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78132发布日期:2021-03-23 11:12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平面显示器(f1atpane1disp1ay,fpd)己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平面显示器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如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1disp1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eddiode,oled)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1asmadisp1aypane1,pdp)及场发射显示器(fieldemissiondisplay,fed)等。

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在采用弓形数据线进行驱动时,会存在边缘像素与显示区内部像素亮度存在差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改善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在采用弓形数据线进行驱动时,会存在边缘像素与显示区内部像素亮度存在差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具有显示区以及包围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子像素,位于相邻子像素行之间的栅线,以及主体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呈弓形的数据线;

位于所述显示区边缘的所述数据线包括弯折到所述非显示区的凸出部;所述栅线所在层具有补偿部,所述补偿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凸出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交叠,构成补偿电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相邻子像素行之间具有栅线组,所述栅线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栅线和第二栅线;

对于任一子像素行,所述补偿部包括:第一补偿部和第二补偿部;所述第一补偿部连接于当前子像素行与下一子像素行之间的所述第一栅线,且朝向所述凸出部一侧延伸;所述第二补偿部连接于当前子像素行与上一子像素行之间的所述第二栅线,且朝向所述凸出部一侧延伸。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补偿部的面积与所述第一栅线在所述显示区连接的栅极的面积相等;

所述第二补偿部的面积与所述第二栅线在所述显示区连接的栅极的面积相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补偿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栅线在所述显示区连接的栅极的形状相同;

所述第二补偿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栅线在所述显示区连接的栅极的形状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补偿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数据线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

所述第二补偿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数据线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一弓形所述数据线包括多个依次衔接的弓形部,每一所述弓形部包括位于当前子像素行中相邻两个子像素之间的第一分部,位于下一子像素行中相邻两个子像素之间的第二分部,以及位于当前子像素行与下一子像素行之间且跨越两个子像素连接所述第一分部和所述第二分部的第三分部;

所述显示区内部所述数据线的所述第一分部两侧分别通过晶体管电连接有所述子像素,所述第二分部两侧分别通过晶体管电连接有所述子像素;所述显示区边缘所述数据线仅位于所述显示区的所述第一分部两侧或所述第二分部分别通过晶体管连接有所述子像素。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分部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分别电连接于不同的所述栅线组;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分部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分别电连接于不同的所述栅线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子像素行包括多个循环依次排布的第一子像素组、第二子像素组和第三子像素组;所述第一子像素组、所述第二子像素组、所述第三子像素组均具有依次排布的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

所述显示区内部所述数据线包括多个循环排布的数据线组,每一所述数据线组包括第一类数据线、第二类数据线和第三类数据线;

所述第一类数据线中所述第一分部位于当前子像素行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组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组之间,且通过晶体管电连接所述第一子像素组的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组的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所述第二分部位于下一子像素行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组中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和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之间,且通过晶体管电连接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和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

所述第二类数据线中所述第一分部位于当前子像素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组中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和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之间,且分别通过晶体管电连接第二颜色子像素和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所述第二分部位于下一子像素行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组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组之间,且通过晶体管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子像素组的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组的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

所述第三类数据线中所述第一分部位于当前子像素行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组中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和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之间,且通过晶体管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和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所述第二分部位于下一子像素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组中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和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之间,且通过晶体管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和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与所述第一类数据线中所述第一分部电连接的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电连接于当前子像素行与下一子像素行之间的所述第一栅线,与所述第一类数据线中所述第一分部电连接的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通过所述晶体管电连接于当前子像素行与上一子像素行之间的所述第二栅线,与所述第一类数据线中所述第二分部电连接的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通过所述晶体管电连接于当前子像素行与下一子像素行之间的所述第二栅线,与所述第一类数据线中所述第二分部电连接的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通过所述晶体管电连接于下一子像素行与再下一子像素行之间的所述第一栅线;

与所述第二类数据线中所述第一分部电连接的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通过所述晶体管电连接于当前子像素行与下一子像素行之间的所述第一栅线,与所述第二类数据线中所述第一分部电连接的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通过所述晶体管电连接于当前子像素行与上一子像素行之间的所述第二栅线,与所述第二类数据线中所述第二分部电连接的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通过晶体管电连接于下一子像素行与再下一子像素行之间的所述第一栅线,与所述第二类数据线中所述第二分部电连接的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通过晶体管电连接于当前子像素行与下一子像素行之间的所述第二栅线;

与所述第三类数据线中所述第一分部电连接的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通过所述晶体管电连接于当前子像素行与上一子像素行之间的所述第二栅线,与所述第三类数据线中所述第一分部电连接的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通过所述晶体管电连接于当前子像素行与下一子像素行之间的所述第一栅线,与所述第三类数据线中所述第二分部电连接的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通过晶体管电连接于下一子像素行与再下一子像素行之间的所述第一栅线,与所述第三类数据线中所述第二分部电连接的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通过晶体管电连接于当前子像素行与下一子像素行之间的所述第二栅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触控信号线,所述触控信号线呈弓形,且位于相邻两条所述数据线之间的两列子像素之间的间隙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偿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触控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不交叠。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如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显示基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有益效果如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对于弯折到非显示区数据线的凸出部,通过在栅线所在层设置与凸出部可以交叠的补偿部,进而可以使位于非显示区的数据线的凸出部与补偿部形成补偿电容,避免现有技术的显示基板,在采用弓字形数据线进行驱动时,因数据线的部分弯折到非显示区,而非显示区不设置子像素,在弯折到非显示区的该部分数据线不电连接有晶体管,进而相比于在垂直于第一方向整条都位于显示区的数据线,边缘的数据线连接的晶体管数量降低,形成的交叠电容较低,对于同一行的像素进行充电时,会产生的信号延迟量不同,造成对同一行像素的充电量不同,进而造成亮度不同的问题,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可以改善位于边缘的数据线,因部分位于非显示区造成对边缘位置处的像素充电不足,以及边缘处的像素与显示区的像素亮度不同的问题;而且,因显示区边缘处与显示区内部发生交叠电容(cdg)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边缘部分区域不设置晶体管,也即,缺少晶体管的栅极与数据线产生的交叠电容,因而,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栅线所在层设置补偿部,而非其它膜层设置补偿部,可以实现对显示区边缘处以及显示内部交叠电容差异的较为准确地补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左侧在具有凸出部e位置处的局部放大膜层示意图;

图3为图1右侧在具有凸出部e位置处的局部放大膜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条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的不同结构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括有触控信号线4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左侧在具有凸出部e位置处的局部放大膜层示意图;

图8为图6右侧在具有凸出部e位置处的局部放大膜层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架构在一帧内的亮暗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其中,图2为图1在左侧具有凸出部位置处的局部膜层示意图,图3为图1右侧具有凸出部位置处的局部膜层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具有显示区aa以及包围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bb,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子像素1,位于相邻子像素行之间的栅线2,以及主体方向沿第一方向oo’延伸且呈弓形的数据线3;

位于显示区aa边缘的数据线3包括弯折到非显示区bb的凸出部e;栅线2所在层具有补偿部f,补偿部f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凸出部e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交叠,构成补偿电容。具体的,例如,显示基板为图1所示的规整的矩形,显示区aa边缘的数据线3具体可以是图1最左侧的数据线3(也即第一条数据线data1),也可以是图1最右侧的数据线3(也即第七条数据线data7),由于数据线3为弓形,在垂直于第一方向oo’上,具有弯折到非显示区bb的凸出部e,则,对于最左侧的数据线3,如图2所示(图2为图1左侧的凸出部e所在位置处的局部膜层示意图,图2右侧的两个图分别为图2左侧图中两个虚线方框位置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在栅线2所在层,可以设置补偿部f,以使弯折到非显示区bb的数据线3的凸出部e与补偿部f产生交叠,形成补偿电容;对于最右侧的数据线3,如图3所示(图3为图1右侧的凸出部e所在位置处的局部膜层示意图,图3右侧的两个图分别为图3左侧图中两个虚线方框位置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在栅线2所在层,可以设置补偿部f,以使弯折到非显示区bb的数据线3的凸出部e与补偿部f产生交叠,形成补偿电容。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是以显示基板具有4行12列子像素,8条栅线,7条数据线为例进行的示意说明,在具体实施时,显示基板可以具有其它数量行列的子像素,以及其它数量的栅线,其它数量的数据线,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对于弯折到非显示区数据线的凸出部,通过在栅线所在层设置与凸出部可以交叠的补偿部,进而可以使位于非显示区的数据线的凸出部与补偿部形成补偿电容,避免现有技术的显示基板,在采用弓字形数据线进行驱动时,因数据线的部分弯折到非显示区,而非显示区不设置子像素,在弯折到非显示区的该部分数据线不电连接有晶体管,进而相比于在垂直于第一方向整条都位于显示区的数据线,边缘的数据线连接的晶体管数量降低,形成的交叠电容较低,对于同一行的像素进行充电时,会产生的信号延迟量不同,造成对同一行像素的充电量不同,进而造成亮度不同的问题,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可以改善位于边缘的数据线,因部分位于非显示区造成对边缘位置处的像素充电不足,以及边缘处的像素与显示区的像素亮度不同的问题;而且,因显示区边缘处缺少晶体管的栅极与数据线产生的交叠电容,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栅线所在层设置补偿部,而非其它膜层设置补偿部,可以实现对显示区边缘处以及显示内部交叠电容差异的较为准确地补偿。

在具体实施时,结合图1所示,每相邻子像素行之间具有栅线组,栅线组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栅线21和第二栅线22,即,对于任一子像素行,该子像素行上方栅线组中的第二栅线22(较同一栅线组中的第一栅线21)更接近该子像素行,该子像素行下方的栅线组中,第一栅线21(较同一栅线组中的第二栅线22)更接近该子像素行;

对于任一子像素行,结合图2或图3所示,补偿部f包括:第一补偿部f1和第二补偿部f2;第一补偿部f1连接于当前子像素行与下一子像素行之间的第一栅线21,且朝向凸出部e一侧延伸;第二补偿部f2连接于当前子像素行与上一子像素行之间的第二栅线22,且朝向凸出部e一侧延伸,如此,可以在形成栅线时,通过同一构图工艺形成补偿部,而且,第一补偿部f1和第二补偿部f2的设置位置,与显示区内部设置晶体管位置处的栅线层的设置位置相同,进而实现对边缘处数据线与显示区内部数据线交叠电容差异的准确消除。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补偿部f1的面积与第一栅线21在显示区aa连接的栅极的面积相等;第二补偿部f2的面积与第二栅线22在显示区aa连接的栅极的面积相等。进一步地,第一补偿部f1的形状与第一栅线21在显示区aa连接的栅极的形状相同;第二补偿部f2的形状与第二栅线22在显示区aa连接的栅极的形状相同,如此设置,有利于显示区边缘处的数据线3与第一补偿部f1产生的交叠电容,与显示区aa内部的数据线3与栅极产生的交叠电容相同。

在具体实施时,参见图2或图3所示,第一补偿部f1在垂直于第一方向oo’上的宽度h1大于数据线3在垂直于第一方向oo’上的宽度h;第二补偿部f2在垂直于第一方向上的宽度h2大于数据线3在垂直于第一方向上的宽度h。

在具体实施时,结合图4和图5所示,每一弓形数据线3包括多个依次衔接的弓形部30,每一弓形部30包括位于当前子像素行中相邻两个子像素之间的第一分部31,位于下一子像素行中相邻两个子像素之间的第二分部32,以及位于当前子像素行与下一子像素行之间且跨越两个子像素连接第一分部31和第二分部32的第三分部33,同一数据线3的相邻两个弓形部30可以通过第四分部34连接,例如,如图5所示,对于第二条数据线data2,沿第一方向oo’,包括相互衔接的两段弓形部30,对于位于上方的弓形部30,其包括位于第一行子像素s1中相邻两个子像素之间的第一分部31,位于第二行子像素s2中相邻两个子像素之间的第二分部32,以及位于第一行子像素s1与第二行子像素s2之间跨越两个子像素宽度且连接第一分部31和第二分部32的第三分部33;

显示区aa内部数据线5的第一分部31两侧分别通过晶体管电连接有子像素,第二分部32两侧分别通过晶体管电连接有子像素;显示区边缘数据线仅位于显示区aa的第一分部31或第二分部32两侧分别通过晶体管连接有子像素。例如,如图5所示,对于最左侧的第一条数据线data1,其第一分部31位于显示区aa,则,仅位于显示区aa的第一分部31的两侧分别通过晶体管连接有子像素;而对于最右侧的第七条数据线data7,其第二分部32位于显示区aa,则,仅位于显示区aa的第二分部32的两侧分别通过晶体管连接有子像素。

在具体实施时,结合图1或图5所示,电连接于第一分部31的两个子像素分别电连接于不同的栅线组;电连接于第二分部32的两个子像素分别电连接于不同的栅线组。

在具体实施时,结合图5所示,每一子像素行包括多个循环依次排布的第一子像素组z1、第二子像素组z2和第三子像素组z3;第一子像素组z1、第二子像素组z2、第三子像素组z3均具有依次排布的第一颜色子像素r、第二颜色子像素g和第三颜色子像素b;

显示区内部数据线3包括多个循环排布的数据线组d,每一数据线组d包括第一类数据线d1、第二类数据线d2和第三类数据线d3;

第一类数据线d1(如图5中的左起第二条数据线data2)中第一分部31位于当前子像素行(第一分部31所在的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一行子像素s1)的第一子像素组z1和第二子像素组z2之间,且通过晶体管电连接第一子像素组z1的第三颜色子像素b和第二子像素组z2的第一颜色子像素r,第二分部32位于下一子像素行(例如,如图5中的第二行子像素s2)的第一子像素组z1中第一颜色子像素r和第二颜色子像素g之间,且通过晶体管电连接第一颜色子像素r和第二颜色子像素g;

第二类数据线d2(如图5中的左起第三条数据线data3)中第一分部31位于当前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一行子像素s1)的第二子像素组z2中第二颜色子像素g和第三颜色子像素b之间,且分别通过晶体管电连接第二颜色子像素g和第三颜色子像素b,第二分部32位于下一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二行子像素s2)的第一子像素组z1和第二子像素组z2之间,且通过晶体管分别电连接第一子像素组z1的第三颜色子像素b和第二子像素组z2的第一颜色子像素r;

第三类数据线d3(如图5中的左起第四条数据线data4)中第一分部31位于当前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一行子像素s1)的第三子像素组z3中第一颜色子像素r和第二颜色子像素g之间,且通过晶体管分别电连接第一颜色子像素r和第二颜色子像素g,第二分部32位于下一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二行子像素s2)的第二子像素组z2中第二颜色子像素g和第三颜色子像素b之间,且通过晶体管分别电连接第二颜色子像素g和第三颜色子像素b。

在具体实施时,结合图5所示,与第一类数据线d1中第一分部31电连接的第三颜色子像素b电连接于当前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一行子像素s1)与下一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二行子像素s2)之间的第一栅线21,与第一类数据线d1中第一分部31电连接的第一颜色子像素r通过晶体管电连接于当前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一行子像素s1)与上一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一行子像素s1上方的子像素行,图5中未示出)之间的第二栅线22,与第一类数据线d1中第二分部32电连接的第一颜色子像素r通过晶体管电连接于当前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一行子像素s1)与下一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二行子像素s2)之间的第二栅线22,与第一类数据线d1中第二分部32电连接的第二颜色子像素g通过晶体管电连接于下一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二行子像素s2)与再下一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三行子像素s3)之间的第一栅线21;

与第二类数据线d2中第一分部31电连接的第二颜色子像素g通过晶体管电连接于当前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一行子像素s1)与下一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二行子像素s2)之间的第一栅线21,与第二类数据线d2中第一分部31电连接的第三颜色子像素b通过晶体管电连接于当前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一行子像素s1)与上一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一行子像素s1上方的子像素行,图5中未示出)之间的第二栅线22,与第二类数据线d2中第二分部32电连接的第三颜色子像素b通过晶体管电连接于下一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二行子像素s2)与再下一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三行子像素s3)之间的第一栅线21,与第二类数据线d2中第二分部3电连接的第一颜色子像素r通过晶体管电连接于当前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一行子像素s1)与下一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二行子像素s2)之间的第二栅线22;

与第三类数据线d3中第一分部31电连接的第一颜色子像素r通过晶体管电连接于当前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一行子像素s1)与上一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一行子像素s1上方的子像素行,图5未示出)之间的第二栅线22,与第三类数据线d3中第一分部31电连接的第二颜色子像素g通过晶体管电连接于当前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一行子像素s1)与下一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二行子像素s2)之间的第一栅线21,与第三类数据线d3中第二分部32电连接的第二颜色子像素g通过晶体管电连接于下一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二行子像素s2)与再下一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三行子像素s3)之间的第一栅线21,与第三类数据线d3中第二分部32电连接的第三颜色子像素b通过晶体管电连接于当前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一行子像素s1)与下一子像素行(例如,图5中的第二行子像素s2)之间的第二栅线22。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是以弓形的数据线3在垂直于第一方向oo’的方向上横跨两个子像素的宽度为例进行的示意说明,在具体实施时,弓形的数据线3还可以是其它的设置方式,例如,弓形的数据线3在垂直于第一方向oo’的方向上横跨三个、四个或更多个子像素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在具体实施时,参见图6、图7和图8所示,其中,图7为图6在左侧具有凸出部e位置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在右侧具有凸出部e位置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显示基板还包括触控信号线4,触控信号线4呈弓形,且位于相邻两条数据线3之间的两列子像素之间的间隙处。

在具体实施时,结合图7或图8所示,补偿部f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触控信号线4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不交叠。

结合图6以及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的设置方式,采用source2dot反转以及弓形扫描像素架构,一帧内同一列像素的极性相反,恰好可实现亮度抵消,无摇头纹现象。同时,这种source2dot反转以及弓形扫描像素架构也可以aa区data1(显示基板最左侧的数据线)和datan(显示基板最右侧的数据线,如图1中的data7)进行电容补偿设计,可以避免显示区边缘处的像素与显示区内部的像素因负载不同造成的充电率差异而体现出亮度差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如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基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有益效果如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对于弯折到非显示区数据线的凸出部,通过在栅线所在层设置与凸出部可以交叠的补偿部,进而可以使位于非显示区的数据线的凸出部与补偿部形成补偿电容,避免现有技术的显示基板,在采用弓字形数据线进行驱动时,因数据线的部分弯折到非显示区,而非显示区不设置子像素,在弯折到非显示区的该部分数据线不电连接有晶体管,进而相比于在垂直于第一方向整条都位于显示区的数据线,边缘的数据线连接的晶体管数量降低,形成的交叠电容较低,对于同一行的像素进行充电时,会产生的信号延迟量不同,造成对同一行像素的充电量不同,进而造成亮度不同的问题,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可以改善位于边缘的数据线,因部分位于非显示区造成对边缘位置处的像素充电不足,以及边缘处的像素与显示区的像素亮度不同的问题;而且,因显示区边缘处与显示区内部发生交叠电容(cdg)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边缘部分区域不设置晶体管,也即,缺少晶体管的栅极与数据线产生的交叠电容,因而,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栅线所在层设置补偿部,而非其它膜层设置补偿部,可以实现对显示区边缘处以及显示内部交叠电容差异的较为准确地补偿。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