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99794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装卸的鼓单元和显影剂单元、以及对鼓单元的感光鼓进行曝光的曝光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公知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具有感光鼓与显影剂容纳部等;以及曝光装置,被配置于处理单元的近前位置,用于对感光鼓进行曝光。该图像形成装置构成为能够从装置主体的上侧装卸处理单元。

【发明内容】

[0003]但是,在显影剂容纳部内的显影剂减少的情况下,需要更换处理单元的显影剂容纳部,而为了减少显影剂容纳部的更换次数,期望尽可能地增大显影剂容纳部的显影剂容量。
[0004]然而,当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中将显影剂容纳部配置于处理单元的下方的情况下,如果增大显影剂容纳部,则在装卸处理单元时,容易干扰到近前侧的曝光装置。因此,存在难以相对于装置主体装卸处理单元(显影剂容纳部)的可能性。
[0005]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相对于装置主体装卸显影剂容纳部并且增大了显影剂容量的图像形成装置。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鼓盒,具有感光鼓,能够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装卸;显影剂盒,容纳向所述感光鼓供给的显影剂,能够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装卸;以及曝光装置,构成为对所述感光鼓进行曝光,所述装置主体具有:鼓引导件,构成为以使所述鼓盒在所述曝光装置的上方通过的方式对所述鼓盒的装卸进行引导;以及显影引导件,构成为以使所述显影剂盒在所述曝光装置的下方通过的方式对所述显影剂盒的装卸进行引导。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激光打印机的概略结构的图。
[0008]图2是示出从图1的激光打印机拆卸了鼓盒和显影盒的状态的图。
[0009]图3是示出从侧面观察显影盒的图。
[0010]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激光打印机的概略结构的图。
[0011]图5是示出从图4的激光打印机拆卸了鼓盒的状态的图。
[0012]图6是示出从变形例的激光打印机拆卸了鼓盒和调色剂盒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第一实施方式]
[0014]接下来,适当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首先,说明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激光打印机I的概略结构,之后,说明本发明的特征部分。
[0015]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方向是按照以使用激光打印机I的用户作为基准的方向来说明的。即,将图1中的右侧设为“前”,将左侧设为“后”,将近前侧设为“左”,将里侧设为“右”。另外,将图1中的上下方向设为“上下”。
[0016]<激光打印机的概略结构>
[0017]如图1所示,激光打印机I主要包括装置主体2以及设置于装置主体2的上方的作为原稿读取装置的一例的平台式扫描仪(flatbed scanner) 3ο另外,激光打印机I在装置主体2内主要包括供纸部4、图像形成部5以及排出部9。
[0018]装置主体2包括作为第一开闭部件的一例的顶盖21以及作为第二开闭部件的一例的前盖22。顶盖21能够转动地被设置于装置主体2的上部,并构成为在敞开用于后述的鼓盒60通过的第一开口 21A的第一敞开位置(图2的位置)与封闭第一开口 21A的第一封闭位置(图1的位置)之间移动。
[0019]前盖22能够转动地设置于装置主体2的前部,并构成为在敞开用于后述的作为显影剂盒的一例的显影盒70通过的第二开口 22k的第二敞开位置(图2的位置)与封闭第二开口 22A的第二封闭位置(图1的位置)之间移动。另外,用于载置纸张P的手动托盘22B能够转动地设置于前盖22。
[0020]平台式扫描仪3是具有公知的结构的原稿读取装置,在复印时,对原稿照射光并读取图像,从而生成图像数据。该平台式扫描仪3被配置于装置主体2的上方,与第一开口21A相对。另外,平台式扫描仪3构成为能够以比顶盖21靠后侧的位置为中心进行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该平台式扫描仪3与顶盖21 —起向上方转动,能够从第一开口 21A装卸后述的鼓盒60。
[0021]供纸部4是用于向图像形成部5供给纸张P的结构,被设置于装置主体2内的下部。该供纸部4主要由供纸托盘41、纸张按压板42、拾取辊43、分离辊44A、分离垫44B、第一传送棍对45、第二传送棍对46、定位棍对47以及供给路径48构成。
[0022]第一传送辊对45由设置于显影盒70侧的上侧辊45A和设置于装置主体2侧的下侧辊45B构成。在上侧辊45A与显影盒70的前端部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75 (还参照图3)。压缩弹簧75对上侧辊45A朝向下侧辊45B施力。
[0023]供给路径48是用于将从供纸托盘41送出的纸张P向图像形成部5传送的路径,详细地说向感光鼓61与转印辊63之间传送的路径,其从拾取辊43附近向前斜上方延伸,使前进路径向后方弯曲,并向感光鼓61与转印辊63之间延伸。另外,供给路径48是在第二传送辊对46与定位辊对47之间的部分、详细地说在显影盒70的下侧的部分向下方凹陷的路径。
[0024]另外,在第一传送辊对45的前侧设置有板状的引导部件49。引导部件49构成为能够以第一传送辊对45的近前附近为中心而上下地摆动。引导部件49构成为前端49A通过未图示的联动部件等而与前盖22的开闭动作联动地摆动。具体来说,引导部件49构成为如果关闭前盖22,则前端49A向上抬起,如果打开前盖22,则前端49A向下垂下(参照图2)。
[0025]载置于供纸托盘41的纸张P通过纸张按压板42而靠近拾取辊43,并通过拾取辊43进行供给。被供给的纸张P通过分离辊44A与分离垫44B来逐张地分离,在装置主体2的前侧大致U字形地弯曲,之后,通过第一传送辊对45、第二传送辊对46来传送。然后,纸张P通过定位辊对47来校正歪斜,并向图像形成部5传送。
[0026]图像形成部5是用于在被传送的纸张P形成图像的结构,设置于供纸托盘41的上方且顶盖21的下方。该图像形成部5主要包括曝光装置50、鼓盒60、显影盒70以及定影装置80。
[0027]曝光装置50设置于装置主体2内的前部,主要包括未图示的激光发光部、多面反射镜以及透镜。并且,在曝光装置50中,激光束通过图中以点划线所示的光路,以高速扫描的方式照射到当鼓盒60被配置到安装位置时的感光鼓61的表面上。
[0028]鼓盒60配置于曝光装置50的后方,构成为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2装卸。鼓盒60主要包括鼓框架69、被设置于鼓框架69内的一个感光鼓61、带电器62以及转印棍63。
[0029]显影盒70配置于鼓盒60的下方,构成为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2装卸。显影盒70主要包括显影辊71、供给辊72、层厚限制刮刀73以及调色剂容纳部74。
[0030]另外,鼓盒60和显影盒70由装置主体2的后述的在左右的侧框架100支撑。
[0031]定影装置80设置于鼓盒60的后端部的上方,包括加热辊81以及与加热辊81相对配置并按压加热辊81的加压辊82。
[0032]在图像形成部5中,感光鼓61的表面通过带电器62而均匀地带电之后,通过来自曝光装置50的激光的高速扫描而被曝光,从而在感光鼓61上形成静电潜像。另外,调色剂容纳部74内的调色剂经由供给辊72而供给到显影辊71,并承载在显影辊71上。
[0033]然后,承载在显影辊71上的调色剂供给到感光鼓61上的静电潜像,从而静电潜像被可视像化,在感光鼓6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之后,通过在感光鼓61与转印辊63之间传送从供纸部4供给的纸张P,感光鼓61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纸张P上。接下来,通过在加热辊81与加压辊82之间传送纸张P,转印到纸张P上的调色剂图像被热定影。
[0034]排出部9是用于将调色剂像被热定影的纸张P向装置主体2的外部传送的结构,主要由排出路径91以及排出辊92构成。
[0035]排出路径91是使从定影装置80传送出的纸张P弯曲并且将纸张P向构成鼓盒60的上方的排纸托盘的顶盖21引导的路径。
[0036]在排出部9中,形成有图像并通过了图像形成部5的纸张P在装置主体2的后侧呈大致U字形地弯曲之后,通过排出辊92被排出到装置主体2外,并被堆载在顶盖21上。
[0037]〈侧框架的构成〉
[0038]接下来,说明侧框架100。
[0039]如图2所示,侧框架100具有鼓引导件110、显影引导件120以及传送辊引导件130。此外,侧框架100是左右对称的结构,因此仅说明右侧的侧框架100,省略对于左侧的侧框架100的说明。
[0040]鼓引导件110是对鼓盒60经由第一开口 21A的装卸进行引导的槽,并支撑鼓盒60。鼓引导件110能够供感光鼓轴61A通过,具有第一鼓引导部111以及第二鼓引导部112。
[0041]第一鼓引导部111构成为从侧框架100的上端101朝向后斜下方即第一方向延伸,在装卸鼓盒60时,鼓盒60在曝光装置50的上方通过。
[0042]第二鼓引导部112从第一鼓引导部111的下游端IllA相对于第一鼓引导部111向下倾斜地延伸。在安装有鼓盒60时,感光鼓轴61A配置于第二鼓引导部112的下游端112A的位置。
[0043]另外,如图1所示,在鼓盒60安装于装置主体2的状态下,在由鼓引导件110形成的鼓盒60的装卸路径113内配置有被设置成能够在鼓框架69的后端转动的把手64。
[0044]把手64是用于在取出鼓盒60时供用户抓住的部件,从鼓框架69的后端延伸到曝光装置50的上方的位置。
[0045]如图2所示,显影引导件120是对显影盒70的装卸进行引导的槽,并支撑显影盒70。构成为将显影盒70引导到第二安装位置。显影引导件120能够供从显影盒70的侧面70A(参照图3)向左右外侧突出的显影辊轴71A通过,具有第一显影引导部121以及第二显影引导部122。
[0046]第一显影引导部121构成为从侧框架100的前端102向大致后方向即第二方向延伸,在装卸显影盒70时,显影盒70在曝光装置50的下方通过。另外,第一显影引导部121构成为在曝光装置50的下方向下方弯曲,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