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新智能随动转向前照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3291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新智能随动转向前照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属于汽车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新智能随动转向前照灯。



背景技术:

为了汽车行驶更安全,目前部分汽车安装了随动转向照明系统又叫自适应转向大灯系统。随动转向照明系统分为前大灯随动转向AFS(Adaptive Front lighting System)与光轴自动调整系统ALS(Automatic Leveling System)。通俗的说就是左右随动调整和上下随动调整。前大灯随动转向AFS(Adaptive Front lighting System)能够根据行车速度、转向角度等自动调整近光灯的照射中心,自动指向弯道,确保弯道中的高能见度,以便能够提前照亮“未到达”的区域。用一句话概括其效果就是:保持灯光和行驶方向一致。光轴自动调整系统ALS(Automatic Leveling System):一般来说,前照灯位置都是在汽车空载平直状态下进行设计和调整的。当汽车载重变化或者道路状况、车辆加减速度等状况导致车身角度上扬或下移时,ALS会自动调整光轴倾角,避免光轴上扬或向下倾斜时对光束照射位置的影响。概括其效果就是:灯光随汽车重心的变化而上下随动,保持水平照射。

目前的光轴自动调整系统ALS工作原理为:在前后轴上各安装一个高度传感器,在汽车加速与减速,或开始上下坡时,感知前后轴的高度差。用其高度差的信号来控制前照灯的光轴高低。这样的光轴自动调整系统有一个缺陷,对汽车即将上坡或下坡没能提前感知,所以没法对光轴自动调整。理想的光轴自动调整系统应该在快上坡时自动向上调整前照灯的照射角度,提前看到坡上的路况。到坡顶时自动向下调整前照灯的照射角度,避免灯下黑。

目前的前大灯随动转向AFS工作原理为:根据速度传感器与方向盘转角传感器产生的车速信号与方向盘转角信号,不断对大灯进行左右动态调节,适应当前的转向角,保持灯光方向与汽车的当前行驶方向一致,以确保对前方道路提供最佳照明并对驾驶员提供最佳可见度。这样的前大灯随动转向也有一个缺陷,对汽车即将进入弯道没能提前感知,需要汽车进入弯道后,开始转动方向盘,才能通过方向盘转角传感器产生方向盘转角信号,从而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前大灯随动转向。也就是车先转,灯才转。理想的前大灯随动转向系统应该在快进入弯道时,能提前感知,相应提前调整前照灯的左右照射角度,提前看到弯道上的路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精度高、噪声小、节能安全的一种全新智能随动转向前照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新智能随动转向前照灯,由LED前照灯灯芯1、LED前照灯灯芯驱动板2、LED前照灯随动转向机构3、灯壳4、灯玻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全新智能随动转向前照灯还包括车载卫星导航系统6、车用电子控制单元7、控制单元8,所述LED前照灯灯芯1,主要由凸透镜11、透镜支架12、反射镜13、水平挡光板14、LED光源15密封装配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挡光板14靠近凸透镜11的端部制造成近光所需明暗截止线的形状,所述水平挡光板14把反射镜13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上方为近光配光反射镜,下方为远光配光反射镜,所述LED光源15由上光源和下光源组成。

优选地,所述LED前照灯随动转向机构3由调节支架、垂直调节电机、水平调节电机组成。

优选地,所述反射镜13的上方近光配光反射镜的面积与下方远光配光反射镜的面积比范围为:0.8-1.5。

优选地,所述LED光源15的上光源和下光源分别位于水平挡光板1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水平挡光板14的上表面正对着反射镜13的近光配光反射镜,水平挡光板14的下表面正对着反射镜13的远光配光反射镜。

优选地,所述LED光源15的上光源为近光光源,下光源为远光光源。

优选地,所述LED前照灯灯芯1需要发出近光光线时,打开LED光源15的上光源即可发出近光光线,LED前照灯灯芯1需要发出远光光线时,打开LED光源15的上光源和下光源即可发出远光光线。

上述灯玻4是指随动转向LED前照灯玻璃罩。

上述控制单元8起到控制随动转向LED前照灯左右随动调整和上下随动调整的作用。

上述车用电子控制单元7即行车电脑,又称车载电脑。从用途上讲是汽车专用微机控制器,也叫汽车专用单片机。它和普通的单片机一样,由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接口(I/O)、模数转换器(A/D)以及整形、驱动等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

上述车载卫星导航系统6是用于汽车导航的卫星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测控部分和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是一个高精度、全天候和全球性的无线电导航、定位和定时的多功能系统,车载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精确地检测车的工作状况,如加减速,车速,位置坐标等,还可精确的判断前方路况,如转弯,上下坡,隧道,大桥。以及车辆所处的道路等级,如高速公路、乡村道路,城市道路等。

上述明暗截止线是指光源照射时产生的明暗交界线。在汽车LED近光灯设置明暗交界线,明暗交界线会对近光灯发出的光线产生阻挡作用,不仅可避免LED车灯过于刺眼,同时可使汽车LED近光灯的光线下移,使得光源对汽车下方的照射更为全面,有利于汽车驾驶员看清前方路况,但是由于明暗截止线的阻拦使得部分光源变成了热能,浪费很多的光能。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汽车LED近光灯是没有设置明暗截止线的,而设置了截止线的汽车LED近光灯也由于设置的截止线过长导致了光能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水平挡光板14靠近凸透镜11的端部制造成近光所需明暗截止线的形状,不仅使得LED灯芯1在投射近光时光线的发出符合GB 25991-2010 汽车用LED前照灯近光配光性能标准要求,同时只在水平挡光板的端部设置明暗截止线,减少了明暗截止线的阻挡,可使得因设置明暗截止线而浪费的光能下降到最低值,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2)把车载卫星导航系统采集的各种信号作为前大灯随动转向系统的驱动信号源,替换原来的驱动信号源,根据具体情况保留部分原有信号源与车载卫星导航系统采集的各种信号共同传输到电子控制单元7即行车电脑上,经行车电脑将加工处理的信息传送到控制控制单元8,由控制单元8控制随动转向LED前照灯左右随动调整和上下随动调整,大大提高汽车智能随动转向前照灯的转向精度高,提高了汽车行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新智能随动转向前照灯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LED近光光学反射线和远光光学反射线的LED前照灯灯芯1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一种全新智能随动转向前照灯,主要由LED前照灯灯芯1、LED前照灯灯芯驱动板2、LED前照灯随动转向机构3、灯壳4、灯玻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全新智能随动转向前照灯还包括车载卫星导航系统6、车用电子控制单元7、控制单元8,所述LED前照灯灯芯1,由凸透镜11、透镜支架12、反射镜13、水平挡光板14、LED光源15密封装配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挡光板14靠近凸透镜11的端部制造成近光所需明暗截止线的形状,所述水平挡光板14把反射镜13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上方为近光配光反射镜,下方为远光配光反射镜,所述LED光源15由上光源和下光源组成。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LED前照灯随动转向机构3由调节支架、垂直调节电机、水平调节电机组成。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反射镜13的上方近光配光反射镜的面积与下方远光配光反射镜的面积比范围为:0.8-1.5。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LED光源15的上光源和下光源分别位于水平挡光板1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水平挡光板14的上表面正对着反射镜13的近光配光反射镜,水平挡光板14的下表面正对着反射镜13的远光配光反射镜。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LED光源15的上光源为近光光源,下光源为远光光源。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LED前照灯灯芯1需要发出近光光线时,打开LED光源15的上光源即可发出近光光线,LED前照灯灯芯1需要发出远光光线时,打开LED光源15的上光源和下光源即可发出远光光线。

本一种全新智能随动转向前照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把车载卫星导航系统采集的各种信号作为前大灯随动转向系统的驱动信号源,替换原来的驱动信号源,根据具体情况保留部分原有信号源与车载卫星导航系统采集的各种信号共同传输到电子控制单元7即行车电脑上,经行车电脑将加工处理的信息传送到控制控制单元8,由控制单元8控制随动转向LED前照灯左右随动调整和上下随动调整,即当车载卫星导航系感知车辆在加速时,适当压低光轴保持灯光水平,当车载卫星导航系感知车辆在减速时,也适当抬高光轴保持灯光水平。当车载卫星导航系感知车辆前方要上坡时,根据坡度大小,适当抬高光轴,让灯光提前照亮坡上道路。当车载卫星导航系感知车辆前方要下坡时,根据坡度大小,适当压低光轴,让灯光提前照亮坡下道路,避免灯下黑。当车载卫星导航系感知车辆前方转弯时,根据弯道大小与车速,让灯光提前转向,照亮弯道。当到十字路口时,可以根据导航路线的设定,让灯光提前转向,照亮设定要走的道路。当车载卫星导航系感知车辆前方有隧道或大桥时,或者根据车辆所处的道路等级,如高速公路、乡村道路,城市道路等,可根据相关法规的要求对灯光进行适当调整,大大提高随动转向LED前照灯的转向精度高,提高了汽车行车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