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带、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10421807阅读:来源:国知局
体可以包括两个相连的窄边部,也可以包括宽边部以及与宽边部相连的窄边部。
[0065]下面以胶带14为框型结构为例,说明非线性断口100开设的位置和数量对胶带单体种类的影响。
[0066]如图7所示,当非线性断口100开设在胶带I的侧边上时,胶带I由四个胶带单体围成框型结构,分别为第一线性胶带单体31、第一 U型胶带单体32、第二线性胶带单体33和第二 U型胶带单体2;其中,第一 U型胶带单体32和第二 U型胶带单体2均为非线性胶带单体中的一种);第一线性胶带单体31与第一 U型胶带单体32相对以形成第一非线性断口 101第一 U型胶带单体32和第二线性胶带单体33相对以形成第二非线性断口 102,第二线性胶带单体33和第二 U型胶带单体2相对以形成第三非线性断口 103,第二 U型胶带单体2和第一线性胶带单体33相对以形成第四非线性断口 104。另外,第一非线性断口 101和第三非线性断口 103的连线、第二非线性断口 102和第四非线性断口 104的连线相交于O点,且第一非线性断口 101与第三非线性断口 103关于O点中心对称,第二非线性断口 102与第四非线性断口 104关于O点中心对称。虽然图7给出的胶带I中非线性断口的数量和位置要求,但是并不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制作胶带的时候可以根据胶带的面积来具体决定非线性断口的位置和数量。
[0067]请参阅图8,当非线性断口1 O设在胶带I的拐角处时,胶带I由四个胶带单体围成框型结构,分别为第一线性胶带单体31、第三线性胶带单体32’、第二线性胶带单体33和第四线性胶带单体2’;第一线性胶带单体31与第三线性胶带单体32’相对以形成第一非线性断口 101,第三线性胶带单体32,和第二线性胶带单体33相对以形成第二非线性断口 102,第二线性胶带单体33和第四线性胶带单体2’相对以形成第三非线性断口 103,第四线性胶带单体2’和第一线性胶带单体33相对以形成第四非线性断口 104。另外,第一非线性断口 101和第三非线性断口 103的连线、第二非线性断口 102和第四非线性断口 104的连线相交于O点,且第一非线性断口 101与第三非线性断口 103关于O点中心对称,第二非线性断口 102与第四非线性断口 104关于O点中心对称。虽然图8给出的胶带I中非线性断口的数量和位置要求,但是并不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制作胶带的时候可以根据胶带的面积来具体决定非线性断口的位置和数量。
[0068]如图9所示,非线性断口100设在胶带I的拐角处时,胶带I由两个非线性胶带单体围成框型结构,两个非线性胶带单体分别为第一L型胶带单体31’和第二L型胶带单体33’;且第一 L型胶带单体31’和第二 L型胶带单体33’形成第一非线性断口 101和第二非线性断口102,且在胶带I的框型结构上呈对角设置。
[0069]需要说明的是,胶带I上的多个非线性断口100不仅可以开设在胶带I的侧边或胶带I的拐角处,也可以是其中有些开设在胶带I的侧边,其他的开设在胶带I的拐角处。
[0070]而且,胶带单体为非线性结构时,胶带单体可以如图7中的第一U型胶带单体32和图8中的第二 L型胶带单体33’一样,包括两个相连的窄边部,也可以如图7中的第二 U型胶带单体2和如图9中的第一 L型胶带单体31’一样包括宽边部以及与宽边部相连的窄边部。
[0071]另外,为了进一步避免材料浪费所引起的胶带I制作成本升高的问题,胶带单体还可以包括若干能够遮光的胶条,相邻胶条之间具有间隔。这样在制作胶带I时,可以将若干胶条采用撇凑的方式形成胶带单体,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利用胶带中宽度比较小的废料,而无需特别寻找与胶带单体的宽度相同的胶带,减少了胶带废料的产生。而且,由于胶带单体中,若干胶条之间具有间隔,因此,背光模组高温高湿可靠性测试时,这些间隔能够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中的膜材排气效率,防止胶带变形(原因与非线性缺口 100类似)。
[0072]下面以图9所示的胶带I的结构中,第一L型胶带单体31’为例说明胶体如何构成胶带单体。
[0073]如图9所示,第一L型胶带单体31’包括若干条L型胶条310’,每个L型胶条310’由宽胶条部和窄胶条部组成;若干条L型胶条平行设置。
[007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到的胶带。
[007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的胶带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007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到的背光模组。
[007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的背光模组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0078]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或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0079]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8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胶带,所述胶带用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上设有多个光线能够减少从背光模组的边缘射出的非线性断口,多个所述非线性断口将所述胶带分隔成对应的多个胶带单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断口的形状为L型、Z型或S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断口设在所述胶带的拐角或所述胶带的侧边上;所述非线性断口由第一胶带单体的断面和第二胶带单体的断面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非线性断口的形状为Z型时,所述第一胶带单体的断面为依次相连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三平面构成的Z字型结构,所述第二胶带单体的断面为依次相连的第四平面、第五平面、第六平面构成的Z字型结构; 且在所述非线性断口设在所述胶带的拐角时,第二胶带单体的宽度大于第一胶带单体的宽度,所述第六平面连接有与第六平面垂直设置的第七平面;第一平面和第四平面形成作为光线出口的第一竖直间隔,第二平面与第五平面形成第一水平间隔,第三平面和第六平面形成第二竖直间隔,第一竖直间隔、第一水平间隔和第二竖直间隔依次连通成Z型的非线性断口,所述第七平面与所述第一胶带单体的长边所在侧面形成作为光线入口的第二水平间隔; 在所述非线性断口设在所述胶带的侧边时,第一平面和第四平面形成作为光线出口的第一水平间隔,第二平面与第五平面形成竖直间隔,第三平面和第六平面形成作为光线入口的第二水平间隔,所述第一水平间隔、竖直间隔、第二水平间隔依次连通形成Z型的非线性断口。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的轮廓为多个胶带单体形成的框型轮廓。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单体为线性胶带单体或非线性胶带单体;且所述胶带单体的形状为非线性时,所述胶带单体包括宽边部以及与所述宽边部相连的窄边部,或所述胶带单体包括两个相连的窄边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胶带单体包括若干能够遮光的胶条,相邻胶条之间具有间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与所述显示装置中背光模组的边缘轮廓相匹配。9.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胶带。10.—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胶带、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以在保证遮光效果的前提下,降低遮光胶带的制作成本,并在背光模组高温高湿可靠性测试时,提高背光模组中的膜材排气效率,防止遮光胶带变形。该所述胶带上设有多个光线能够减少从背光模组的边缘射出的非线性断口,多个所述非线性断口将所述胶带分隔成对应的多个胶带单体。该背光模组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到的遮光胶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用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
【IPC分类】G02F1/13357
【公开号】CN205334014
【申请号】CN201620005747
【发明人】沈克军
【申请人】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6年1月4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