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电容器的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5130发布日期:2019-10-15 17:43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电容器的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噪装置,具体为一种大型电容器的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电容器顾名思义就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隔很近的导体间都构成一个电容器。

现有的大型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噪音污染会影响周围环境,导致周围人员状态不佳,影响他人工作和生活状态,导致他人工作效率和注意力降低,因而大型电容器的降噪亟待解决。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大型电容器的降噪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型电容器的降噪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电容器的降噪装置,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隔音板、吸音棉和软包,所述吸音棉上设置有通孔和穿孔,所述穿孔的中部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中部设置有钢丝,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吸音板,所述吸音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底板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所述壳体的外部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部套接有线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内部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所述隔音板、所述吸音棉和所述软包,所述吸音棉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所述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音板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软包相连通,所述通孔呈弯折状结构,所述吸音棉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穿孔,所述穿孔呈环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穿孔与所述通孔交叉设置,所述穿孔与所述通孔的交叉处设置有所述立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个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所述钢丝,所述通孔的截面呈六边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底板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套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套与所述线路的连接处设置有隔音套,所述连接套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大型电容器的降噪装置,通过软包中填充的纤维,电容器工作产生的噪音会在纤维之间的间隙折射,声音中的能量不断的消耗,降低了声音的音量,当声音传递到吸音棉中时,声音会不断撞击通孔和穿孔中的槽壁,声音来回折射,进一步降低声音产生的能量,当振动的能量带动钢丝振动时,钢丝会不断的振动,吸收和降低了空气中的能量,实现降噪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电容器的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电容器的降噪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电容器的降噪装置的通孔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电容器的降噪装置的钢丝和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电容器的降噪装置的连接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壳体;3、隔音板;4、吸音棉;5、软包;6、通孔;7、穿孔;8、立柱;9、钢丝;10、吸音板;11、弹簧;12、连接环;13、第一密封垫;14、连接套;15、线路;16、隔音套;17、第二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电容器的降噪装置,包括底板1和设置在底板1上的壳体2,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隔音板3、吸音棉4和软包5,吸音棉4上设置有通孔6和穿孔7,穿孔7的中部设置有立柱8,立柱8的中部设置有钢丝9,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吸音板10,吸音板10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弹簧11,底板1与壳体2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环12,连接环12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13,壳体2的外部设置有连接套14,连接套14的内部套接有线路15,当壳体2中的大型电容器工作,其产生的声音会带动空气振动,空气的振动在遇到软包5时,软包5中填充有纤维,纤维不断的振动,纤维之间的间隙会折射声音,不断的消耗声音中的能量,降低了声音的音量,当声音传递到吸音棉4中时,声音会不断撞击通孔6和穿孔7中的槽壁,声音来回折射,进一步降低声音产生的能量,当振动的能量带动钢丝9振动时,钢丝9会不断的振动,吸收和降低了空气中的能量,实现降噪的目的,声音不断的在吸音棉4中循环和消耗能量,使得音量降低,当声音与隔音板3接触时,声音的能量消耗殆尽,进而使得声音不会传递到外接,实现了隔音降噪的目的。

其中,壳体2的内部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隔音板3、吸音棉4和软包5,吸音棉4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6,通过隔音板3可以起到隔音的目的,通过吸音棉4和软包5可以吸收和消耗声音产生的震动的能量。

其中,隔音板3通过通孔6与软包5相连通,通孔6呈弯折状结构,吸音棉4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个穿孔7,穿孔7呈环形结构,通过弯折状结构的通孔6可以使得声音在传递过程中不断的折射,从而降低声音传递过程中的能量,通过环形结构的穿孔7可以容纳钢丝9。

其中,穿孔7与通孔6交叉设置,穿孔7与通孔6的交叉处设置有立柱8,通过交叉的穿孔7和通孔6可以使得声音产生的振动能量能够传递到钢丝9上。

其中,若干个立柱8之间设置有钢丝9,通孔6的截面呈六边形结构,通过钢丝9可以吸收声音的能量,钢丝9振动会消耗掉声音中的能量,实现降噪的目的。

其中,壳体2通过连接环12与底板1螺纹连接,连接套14与壳体2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的连接环12和连接套14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将大型电容器放入壳体2中进行降噪隔音。

其中,连接套14与线路15的连接处设置有隔音套16,连接套14与壳体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垫17,通过隔音套16和第二密封垫17可以提高连接套14与线路15和壳体2之间的隔音和密封效果,提高其隔音效果。

工作时,当壳体2中的大型电容器工作,其产生的声音会带动空气振动,空气的振动在遇到软包5时,软包5中填充有纤维,纤维不断的振动,纤维之间的间隙会折射声音,不断的消耗声音中的能量,降低了声音的音量,当声音传递到吸音棉4中时,声音会不断撞击通孔6和穿孔7中的槽壁,声音来回折射,进一步降低声音产生的能量,当振动的能量带动钢丝9振动时,钢丝9会不断的振动,吸收和降低了空气中的能量,实现降噪的目的,声音不断的在吸音棉4中循环和消耗能量,使得音量降低,当声音与隔音板3接触时,声音的能量消耗殆尽,进而使得声音不会传递到外接,实现了隔音降噪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