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高棚灯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8452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高棚灯。



背景技术:

高棚灯适用于工厂、车间、仓库、体育馆、候车室、机场、商场等大型宽敞场所,高棚灯一般悬挂在较高的位置。高棚灯主要有聚光型和散光型两种。过去,高棚灯主要为金卤灯会无极灯,这些类型灯具的耗能大、寿命短,随着LED技术的不断成熟,且因LED节能、寿命长等诸多优点,使得LED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申请号为201120370521.8申请日为2011.9.30授权公告日为2012.7.11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的LED高棚灯,并具体包括灯壳、安装在灯壳内的电源、固定在电源上方的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散热器以及固定安装在散热器上表面的 LED 模块,一安装板固定在灯壳的开口端,对应 LED 模块上的光源依次安装有透镜支座、第一“O”形胶圈、透镜本体、透镜盖子、第二“ O ”形胶圈以及透镜压盖,所述透镜压盖将透镜主体固定在安装板上。虽然提供的 LED 高棚灯具有专用的散热器,且灯壳上设置有散热孔, LED 模块以及电源均可与外界形成良好的对流,可以减小光衰,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但是散热效率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散热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高棚灯散热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LED高棚灯散热装置,包括外壳、底盖及散热器,外壳上设有出风孔;底盖安装在外壳的底部,在底盖上设有进风孔;底盖上设有通孔;散热器安装在底盖上且位于外壳内,散热器与通孔位置对应;所述的进风孔包括靠近底盖中心的第一进风孔及自第一进风孔的两侧向外延伸且逐渐缩小的第二进风孔。

上述结构,由于进风孔包括靠近底盖中心的第一进风孔及自第一进风孔的两侧向外延伸且逐渐缩小的第二进风孔,使得第一进风孔的面积大于第二进风孔的面积,这样,进风孔在进风时,第一进风孔相对第二进风孔的气压相对较小,使得第二进风孔的风流向第一进风孔方向流动或具有流动的趋势,这样,经进风孔的风流会向外壳的中部流动,即经过散热器的风流更多,从而提高了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在底盖上圆周均布有所述的进风孔,以提高进风的均匀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散热器包括固定板及设在固定板背面上的散热片;在固定板上设有通风槽,该结构,经通风槽的风会直接作用到散热片上,从而能提高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壳包括球面顶部、自球面顶部向下延伸的弧形部、自弧形部下端向下的外弧形部及自外弧形部向下延伸的固定部,弧形部的中部向内凹陷。该结构,将外壳设置成上述结构,使得外壳的上部内空间小,随着气流在外壳内的不断上升,会使外壳上部内空间的气压大,这样,容易在外壳上部内外形成压差,更有利于外壳内的气体经出风孔流出,提高风流的流速,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LED高棚灯的立体图。

图2为LED高棚灯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LED高棚灯的剖视图。

图4为LED高棚灯的分解图。

图5为LED高棚灯去掉外壳后的示意图。

图6为散热器的立体图。

图7为图5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LED高棚灯包括外壳1、底盖2、散热器3、LED光源4和透镜板5。LED高棚灯散热装置主要由外壳1、底盖2、散热器3组成。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外壳1内具有空间100。所述的外壳1包括球面顶部11、自球面顶部11向下延伸的弧形部12、自弧形部12下端向下的外弧形部13及自外弧形部13向下延伸的固定部14,弧形部12的中部向内凹陷。在弧形部12上设有出风孔121,当然,出风孔也可以设置在外壳的其他部位。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底盖2包括底盖本体21、自底盖本体21边缘向下延伸的连接部22及自连接部22向外延伸的凸缘23。底盖本体21的中部设有通孔211,在底盖本体21上圆周均布有进风孔212,如图7所示,所述的进风孔212包括靠近底盖中心的第一进风孔2121及自第一进风孔的两侧向外延伸且逐渐缩小的第二进风孔2122;底盖2安装在外壳1内。

如图3至图6所示,散热器3包括固定板31及散热片32,散热片32设在固定板31的背面,固定板31安装在底盖2上且位于外壳1内,散热器3与通孔211位置对应;LED光源4安装在固定板31上,LED光源4对应于通孔211,所述的LED光源4包括基板41及安装在基板41上的LED芯片和LED灯珠42;透镜板5安装在固定板31上,透镜板5罩设在LED光源4上;在固定板31上位于两相邻透镜板之间设有通风槽311,通风槽311沿透镜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进风孔212包括靠近底盖中心的第一进风孔2121及自第一进风孔2121的两侧向外延伸且逐渐缩小的第二进风孔2122,使得第一进风孔2121的面积大于第二进风孔2122的面积,这样,进风孔2122在进风时,第一进风孔2121相对第二进风孔2122的气压相对较小,使得第二进风孔2122的风流向第一进风孔2121方向流动或具有流动的趋势,这样,经进风孔212的风流会向外壳的中部流动,即经过散热器3的风流更多,当设置了通风槽311,经通风槽311的风会直接作用到散热片32上;当风流进入到外壳1内后,由于外壳的上部空间小,随着气流在外壳1内的不断上升,会使外壳1上部内空间的气压大,这样,容易在外壳1上部内外形成压差,更有利于外壳内的气体经出风孔121流出,提高风流的流速,从而提高了散热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