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罩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921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射罩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源反射应用领域方面,特别涉及一种反射罩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面对全球节能的潮流,髙科技业者也都纷纷跨足照明灯具的领域,期望利 用低耗电、髙效率的LED以及冷阴极灯管(CCFL)来取代效率不隹的日光灯管。 但对于这些新光源灯具,虽然市场具有一定程度的兴趣,但是因为由于发光组 件本身结构的因素,使得灯具制作完成之后,却产生程度不一的眩光以及亮度 不均匀的现象,在推动上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困难。
为了解决眩光以及亮度不均匀的问题,目前大多采用光学扩散板或反射板 来因应,不过这些材料本身仍存在相当多的限制,例如透光性不佳、成本昂贵、 不易进行二次加工、镜面反射率过高、反射能力不足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由新型材料制成的反射罩。 本发明专利的另一目的是上述反射罩的制造方祛。
为了实现上述的一个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反射罩, 该反射罩位于光源的外侧,光源通过反射罩反射射向一定的方向,该反射罩的 材质为热塑性反射材料。
优选地,该热塑性反射材料包括发泡材料、非发泡材料或是表面覆盖有反 射材料的高分子热塑性材料。
优选地,该反射罩的厚度为0.2~1.0毫米。
优选地,该反射罩形状为U形、n形、M形、具双斜边形式、单斜边形式 或单个单元方形盒状、多个单元方形盒状结构。
为了实现另一个发明目的,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制造上述的反射 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一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2) 将用于制造反射罩的热塑性反射片状坯料置于上、下模具之间;
(3) 对所述的模具以及热塑性反射片状坯料进行加热,其中该加热温度为 100 180"C,并且该温度要低于所述的热塑性反射材料的软化温度,然后利用所 述的上、下模具将所述的热塑性反射材料压合成型为一反射罩;
(4) 脱模。
优选地,所述的热塑性反射片状坯料的厚度为0.2~1.0MM。
优选地,在步骤(3)中的加热过程中,首先对所述的上、下模具进行加热 至100 140X:并保持该温度,然后再依靠一加热器对热塑性反射片状坯料进行加 热,加热到100 180'C后,移开所述的加热器。
优选地,在步骤(3)的压合成型过程中,所述的上、下模具始终处于恒温 加热状态。
优选地,步骤(3)完成后还有一个抽真空的过程,该过程中对下模具与热 塑性反射片状坯料下表面之间进行抽真空。
优选地,在步骤(4)之前,将压合成型的反射罩恒温保持15~30秒后再进 行冷却,然后才进行脱模。
优选地,在压合成型后,保持压合状态,对成型后的反射罩进行一冷却步 骤之后,冷却后再进行一分模步骤;分模步骤结束后,开启另一冷却装置,在 室温状态下进行另一冷却步骤,然后再利用吹气完成脱模步骤。
优选地,所述的热塑性反射片状坯料在压合成型前先完成一冲裁成型步骤, 且冲裁时,完成锯齿形或线形压线条的加工。
优选地,所述的热塑性反射片状坯料的定位由下模具上的定位槽完成上、 下模压合前的定位或直接由一夹持器装置进行定位。
综上所述,本发明专利反射罩的材料包括热塑性反射村料,其不需要使用基 材。省去了基材费用,进而降低反射罩的成本。
此外,本发明专利所提出的制造反射罩的方法是利用模制的方法制出,因而 相对于传统的反射罩需要黏贴反射片的方法来说更为简单。


附图1~7是根据本发明专利数个实例的反射罩的侧视示意图;附图8是根据本发明专利的一个实例的反射罩的3D示图; 附图9~11是根据本发明专利一实施例的一种反射罩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附图12 14是根据本发明专利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反射罩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附图15是根据本发明专利再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反射罩的制造示意其中202、模具;2021、上模具;2022、下模具;204、热塑性反射片状 坯料;2041、反射罩;205、真空装置;206、加热装置;207、夹持器装置;208、 锥形压线模具结构;209、吹气装置;
302模具;3021、上模具;3022、下模具;304热塑性反射材料;3041反射 罩;307、定位槽;308、锥形压线模具结构;3091、吹气装置;3092、吹气装 置;41、压线结构示图;42、压线结构示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让本发明专利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配合示 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反光罩
在这一实施例中,反射罩的材质为热塑性反射材料。热塑性反射材料可以 是发泡材料、非发泡材料或表面覆盖有反射材料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发泡材 料内部的孔洞可供反射之用。非发泡材料由多层髙、低折射率材料堆叠所构成。 另反射罩材料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简称 PET)、芳族聚酯(Aromatic polyester)、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 脂肪族聚酯(Aliphatic polyester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简称PMMA)、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等高分子聚合物。上述材质在 加热软化后,以便对其塑性而形成任何的形状。
反射罩的厚度最好选择0.2~1.0MM。具有该厚度的反射罩因为其有足够的 机械强度,而不需要金属基材的支撑。
参见附图1~7,其为常见的反射罩的侧视示意图,有关反射罩的外形不限于 附图所示的形状,其还可以是其它和各种形状,例如如图1及3所示的双折边 形状、如图2所示的n字形状、如图4及6所示产单折边形状、如图5所示的U 字形状、如图7所示的M字形状、如图8所示的单个或多个单元方形盒状组成 的形状。上述反射罩可以依多种制作工艺制作,反射罩制造方法的详细说明如下 第一实施例
图9至11是根据本发明专利一实施例的利用原材料加热,上、下模加热对 压成型法制作反射罩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首先提供一模具202,模具202包 括一上模具2021以及一下模具2022,上模具2021上具有锥形压线条结构208。 将用于制作反射罩的热塑性反射片状坯料204通过夹持器装置207放置于上模 具2022与下模具2022之间。在本实例中,热塑性反射片状坯料204的厚度为 0.2~1.0MM。
在这一实施例中,如图9,首先上、下模具在压合之前先快速升温至80~120 X:,接着在上模具2021与热塑性反射片状坯料204之间快速移入一加热装置 206,对热塑性反射片状坯料204进行加热。上述加热装置206可以选用红外加 热器或其它已知常用的加热装置。该加热步骤将热塑性反射材科加热到100~140 C在此要确保此温度低于热塑性反射材料的软化温度。
之后,如图10所示,快速移出加热装置206,即将加热装置206快速移出 模具202之外。再接着将上模具2021与下模具2022压合,以使热塑性反射片 状坯料204对压成形而压合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反射罩2041。需注意的是,上模 具2021与下模具2022在压合过程中始终处于恒温加热状态。另上模具2021与 下模具2022合模时,迅速打开真空装置205,且保持一段时间,以便反射罩2041 吸附成型。
在合模状态下,恒温加热15~30秒后迅速打开冷却装置对上、下模具进行 冷却。在上模具2021与下模具2022冷却至一定温度后,上模具2021与下模具 2022进行分模动作,同时在常温状态下,利用吹气或吹风冷却装置对反射罩2041 进行常温冷却,然后进行脱模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模具如11所示,其中包括上模具2021与下模具 2022。上模具2021与下模具2022中,均设有一冷却装置,该实施例中为水冷 装置。该水冷装置的温度维持在摄氏10至30度。依照本发明专利的这一实施 例,上述装于上模具2021与下模具2022内的冷却装置例如是水循环冷却系统。 换而言之,利用水循环的方式使上模具2021与下模具2022内的温度保持在摄 氏10至30度的温度条件。另外,上模具2021与下模具2022内均设有一加热 装置,且装热装置的加热温度是在热塑性反射材料的软化温度之下。根据本发 明专利的这一实施案例,装设于上模具2021与下模具2022内的加热装置可以
7是加热管装置或其它已知适用的加热装置。 第二实施例
图12至14是根据本发明专利一实施例的利用原材料加热,上、下模加热 对压成型法制作反射罩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2,首先提供一模具302,其中模 具302包括一上模具3021以及一下模具3022,上模具3021上具有锥形压线条 结构308,下模具3022具有一定位槽307内。在本实例中,热塑性反射片状坯 料304的厚度为0.2~1.0MM。
在这一实施例中,如图12,首先上、下模具在压合之前先快速升温至100~140
"C 。
接着于下模具3022的定位槽307内放置一已完成冲裁加工的热塑性反射片 状坯料304。此热塑性反射片状坯料304由下模具3022的定位槽307所定位。
再接着,如图13,将上模具3021与下模具3022压合,以使热塑性反射材 料304对压成形而压合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反射罩3041。需注意的是,上模具3021 与下模具3022在压合过程中均为恒温加热状态。在合模状态下,恒温加热15~30 秒后,迅速打开冷却装置对上、下模具进行冷却。在上模具3021与下模具3022 冷却至一定温度后,上模具3021与下模具3022进行分模动作,同时在常温状 态下,利用下模具3021及上模具3022前后吹气冷却发射罩3041,进行脱模步 骤。
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模具如14所示,其中包括上模具3021与下模具 3022。上模具3021与下模具3022中,均设有一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的温度 维持在摄氏15至25度。依照本发明专利的这一实施例,上述装于上模具3021 与下模具3022内的冷却装置例如是水循环冷却系统。换而言之,利用水循环的 方式使上模具3021与下模具3022内的温度保持在摄氏15至25度的温度条件。 另外,上模具3021与下模具3022内均设有一加热装置,且加热装置的加热温 度是在热塑性反射材料的软化温度之下。根据本发明专利的这一实施案例,装 设于上模具3021与下模具3022内的加热装置可以是加热管装置或其它已知适 用的加热装置。
第三实施例
如图15,首先对该热塑性原材料完成形状冲裁加工,且冲裁时完成,如图
左侧所示的锯齿形压线条41或如图右侧所示的线形压线条42的加工。完成其形状及压线条加工后,需装配应用时,如图15所示,依照箭头所示(图15所 示实线部分至虚线示意部分),通过折叠方式完成各种形状的加工与组装。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 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反射罩,该反射罩位于光源的外侧,光源通过反射罩反射射向一定的方向,其特征在于该反射罩的材质为热塑性反射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反射罩,其特征在于该热塑性反射材料包括发 泡材料、非发泡材料或是表面覆盖有反射材料的髙分子热塑性材料。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罩,其特征在于该反射罩的厚度为0.2~1.0 毫米。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反射罩,其特征在于该反射罩形状为U形、n 形、M形、具双斜边形式、单斜边形式或单个单元方形盒状、多个单元方形盒 状结构。
5、 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个权利要求项中的所述的反射罩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提供一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2) 将用于制造反射罩的热塑性反射片状坯料置于上、下模具之间;(3) 对所述的模具以及热塑性反射片状坯料进行加热,其中该加热温度为 100 180X:,并且该温度要低于所述的热塑性反射材料的软化温度,然后利用所 述的上、下模具将所述的热塑性反射材料压合成型为一反射罩;(4) 脱模。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塑性 反射片状坯料的厚度为0.2~1.0MM。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 中的加热过程中,首先对所述的上、下模具进行加热至100 140X:并保持该温度, 然后再依靠一加热器对热塑性反射片状坯料进行加热,加热到100 180TC后,移 开所述的加热器。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 的压合成型过程中,所述的上、下模具始终处于恒温加热状态。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完 成后还有一个抽真空的过程,该过程中对下模具与热塑性反射片状坯料下表面 之间进行抽真空。
10、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之前,将压合成型的反射罩恒温保持15 ~30秒后再进行冷却,然后才进行脱模。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反射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时,首 先利用冷却装置对上、下模具进行冷却,然后进行一分模步骤;分模步骤结束 后,同时在常温状态下,利用吹气或吹风装置对成型后的反射罩进行冷却,然 后进行脱模步骤。
12、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塑 性反射片状坯料在压合成型前先完成一冲裁成型步骤,且冲裁时,完成锯齿形 或线形压线条的加工。
13、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塑 性反射片状坯料的定位由下模具上的定位槽完成上、下模压合前的定位或直接 由一夹持器装置进行定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反射罩,该反射罩位于光源的外侧,光源通过反射罩反射射向一定的方向,该反射罩的材质为热塑性反射材料。该反射罩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一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2)将用于制造反射罩的热塑性反射片状坯料置于上、下模具之间;(3)对所述的模具以及热塑性反射片状坯料进行加热,其中该加热过程的温度低于该热塑性反射材料的软化温度,然后利用所述的上、下模具将热塑性反射材料压合成型为一反射罩;(4)脱模。该反射罩的材料包括热塑性反射村料,其不需要使用基材。省去了基材费用,进而降低反射罩的成本。此外,所提出的制造反射罩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反射罩需要黏贴反射片的方法来说更为简单。
文档编号F21V7/00GK101660718SQ20091018611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5日
发明者王建兵, 魏昌振 申请人:苏州宏远电子有限公司;魏昌振;王建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