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背光单元、显示装置及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505478阅读:来源:国知局
凸柱与凹槽的卡合。参照图3b和3c,弧形定位件4两端上长条形凹槽的第一位置相对于第二位置位于外侧,而两个第二位置位于内侧。这是因为在导光板为平面状态时,两个第二背板上的凸柱距离较远,故分别卡合于长条形凹槽外侧的第一位置,参照图3b ;随着导光板向弧形定位件逐渐弯曲,两个凸柱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故两个凸柱均沿各自的长条形凹槽相向运动,并在导光板运动到位后,最终卡合在长条形凹槽内侧的第二位置,参照图3c。
[0070]在一个实施例中,弧形定位件为长条形结构,采用两个弧形定位件4分别从第一背板2的上下两端与第一背板2相卡位,弧形定位件4的两端从导光板的上下两侧向导光板的出光方向伸出导光板之外,然后通过牵拉第二背板3使之带动导光板向弧形定位件4运动,进而使导光板的第二平面的两侧沿第二平面到第一平面的方向弯曲,并在第二背板运动到与弧形定位件接触时,例如可以是上下两个弧形定位件4之间时,通过弧形定位件4定位。这种牵拉第二背板带动导光板运动需要同时在两个第二背板上施加例如基本相同的作用力,以使平面导光板的两侧同时向弧形定位件的两端靠近,进而平面导光板从其两侧到中间缓慢形成曲面结构。平面导光板转变为曲面导光板后,其形变量为从两侧向中间逐渐减小。
[0071]在采用例如牵拉第二背板带动导光板向弧形定位件运动的方式获得曲面背光单元的方法中,如上所述,第一背板2与弧形定位件4的卡合结构可以是螺纹和螺柱配合,也可以使凸柱与通孔及卡钩的配合,或者是其它彼此固定或卡合的结构;弧形定位件4两端的第二定位结构例如可以为通孔结构,与之相应的,第二背板上的卡位结构可以为凸柱,待牵拉第二背板使其与弧形定位件接触后,凸柱与通孔配合实现卡位;也可以进一步在弧形定位件4两端各设置一个卡钩,以使凸柱进入通孔后,进一步用卡钩固定,防止发生脱落,进一步提高结构稳定性。弧形定位件4的两端的第二定位结构也可以是螺纹或螺柱,与之对应,两个第二背板上的卡位结构可以是螺柱与螺纹。通过螺纹与螺柱的配合,实现弧形定位件4与第二背板2的固定。
[0072]在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如牵拉第一背板的方式制备曲面背光单元的方法时,例如第一背板可以是运动到与弧形定位件至少部分重叠的位置,以使两者的卡合更为牢固。重叠位置是指在牵拉导光板并使之转化为曲面结构后,在沿曲面导光板的内弧面或外弧面上的直线方向上观看第一背板至少部分与弧形定位件重合。
[0073]在一个实施例中,采用例如牵拉第二背板的方式制备曲面背光单元的方法时,第二背板例如可以是运动到与所述弧形定位件至少部分重叠的位置,以使两者的卡合更为牢固。这里的重叠是指在牵拉第二背板并使之转化为曲面结构后,沿曲面导光板内弧面或外弧面上的直线方向上观看第二背板至少部分与弧形定位件重合。
[0074]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背板带动导光板运动时,导光板逐渐弯曲的第二平面以及导光板该第二平面贴合的反射片的平整性不受影响,可以在导光板及反射片外贴合硬质膜。所述硬质膜的定义为在受到反射片施加的作用力时厚度不发生变化且可与所述反射片同步形变的膜片。例如硬质膜为柔性膜。进一步的,例如硬质膜可以为可卷曲材料,并在两侧的第二背板的外边缘处设置彼此相对的自回复定子(相当于转轴)。可卷曲的硬质膜的两端缠绕在自回复定子上,同时将硬质膜的中间部分固定于第一背板的中间位置。则此刚性硬质膜可在第一背板向后移动并靠近弧形定位件至最终卡位在弧形定位件中时,膜面在导光板及反射片的缓慢压着下由平面形变为弧面形,长度也将被变长。硬质膜长度的变化会产生一定的张力,这种张力会带动自回复定子发生旋转,进而使缠绕在自回复定子上的部分硬质膜释放出来。这种将硬质膜缠绕于自由回复定子的压合结构可以根据曲面背光单元的弧度自行调整释放量,并能防止硬质膜受力过大而发生损坏。例如,自回复定子既可以设置于两侧的第二背板上(相当于在两个第二背板远离第一背板一侧各设置一个转轴),也可以通过过渡滑轮将自回复定子设置于第二背板之外。自回复定子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作为硬质膜缠绕的载体,以及牵拉第一背板或第二背板时根据需要自动释放部分缠绕的硬质膜,使硬质膜不但能够紧密压合导光板及反射片,使导光板的外弧面和反射片在运动过程中更加平整,也可避免硬质膜受力过大而发生硬质膜的损害。硬质膜和自回复定子可以存在于最终广品之中,也可以在最终广品中予以拆除。
[0075]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导光板的弯曲形变的效果更好,可赋予导光板其一定的预形变。例如在采用牵拉第一背板或牵拉第二背板的方式制备曲面背光单元时,可以在牵拉前先使导光板向其运动方向产生一定的预形变,以减少导光板在牵拉过程发生缺陷的可能,进而使最终的曲面导光板的弧面曲率过渡更加平滑。
[0076]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将导光板的网点设计为内凹结构。这是因为平面背光单元向曲面背光单元转变过程中,导光板会与其它部件产生相对位移,而这种相对位移会使导光板与其它部件之间产生摩擦,可能会损害导光板上设计的网点。导光板上网点的损害会产生光线的非预期反射,可造成漏光或者亮度不均等诸多问题,因此可以将导光板上的网点设计为内凹结构。
[0077]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3a,导光板I的左右两侧可以分别通过第二塑框部件52固定于第二背板3上,导光板I的上下两侧可以通过第一塑框部件51固定于第一背板2上。由于导光板I需要从基本为平面的状态转变为曲面状态,在此过程中,位于导光板I上下两侧的第一塑框部件51也会发生弯曲形变。因此,第一塑框部件51应采用可形变的弹性材料,例如可以采用硬质橡胶。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塑框部件51的弯曲强度,可在橡胶中添加金属丝,例如钢丝,使其能够更好的配合第一背板2、第二背板3、导光板I和弧形定位件4等实现平面背光单元向曲面背光单元的转变。第二塑框部件52例如可以采用硬质塑料。
[0078]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本发明的曲面背光单元的曲面显示装置。
[0079]制造曲面显示装置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上所述的曲面背光单元的制备方法。具体例如可以包括两种制备方法。一种为采用以上所述的方法制备出曲面背光单元,同时,采用现有技术成型与该曲面背光单元相匹配的前端显示屏,并把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曲面背光单元与采用现有技术制备的前端显示器部分相结合,获得曲面显示装置。
[0080]另外一种方法是:将基本为平面结构的背光单元与基本为平面形状的显示屏前端部分匹配结合,例如前端显示屏可以以分段式铁框与背光单元的分段式背板上的卡钩进行匹配卡合,以使显示屏前端部分与背光单元相固定。平面显示屏的制造完成后,例如采用上述牵拉第一背板的方式,使显示屏前端随背光单元一同向后弯曲,并在牵拉到位后定位到例如弧形定位件的卡位槽中,形成曲面显示屏。
[0081]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方法制备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例如铁框内表面与显示屏接触部分可以用硅质橡胶条贴附,以防止在牵拉过程中挤伤显示屏。此外,显示屏的左右两侧的塑框部件与显示屏接触处设置软橡胶材料,以防止塑框部件在牵拉过程中磨损显示屏。
[0082]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在牵拉例如第一背板时,同时牵拉显示屏的外边框,以使其能够跟随显示屏一同形变。这是由于边框的强度一般较大,形变较为困难,通过单独牵拉背板的方式可能会由于牵拉力过大造成显示屏的损害。
[0083]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可以对显示屏中的彩膜基板的设计进行调整,将彩膜基板上的彩色滤光片RGB面积设计为稍大于对应位置的TFT像素面积,防止显示屏弯曲变形过程中发生对位漏光。此外,用于支撑显示器内液晶盒盒厚的聚苯乙烯应该具有较高的强度,以保证显示器受力时不会发生漏光。
[0084]以上具体实施例之间可相互组合,并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且能够带来更好的组合效果。
【主权项】
1.一种曲面背光单元,包括导光板、一个或多个弧形定位件;所述导光板为沿第一方向从其中间位置向两侧延伸所形成的曲面导光板,包括内弧面、外弧面;在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