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能量传输的单芯密封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313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电火工品常用的点火起爆系统为热电阻点火起爆系统,电阻式火工品点火系统的电路产生的电磁脉冲、高功率微波、强射频和静电等信号会对空间及线缆产生瞬态的电磁干扰,会威胁设备的正常工作。热电阻式点火装置中的桥丝和引线与药剂直接接触而带来的桥丝或桥带的腐蚀,影响点火装置的可靠性,同时电火工品中桥丝或桥带、桥路电阻以及绝缘电阻容易随存储周期和使用环境而变化,使桥路电阻以及绝缘电阻不合格从而导致电火工品不发火或发火失效等问题。火工品中的点火电路在受外界电磁场的影响存在误点火或点火失效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常规热电阻点火装置的缺点和安全隐患,用激光点火系统代替传统的电点火工品的热电阻点火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能量传输的单芯密封光纤连接器,外形体积小、重量轻、密封性好、标准化程度高;传能光纤通过端面接触式耦合方式直接与火药接触,激光能量耦合效率高,并且在该光纤端面上蒸镀能透过点火激光的透射膜和能反射检测激光的反射膜用于在线检测光路的损耗,测试方便简单。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能量传输的单芯密封光纤连接器,包括前端壳体、陶瓷套管、陶瓷插芯、支撑圈、传能光纤、后端壳体;陶瓷插芯安装在后端壳体一端,传能光纤从后端壳体另一端的内腔端面上的端面小孔穿入并插入陶瓷插芯中心孔内,传能光纤两端分别与陶瓷插芯端面、后端壳体内腔端面平齐;陶瓷套管安装在前端壳体中心台阶孔内,通过支撑圈进行轴向定位;前端壳体安装在后端壳体的一端,陶瓷插芯穿过支撑圈的中心孔,并插入陶瓷套管中。

所述后端壳体通过侧壁上的灌胶孔注入353ND环氧树脂胶,353ND环氧树脂胶注满陶瓷插芯和后端壳体之间的区域,353ND环氧树脂胶固化后固定传能光纤。

所述前端壳体通过中心孔端部的内螺纹与后端壳体外螺纹配合连接,并通过螺纹锁固密封胶进行螺纹防松。

所述前端壳体和后端壳体的连接面处均匀分布漆封点,判别使用过程中前端壳体和后端壳体的螺纹连接是否出现松脱。

所述前端壳体为回转体,前端壳体上的中心孔为台阶孔,支撑圈通过前端壳体中心孔的台阶面定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激光点火系统的单芯光纤连接器,该光纤连接器采用光纤与火药直接接触的耦合方式,能够提高激光点火系统激光能量的耦合效率,降低系统点火阈值;光纤与壳体采用大长径比的微小孔灌胶封装,密封结构简单,操作实现方便;在光纤端面上蒸镀能透过点火激光的增透膜和能反射检测激光的反射膜,并利用光时域反射(OTDR)技术实现激光点火光纤链路损耗的在线检测,具有检测结构简单、检测激光对药剂影响小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采用105um/125um大芯径光纤配合标准的φ2.5mm陶瓷插芯传输激光能量实现较低的插入损耗,对接结构稳定、可靠,插入损耗小;采用传能光纤直接与火药接触的耦合方式,实现激光能量的高耦合效率;采用在金属壳体内加工大长径比的微小深孔并灌胶对传能光纤进行封装,实现光纤连接器内部高强度的密封;采用在光纤端面上蒸镀能透过点火激光的增透膜和能反射检测激光的反射膜实现光纤链路的在线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能量传输的单芯密封光纤连接器包括前端壳体1、陶瓷套管2、陶瓷插芯3、支撑圈4、传能光纤5、后端壳体6。陶瓷插芯3通过过盈压配安装到后端壳体6中,然后通过后端壳体6上的灌胶孔注胶,使353ND环氧树脂胶8注满陶瓷插芯3和后端壳体6的内部区域。将 105um/125um传能光纤5进行剥纤处理后从后端壳体6的端面小孔穿入并插入陶瓷插芯3中心孔内,需保证传能光纤5露出于陶瓷插芯3和后端壳体6的端面,加热放置固化。固化完成后传能光纤5完成与陶瓷插芯3和后端壳体6 的封装,对陶瓷插芯3端面和后端壳体6的端面进行研磨,使得陶瓷插芯3的端面研磨后的3D参数和表面粗糙和光洁度满足IEC标准的陶瓷插芯端面研磨质量要求,后端壳体6的端面研磨后的表面光洁度满足激光的出光和镀膜的要求。前端壳体1为回转体,中心开有通孔,为台阶孔,前端壳体1一端端部开有缺口,用于对连接器对接、插合过程进行导向定位;研磨完成后,支撑圈4 安装在陶瓷插芯3上并通过前端壳体1内孔的台阶面定位;陶瓷套管2安装在前端壳体1中心台阶孔内,通过支撑圈4进行轴向定位;前端壳体1安装在后端壳体6的一端,陶瓷插芯3穿过支撑圈4的中心孔,并插入陶瓷套管2中。前端壳体1通过中心孔端部的内螺纹与后端壳体6安装陶瓷插芯3的一端外螺纹配合连接,并对螺纹连接处进行点胶(使用螺纹锁固密封胶7)和漆封处理,三个漆封点9均匀分布在前端壳体1和后端壳体6的连接端面处,判别使用过程中前端壳体1和后端壳体6的螺纹连接是否出现松脱。在本实施例中,陶瓷插芯3为φ2.5mm陶瓷插芯。

1)光纤连接器结构设计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单芯密封光纤连接器为双端插座结构,激光输入端采用陶瓷插芯3对接结构,可与相配的ST光纤连接器对接。陶瓷插芯3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后端壳体6上,陶瓷插芯3内安装传能光纤5,陶瓷插芯3的端面经过精密研磨抛光,通过陶瓷套管2与相配合的插头的陶瓷插芯进行高精度的对接,实现激光点火光纤连接器较低的插入损耗。后端壳体6内设计有一个大长径比的微小深孔,用于将传能光纤5直接引出至火药端。通过后端壳体6 的注胶孔向后端壳体6内部灌注353ND环氧树脂胶8完成传能光纤5与后端壳体6的封装,使其能够承受火药点火时的瞬时高温高压气体,实现连接器的密封。激光点火端内部(即后端壳体6腔内)装填火药,传能光纤5的端面经研磨抛光后与后端壳体6齐平,使得火药能够与传能光纤5端面直接接触。采用这种光纤端面与火药直接接触的耦合方式,能够提高激光点火系统能量的耦合效率。

2)光纤链路损耗的检测设计

与电火工品通过测量桥路电阻来判断电路的通畅不同,激光火工品没有任何可直接电测的参量来判断光路的通畅,这是激光火工品光路检测的难点。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在光纤端面上蒸镀能透过点火激光的增透膜和能反射检测激光的反射膜,并利用光时域反射(OTDR)技术实现光纤链路损耗的在线检测。该设计具有检测结构简单、检测激光对药剂影响小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在单芯光纤连接器的基础上,结合激光点火技术原理,通过光纤端面与火药接触式耦合方式和大长径比微小深孔灌胶密封原理,使连接器满足低损耗、低点火阈值、内部密封的要求。同时通过镀能反射检测激光的反射镀膜,结合OTDR测试技术来实现激光点火光纤链路损耗的在线检测。

本实用新型说明书未详细说明部分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