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30978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到目前为止,已知有使用无端状中间转印带的中间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间转印带环绕悬挂于驱动辊和张力辊。在此类图像形成装置中,假如驱动辊和张力辊的平行度较差,则中间转印带有时会发生蛇行现象。若该蛇行量过大的话,则会产生色偏等图像不佳的问题。
[0003]因此,有人提出了具有能够防止中间转印带过度蛇行的蛇行防止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这种蛇行防止装置具有能够检测出中间转印带的蛇行量的蛇行检测传感器、以及基于蛇行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张力辊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具有偏心凸轮和摇臂部件。偏心凸轮由马达进行旋转驱动。摇臂部件与该偏心凸轮的旋转联动,围绕着指定的支撑轴摆动。于是,随着该摇臂部件的摆动动作,张力辊的一端上下移动而使得张力辊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产生变化。

【发明内容】

[0004]但是,在上述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为了防止中间转印带的过度蛇行,需要设置蛇行检测传感器和马达,这样就会增加装置整体的成本。此外,由于需要根据蛇行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高精度地控制马达,因此需要高价的控制器,这样又会使成本更增加。
[0005]鉴于以上几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想要不使用蛇行检测传感器和马达,仅凭借简单的构造来防止中间转印带的过度蛇行。
[0006]本次披露的一种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卷绕于多个辊而走带的无端状的中间转印带。
[0007]而且,在上述多个辊中,至少有一个辊为可以通过使其轴心的倾斜发生变化来对上述中间转印带的蛇行进行修正的蛇行修正辊。上述蛇行修正辊具有:辊主体;一侧辊轴部;另一侧辊轴部;固定轴承;旋转输入部;旋转输出部;旋转齿轮部;固定齿条部;以及施压部件。一侧辊轴部从该辊主体的轴向的一侧端面突出。另一侧辊轴部从该辊主体的轴向的另一侧端面突出。固定轴承容许上述蛇行修正辊的轴心的倾斜,且支撑上述另一侧辊轴部使之可以旋转。旋转输入部被上述一侧辊轴部支撑并自由旋转。而且,旋转输入部当上述中间转印带从指定的走带位置向上述轴向的一侧进行蛇行时,与该中间转印带接触并与该中间转印带一起旋转。旋转输出部被上述一侧辊轴部支撑并自由旋转。并且,旋转输出部通过减速机构与上述旋转输入部连接,并沿与该旋转输入部相反的方向且以比上述旋转输入部要低的速度进行旋转。
[0008]旋转齿轮部被上述一侧辊轴部支撑并自由旋转。并且,旋转齿轮部被上述旋转输出部支撑而形成一体旋转。固定齿条部沿与上述中间转印带的走带面相交叉的指定方向延伸,通过与上述旋转齿轮部相啮合而能够使该旋转齿轮部向该指定方向移动。施压部件为了当对上述旋转输入部没有旋转输入时使得上述旋转齿轮部回到起始位置,而对该旋转齿轮部向上述指定方向的一侧施压。在上述旋转齿轮部位于起始位置的状态下,蛇行修正辊的轴心的倾斜为卷绕于该蛇行修正辊的该中间转印带向上述轴向的一侧进行蛇行那样的倾斜。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表示实施形态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纵剖面图。
[0010]图2表示中间转印带的蛇行修正机构,是图1的I1-1I线剖面图。
[0011]图3为图2的III方向剖视图。
[0012]图4为用于说明蛇行修正装置动作的说明图。
[0013]图5为表示其他的实施形态,与图2相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通过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下实施形态。
[0015]《实施形态》
图1所示为涉及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概要构成图。此图像形成装置1为串行式的彩色打印机,在箱形机壳2内配备了图像形成部3。该图像形成部3承担以下任务:基于从进行网络连接等的计算机等外部设备传输来的图像数据,将图像转印成像至记录纸P。在图像形成部3的下方,配置了照射激光的曝光装置4 ;在图像形成部3的上方,配置了具有中间转印带5的中间转印装置30。在曝光装置4的下方,配置了储存记录纸P的用纸储存部6,在用纸储存部6的侧面,配置了手动送纸部7。在中间转印带5的侧面上部,配置了将转印成像至记录纸P的图像进行定影处理的定影部8。标号9为配置在机壳2上部的、将通过定影部8进行了定影处理的记录纸P排出的用纸排出部。
[0016]图像形成部3具有沿着中间转印带5排成一列配置的4个图像形成组件10a~10d。图像形成组件10a、10b、10c、10d分别形成黑色、黄色、红色、蓝色的调色剂图像。图像形成组件10a~10d具有作为图像载体的感光体磁鼓lla~lld。在各感光体磁鼓lla~lld的正下方、一侧面、正上方、另一侧面,分别配置了充电器12a~12d、显影装置13a~13d、一次转印辊14a~14d、清洁感光体磁鼓11的外周面的清洁部(以下称为清洁装置)15a~15d0
[0017]各感光体磁鼓lla~lld利用充电器12而对其外周面均勾充电。对该充电后的感光体磁鼓11的外周面,从曝光装置4照射出与基于从上述计算机等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各种颜色相对应的激光,在各感光体磁鼓lla~lld的外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由显影装置13对该静电潜像提供显影剂,在各感光体磁鼓lla~lld的外周面上,形成黄色、红色、蓝色、黑色的调色剂图像。利用施加在一次转印辊14上的转印偏压,将这些调色剂图像分别重叠转印在中间转印带5上。
[0018]标号16为位于定影部8下方的、以与中间转印带5相接触状态配置的二次转印辊。用二次转印辊16与中间转印带5,夹住由用纸储存部6或手动送纸部7送入并通过用纸传输道17传输过来的记录纸P,利用施加在二次转印辊16上的转印偏压,将中间转印带5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在记录纸P上。
[0019]定影部8具有加热辊18与加压辊19。利用这些加热辊18与加压辊19夹住记录纸P,并进行加热加压,使转印在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图像在记录纸P上进行定影。定影处理后的记录纸P通过用纸排出部9排出。标号20为当双面打印时、将从定影部8排出的记录纸P翻转用的翻转传输道。
[0020]上述中间转印带5环绕悬挂于驱动辊33、张力辊34和过渡导辊35。驱动辊33和张力辊34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左右方向,相互隔开一定距离并大致平行。驱动辊33与马达相连接,使中间转印带5沿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走带。张力辊34通过没有图示的弹簧向图1的右侧施压,对中间转印带5施加张力。将过渡导辊35配置在位于驱动辊33和张力棍34的上方处,规定了中间转印带5的走带路径。
[0021]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使过渡导辊35的轴心的倾斜(在本实施形态中指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产生变化,具有了作为对上述中间转印带5的蛇行进行修正的蛇行修正辊的功能。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过渡导辊35具有被中间转印带5卷绕的圆筒状的辊主体40、从该辊主体40的轴向的一侧端面突出的一侧辊轴部41、以及从辊主体40的轴向的另一侧端面突出的另一侧辊轴部42。这些辊主体40与两轴部41、42的轴心一致。上述过渡导辊35的两端由固定轴承43与移动轴承44支撑。固定轴承43支撑着一侧辊轴部41,使轴部41自由旋转,固定轴承43并被固定在机壳2的前侧壁上。移动轴承44支撑着另一侧辊轴部42,使轴部42自由旋转。移动轴承44通过压缩螺旋弹簧45被板状的下方水平框架56弹性支撑。这样,移动轴承44构成为可以沿上下方向进行位移。移动轴承44利用附图所示的导向部件进行引导,能够进行上下方向的滑动,这比较理想。
[0022]如此,在支撑过渡导辊35的两个轴承43、44之中,通过将一个作为固定轴承43而将另一个作为移动轴承44,过渡导辊35可以将固定轴承43作为支点产生倾斜。上述固定轴承43在本实施形态中由深沟滚珠轴承构成。固定轴承43能够容许过渡导辊35的轴心产生倾斜。固定轴承43也可以例如由自动调芯滚珠轴承构成。这样,能够利用固定轴承43可靠吸收过渡导辊35的轴心的倾斜。上述移动轴承44在本实施形态中由滑动轴承构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由例如深沟滚珠轴承等的滚动轴承构成。
[0023]在上述一侧辊轴部41的辊主体40 —侧的端部,支撑旋转输入部51以及旋转输出部52并可自由旋转。
[0024]旋转输入部51形状为例如圆筒杯状。即,旋转输入部51具有圆筒部51a、以及封闭该圆筒部51a的轴向的辊主体40 —侧的圆板部51b。在圆板部51b的中心部,一侧辊轴部41从中贯穿。旋转输入部51是这样构成:使得在中间转印带5从规定的走带位置向轴向的一侧进行超过一定量的蛇行时,该旋转输入部51的外周面与中间转印带5的内周面相接触。旋转输入部51 (圆筒部51a)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