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辊行星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669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辊行星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辊轧机,具体为一种多辊行星轧机。
背景技术
多辊轧机主要用于对轧件进行轧制,传统多辊轧机对轧件进行轧制过程中,轧件 不仅向前运动,同时绕其轴线旋转,做螺旋前进运动,随着轧件的不断延伸变长,轧件产生 甩动和扭动,使得轧制过程不稳定且易发生因轧扭而停轧的事故,轧件的长度很大程度上 受到限制。因此多辊行星轧机应运而生。多辊行星轧机包括机架,机架上穿有空心的中心轴,中心轴内设有冷却装置,且中 心轴上套有其内设有若干轧辊的回转轮体,回转轮体和中心轴上分别设有传动机构,工作 时,通过传动机构控制轧辊沿轧件轴线公转且沿轧辊轴线自转,从而保证轧件在轧制过程 中不发生甩动和扭动,但由于回转轮体为前部直径大于后部直径的套状结构,且回转轮体 为整体结构,在其内安装轧辊造成回转轮体的体积过大,因此回转轮体前部和后部的承载 轴承尺寸过大,限制回转轮体转速,进而限制轧件轧制的效率,同时为了保证轧件在轧制过 程中不发生扭转,必须严格控制各传动轮系的比例尺寸,由于中心轴直径较大,传动机构只 能采用锥齿轮进行传动,传动不平稳且承载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多辊行星轧机由于结构缺陷存在轧件轧制效率低且传 动不平稳及承载能力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辊行星轧机。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多辊行星轧机,包括穿在机架上的中心 轴及套在中心轴上的回转轮体,回转轮体和中心轴上均设有传动机构,回转轮体包括前(轧 件轧出的方向为前方)端盖、后端盖以及固定在两者之间的圆柱套筒,圆柱套筒前端环绕其 轴线均布开有若干轧辊槽,前端盖的前侧固定有套在中心轴上的前套管,后端盖的后侧固 定有套在中心轴上的后套管,前套管和后套管上分别设有前轴承和后轴承。当对轧辊进行 安装时,轧辊沿着轧辊槽从前向后插入回转轮体的圆柱套筒内,然后对相关零件进行安装, 接着将前端盖和后端盖通过螺栓与圆柱套筒固定,此种结构设计的回转轮体由于其内部结 构紧凑合理,有效地缩短了回转轮体的尺寸,从而缩短了支撑回转轮体的轴承尺寸,轴承极 限转速提高,大大提高了轧件的轧制速度,同时前套管和后套管上支撑有前轴承和后轴承, 进一步提高了多辊行星轧机的强度和稳定性。回转轮体的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后套管上的第一人字齿轮,第一人字齿轮上啮合 有第二人字齿轮,第二人字齿轮的轴心处固定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固定有动力机构,动 力机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工作时,通过动力机构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驱动 相互啮合的第二人字齿轮和第一人字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回转轮体转动,由于中心轴的尺 寸缩小,使得采用人字齿轮传动成为可能,有效地提高了传动的平稳性,承载能力较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克服了现有多辊行星轧机由于结构缺陷存在轧件轧制效率低且传动不平稳及承载能力差的问题,通过缩短回转轮体的尺寸进而缩短支撑回 转轮体轴承的尺寸,提高了轧制的速度,同时轴承支撑在回转轮体的前后两侧,提高了多辊 行星轧机的强度和稳定性,回转轮体采用分体结构,可方便了对轧辊进行更换及增加,改善 了轧件的咬入条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心轴,2-回转轮体,3-前端盖,4-后端盖,5-圆柱套筒,6_轧辊槽,7_前 套管,8-后套管,9-前轴承,10-后轴承,11-第一人字齿轮,12-第二人字齿轮,13-传动 轴,14-第一斜齿轮,15-从动轴,16-第二斜齿轮,17-第一伞齿轮,18-主动轴,19-第二伞 齿轮,20-中心齿轮,21-短轴,22-行星齿轮,23-第三伞齿轮,24-第四伞齿轮,25-机架, 26-轧辊,27-轧件。
具体实施方式
多辊行星轧机,包括穿在机架25上的中心轴1及套在中心轴1上的回转轮体2,回 转轮体2和中心轴1上均设有传动机构,回转轮体2包括前端盖3、后端盖4以及固定在两 者之间的圆柱套筒5,圆柱套筒5前端环绕其轴线均布开有若干轧辊槽6,前端盖3的前侧 固定有套在中心轴1上的前套管7,后端盖4的后侧固定有套在中心轴1上的后套管8,前套 管7和后套管8上分别设有前轴承9和后轴承10。回转轮体2的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后套 管8上的第一人字齿轮11,第一人字齿轮11上啮合有第二人字齿轮12,第二人字齿轮12的 轴心处固定有传动轴13,传动轴13的一端固定有动力机构。具体实施过程中,前端盖3与 前套管7、后端盖4与后套管8做成一体结构,中心轴1上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中心轴1上 的第一斜齿轮14,第一斜齿轮14上啮合有轴心固定有从动轴15的第二斜齿轮16,从动轴 15上固定有第一伞齿轮17,第一伞齿轮17上啮合有轴心固定主动轴18的第二伞齿轮19, 主动轴18上设有动力机构,中心轴1上固定有位于回转轮体2内的中心齿轮20,中心齿轮 20上啮合有固定在短轴21 —端上的行星齿轮22,短轴21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三伞齿轮23, 轧辊26上固定有与第三伞齿轮23啮合的第四伞齿轮24,工作时,传动轴13上的动力机构 带动第二人字齿轮1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人字齿轮11及后端盖4转动,回转轮体2转动带 动行星齿轮22围绕中心齿轮20公转,行星齿轮22通过短轴21带动第三伞齿轮23和与其 啮合的第四伞齿轮24转动,因此轧辊沿其轴线自转,通过轧辊的公转和自转控制轧件从后 向前轧出,当因传动轮系产生误差、轧辊与轧件摩擦力的变化、轧辊的磨损、轧件尺寸的变 化等因素影响,轧件在轧制过程产生微小转动时,通过主动轴18上的动力机构驱动其上的 第二伞齿轮19和与其啮合的第一伞齿轮17转动,第一伞齿轮17带动从动轴15上的第二 斜齿轮16和与其啮合的第一斜齿轮14转动,从而带动中心轴1和其上固定的中心齿轮20 转动,保证轧件在轧制过程中不旋转,提高轧件的轧制长度。
权利要求一种多辊行星轧机,包括穿在机架(25)上的中心轴(1)及套在中心轴(1)上的回转轮体(2),回转轮体(2)和中心轴(1)上均设有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回转轮体(2)包括前端盖(3)、后端盖(4)以及固定在两者之间的圆柱套筒(5),圆柱套筒(5)前端环绕其轴线均布开有若干轧辊槽(6),前端盖(3)的前侧固定有套在中心轴(1)上的前套管(7),后端盖(4)的后侧固定有套在中心轴(1)上的后套管(8),前套管(7)和后套管(8)上分别设有前轴承(9)和后轴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辊行星轧机,其特征在于回转轮体(2)的传动机构包括固 定在后套管(8)上的第一人字齿轮(11),第一人字齿轮(11)上啮合有第二人字齿轮(12), 第二人字齿轮(12)的轴心处固定有传动轴(13),传动轴(13)的一端固定有动力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辊轧机,具体为一种多辊行星轧机,解决了现有多辊行星轧机由于结构缺陷存在轧件轧制效率低且传动不平稳及承载能力差的问题。回转轮体包括前端盖、后端盖以及固定在两者之间的圆柱套筒,圆柱套筒前端环绕其轴线均布开有若干轧辊槽,前端盖的前侧固定有套在中心轴上的前套管,后端盖的后侧固定有套在中心轴上的后套管,前套管和后套管上分别设有支撑承载轴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紧凑,通过缩短回转轮体的尺寸进而缩短支撑回转轮体的承载轴承的尺寸,提高了轧制的速度,同时承载轴承支撑在回转轮体的前后两侧,提高了多辊行星轧机的强度和稳定性,回转轮体采用分体结构,可方便了对轧辊进行更换及增加,改善了轧件的咬入条件。
文档编号B21B1/42GK201744486SQ20102050281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4日
发明者张志勇, 王克川 申请人:太原普莱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