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定位结构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9781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导光板定位结构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光板定位结构及背光模组,所述导光板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在用于安装所述导光板的背板内侧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截面为弯曲状,所述定位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背板内侧,所述定位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靠近所述导光板侧面。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导光板定位结构,避免了在导光板上直接开槽引起的应力集中的缺陷,大大降低了因外力振动而导致的导光板破裂的风险。
【专利说明】导光板定位结构及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定位结构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一般由光源、光学膜片和导光板组成。导光板通过其内部微结构设计,破坏原有的全反射条件,实现光线出射时的均匀性。通常,导光板具有材质易碎及热胀冷缩的特性,使得在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导光板的撞击碎裂,并有效控制导光板与光源的耦光距离。
[0003]图6-9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导光板定位结构,均为导光板上的开槽镶嵌的结构。但是,在导光板上开定位槽容易导致应力集中,大大增加了跌落试验时存在的导光板开槽处断裂的风险,进而导致出射光不均匀性问题,降低了产品品质。
[000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定位结构进行改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导光板开槽处易断裂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导光板开槽处易断裂的缺陷。
[0006]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导光板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在用于安装所述导光板的背板内侧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截面为弯曲状,所述定位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背板内侧,所述定位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靠近所述导光板侧面。
[0007]优选地,所述定位部与所述背板一体形成,或者所述定位部是单独部件。
[0008]优选地,所述定位部形成在所述背板的至少一个周边上。
[0009]优选地,所述定位部形成在所述背板的四个周边上,且每个周边具有至少两个所述定位部。
[0010]优选地,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导光板侧面之间留有间隙。
[0011]优选地,所述定位部的截面大体上为U形。
[0012]优选地,所述定位部为所述U形垂直于水平面的立式结构;或者所述定位部为所述U形平行于水平面的卧式结构。
[0013]优选地,条形背光源所位于的所述背板的周边上的所述定位部为所述卧式结构,并且所述定位部的U形底端靠近所述条形背光源。
[0014]优选地,上述导光板定位结构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的截面大体上为F形,所述胶框中间的凸部卡入所述定位部的U形槽中,所述胶框内侧端部的凸部压在所述导光板上,并且所述胶框内侧端部的凸部与所述胶框的中间的凸部一起卡住所述定位部的所述自由端。
[0015]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及设置于所述背板上的上述导光板定位结构。
[0016]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导光板定位结构,避免了在导光板上直接开槽引起的应カ集中的缺陷,大大降低了因外力振动而导致的导光板破裂的风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通过參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截面图;
[0019]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胶框的示意图;
[0020]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部的俯视图;
[0021]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板的俯视图;
[0022]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ー实施例的背板的俯视图;以及
[0023]图6-9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导光板定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5]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截面图。
[0026]如图1所示,导光板3容纳于背板4所构成的壳体中,背板4的四个周边每个周边内至少固定有两个定位部6,以限制导光板3在X、Y方向(即水平面方向)上的位移。定位部6的截面为弯曲形状,大体上例如为S形、W形或者U形。以U形为例,由于U形结构本身具有一定的弾性,所以在受到跌落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定位部6可以由背板4钣金折弯直接加工制成,也可以将单独的部件接合到背板4的侧面上制成。
[0027]定位部6的形状尺寸可根据背光模组实际需要设计,可以贴近导光板的侧面或者留出一定的间隙,以便考虑因导光板热胀冷缩而带来的装配要求。应当注意的是,在背板的安装背光源侧要留出合理的间隙,以保证耦光距离。
[0028]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胶框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胶框(ModuleFrame) 5的截面大体上为F形,F形胶框5具有两个凸部5.1和5.2,中间的凸部5.2卡入定位部6的U形槽中,内侧端部的凸部5.1压在导光板3上,并紧靠导光板3上方的面板I和光学膜片2,以限制导光板3在Z方向上的位移。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部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定位部6具有两个端部6.1和6.2,端部6.1与背板4固定,端部6.2为自由端,用于限制导光板3在X、Y方向上的位移。端部6.1与端部6.2之间的凹槽用于卡住胶框5的凸部5.2,并且胶框5的凸部5.1与凸部5.2—起用于卡住定位部6的端部6.2,由此实现了导光板的固定。
[0029]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板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背板的四周除了具有如图1中的截面图所示的立式定位部6外(即U形结构垂直于水平面),还具有卧式定位部8(即U形结构平行于水平面)。采用卧式定位部8在定位导光板的同吋,还可以使条形背光源7的安装定位更加可靠,即利用定位部8的U形底端来限制条形背光源7的左右移动。条形背光源优选为发光二极管(LED)条。
[0030]对于卧式定位部8而言,胶框5的结构保持不变,仍然是中间的凸部5.2卡入卧式定位部8的两个端部之间的U形槽中,并且凸部5.1仍然压在导光板上方,并紧靠导光板上方的面板和光学膜片,同样起到固定导光板的效果。
[0031]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背板的俯视图。在图5所示的背板俯视图中,背板4的上侧边和下侧边均采用卧式定位部,而左侧边和右侧边均采用立式定位部,同样可以实现导光板在X、Y方向上的定位。
[0032]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立式还是卧式定位部,都能够起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在背板的一个周边上形成定位部,也可以选择在背板的四个周边上形成定位部,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导光板的大小而选择合适数量的定位部。
[0033]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导光板定位结构,避免了在导光板上直接开槽引起的应力集中的缺陷,大大降低了因外力振动而导致的导光板破裂的风险。
[0034]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导光板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在用于安装所述导光板的背板内侧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截面为弯曲状,所述定位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背板内侧,所述定位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靠近所述导光板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定位结构,其中所述定位部与所述背板一体形成,或者所述定位部是单独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定位结构,其中所述定位部形成在所述背板的至少ー个周边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定位结构,其中所述定位部形成在所述背板的四个周边上,且每个周边具有至少两个所述定位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定位结构,其中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导光板侧面之间留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定位结构,其中所述定位部的截面大体上为U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光板定位结构,其中所述定位部为所述U形垂直于水平面的立式结构;或者所述定位部为所述U形平行于水平面的卧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光板定位结构,其中条形背光源所位于的所述背板的周边上的所述定位部为所述卧式结构,并且所述定位部的U形底端靠近所述条形背光源。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定位结构,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的截面大体上为F形,所述胶框中间的凸部卡入所述定位部的U形槽中,所述胶框内侧端部的凸部压在所述导光板上,并且所述胶框内侧端部的凸部与所述胶框的中间的凸部一起卡住所述定位部的所述自由端。
10.ー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及设置于所述背板上的如权利要求1-9中任ー项所述的导光板定位结构。
【文档编号】F21V17/10GK203442694SQ201320516693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2日
【发明者】祝政委, 梁恒镇 申请人: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