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94097阅读:94来源:国知局
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该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包括:包括:旋转振动供料装置、走料导轨及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振动供料装置连通走料导轨;走料导轨包括用于将工件转移至倒角位置的推料装置;倒角装置包括:倒角气缸、连接于倒角气缸的倒角滑动块、设于倒角滑动块上方的倒角电机及倒角钻头,倒角钻头通过倒角电机驱动旋转。本实用新型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能够全自动完成上料、步进走料、C型夹具连接孔的双面定位倒角,提高了工作效率至原来的几十倍,同时降低了废品率。
【专利说明】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工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为了去除零件上因机加工产生的毛刺,也为了便于零件装配,一般在零件端部做出倒角。倒角多为45°,也可制成30°或60°。
[0003]一般倒角的作用是去除毛刺。但是对于图纸中特别指出的倒角,一般是安装工艺的要求,例如轴承的安装导向,还有一些圆弧倒角(或称为圆弧过渡)还可以起到减小应力集中,加强轴类零件的强度的作用,此外,还可以使装配容易;在农机零件上,特别是圆形配件和圆孔的端面往往加工成45°左右的倒角,这些倒角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在螺栓等小零件成型工艺之前,也会进行倒角,为的是方便进入成型模。
[0004]在此之前,倒角工艺十分落后,完全靠人工用手指夹住工件,在飞转的电钻钻头上作业,不但效率较低,成品质量较差,废品率高,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全自动完成工件内孔倒角,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废品率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包括:包括旋转振动供料装置、走料导轨及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
[0007]旋转振动供料装置连通走料导轨;
[0008]走料导轨包括用于将工件转移至倒角位置的推料装置;
[0009]倒角装置包括:倒角气缸、连接于倒角气缸的倒角滑动块、设于倒角滑动块上方的倒角电机及倒角钻头,倒角钻头通过倒角电机驱动旋转。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旋转振动供料装置包括供料盘及设于供料盘底端的振动装置,供料盘内壁设有沿底面螺旋上升的螺旋输料道,螺旋输料道与走料导轨连通。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螺旋输料道及走料导轨的宽度小于C型夹具的宽度。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倒角装置为两侧倒角装置,包括第一侧面倒角装置及第二侧面倒角装置,第一侧面倒角装置与第二侧面倒角装置结构相同,第一侧面倒角装置及第二侧面倒角装置之间为倒角夹槽。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倒角夹槽与走料导轨衔接,方向一致但首尾相互错开,通过推料装置将工件从走料导轨推送至倒角夹槽。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料装置包括第一推料块及第二推料块,第一推料块设于走料导轨尾端,第一推料块与第一推动气缸连接,第一驱动气缸的驱动方向与走料导轨的方向垂直,第二推料块设于倒角夹槽首端,第二推料块与第二推动气缸连接,第二推动气缸的驱动方向与倒角夹槽的方向一致。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推料块沿走料导轨方向设有夹料槽,夹料槽的宽度与走料导轨的宽度相同,夹料槽与走料导轨衔接,第一推料块的厚度小于C型夹具的宽度;第二推料块位于第一推料块上表面所在的平面上方。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面倒角装置包括至少一组倒角机构;
[0017]每组倒角机构包括:倒角气缸、倒角滑动块、倒角电机及倒角钻头;
[0018]倒角钻头端部设有倒角钻杆,倒角钻杆与倒角夹槽垂直;
[0019]倒角钻头通过倒角气缸驱动,随倒角滑动块直线往复运动,倒角滑动块的运动方向垂直于倒角夹槽。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面倒角装置包括三组倒角机构,三组倒角机构平行设置;
[0021 ] 每组倒角机构的结构相同,每组倒角机构由单独的倒角电机驱动;
[0022]每组倒角机构的倒角滑动块一侧均设有行程开关;
[00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推动气缸、第二推动气缸及各倒角气缸均连接于控制系统。
[0024]本实用新型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5]1.本实用新型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能够全自动完成上料、步进走料、C型夹具连接孔的双面定位倒角,提高了工作效率至原来的几十倍,同时降低了废品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所示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中旋转振动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图1所示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中倒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C型夹具第一侧面的机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C型夹具第二侧面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
[0032]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
[0033]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包括:旋转振动供料装置10、走料导轨20及倒角装置30。
[0034]如图所示,旋转振动供料装置10包括供料盘101及设于供料盘101底端的振动旋转装置102,供料盘101内壁设有沿底面螺旋上升的螺旋输料道1011,螺旋输料道1011与走料导轨20连通。螺旋输料道1011及走料导轨20的宽度小于C型夹具的宽度。
[0035]通过上述结构,将工件装置于供料盘101内,通过振动旋转装置102的振动,将工件抖入螺旋输料道1011内,工件旋转上升,传输至走料导轨20。
[0036]倒角装置30为两侧倒角装置,包括第一侧面倒角装置31及第二侧面倒角装置32,第一侧面倒角装置31与第二侧面倒角装置32的结构相同,第一侧面倒角装置31及第二侧面倒角装置32之间为倒角夹槽33。倒角夹槽33与走料导轨20衔接,其方向一致但首尾相互错开。
[0037]通过推料装置40将工件从走料导轨20推送至倒角夹槽33。[0038]推料装置40包括第一推料块401及第二推料块402,第一推料块401沿走料导轨20方向设有夹料槽4012,夹料槽4012的宽度与走料导轨20的宽度相同,夹料槽4012与走料导轨20衔接,第一推料块401的厚度小于C型夹具的宽度。第一推料块401设于走料导轨20尾端,第一推料块401与第一推动气缸4011连接,第一驱动气缸4011的驱动方向与走料导轨20的方向垂直。第二推料块402设于倒角夹槽33首端,第二推料块402与第二推动气缸4021连接,第二推料块402位于第一推料块401上表面所在的平面上方,第二推动气缸4021的驱动方向与倒角夹槽33的方向一致。
[0039]第一侧面倒角装置31包括至少一组倒角机构300,每组倒角机构300包括:倒角气缸302、连接于倒角气缸302的倒角滑动块303、设于倒角滑动块303上方的倒角电机304及倒角钻头305。
[0040]倒角钻头305端部设有倒角钻杆3051,倒角钻杆3051与倒角夹槽33垂直,倒角钻头305通过倒角气缸302驱动,随倒角滑动块305直线往复运动,倒角滑动块305的运动方向垂直于倒角夹槽33。第一侧面倒角装置31包括三组倒角机构300,三组倒角机构300平行设置,每组倒角机构300的结构相同,每组倒角机构300由单独的倒角电机304驱动,每组倒角机构300的倒角滑动块305 —侧均设有行程开关3052,行程开关3052控制倒角气缸302的进程。[0041]另外,第一推动气缸4011、第二推动气缸4021及各倒角气缸302均连接于控制系统。
[0042]通过上述结构,走料导轨20尾端的C型夹具进入第一推料块401中与之相衔接的夹料槽4012中,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推动气缸4011驱动第一推料块401至倒角夹槽33首端;第二推动气缸4021驱动第二推料块402推动夹料槽4012内的C型夹具至倒角夹槽33 ;第一推料块401复位,第二推料快402复位,重复以上步骤,实现步进走料。
[0043]本实用新型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用于具有3个连接孔的C型夹具的倒角,第一侧面倒角装置31的三组倒角机构300中,第一组倒角机构3001用于实现第一侧面的中间连接孔I的倒角,第二组倒角机构3002用于实现第一侧面的右侧连接孔2的倒角,第三组倒角机构3003用于实现第一侧面的左侧连接孔3的倒角;第二侧面倒角装置32的三组倒角机构300中,第四组倒角机构3004用于实现第二侧面的中间连接孔4的倒角,第五组倒角机构3005用于实现第二侧面的左侧连接孔5的倒角,第六组倒角机构3006用于实现第二侧面的右侧连接孔6的倒角。
[0044]控制系统控制各倒角气缸302与第一推动气缸4011、第二推动气缸4021配合运打,在倒角气缸302回位后,控制系统控制弟二推动气缸4021推动C型夹具彳丁进。
[004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能够全自动完成上料、步进走料、C型夹具连接孔的双面定位倒角,提高了工作效率至原来的几十倍,同时降低了废品率。
【权利要求】
1.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包括:旋转振动供料装置(10)、走料导轨(20)及倒角装置(3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振动供料装置(10)连通所述走料导轨(20);所述走料导轨(20)包括用于将工件转移至倒角位置的推料装置(40);所述倒角装置(30)包括:倒角气缸(302)、连接于所述倒角气缸(302)的倒角滑动块(303)、设于所述倒角滑动块(303)上方的倒角电机(304)及倒角钻头(305),所述倒角钻头通过所述倒角电机(304)驱动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振动供料装置(10)包括供料盘(101)及设于所述供料盘(101)底端的振动装置(102),供料盘(101)内壁设有沿底面螺旋上升的螺旋输料道(1011),所述螺旋输料道(1011)与所述走料导轨(2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料道(1011)及所述走料导轨(20)的宽度小于C型夹具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装置(30)为两侧倒角装置,包括第一侧面倒角装置(31)及第二侧面倒角装置(32),第一侧面倒角装置(31)与第二侧面倒角装置(32)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侧面倒角装置(31)及第二侧面倒角装置(32)之间为倒角夹槽(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夹槽(33)与所述走料导轨(20)衔接,方向一致但首尾相互错开,通过所述推料装置(40)将工件从所述走料导轨(20)推送至所述倒角夹槽(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装置(40)包括第一推料块(401)及第二推料块(402 ),所述第一推料块(401)设于走料导轨(20 )尾端,所述第一推料块(401)与第一推动气`缸(401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气缸(4011)的驱动方向与所述走料导轨(20)的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推料块(402)设于所述倒角夹槽(33)首端,所述第二推料块(402)与第二推动气缸(4021)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气缸(4021)的驱动方向与所述倒角夹槽(33)的方向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料块(401)沿所述走料导轨(20)方向设有夹料槽(4012),所述夹料槽(4012)的宽度与所述走料导轨(20)的宽度相同,所述夹料槽(4012)与所述走料导轨(20)衔接,所述第一推料块(401)的厚度小于C型夹具的宽度;所述第二推料块(402)位于所述第一推料块(401)上表面所在的平面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侧面倒角装置(31)包括至少一组倒角机构(300);每组所述倒角机构(300)包括:所述倒角气缸(302)、倒角滑动块(303)、倒角电机(304)及倒角钻头(305);所述倒角钻头(305)端部设有倒角钻杆(3051),所述倒角钻杆(3051)与所述倒角夹槽(33)垂直;所述倒角钻头(305)通过所述倒角气缸(302)驱动,随所述倒角滑动块(305)直线往复运动,所述倒角滑动块(305)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倒角夹槽(33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侧面倒角装置(31)包括三组倒角机构(300),所述三组倒角机构(300)平行设置;所述每组倒角机构(300 )的结构相同,每组所述倒角机构(300 )由单独的倒角电机(304 )驱动;所述每组倒角机构(300)的所述倒角滑动块(305) —侧均设有行程开关(3052)。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气缸(4011)、第二推动气缸(4021)及各倒角气缸`(302)均连接于控制系统。
【文档编号】B23B47/06GK203664738SQ201320481967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8日
【发明者】刘宇成 申请人:江苏中伟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