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连接器末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04600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光连接器末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光纤光学,更具体来说,本发明设及光信号通过扩束光接口从一根光 纤到另一根光纤的便利化。
【背景技术】
[0002] 在不同的行业中,例如电信,光信号被用来传送数据,尤其是经过远距离。光信号 通过光缆传送,光缆被设计成经由完整的内部反射来传播通过光纤的光信号。光缆优于铜 基电缆,该是因为它们是柔性的且可容纳许多光纤。因此,在更远的距离上,由于诸如较低 的信号衰减和更大的宽带容量等特征,更愿意使用光信号而不是电磁信号。此外,光信号是 多用途的,可W集成到传感器阵列来为例如压力、温度、压强和旋转,该样的条件提供反馈。 由于其更小的尺寸、较低的电力需求或完全不需要电、W及抗电磁干扰的特点,光传感器优 于机电传感器。然而,光纤传输的一个限制是光信号必须准确地从一根光缆传送至另一根 光缆,因为任何的光损失都能够显著地衰减信号。
[0003] 本领域中已知的光纤连接器技术主要有两种类型,物理接触型和扩束型。在物理 接触型光纤连接器中,两根光缆被反向引导并被贴附于陶瓷套管,准确地将光信号从一根 光缆引导到另一根光缆。每一侧的套管,一般由陶瓷材料制成,被精确地抛光,W使得光信 号从源到目的光缆尽可能多地被保持守恒。对准定位器和轴向弹黃可W被用来确保正确的 对准。物理接触型连接器组件出现的问题包括由于套管之间的空隙、套管彼此间没有对齐、 W及光缆间没有对齐造成的信号损失。
[0004] 用于光纤连接器的扩束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传输的可替代的方式。在该样的连接 器中,套管将来自源光缆的光信号引导至透镜。然后该信号通过第二透镜再聚焦并引导至 其目的地。该技术的一个优点是光缆不需要接触。因此,该技术防止了能够衰减光信号的 机械磨损和连接器元件的污染积聚。然而,由于仍然使用对准定位器和轴向弹黃,因而仍然 存在确保多根光缆和多个套管的正确轴向对准的困难。例如,图5A和5B显示了一种对准 定位器,该对准定位器包含多个对准腔,每个腔从任一端接收光纤末端,W使光纤末端能够 在腔的中间连接。
[0005] 在光纤的所有应用中,确保传送的光信号守恒地从一根光缆传递至另一根光缆已 经变成必须的。在光纤连接中的即使微小的不对准都会导致大量的信号损失。另外,现有 的光连接器安装和拆卸均很费时。因此移除附件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再者,现有 的光连接器被限于一种连接、压紧环或环氧树脂粘合剂的形式。另外,由于现有技术中使用 的透镜是不可拆卸的,现有的光连接器被限于一种单一的光纤类型、光波长和焦距。因此在 本领域中需要设计出解决任何或全部前述问题的光连接器。本发明就是出于该样的目的, 通过设计一种扩束光连接器末端,更有效地对准光纤,同时对于各种类型的光纤、不同波长 和焦距的光信号都保持可操作性。

【发明内容】

[0006]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的、廉价的、易于清洁的光连接器末 端,它利用扩束技术确保最小的信号损失,同时提供在现场安装的便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 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加热用于其附接至光缆的光连接器末端。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 一种光连接器末端,它可与用于将信号传送至第二接收透镜末端的对准机构或定位器结合 使用。
[0007] 根据本发明的该些和其它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连接器末端,包括末端主 体、套管和模造透镜,作为=个不同的部分。所述末端主体是模块化的,并被设计成与任何 市售的光缆上的连接器的腔配合。环氧树脂和/或压紧环可W被用来使所述末端主体和所 述套管更长期地附着在一起。被插入的光缆穿过所述末端主体和套管。所述套管被设计成 引导连接器穿过连接器直至它接触所述模造透镜。所述模造透镜是模块化的,并为了来自 光纤的光信号而设计,确保光信号越过空气间隙守恒地被传送至第二接收透镜末端,W最 终传送至第二光缆。所述模造透镜能够被设计成传送任何市售的光缆的光信号。因此,所 述模造透镜的替代的实施例能够传送不同波长和焦距的光信号。
[000引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光连接器末端,包括末端主体、可拆卸的模块 化的集成套管、W及模造透镜组件。所述末端主体也是模块化的和可拆卸的。它引导光缆 直到所述集成套管和模造透镜处。所述光缆与所述模造透镜接触,所述模造透镜引导来自 光纤的光信号穿过并聚焦或对该光信号进行处理W传送至第二接收透镜末端。
[0009]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光连接器末端,包括单个集成的末端主体、套 管和模造透镜。所述集成的连接器的所述末端主体部分允许光缆通到所述套管,套管引导 光缆与集成的模造透镜接触。然后所述模造透镜聚焦或处理来自光缆的光信号用W传送至 第二接收透镜末端。所述集成的模造透镜能够被设计成传送任何市售的光缆的光信号。因 此,所述模造透镜的替代的实施例能够传送不同波长和焦距的光信号。
[0010] 参照下面的说明,并结合附图,本发明的该些和其它的目的,及其许多预期的优 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0011] 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说明并结合附图,可W更完整地了解并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及 其许多随之而来的优点,其中:
[0012]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两件式光连接器的套管和模造透镜;
[0013]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末端主体;
[0014] 图3A示出了图1中的套管主体;
[0015] 图3B是图1中的末端、套管和光缆的剖视图;
[0016]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单件式光连接器的平面图;
[0017] 图5A是具有现有技术的对准腔的对准定位器的前视图;
[001引图5B是图5A中的对准定位器的侧视图;
[0019] 图6A和6B示出了具有弹黃的本发明的可替代的实施例;
[0020] 图6C和6D示出了与图1-4、6A和6B中的实施例一起使用的可拆卸的透镜拟及
[0021] 图7示出了在对准定位器中的光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在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为了清楚起见将会使用特定的术语。然而,本 发明不旨在限于如此选择的特定术语,并且应该理解的是每个特定术语包括所有W相似的 方式工作W实现类似的目的的技术等效物。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为了说明的目的进 行描述,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可其它未在附图中具体示出的形式实施。
[0023] 回到附图,图1-3示出了两件式装置5,图4示出了单件式光学末端10。因此,图1 示出了根据非限制性的说明性实施例的本发明的总体应用。光连接器末端一般包括末端主 体100、套管200、和模造透镜300。如下面更详细的描述,末端主体100的前部与套管200 的后部连接。末端主体100的后部接收市售的光缆7。套管200的前部一体化地形成模块 化的模造透镜300。模造透镜300聚焦来自所接收的光缆7的光信号,该样光信号能够被 传送至第二接收透镜末端,W传送至市售的第二光缆。末端主体100、套管200和模造透镜 300能够用于传送来自具有不同的光波长和焦距的多种类型的光缆类型的信号。还应当理 解在此实施例和替代的实施例中,插入的光缆7可W包括多根单独的光纤。例如,尽管模造 透镜300与套管200形成一体,它也可W形成分离件,连接到(例如被卡到)套管200的前 部(参见图60。透镜300也可W由玻璃制成并粘附于套管200。因此,在组成最终的组件 之前,本发明的所有=个部件可W是可拆卸的和模块化的。
[0024] 回到图2,图2进一步详细显示了末端主体100。末端主体100是细长的且具有后 端部110、中部120和与后端部110相对的前端部130。末端主体100形成具有纵向形状和 环形横截面的单个整体。前端部130具有最大的外径,且被配置成接收套管200。中部120 具有相对于前端部130减小的外径。该样,更大的前端部130能够容纳扩大的开口 194并 形成表面,W保持套管200。后端部110具有相对于中部120和前端部130减小的外径。第 一肩部132被形成于前端部130和中部120交接的地方。因此,当装置5被插入连接器,连 接器上的夹子可W可释放地接合第一肩部132W将连接器锁定到装置5。第二肩部122被 形成于中部120交接后部110的地方。后端部110保持光缆,由此光缆套滑过后端部110 的上表面,并且可选地抵靠第二肩部122 (或甚至第一肩部132),同时光缆的顶部与第二肩 部122 (第一肩部132)齐平。弯曲的底部112被设置在第二肩部122的底部,用于提供应 力释放。
[0025] 末端主体100的后端部110与市售的光缆配合,优选使用环氧树脂或压紧环。具 体来说,末端主体100的后端部1100的远端滑入连接器的腔中,从而使光缆7进入末端主 体的端部的中空的孔190。
[0026] 中屯、孔190沿着末端主体100的整个长度延伸。孔190从后端部110延伸,穿过 中部120,部分地进入末端主体100的前端130。中屯、孔接收光缆7,并形成具有内表面103 的末端壁101,内表面103形成孔190的外边界。扩大的开口 194形成于末端主体100的近 端。扩大的开口 194在前端部130的远端形成环形壁13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