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8364发布日期:2020-05-22 20:3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填充在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覆盖所述彩膜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一侧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上形成有凸起结构以及覆盖所述凸起结构的反射层,所述反射层靠近所述液晶层设置;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设置在衬底上的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具有相邻分布的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所述中心区域的厚度大于所述边缘区域的厚度;

所述凸起结构包括分布于所述中心区域的第一凸起和分布于所述边缘区域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侧壁与所述阵列基板所在的平面形成第一夹角θ1,所述第二凸起的侧壁与所述阵列基板所在的平面形成第二夹角θ2,所述第二夹角θ2与所述第一夹角θ1相同;

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呈中心对称结构,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为第一图形,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为第二图形,所述第二图形的结构和所述第一图形的结构相同;

l1表示预设的所述第一图形的最大宽度,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h1=(l1/2)*tanθ1;

h2表示预设的所述第二凸起的高度,所述第二图形的最大宽度l2=l1*(h2/h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θ1通过以下关系式确定:

θ1=θ2nd入射=θ折射/2;

θ折射=arcsin(sinθ1st入射*n空气/nce11);

其中,θ1st入射表示所述偏光片表面光线的入射角,θ2nd入射表示所述反射层表面光线的入射角;n空气表示空气的折射率,nce11表示液晶/彩膜的折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边数相同且不小于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呈六边形或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为波浪形凸起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中心区域内的像素电极、覆盖所述薄膜晶体管和所述像素电极的钝化层、位于所述钝化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凸起结构以及所述反射层,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有源层、漏电极、源电极以及将所述栅极与所述有源层、所述漏电极和所述源电极绝缘隔开的栅绝缘层,所述栅绝缘层覆盖所述边缘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设于所述衬底一侧的多条栅线、多条数据线;

所述薄膜晶体管为顶栅型薄膜晶体管或底栅型薄膜晶体管,每相邻两行的像素单元之间设置有一条所述栅线,每相邻两列像素单元之间设置有一条所述数据线;或者,

所述薄膜晶体管为双栅型薄膜晶体管,每相邻两行的像素单元之间设置有两条所述栅线,每相邻两列像素单元之间设置有一条所述数据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上,正对所述阵列基板中的数据线和薄膜晶体管的位置处未设置所述凸起结构。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相对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填充两者之间的液晶层、覆盖彩膜基板远离液晶层一侧的偏光片,阵列基板上设有凸起结构和覆盖凸起结构的反射层,反射层靠近液晶层设置;阵列基板包括设置在衬底上的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具有相邻的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中心区域的厚度大于边缘区域的厚度;凸起结构包括中心区域的第一凸起和边缘区域的第二凸起,第二凸起的侧壁与阵列基板所在的平面之间的第二夹角与第一凸起的侧壁与阵列基板所在的平面之间的第一夹角相同,从而确定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尺寸。该显示面板的各个方向的反射率均一,有效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尹岩岩;王智勇;邢红燕;龙志强;谷印麟;王明景;孙琦;付伟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9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