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60890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控制配置的图。主机接口(IF)单元302从外部装置接收作为打印对象的图像数据。图像控制单元304经由控制单元301从主机IF单元302接收图像数据,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转换为供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的图像数据,并使用图1中示出的部件执行图像形成。注意,驱动控制单元306对诸如感光部件122及中间转印部件27的在图像形成中被驱动的部件进行驱动控制。此外,传感器控制单元305控制包括传感器101和102在内的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校正控制单元307执行套色不准校正和浓度校正。检测图案形成单元308在将要执行套色不准校正以及浓度校正时在中间转印部件27上形成套色不准检测图案以及浓度检测图案。控制单元301是用于整个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单元,并对图像形成和校正控制执行总体管理和控制。注意,存储器303是存储单元,并在控制单元301执行各种类型的处理时被控制单元301用作数据等的存储区域。
[0024]图5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校正控制的流程图。当校正控制开始时,在步骤SlO中,校正控制单元307检测在中间转印部件27上所形成的周长检测斑块(patches)。接下来,在步骤Sll中,校正控制单元307检测中间转印部件27表面的浓度,以便在执行浓度检测时抑制中间转印部件27表面(即,背景)的影响。此后,在步骤S12中,校正控制单元307促使检测图案形成单元308在中间转印部件27的表面上形成套色不准检测图案以及浓度检测图案。接下来,在步骤S13中,校正控制单元307基于来自传感器101和102的输出来检测浓度检测图案以及套色不准检测图案,并在存储器303中存储检测结果。此后,在步骤S14中,校正控制单元307基于存储器303中存储的检测结果获得浓度检测图案的浓度,将该浓度和目标值作比较,并设置图像形成条件以使将要形成的图像的浓度与目标浓度相匹配。校正控制单元307还基于套色不准检测图案检测结果获得套色不准量,并设置图像形成条件以便降低套色不准。
[0025]图6是根据本实施例示出浓度检测图案210的图。浓度检测图案210是包含针对一种颜色的10个浓度等级的图案,但该等级的数量仅是一个示例。注意,在下文描述中,将针对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的浓度检测图案分别表示为浓度检测图案210Y、210M、210C以及210K。此外,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套色不准检测图案211。注意,在图7中斜线形状的调色剂图像的侧面示出的字母Y、M、C以及K表示对应的调色剂图像的颜色分别是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如图7中所示,套色不准检测图案211包括图案211a和图案211b。注意,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将黑色调色剂图像用作基准,因此这些图案由各自在黑色调色剂图像之间形成的黄色、品红色以及青色调色剂图像所组成。尽管这里将不描述用于获得套色不准量的方法的详细内容,但是通过测量黑色调色剂图像与黄色、品红色以及青色调色剂图像中的每一个之间在副扫描方向(中间转印部件27的表面移动的方向)上的距离能够获得针对副扫描方向的套色不准量。此外,在图案211a和图案211b中对应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之间的距离与主扫描方向上的套色不准成比例变化。因此,通过测量图案21 Ia和图案21 Ib中对应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之间的距离能够获得主扫描方向上的套色不准量。此外,通过在主扫描方向上、在图像形成区域的端部的附近形成套色不准检测图案211并获得主扫描方向上的套色不准量,能够测量主扫描方向上的长度的与基准值的偏差量。
[0026]图10示出了在中间转印部件27上形成有检测图案的状态的示例。首先,在套色不准校正中,需要测量扫描线的长度的与基准值的偏差量。因此,在主扫描方向上、在图像形成区域的两端的附近形成套色不准检测图案211。此外,设置两个传感器以便检测在中间转印部件27的两侧上形成的这些套色不准检测图案211。
[0027]这里,使用当用光照射浓度检测图案210时的镜面反射光量来获得浓度。然而,难以使光接收元件414仅接收来自浓度检测图案210的镜面反射光,并且除镜面反射光外,光接收元件414还接收漫反射光。因此,为了精确地检测浓度,有必要测量漫反射光量,然后通过从光接收元件414的所接收光量中减去漫反射光量来获得镜面反射光量。换言之,需要使用图2A中示出的传感器101以便检测浓度。另一方面,仅需要在套色不准检测图案211中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位置处检测套色不准量,并且不需要测量漫反射光量。换言之,在套色不准检测中可以使用在图2B中示出的、未设置光接收元件413的传感器102。因此,在图10中,仅在由传感器101检测的一侧上形成浓度检测图案210。
[0028]图4A示出了在中间转印部件27上形成、并例如由传感器101检测到彩色调色剂图像的情况下,光接收元件414和光接收元件413的所接收光量。这里提到的彩色在本实施例中是黄色、品红色以及青色。注意,图4A中的附图标记511表示光接收元件414的所接收光量,而附图标记512表示光接收元件413的所接收光量。此外,图4A中的调色剂浓度是通过从定影到记录片材后的浓度检测图案210的光学浓度中减去记录片材的浓度而获得的值。从图4A可以理解,光接收元件413的所接收光量512随调色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这是因为漫反射光量随调色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另一方面,光接收元件414的所接收光量511随调色剂浓度的增大而减少。这是因为镜面反射光量随调色剂浓度的增大而减少。然而,如果调色剂浓度增大,则漫反射光量增加,且进入光接收元件414的漫反射光量也增加。因此,通过如上所述从光接收元件414的所接收光量中减去与光接收元件413的所接收光量对应的值,由此使得能够正确地检测到来自调色剂图像的镜面反射光量,来检测浓度。图4A中的附图标记513示出了通过从光接收元件414的所接收光量中减去与光接收元件413的所接收光量对应的值而获得的来自调色剂图像的镜面反射光量。
[0029]另一方面,图4B示出了在中间转印部件27上形成、并例如通过传感器101检测到非彩色调色剂图像的情况下,光接收元件414和光接收元件413的所接收光量。这里提到的非彩色在本实施例中是黑色。注意,图4B中的附图标记611表示光接收元件414的所接收光量,而附图标记612表示光接收元件413的所接收光量。还应当注意,图4B中的附图标记613是通过从光接收元件414的所接收光量中减去与光接收元件413的所接收光量对应的值而得到的结果。与图4A中示出的彩色调色剂图像的情况相比,即使在非彩色调色剂图像中提高调色剂浓度,漫反射光量也不增加太多。因此,如图4B中所示,相对于调色剂浓度,由附图标记611表示的光接收元件414的所接收光量与由附图标记613表示的来自调色剂图像的镜面反射光量大体上是相同的值。换言之,与彩色调色剂图像不同,当检测非彩色调色剂图像的浓度时,不需要获得两个光接收元件之间的差值就能够精确地检测到该浓度。通过着眼于这一点,本实施例缩小了形成浓度检测图案210的副扫描方向上的范围。
[0030]图8示出了在本实施例中在中间转印部件27上形成有浓度检测图案210和套色不准检测图案211的状态。如上所述,在彩色浓度检测图案210Y,210M及210C的情况中需要光接收元件413来进行精确的浓度检测,因此在由传感器101所检测的一侧上形成这些检测图案。另一方面,在非彩色浓度检测图案210K的情况中不需要光接收元件413就能执行精确的浓度检测,因此在由传感器102所检测的一侧上形成该检测图案。此外,在形成浓度检测图案210后,多次重复地形成套色不准检测图案21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