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柱类零件八工位自动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2613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线柱类零件八工位自动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零部件加工领 域,尤其是对一种接线柱类零件进行加工的设备。
背景技术
接线柱作为电器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国内外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市场对接线柱加工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绿色产业化也显得极其重要。目前,接线柱类零件的多工位加工,多数采用传统方式,完成送料、切槽、下料、打孔、铣台阶、背面倒角、侧面打孔、背面打小孔、侧面攻丝等工序,可参见图15所示的一种接线柱,它至少需要相应的四台加工设备完成或依靠人工操作,且传统单轴接线柱加工机一次只能完成三个工序,只能实现单面加工,电能损耗量大,需要投入巨大的劳动力成本,且在加工车间内因设备打磨原料而产生的铜屑及所形成的强大的噪音均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铜屑的浪费现象也很严重,因此,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线柱类零件八工位自动加工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接线柱类零件八工位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设置一机座,所述机座前端有一机座头,机座头上设置有第一至第七载物平台,所述第一至第七载物平台沿机座头中心孔的圆心八等分圆周位置依序分配,所述机座后端还设置有八工位分度器平台,所述机座中部设置有一放置八工位钳形夹具的凹槽,所述八工位钳形夹具的轴孔与八工位分度器的中心轴配合连接而固定,定位后的八工位钳形夹具的轴孔的轴心、八工位分度器的中心轴的轴心、机座头中心孔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上,八工位钳形夹具的第一至第七工位与第一至第七载物平台的工位相适配;位于机座上的机座头下方设置有一通孔与凹槽连通; 加工时,所述八工位分度器按八等分圆周位置带动八工位钳形夹具旋转,并将八工位钳形夹具定位于第一至第八工位处,由位于第一至第七载物平台及机座上凹槽底部的第八工位处和机座的下侧面和另一下侧面上对应设置的送料、攻丝、钻孔、铣槽、倒角、切槽、切割、卸料装置对接线柱类零件进行相应加工。本发明显著提高了接线柱类零件的加工定位精度,并采用夹具旋转,加工棒料不动的加工模式,实现了一次性全自动完成九道加工工序,加工产生的铜屑能全部回收,并降低了生产时的噪音,保护了环境。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图1中机座的结构图。图3是图2变换视角后的结构图。图4是图2所示机座与八工位钳形夹具的分解结构图。[0011]图5是图4所示结构与八工位分度器组合后的结构图。图6是图2所示机座下侧面后端设置的对位于第一载物平台101的八工位钳形夹具第一工位处的接线柱侧向大孔164进行倒角的倒角装置结构位置图。图7是图 2所示机座头下方通孔内设置的对八工位钳形夹具第八工位的接线柱进行横向切槽的切槽装置的结构位置图。图8是图2所示机座下侧面前端设置钻孔装置的结构位置图。图9是图2所示机座头第二载物平台102上设置的对位于第二载物平台102的八工位钳形夹具第二工位处的接线柱进行铣槽的铣槽装置和攻丝的攻丝装置结构位置图。图10是图2所示机座头第六载物平台106上设置的送料装置和图5中所示八工位分度器上设置的切割装置对位于第六载物平台106的八工位钳形夹具第六工位处的接线柱进行线状切割的切割装置结构位置图。图11是图2所示机座头第三载物平台103上设置的对位于第三载物平台103的八工位钳形夹具第三工位处的接线柱进行钻孔的钻孔装置的结构位置图。图12是图5所示机座头第五载物平台105上设置的攻丝装置对位于第五载物平台105的八工位钳形夹具第五工位处的接线柱进行攻丝和图5所示八工位分度器上设置的攻丝装置对位于第四载物平台104的八工位钳形夹具第四工位处的接线柱进行攻丝的结构位置图。图13是图3所示机座另一下侧面后端设置的对位于第七载物平台107的八工位钳形夹具第七工位处的接线柱进行钻孔的钻孔装置结构位置图。图14是图2所示机座平面结构图。图15是应用本发明进行加工的接线柱结构图。图16是本发明具有另一种八工位分度器的结构图。图17是与图16中具有等同技术效果的杠杆式止动齿条装置的部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1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接线柱类零件八工位自动加工机,设置一机座1,所述机座1前端有一机座头,机座头上设置有第一至第七载物平台101、102、103、104、105、106、107,所述第一至第七载物平台101、102、103、104、105、106、107沿机座头中心孔116的圆心八等分圆周位置依序分配(如图2和图14所示),所述机座1后端还设置有一八工位分度器平台112,所述机座1中部设置有一放置八工位钳形夹具2的凹槽113,所述八工位钳形夹具2的轴孔22与八工位分度器3的中心轴配合连接而固定,定位后的八工位钳形夹具2的轴孔22的轴心、 八工位分度器3的中心轴的轴心、机座头中心孔116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上,八工位钳形夹具2的第一至第七工位与第一至第七载物平台101、102、103、104、105、106、107的工位相适配;八工位钳形夹具的第八工位位于凹槽113的底部,位于机座1上的机座头下方设置有一通孔114与凹槽113连通;加工时,所述八工位分度器3按八等分圆周位置带动八工位钳形夹具2旋转,并将八工位钳形夹具2定位于第一至第八工位处,由位于第一至第七载物平台 101、102、103、104、105、106、107及机座1上凹槽113底部的第八工位处和机座1的下侧面 111和另一下侧面116上对应设置的送料、攻丝、钻孔、铣槽、倒角、切槽、切割、卸料装置对接线柱类零件进行相应加工。[0027]下面进一步描述本 发明的实施例参见图6,所述机座1下侧面111后端设置对位于第一载物平台101的八工位钳形夹具第一工位处的接线柱大孔164进行倒角的倒角装置4。参见图7,所述机座头下方通孔114内设置对应于八工位钳形夹具第八工位的接线柱下平面162进行横向切槽(图15中“1621”所示处)的切槽装置5。参见图8,所述机座1下侧面111设置第一钻孔装置6。参见图9,所述机座头第二载物平台102上设置对位于第二载物平台102的八工位钳形夹具第二工位处的接线柱15进行铣槽的铣槽装置7和进行攻丝的第一攻丝装置8。参见图10,所述机座头第六载物平台106上设置送料装置9。参见图10,所述八工位分度器3上设置对八工位钳形夹具第六工位处的接线柱进行横向切割的切割装置10。参见图10,所述八工位分度器3上还设置有一控制钳形夹具的钳口开合的卸料装置17。参见图11,所述机座头第三载物平台103上设置第二钻孔装置11。所述第二钻孔装置11上设置有同轴驱动的两个钻头。参见图12,所述八工位分度器3上设置第二攻丝装置12。参见图12,所述机座头第五载物平台105上设置第三攻丝装置13。参见图13,所述机座另一下侧面116后端设置第二钻孔装置15 ;为防止钻孔时接线柱脱出,在机座另一下侧面116上设置一靠山14。参见图15,图中标记所示16-—接线柱161—接线柱第一铣槽面162—接线柱第二铣槽面163—接线柱上表面 164-接线柱侧向大孔1611—接线柱第一切槽面1621—接线柱第二切槽面1612—接线柱第一铣槽面孔1631-—接线柱上表面外孔1632-—接线柱上表面内孔下面描述其加工步骤第一步切割对应于106工位送料装置9将裸铜杆送入,在控制钳形夹具的钳口开合的卸料装置16作用下。钳口闭合,夹紧裸铜杆,切割装置10工作,并将裸铜杆切割成接线柱长度;第二步钻接线柱侧向大孔164对应于107工位第二钻孔装置15工作而钻得接线柱侧向大孔164 ;第三步横切对应于位于凹槽的八工位钳形夹具的第八工位切槽装置5工作,而切出槽口。第四步倒角和钻孔[0058]对应 于101工位倒角装置4对位于第一载物平台101的八工位钳形夹具第一工位处的接线柱大孔 164进行倒角。第一钻孔装置6钻接线柱上表面内孔1632。第五步铣槽和攻丝对应于102工位铣槽装置7上设置有两个刀片,两个刀片间距为接线柱第一铣槽面161和接线柱第二铣槽面162的厚度;铣槽完成后,由切槽装置5切出槽口的铜屑片落下;第一攻丝装置 8对接线柱上表面内孔1632进行攻丝。第六步钻孔对应于103工位第二钻孔装置11上设置的同轴驱动的两个钻头,同时钻出接线柱第一铣槽面孔 1612、接线柱上表面外孔1631。第七步攻丝对应于104工位第二攻丝装置12对接线柱上表面外孔1631进行攻丝。第八步对应于105工位第三攻丝装置13对接线柱第一铣槽面孔1612进行攻丝。第九步对应于106工位在控制钳形夹具的钳口开合的卸料装置17作用下。钳口张开,送料装置9送入裸铜杆将加工好的接线柱顶出并从机座1底部设置的开口 115中落下;钳口再闭合,切割装置 10工作,循环往复。提供另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另一八工位分度器18如图16中所示,所述另一八工位分度器18位于机座1后端,八工位钳形夹具2的轴孔与另一八工位分度器18的中心轴配合连接而固定,定位后的另一八工位钳形夹具2的轴孔的轴心、另一八工位分度器18的中心轴的轴心、 机座头中心孔116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另一八工位分度器18的中心轴上连接一大齿轮181,所述大齿轮181与设置于通孔114内的伺服电机并与所述伺服电机轴连接的小齿轮182配合,所述大齿轮181与小齿轮182传动比为1 :8,所述另一八工位分度器18上设置一杠杆式止动齿条装置,所述杠杆式止动齿条装置包括一另一八工位分度器18上设置的支点座183,支点座183上设置一杠杆1831,所述杠杆1831 —端设置有一止动齿条184, 所述止动齿条184与大齿轮181配合,杠杆1831另一端与另一八工位分度器18上设置的汽缸185轴连接;由汽缸185带动杠杆1831,实现止动齿条184与大齿轮181的离合;参见图17,提供另一种杠杆式止动齿条装置,所述杠杆式止动齿条装置包括一另一八工位分度器18上设置的支点座183,支点座183上设置一杠杆1831,所述杠杆1831中部设置有一止动齿条184,所述止动齿条184与大齿轮181配合,杠杆1831另一端与机座1上设置的汽缸 185轴连接;由汽缸185带动杠杆1831,实现止动齿条184与大齿轮181的离合。其使用时,伺服电机带动小齿轮182旋转,小齿轮182旋转到八工位钳形夹具2位于八分之一圆周的地方,汽缸185动作并带动止动齿条184与大齿轮181啮合,与大齿轮 181轴连接的八工位钳形夹具2止动于八分之一圆周处,进行对应加工,加工完成后,汽缸 185带动止动齿条184与大齿轮181分离,在伺服电机作用下,大齿轮181转入到下一八分之一圆周工位处,汽缸185动作并带动止动齿条184与大齿轮181啮合,与大齿轮18 1轴连接的八工位钳形夹具2止动于下一八分之一圆周处,依此循环。 上文虽然已示出了本发明的详尽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前提下,可进行部分修改和变更;上文的描述和附图中提及的内容仅作为说明性的例证,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具有上述技术特征的接线柱类零件八工位自动加工机,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接线柱类零件八工位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设置一机座,所述机座前端有一机座头,机座头上设置有第一至第七载物平台,所述第一至第七载物平台沿机座头中心孔的圆心八等分圆周位置依序分配,所述机座后端还设置有一八工位分度器平台,所述机座中部设置有一放置八工位钳形夹具的凹槽,所述八工位钳形夹具的轴孔与八工位分度器的中心轴配合连接而固定,定位后的八工位钳形夹具的轴孔的轴心、八工位分度器的中心轴的轴心、机座头中心孔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上,八工位钳形夹具的第一至第七工位与第一至第七载物平台的工位相适配;位于机座上的机座头下方设置有一通孔与凹槽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柱类零件八工位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下侧面后端设置有对接线柱侧面大孔进行倒角的倒角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柱类零件八工位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头下方通孔内设置有切槽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柱类零件八工位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下侧面设置第一钻孔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柱类零件八工位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头第二载物平台上设置铣槽装置和进行攻丝的第一攻丝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柱类零件八工位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头第六载物平台上设置送料装置;所述八工位分度器上设置切割装置和一控制钳形夹具的钳口开合的卸料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柱类零件八工位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头第三载物平台上设置第二钻孔装置;所述第二钻孔装置上设置有同轴驱动的两个钻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柱类零件八工位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八工位分度器上设置有第二攻丝装置;所述机座头第五载物平台上设置第三攻丝装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柱类零件八工位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另一下侧面后端设置第二钻孔装置;所述机座另一下侧面上设置一靠山。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柱类零件八工位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后端设置有另一八工位分度器,八工位钳形夹具的轴孔与另一八工位分度器的中心轴配合连接而固定,定位后的另一八工位钳形夹具的轴孔的轴心、另一八工位分度器的中心轴的轴心、 机座头中心孔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另一八工位分度器的中心轴上连接一大齿轮, 所述大齿轮与设置于通孔内的伺服电机并与所述伺服电机轴连接的小齿轮配合,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传动比为1 :8,所述另一八工位分度器上设置有一支点座,支点座上设置一杠杆,所述杠杆一端设置有一止动齿条,所述止动齿条与大齿轮配合,杠杆另一端与另一八工位分度器上设置的汽缸轴连接;或者另一八工位分度器上设置有一支点座,支点座上设置一杠杆,所述杠杆中部设置有一止动齿条,所述止动齿条与大齿轮配合,杠杆另一端与机座上设置的汽缸轴连接。
专利摘要接线柱类零件八工位自动加工机,它的机座头上设置有第一至第七载物平台,所述第一至第七载物平台沿机座头中心孔的圆心八等分圆周位置依序分配,所述机座后端还设置有一八工位分度器平台,所述机座中部设置有一放置八工位钳形夹具的凹槽,所述八工位钳形夹具的轴孔与八工位分度器的中心轴配合连接而固定;加工时,所述八工位分度器按八等分圆周位置带动八工位钳形夹具旋转,并将八工位钳形夹具定位于第一至第八工位处,由位于第一至第七载物平台及机座上凹槽底部的第八工位处和机座的下侧面和另一下侧面上对应设置的送料、攻丝、钻孔、铣槽、倒角、切槽、切割、卸料装置对接线柱类零件进行相应加工。
文档编号B23P23/00GK202155704SQ20112023414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5日
发明者杨兴龙, 杨小龙, 项亦群 申请人:台州市盛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