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2664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采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它们的多功能外围设备等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是关于适当补正施加到充电辊等的充电构件中的充电电压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在采用复印机、打印机等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在即使是图像载体(感光体鼓)或充电辊(充电构件)的特性因历时而变化或发生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形成良好的图像,公知的技术是对施加在充电构件上的充电电压进行适当地调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等)。
[0003]详细来说就是,在专利文献1等里公开了这样的技术,即,对于在充电辊(充电构件)上施加的稳定电压或稳定电流时的电流或电压进行测量,并根据该测定结果来求得充电辊的电阻值,并从该求得的电阻值和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之间的关系来预测带电电位的变动,然后对施加在充电辊上的充电电压进行补正。
[0004]另外,在专利文献2等里公开了这样的技术,即,通过温度检测机构来检测充电辊(充电构件)的温度,并根据该检测结果来对施加在充电辊上的充电电压进行补正。
[0005]另外,在专利文献3等里公开了这样的技术,即,设置对感光体鼓的表面的电位进行检测的表面电位计,并根据表面电位计检测到的感光体鼓的表面电位(带电电位或曝光电位)来调整施加到充电构件上的充电电压等的成像条件。
[0006]上述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在历时或环境变化发生时对充电电压进行补正的,根据通过补正控制来从电源部施加到充电辊(充电构件)中的充电电压的大小,在该充电电压和实际与充电辊的接触位置中形成在感光体鼓(图像载体)的表面上的带电电位(表面电位)之间,有时会发生不规则的变动。因此,如果感光体鼓上的带电电位比所希望的值小得太多,就有可能在感光体鼓上形成底面沾污或白点图像,而当感光体鼓上的带电电位比所希望的值大得太多时,就有可能在感光体鼓上发生载体附着的问题。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38749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3372410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1253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的以往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对从电源部施加到充电构件上的充电电压进行补正的时候,形成在图像载体表面上的带电电位一直稳定并容易成为所希望的值的图像形成装置。
[001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有图像载体和充电构件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充电构件被施加有来自电源部的DC充电电压,并对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进行充电,所述电源部被控制成为,将所述DC充电电压施加到所述充电构件上后使得所述图像载体表面的带电电位成为所希望的值,并且,与基准电压VC的绝对值大的时候相比,所述基准电压VC的绝对值小的时候的补正量α的绝对值要大,其中,所述DC充电电压是在与该所希望的值大小大致相等的所述基准电压VC里加上补正量α后的电压。
[0012]根据本发明,就能够提供一种在对从电源部施加到充电构件上的充电电压进行补正的时候,形成在图像载体表面上的带电电位一直稳定并容易成为所希望的值的图像形成
目.ο
【附图说明】
[0013]图1所示是该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全体构成图。
[0014]图2所示是成像部的构成图。
[0015]图3所示是施加在充电辊上的DC充电电压中的基准电压和补正量之间的关系。
[0016]图4(A)所示是固定充电电流时的感光体鼓的电荷传输层的层厚和AC充电电压的关系图,图4(B)所示是固定充电电压时的感光体鼓的电荷传输层的层厚和AC充电电压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来对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还有,各图中,对于同一或相当的部分赋予同一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018]首先,通过图1来对图像形成装置全体的构成和动作进行说明。
[0019]在图1中,符号1代表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串列型的彩色复印机,符号3代表将原稿搬送到原稿读入部4里的原稿搬送部,符号4代表读取原稿的图像信息的原稿读入部,符号6代表根据输入图像信息来发出曝光光L(激光)的曝光装置(写入部),符号7代表收纳有转印纸等的记录媒介P的供纸部,符号10Y、10M、10C、10Bk代表对应于各色(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处理卡盒(成像部),符号14代表将形成在感光体鼓(图像载体)表面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作为中间转印体的中间转印带17上而作为转印辊的一次转印辊,符号18代表将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7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媒介P上的二次转印辊,符号20代表对记录媒介P上的未定影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部,符号28代表用于将各色的调色剂补给到各处理卡盒10Y、10M、10C、10Bk的显影装置里的调色剂容器。
[0020]这里,各处理卡盒10Y、10M、10C、10Bk是分别将作为图像载体的感光体鼓11、带电装置12 (充电部)、显影装置13 (显影部)、清洁部15 (清洁装置)一体化后的构件(参照图2)。然后,当各处理卡盒10Y、10M、10C、10Bk到达寿命时,就相对于装置本体1来更换。
[0021]在各处理卡盒10Y、10M、10C、10Bk中的感光体鼓11 (图像载体)上分别形成有各色(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调色剂像。
[0022]下面对图像形成装置1中通常的彩色图像形成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0023]首先,原稿通过原稿搬送部3的搬送辊来从原稿台被搬送后载置到原稿读入部4的接触玻璃上。然后,在原稿读入部4中,被载置在接触玻璃上的原稿的图像数据被光学地读取。
[0024]详细来说就是,原稿读入部4对接触玻璃上的原稿的图像,一边照射来自于照明灯的光,一边进行扫描。然后,将原稿来的反射光借助于反光镜组以及透镜,在彩色传感器上进行成像。原稿的彩色图像数据在彩色传感器中按照RGB(红、绿、蓝)的每一种颜色分解光来被读取后,转换成电的图像信号。更进一步地,以RGB的颜色分解图像信号为基础,在图像处理部(未图示)进行颜色变换处理、颜色补正处理、空间频率补正处理等的处理后,来获得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彩色图像数据。
[0025]然后,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各色的图像数据被送到曝光装置6。然后,从曝光装置6来的根据各色的图像数据的曝光光(激光)分别朝着所对应的处理卡盒10Y、10M、lOCUOBk的感光体11上照射。
[0026]另一方面,四个感光体鼓11分别在图中的顺时针方向上回转。然后,首先是感光体鼓11 (图像载体)的表面在与作为充电构件的充电辊12a相向而对的位置处被均匀充电(充电工序)。如此,就在感光体鼓11的表面上形成了带电电位VD(非图像部电位)。之后,带电了的感光体鼓11的表面分别到达曝光光L的照射位置。
[0027]在曝光装置6中,根据图像信号从光源来的曝光光L对应于各色来射出。省略的图示是,曝光光入射到多面镜里反射后,穿透多个的透镜。穿透多个的透镜后的曝光光按照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颜色成分来通过其他的光路(曝光工序)。
[0028]对应于黄色成分的曝光光被照射到图中左起第一个的处理卡盒10Y的感光体鼓11的表面上。这时,黄色成分的曝光光通过高速回转的多面镜(未图示)在感光体鼓11的回转轴方向(主扫描方向)上被扫描。如此,在充电辊12a处被充电后的感光体鼓11的表面上就形成了对应于黄色成分的静电潜像。也就是说,在感光体鼓11的表面上被曝光光照射的部分中形成了曝光部电位VL(图像部电位)。
[0029]同样地,青色成分的曝光光被照射到图中左起第二个处理卡盒10C的感光体鼓11的表面上后,形成了青色成分的静电潜像(曝光部电位)。对应于品红色成分的曝光光被照射到图中左起第三个处理卡盒10M的感光体鼓11的表面上后,形成了对应于品红色成分的静电潜像(曝光部电位)。黑色成分的曝光光被照射到图中左起第四个处理卡盒10BK的感光体鼓11的表面上后,形成了黑色成分的静电潜像(曝光部电位)。
[0030]之后,形成有各色的静电潜像的感光体鼓11的表面分别到达与显影装置13相向而对的位置里。然后,各色的调色剂从各显影装置13来供给到感光体鼓11的表面上后,感光体鼓11上的潜像就得到了显影(显影工序)。
[0031]之后,显影工序后的感光体鼓11表面分别到达与作为中间转印体的中间转印带17相向而对的位置。这里,在各相向而对的位置中,与中间转印带17(中间转印体)的内周面抵接地设置有作为转印辊的一次转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