聚聚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及聚氨酯树脂中的至少1种的水性涂布液。作为这些涂布液,例如可以举出:日本专利第3567927号公报、日本专利第3589232号公报、日本专利第3589233号公报、日本专利第3900191号公报、日本专利第4150982号公报等中公开的水溶性或水分散性共聚聚酯树脂溶液、丙烯酸类树脂溶液、聚氨酯树脂溶液等。

易粘接层可以如下得到:将前述涂布液涂布在纵向的单轴拉伸薄膜的单面或双面后,在100~150℃下进行干燥、进而沿横向进行拉伸,从而得到。最终的易粘接层的涂布量优选管理为0.05~0.20g/m2。若涂布量小于0.05g/m2,则有时与得到的偏振片的粘接性不充分。另一方面,若涂布量超过0.20g/m2,则有时抗粘连性降低。在取向薄膜的双面设置易粘接层时,双面的易粘接层的涂布量可以相同或不同,可以分别独立地在上述范围内进行设定。

为了赋予易滑动性,优选在易粘接层中添加颗粒。优选使用微粒的平均粒径为2μm以下的颗粒。若颗粒的平均粒径超过2μm,则颗粒变得容易从被覆层脱落。作为易粘接层中含有的颗粒,例如可以举出: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硫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镁、滑石、高岭土、粘土、磷酸钙、云母、锂蒙脱石、氧化锆、氧化钨、氟化锂、氟化钙等无机颗粒、苯乙烯系、丙烯酸系、三聚氰胺系、苯并胍胺系、有机硅系等有机聚合物系颗粒等。它们可以单独添加到易粘接层中,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而添加。

另外,作为对涂布液进行涂布的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逆转辊涂布法、凹版涂布法、吻合涂布法、辊刷法、喷涂法、气刀涂布法、线棒涂布法、管式刮刀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者组合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颗粒的平均粒径的测定是通过下述方法进行的。

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对颗粒拍摄照片,以1个最小的颗粒的大小达到2~5mm的倍率,测定300~500个颗粒的最大直径(最远的2点间的距离),将其平均值作为平均粒径。

以下,以聚酯薄膜为例对取向薄膜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聚酯薄膜可以通过通常的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例如可以举出如下方法:将使聚酯树脂熔融并挤出成形为片状的无取向聚酯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的温度下,利用辊的速度差沿纵向进行拉伸后,利用拉幅机沿横向进行拉伸,并实施热处理。

聚酯薄膜可以为单轴拉伸薄膜,也可以为双轴拉伸薄膜,将双轴拉伸薄膜作为偏振片保护膜使用时,即使从薄膜面的正上方观察,也看不到虹状色斑,但从倾斜方向观察时有时观察到虹状色斑,因此优选要注意。

若具体说明聚酯薄膜的制膜条件,则纵向拉伸温度、横向拉伸温度优选为80~130℃、特别优选为90~120℃。纵向拉伸倍率优选为1.0~3.5倍、特别优选为1.0倍~3.0倍。另外,横向拉伸倍率优选为2.5~6.0倍、特别优选为3.0~5.5倍。为了将延迟量控制为上述范围,优选控制纵向拉伸倍率与横向拉伸倍率的比率。若纵横的拉伸倍率的差过小,则变得难以提高延迟量,因此不优选。另外,将拉伸温度设定较低在提高延迟量上也是优选的应对。在接下来的热处理中,处理温度优选为100~250℃、特别优选为180~245℃。

为了抑制延迟量的变动,优选薄膜的厚度不均小。从拉伸温度、拉伸倍率给薄膜的厚度不均带来大的影响、从厚度不均的观点出发,也优选进行制膜条件的最优化。特别是若为了提高延迟量而降低纵向拉伸倍率,则有时纵向厚度不均变差。纵向厚度不均在拉伸倍率的某特定的范围有变得非常差的区域,因此理想的是在脱离该范围后设定制膜条件。

取向薄膜的厚度不均优选为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4.0%以下、特别优选为3.0%以下。

如前所述,为了将取向薄膜的延迟量控制在特定范围,可以通过适宜设定拉伸倍率、拉伸温度、薄膜的厚度来进行。例如,拉伸倍率越高、拉伸温度越低、薄膜的厚度越厚,越容易得到高的延迟量。相反,拉伸倍率越低、拉伸温度越高、薄膜的厚度越薄,越容易得到低的延迟量。但是,若增厚薄膜的厚度,则厚度方向延迟量容易变大。因此,理想的是薄膜厚度适宜设定为后述的范围。另外,优选的是,在控制延迟量的基础上,对加工所必须的物性等进行研究来设定最终的制膜条件。

取向薄膜的厚度为任意的,优选为15~300μm的范围、更优选为15~200μm的范围。即使是低于15μm的厚度的薄膜,原理上也能得到3000nm以上的延迟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薄膜的力学特性的各向异性变得显著、变得容易产生裂纹、破损等,作为工业材料的实用性显著降低。特别优选的厚度的下限为25μm。另一方面,若偏振片保护膜的厚度的上限超过300μm,则偏光板的厚度将会变得过厚,不优选。从作为偏振片保护膜的实用性的观点出发,厚度的上限优选为200μm。特别优选厚度的上限为与通常的TAC薄膜同等程度的100μm。

另外,作为向聚酯薄膜中配混紫外线吸收剂的方法,可以组合公知的方法来采用,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法等进行配混:预先使用混炼挤出机,将干燥的紫外线吸收剂和聚合物原料混合制作母料,在薄膜制膜时将规定的该母料和聚合物原料混合。

对于此时母料的紫外线吸收剂浓度,为了使紫外线吸收剂均匀地分散、并且经济地配混,优选设为5~30质量%的浓度。作为制作母料的条件,优选使用混炼挤出机、在挤出温度为聚酯原料的熔点以上且290℃以下的温度下挤出1~15分钟。在290℃以上时会增大紫外线吸收剂的减少,另外,母料的粘度降低变大。在挤出温度、1分钟以下,紫外线吸收剂的均匀的混合变困难。此时,可以根据需要添加稳定剂、色调调整剂、抗静电剂。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将取向薄膜制成至少3层以上的多层结构,并在薄膜的中间层添加紫外线吸收剂。中间层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3层结构的聚酯薄膜具体可以如下地进行制作。将作为外层用的聚酯的颗粒单独、将作为中间层用的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母料和聚酯的颗粒以规定的比例混合、干燥之后,供给到公知的熔融层叠用挤出机中,由狭缝状的模具挤出为片状,在铸造辊上冷却固化,从而制作未拉伸薄膜。即,使用2台以上的挤出机、3层的歧管或合流块(例如具有方型合流部的合流块),将构成两外层的薄膜层、构成中间层的薄膜层层叠,从管头挤出3层的片,在铸造辊上进行冷却,从而制作未拉伸薄膜。需要说明的是,发明中,为了将成为光学坏点的原因的、原料聚酯中所含有的异物除去,优选在熔融挤出时进行高精度过滤。熔融树脂的高精度过滤中使用的滤材的过滤颗粒尺寸(初始过滤效率95%)优选为15μm以下。若滤材的过滤颗粒尺寸超过15μm,则20μm以上的异物的除去容易变得不充分。

[实施例]

以下,参照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也可以在可适合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加以适宜变更来实施,这些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实施例中的物性的评价方法如下。

(1)延迟量(Re)

延迟量为由薄膜上的正交的双轴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Nxy=|Nx-Ny|)与薄膜厚度d(nm)的积(△Nxy×d)定义的参数,是表示光学的各向同性、各向异性的标准。双轴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Nxy)通过以下的方法来求出。使用分子取向计(Oji Scientific Instruments Co.,Ltd.制、MOA-6004型分子取向计),求出薄膜的慢轴方向,以慢轴方向与测定用样品长边平行的方式切成为4cm×2cm的长方形,作为测定用样品。对该样品,通过阿贝折射率计(ATAGO公司制、NAR-4T、测定波长589nm)求出正交的双轴的折射率(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与慢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Nx)及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将前述双轴的折射率差的绝对值(|Nx-Ny|)作为折射率的各向异性(△Nxy)。对于薄膜的厚度d(nm),使用电测微计(Fine Liu off Corp.,制、Miritoron 1245D)进行测定,将单位换算为nm。根据折射率的各向异性(△Nxy)与薄膜的厚度d(nm)的积(△Nxy×d)求出延迟量(Re)。

(2)背光光源的发光光谱的测定

使用Hamamatsu Photonics K.K.制多通道分光器PMA-12对各实施例中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光源的发光光谱进行测定。曝光时间设为20msec。

(3)虹斑观察

从正面及倾斜方向、在暗处目视观察各实施例中所得的液晶显示装置,关于虹斑的产生有无,判定如下。

○:未观察到虹斑

△:稍微观察到虹斑

×:没有观察到虹斑

(制造例1-聚酯A)

对酯化反应罐进行升温,在到达200℃的时刻,投入对苯二甲酸86.4质量份及乙二醇64.6质量份,边搅拌边投入作为催化剂的三氧化锑0.017质量份、乙酸镁四水合物0.064质量份、三乙胺0.16质量份。接着,进行加压升温,在表压0.34MPa、240℃的条件下进行加压酯化反应后,使酯化反应罐恢复到常压,添加磷酸0.014质量份。进而,用15分钟升温至260℃,添加磷酸三甲酯0.012质量份。接着15分钟后,用高压分散机进行分散处理,15分钟后,将所得酯化反应产物移送到缩聚反应罐中,在280℃下、减压下进行缩聚反应。

缩聚反应结束后,用95%截止直径为5μm的NASLON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从喷嘴挤出为股线状,使用预先进行了过滤处理(孔径:1μm以下)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固化,切割成颗粒状。所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A)的特性粘度为0.62dl/g,实质上不含有非活性颗粒及内部析出颗粒。(以后缩写为PET(A)。)

(制造例2-聚酯B)

将干燥的紫外线吸收剂(2,2’-(1,4-亚苯基)双(4H-3,1-苯并噁嗪-4-酮)10质量份、不含有颗粒的PET(A)(特性粘度为0.62dl/g)90质量份混合,使用混炼挤出机,得到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B)。(以后缩写为PET(B))

(制造例3-粘接性改性涂布液的制备)

通过常规方法进行酯交换反应及缩聚反应,制备作为二羧酸成分的(相对于二羧酸成分整体)对苯二甲酸46摩尔%、间苯二甲酸46摩尔%及5-磺基间苯二甲酸钠8摩尔%、作为二醇成分的(相对于二醇成分整体)乙二醇50摩尔%及新戊二醇50摩尔%的组成的水分散性含磺酸金属盐基共聚聚酯树脂。接着,将水51.4质量份、异丙基醇38质量份、正丁基溶纤剂5质量份、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0.06质量份混合后,进行加热搅拌,达到77℃后,加入上述水分散性含磺酸金属盐基共聚聚酯树脂5质量份,继续搅拌至树脂的块变没后,将树脂水分散液冷却至常温,得到固体成分浓度5.0质量%的均匀的水分散性共聚聚酯树脂液。进而,使聚集体二氧化硅颗粒(FUJI SILYSIA CHEMICAL LTD.制、SILYSIA 310)3质量份分散于水50质量份后,向上述水分散性共聚聚酯树脂液99.46质量份中加入SILYSIA 310的水分散液0.54质量份,边搅拌边加入水20质量份,得到粘接性改性涂布液。

(偏振片保护膜1)

将作为基材薄膜中间层用原料的不含颗粒的PET(A)树脂颗粒90质量份和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PET(B)树脂颗粒10质量份在135℃下进行6小时减压干燥(1Torr)后,向挤出机2(中间层II层用)供给,另外,通过常规方法将PET(A)干燥并分别向挤出机1(外层I层及外层III用)供给,在285℃下溶解。将该2种聚合物分别用不锈钢烧结体的滤材(公称过滤精度10μm颗粒95%截止)进行过滤,利用2种3层合流块进行层叠,自管头挤出为片状后,使用静电施加铸造法缠绕在表面温度30℃的铸造筒上进行冷却固化,制作未拉伸薄膜。此时,以I层、II层、III层的厚度的比成为10:80:10的方式调整各挤出机的排出量。

接着,通过逆转辊法以干燥后的涂布量为0.08g/m2的方式将上述粘接性改性涂布液涂布到该未拉伸PET薄膜的双面上后,在80℃下干燥20秒。

将该形成有涂布层的未拉伸薄膜导入到拉幅拉伸机中,边用夹具夹持薄膜的端部,边导入到温度125℃的热风区域,沿宽度方向拉伸至4.0倍。接着,在宽度方向保持拉伸的幅度,在温度225℃下处理10秒钟,进而在宽度方向进行3.0%的松弛处理,得到薄膜厚度约100μm的单轴拉伸PET薄膜。所得薄膜的Re为10300nm。

(偏振片保护膜2)

改变线速度并改变未拉伸薄膜的厚度,除此以外,与偏振片保护膜1同样地操作,进行制膜,得到薄膜厚度为约80μm的单轴拉伸PET薄膜。所得薄膜的Re为8080nm。

(偏振片保护膜3)

改变线速度并改变未拉伸薄膜的厚度,除此以外,与偏振片保护膜1同样地操作,进行制膜,得到薄膜厚度为约60μm的单轴拉伸PET薄膜。所得薄膜的Re为6060nm。

(偏振片保护膜4)

改变线速度并改变未拉伸薄膜的厚度,除此以外,与偏振片保护膜1同样地操作,进行制膜,得到薄膜厚度为约40μm的单轴拉伸PET薄膜。所得薄膜的Re为4160nm。

(偏振片保护膜5)

改变线速度并改变未拉伸薄膜的厚度,除此以外,与偏振片保护膜1同样地操作,进行制膜,得到薄膜厚度为约20μm的单轴拉伸PET薄膜。所得薄膜的Re为2050nm。

(偏振片保护膜6)

改变线速度并改变未拉伸薄膜的厚度,除此以外,与偏振片保护膜1同样地操作,进行制膜,得到薄膜厚度为约150μm的单轴拉伸PET薄膜。所得薄膜的Re为15200nm。

使用偏振片保护膜1~6,如后述那样,制成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1)

在包含PVA和碘的偏振片的单侧以偏振片的吸收轴与薄膜的慢轴垂直的方式贴附偏振片保护膜1,在其相反的面贴附TAC薄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厚度80μm),制成偏光板1。

将Sony Corporation制的BRAVIA KDL-40W920A的可视侧及光源侧的偏光板以聚酯薄膜成为与液晶相反侧(远端)的方式置换为上述偏光板1,制成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2)

在包含PVA和碘的偏振片的单侧以偏振片的吸收轴与薄膜的慢轴垂直的方式贴附偏振片保护膜2,在其相反的面贴附TAC薄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厚度80μm),制成偏光板2。

将Sony Corporation制的BRAVIA KDL-40W920A的可视侧及光源侧的偏光板以聚酯薄膜成为与液晶相反侧(远端)的方式置换为上述偏光板2,制成液晶显示装置。

(比较例1)

在包含PVA和碘的偏振片的单侧以偏振片的吸收轴与薄膜的慢轴垂直的方式贴附偏振片保护膜3,在其相反的面贴附TAC薄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厚度80μm),制成偏光板3。

将Sony Corporation制的BRAVIA KDL-40W920A的可视侧及光源侧的偏光板以聚酯薄膜成为与液晶相反侧(远端)的方式置换为上述偏光板3,制成液晶显示装置。

(比较例2)

在包含PVA和碘的偏振片的单侧以偏振片的吸收轴与薄膜的慢轴垂直的方式贴附偏振片保护膜4,在其相反的面贴附TAC薄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厚度80μm),制成偏光板4。

将Sony Corporation制的BRAVIA KDL-40W920A的可视侧及光源侧的偏光板以聚酯薄膜成为与液晶相反侧(远端)的方式置换为上述偏光板4,制成液晶显示装置。

(比较例3)

在包含PVA和碘的偏振片的单侧以偏振片的吸收轴与薄膜的慢轴垂直的方式贴附偏振片保护膜5,在其相反的面贴附TAC薄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厚度80μm),制成偏光板5。

将Sony Corporation制的BRAVIA KDL-40W920A的可视侧及光源侧的偏光板以聚酯薄膜成为与液晶相反侧(远端)的方式置换为上述偏光板5,制成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3)

在包含PVA和碘的偏振片的单侧以偏振片的吸收轴与薄膜的慢轴垂直的方式贴附偏振片保护膜6,在其相反的面贴附TAC薄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厚度80μm),制成偏光板6。

将Sony Corporation制的BRAVIA KDL-40W920A的可视侧及光源侧的偏光板以聚酯薄膜成为与液晶相反侧(远端)的方式置换为上述偏光板6,制成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4)

在包含PVA和碘的偏振片的单侧以偏振片的吸收轴与薄膜的慢轴垂直的方式贴附偏振片保护膜1,在其相反的面贴附TAC薄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厚度80μm),制成偏光板1。

将Sony Corporation制的BRAVIA KDL-42W900B的可视侧及光源侧的偏光板以聚酯薄膜成为与液晶相反侧(远端)的方式置换为上述偏光板1,制成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5)

在包含PVA和碘的偏振片的单侧以偏振片的吸收轴与薄膜的慢轴垂直的方式贴附偏振片保护膜2,在其相反的面贴附TAC薄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厚度80μm),制成偏光板2。

将Sony Corporation制的BRAVIA KDL-42W900B的可视侧及光源侧的偏光板以聚酯薄膜成为与液晶相反侧(远端)的方式置换为上述偏光板2,制成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6)

在包含PVA和碘的偏振片的单侧以偏振片的吸收轴与薄膜的慢轴垂直的方式贴附偏振片保护膜3,在其相反的面贴附TAC薄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厚度80μm),制成偏光板3。

将Sony Corporation制的BRAVIA KDL-42W900B的可视侧及光源侧的偏光板以聚酯薄膜成为与液晶相反侧(远端)的方式置换为上述偏光板3,制成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7)

在包含PVA和碘的偏振片的单侧以偏振片的吸收轴与薄膜的慢轴垂直的方式贴附偏振片保护膜4,在其相反的面贴附TAC薄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厚度80μm),制成偏光板4。

将Sony Corporation制的BRAVIA KDL-42W900B的可视侧及光源侧的偏光板以聚酯薄膜成为与液晶相反侧(远端)的方式置换为上述偏光板4,制成液晶显示装置。

(比较例4)

在包含PVA和碘的偏振片的单侧以偏振片的吸收轴与薄膜的慢轴垂直的方式贴附偏振片保护膜5,在其相反的面贴附TAC薄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厚度80μm),制成偏光板5。

将Sony Corporation制的BRAVIA KDL-42W900B的可视侧及光源侧的偏光板以聚酯薄膜成为与液晶相反侧(远端)的方式置换为上述偏光板5,制成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8)

在包含PVA和碘的偏振片的单侧以偏振片的吸收轴与薄膜的慢轴垂直的方式贴附偏振片保护膜6,在其相反的面贴附TAC薄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厚度80μm),制成偏光板6。

将Sony Corporation制的BRAVIA KDL-42W900B的可视侧及光源侧的偏光板以聚酯薄膜成为与液晶相反侧(远端)的方式置换为上述偏光板6,制成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9)

在包含PVA和碘的偏振片的单侧以偏振片的吸收轴与薄膜的慢轴垂直的方式贴附偏振片保护膜1,在其相反的面贴附TAC薄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厚度80μm),制成偏光板1。

将Sony Corporation制的BRAVIA KDL-55W900A的可视侧及光源侧的偏光板以聚酯薄膜成为与液晶相反侧(远端)的方式置换为上述偏光板1,制成液晶显示装置。

(比较例5)

在包含PVA和碘的偏振片的单侧以偏振片的吸收轴与薄膜的慢轴垂直的方式贴附偏振片保护膜2,在其相反的面贴附TAC薄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厚度80μm),制成偏光板2。

将Sony Corporation制的BRAVIA KDL-55W900A的可视侧及光源侧的偏光板以聚酯薄膜成为与液晶相反侧(远端)的方式置换为上述偏光板2,制成液晶显示装置。

(比较例6)

在包含PVA和碘的偏振片的单侧以偏振片的吸收轴与薄膜的慢轴垂直的方式贴附偏振片保护膜3,在其相反的面贴附TAC薄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厚度80μm),制成偏光板3。

将Sony Corporation制的BRAVIA KDL-55W900A的可视侧及光源侧的偏光板以聚酯薄膜成为与液晶相反侧(远端)的方式置换为上述偏光板3,制成液晶显示装置。

(比较例7)

在包含PVA和碘的偏振片的单侧以偏振片的吸收轴与薄膜的慢轴垂直的方式贴附偏振片保护膜4,在其相反的面贴附TAC薄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厚度80μm),制成偏光板4。

将Sony Corporation制的BRAVIA KDL-55W900A的可视侧及光源侧的偏光板以聚酯薄膜成为与液晶相反侧(远端)的方式置换为上述偏光板4,制成液晶显示装置。

(比较例8)

在包含PVA和碘的偏振片的单侧以偏振片的吸收轴与薄膜的慢轴垂直的方式贴附偏振片保护膜5,在其相反的面贴附TAC薄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厚度80μm),制成偏光板5。

将Sony Corporation制的BRAVIA KDL-55W900A的可视侧及光源侧的偏光板以聚酯薄膜成为与液晶相反侧(远端)的方式置换为上述偏光板5,制成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10)

在包含PVA和碘的偏振片的单侧以偏振片的吸收轴与薄膜的慢轴垂直的方式贴附偏振片保护膜6,在其相反的面贴附TAC薄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厚度80μm),制成偏光板6。

将Sony Corporation制的BRAVIA KDL-55W900A的可视侧及光源侧的偏光板以聚酯薄膜成为与液晶相反侧(远端)的方式置换为上述偏光板6,制成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11)

在包含PVA和碘的偏振片的单侧以偏振片的吸收轴与薄膜的慢轴平行的方式贴附偏振片保护膜2,在其相反的面贴附TAC薄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厚度80μm),制成偏光板2A,使用偏光板2A代替偏光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制成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12)

在包含PVA和碘的偏振片的单侧以偏振片的吸收轴与薄膜的慢轴平行的方式贴附偏振片保护膜1,在其相反的面贴附TAC薄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厚度80μm),制成偏光板1A,使用偏光板1A代替偏光板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成液晶显示装置。

将对各实施例中得到的液晶显示装置测定虹斑观察的结果示于以下的表1。

[表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广的色域,并且能够确保在任意观察角度虹状色斑的产生均被显著抑制了的良好的可视性,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极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