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离散led光源的新型二次配光透镜及灯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29109阅读:来源:国知局
[0022]进一步的,所述透镜的出射面为平面、轴对称曲面、平面与轴对称曲面组合面或不同轴对称曲面组合面。所述出射面可以为抛光面,也可以为雾化表面或小凸起透镜列阵面,这样可以进一步优化出射光斑的质量。
[0023]进一步的,由于本实用新型透镜的设计是根据光源结构分布来设计的,因此在使用时与光源有相对严格的对应关系,要防止透镜在装配时在轴向转动,因此本实用新型透镜具有定位装置来防止安装和使用所述透镜时与匹配光源之间的相对滑动,或者旋转错位。
[0024]进一步的,本专利所述透镜与其对应的光源可以根据需要配合适当的电源组件、散热组件以及其他结构组件共同组成LED灯具设备,该灯具设备具有成本低廉,光斑质量优良的特点。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离散LED光源的新型二次配光透镜及灯具,通过将入射端面离散成主入射端面和子入射端面,使得对于离轴的子光源有子入射端面与之相对应,并且通过子入射端面将对应子光源所发出的部分光线调整为与透镜本体中心轴平行或者小角度(通常< 10° )倾斜的子入射端面轴线的轴上光线或近轴光线,有效改变了照明光场呈现出与光源排布相类似的光斑分布情况,使用离散光源具有和集成芯片光源一样的光源效果,显著降低了光源的成本。
[0026]本实用新型的主入射端面为向透镜本体底部方向凸起的曲面,对离散光源经透镜成像的光斑的轮廓和大致分布起到一个基础的分配和调节作用;更够更好的实现将离散光源所发出的光汇聚到出射光场中心;提高了中心光场的照度;本透镜在室内射灯类以及有角度要求筒灯类的开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27]【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用于离散LED光源的新型二次配光透镜的剖面示意图。
[0029]图2为子入射端面与对应子光源在与透镜本体中心轴垂直的面上的投影位置示意图。
[0030]图3为本用于离散LED光源的新型二次配光透镜以及实施例1的仰视示意图。[0031 ] 图4为实施例1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实施例2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34]一种用于离散LED光源的新型二次配光透镜,如图1、图3所示,包括透镜本体10,所述透镜本体10包括入射孔14,所述入射孔14位于所述透镜本体的底部中心;所述入射孔14向透镜本体10顶部方向凹陷;所述入射孔14的侧面为入射侧面14-1,所述入射孔的顶部端面为入射端面11 ;所述入射端面11包括主入射端面11-1和子入射端面11-2 ;所述主入射端面11-1和子入射端面11-2均为向透镜本体10底部方向凸起的曲面;所述子入射端面11-2设置于主入射端面11-1上,设置位置与透镜匹配的离轴子光源的位置对应,其中所述子入射端面11-1在与透镜本体10中心轴垂直的面上的投影面积多对应离轴子光源A在与透镜本体中心轴垂直的面上的投影面积的0.8倍。
[0035]如图2所示,所述子入射端面11-2的顶点D在与透镜本体中心轴垂直的面上的投影点D’到对应子光源A中心点O在与透镜本体中心轴垂直的面上的投影点O’的距离<对应子光源边缘到中心点最大距离的I倍;所述子入射端面11-2将其对应的离轴子光源A所发出的部分光线调节为与所述透镜本体中心轴平行的对应子入射端面对称轴线的轴上光或者近轴光。
[0036]本实用新型透镜的主入射端面11-1为向透镜本体10底部凸起的曲面,对所有子光源A的成像起到一个汇集调节作用,对离散光源经透镜成像的光斑的轮廓和大致分布起到一个基础的分配作用,相比于其他面型可以获得更好的出光效果。
[0037]在主入射端面11-1的基础上,本透镜针对离轴的子光源A在主入射端面11-1的相应位置上设置对应的子入射端面11-2,所述子入射端面11-2将其对应的离轴子光源A所发出的部分光线调节为与透镜本体10中心轴平行或者小角度(通常< 10° )倾斜的子入射端面11-2对称轴线的轴上光线或近轴光线。这样就有相当一部分光线照射到照明光场的中心,提高中心光强;同时其他没有与该子光源A对应的子入射端面11-2也都会对该子光源A部分较大角度的光成像,这样能在出射光场的不同区域形成多个该子光源A的像。最终照明光场是由多个子光源像叠加形成的,这些子光源的像,相互叠加在照明空间中低频率段形成了相对均匀的照度分布,改变了出射光场的呈现光源分布的情况,改善了出光效果,使用低成本的离散LED光源,也可以达到和芯片COB集成封装的LED光源相同的出光效果,降低了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
[0038]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入射孔14的侧面为入射侧面14-1,所述入射侧面14-1为圆柱面或者圆锥面,所述入射侧面的具体面型根据出光效果以及加工工艺而定。
[0039]作为一种优选,如图4所示,所述透镜的主入射端面11-1和,或子入射端面11-2上附着有向透镜底部方向凸起的次级透镜15列阵(小凸起透镜阵列面)(所述次级小凸起透镜阵列面的阵列方式可以是环形阵列也可以为行列阵列)所述次级小凸起透镜15列阵可将上述照明光场中频段的分布不均匀现象进行匀化,这样通过透镜中间端面入射的光就能在光场呈现大致均匀过度的光斑。
[0040]进一步的,所述透镜的主入射端面11-1、子入射端面11-2和,或入射侧面14-1为雾化表面。次级小凸起透镜阵列面的设置能够较好地调制中频率的空间不均匀分布,但是会带来一些较高频率的照明光场分布不均,为了克服这种较为高频率的空间不均匀分布,这样通过将入射面进行雾化处理能在光场呈现较为圆润过度的光斑。
[0041]进一步的,所述子入射端面的曲率根据照明光场需要的角度及分布而定。
[0042]进一步的,所述子光源A,进一步的,所述子光源,可以为一个单个的LED光源(单颗的LED光源或者单个芯片封装的LED光源),也可以为由至少2个的相对独立的次级子LED光源(次级子光源为单颗的LED光源或者单个芯片封装的LED光源)所构成子光源模块。
[0043]当子光源为单个的LED光源构成时,通过离轴子入射端面与该子光源相对应,并且该子光源所发出部分的光线通过该子入射端面的调节后成为与所述透镜本体中心轴平行的子入射端面轴线的轴上光线或者近轴光线。
[0044]当子光源为至少2个的相对独立的次级子LED光源构成子光源模块时(某些情况下子光源并非是独立的LED光源,而是由2个以上相对集中分布的LED光源构成的,比如说三三两两或者三五成群的分布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此处的相对集中分布是相比于其他子光源或子光源模块而言)),这种情况下,用一个子入射端面与子光源模块相对应(子光源模块的中心点即是改子光源的中心点),该子入射端面将所对应的子光源模块所发出部分的光线调节成为与该子入射端面同轴的轴上光线或者近轴光。
[0045]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透镜本体10还包括全反射面13,所述全反射面13位于透镜本体10的侧面,底部与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