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909987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述中框14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侧为朝向所述散热板11的一侧,所述第三缓冲块20与所述量子条17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导光板13与所述量子条17之间的间距,也即所述第三缓冲块20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3靠近量子条17的上方,且第三缓冲块靠近所述量子条的一侧超出导光板的入光面,从而防止在量子条倾斜时与导光板发生碰撞,避免损坏导光板。
[0044]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可包括反射片12,所述反射片12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3和所述散热板11之间。所述中框14的材料可以为塑料。
[0045]本发明的背光模组,通过在现有散热板上设置凹槽,并在凹槽底部设置缓冲块,将量子条插在具有缓冲块的凹槽中,从而便于更换量子条,防止损坏量子条。
[004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包括散热板11、导光板13、中框14、光源16、量子条17;导光板13设置于所述散热板11和中框14之间;所述导光板具有入光侧121和发光侧,当然在所述散热板11下方还可设置背板;
[0047]所述光源16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3的入光侧121;所述背光模组还可包括背框15,所述光源16固定在所述背框15的侧壁的内表面上,所述光源16比如为蓝色LED光源。所述中框14位于所述导光板13和所述光源16上;也即盖在所述导光板13和所述光源16上;在所述散热板11上设置有凹槽111,在所述凹槽111内设置有第一缓冲块18;所述量子条17插入所述凹槽111内,且所述量子条17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缓冲块18相抵接,所述第一缓冲块18可以粘结在所述凹槽ill的底部。
[0048]如图2所不,本发明的量子条17包括第一基板31以及第二基板32,所述量子点材料34填充在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2之间,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2四周的边缘通过框胶33
粘结在一起。
[0049]由于在插入量子条的凹槽底部设置缓冲块,从而可以在更换量子条的时候,更加方便,避免与凹槽底部碰撞,防止损坏量子条。
[0050]所述背框15的侧壁的内表面上还可设置有第二缓冲块19,所述第二缓冲块19与所述量子条17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光源16与所述量子条17之间的间距,也即第二缓冲块19的厚度(即图中水平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光源16的厚度。由于第二缓冲块19的厚度大于所述光源16的厚度,从而防止在量子条倾斜时与光源发生碰撞,避免损坏光源。
[0051]优选地,所述第二缓冲块19与所述中框14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光源16与所述中框14之间的间距,也即所述第二缓冲块19位于所述光源上方,也即所述第二缓冲块更靠近所述中框。由于量子条的顶端未固定,因此,将第二缓冲块设置在量子条顶端位置,可以更好地防止量子条倾斜时与光源发生碰撞。
[0052]优选地,所述第二缓冲块19粘结在所述背框15的侧壁的内表面上,从而可以方便地更换第二缓冲块。
[0053]为了增强第二缓冲块的固定性,优选地,所述第二缓冲块19的朝向所述中框14的端部粘结在所述中框上,也即所述第二缓冲块19的上端部与所述中框14朝向散热板一侧的表面粘结。
[0054]优选地,在所述导光板13的第一侧以及所述中框14的第二侧之间设置有第三缓冲块20,该第一侧为朝向所述中框14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侧为朝向所述散热板11的一侧,所述第三缓冲块20与所述量子条17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导光板13与所述量子条17之间的间距,也即所述第三缓冲块20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3靠近量子条17的上方,且第三缓冲块靠近所述量子条的一侧超出导光板的入光面,从而防止在量子条倾斜时与导光板发生碰撞,避免损坏导光板。
[0055]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可包括反射片12,所述反射片12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3和所述散热板11之间。所述中框14的材料可以为塑料。
[0056]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现有散热板上设置凹槽,并在凹槽底部设置缓冲块,将量子条插在具有缓冲块的凹槽中,从而便于更换量子条,防止损坏量子条。
[0057]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板,设置有凹槽,其中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一缓冲块; 导光板,位于所述散热板和中框之间,所述导光板具有入光侧; 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 所述中框,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源上; 量子条,插入所述凹槽内,且所述量子条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缓冲块相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框,所述背框的侧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缓冲块,所述第二缓冲块与所述量子条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光源与所述量子条之间的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缓冲块与所述中框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光源与所述中框之间的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缓冲块朝向所述中框的端部粘结在所述中框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以及所述中框的第二侧之间设置有第三缓冲块,所述第三缓冲块与所述量子条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量子条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侧为朝向所述中框的一侧,所述第二侧为朝向所述散热板的一侧。6.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晶显不面板,以及 背光模组,其包括: 散热板,设置有凹槽,其中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一缓冲块; 导光板,位于所述散热板和中框之间,所述导光板具有入光侧; 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 所述中框,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源上; 量子条,插入所述凹槽内,且所述量子条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缓冲块相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框,所述背框的侧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缓冲块,所述第二缓冲块与所述量子条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光源与所述量子条之间的间距。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缓冲块与所述中框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光源与所述中框之间的间距。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缓冲块朝向所述中框的端部粘结在所述中框上。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以及所述中框的第二侧之间设置有第三缓冲块,所述第三缓冲块与所述量子条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量子条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侧为朝向所述中框的一侧,所述第二侧为朝向所述散热板的一侧。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散热板,设置有凹槽,其中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一缓冲块;导光板,位于所述散热板和中框之间,所述导光板具有入光侧;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中框,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源上;量子条,插入所述凹槽内,且所述量子条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缓冲块相抵接。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现有散热板上设置凹槽,并在凹槽底部设置缓冲块,将量子条插在具有缓冲块的凹槽中,从而便于更换量子条,防止损坏量子条。
【IPC分类】G02F1/13357
【公开号】CN105676535
【申请号】CN201610202095
【发明人】李全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