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装置及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842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压模具装置及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装置及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安装的上模部、中模部和下模部,上模部和中模部之间安装有第一弹性件以及用于连接上模部与中模部的连接件;上模部沿板料的进料方向依次安装有成型冲头和撕裂冲头,成型冲头的一侧边与撕裂冲头的一侧边相互对准且成型冲头与撕裂冲头相互错开;下模部开设的第二成型冲孔外远离板料进料位置的一端安装有挡料销。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冲压模具装置,可以将裁料、成型和落料合并成一道工序完成,省时省力,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与自动送料机、冲床机组成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不需要再人工送料,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种冲压模具装置及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配件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装置及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包角扣是一种大体呈90°折弯状的金属配件,主要用于木箱包角,对木箱起到固定保护的作用。目前,生产包角扣所用的装置由多个独立的模具组成,因此生产时相应的工序会较多,一般需要三道工序,包括用裁板机裁切板料、用下料模具下料以及用成型模具成型。这样的工序导致生产时间较长,生产效率较低,人工成本高,耗电量大。而且由于生产工序较多,大多需要采用人工送料方式,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劳动强度大且不安全,增加了人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模具装置及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解决了以往包角扣生产效率低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压模具装置,用于在板料上形成包角扣,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组装在一起的上模部、中模部和下模部,所述板料沿着所述下模部的上表面移动进料,所述冲压模具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上模部和中模部之间的用于将所述上模部与中模部弹开的第一弹性件、以及用于将所述上模部与所述中模部相互连接的连接件;所述上模部包括沿板料的进料方向依次安装的使部分所述板料弯曲形成包角扣的成型冲头和使所述包角扣从所述板料上撕裂脱落的撕裂冲头,所述成型冲头的一侧边与所述撕裂冲头的一侧边相互对准且所述成型冲头与所述撕裂冲头相互错开,所述中模部开设有分别与所述成型冲头和所述撕裂冲头相对应的第一成型冲孔和第一撕裂冲孔,所述下模部开设有分别与所述成型冲头和所述撕裂冲头相对应的第二成型冲孔和第二撕裂冲孔;所述第二成型冲孔外远离所述板料进料位置的一端安装有可上下伸缩的用于阻止所述板料在被冲压弯曲成型和撕裂落料过程中继续进料的挡料销。
[0005]在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装置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柱状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插入所述上模部内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中模部的上表面相抵接。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装置中,所述上模部还包括打孔冲头,所述中模部和下模部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打孔冲头相对应的第一打孔冲孔和第二打孔冲孔。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装置中,所述上模部还包括用于定位所述上模部、中模部和下模部的导柱,所述中模部和下模部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导柱相对应的第一导柱对应孔和第二导柱对应孔。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装置中,所述上模部还包括上模座和贴合连接在所述上模座下表面的上模板,所述成型冲头、撕裂冲头、打孔冲头和导柱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模板上。[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装置中,所述中模部还包括止挡板和贴合连接在所述止挡板下表面的用于使板料脱落的脱料板,所述脱料板上固定安装有在冲压过程中对所述板料进行导正定位的导正定位销,所述导正定位销在脱料板的下方形成凸出部,所述下模部开设有与所述凸出部相适配的凹槽。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装置中,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形成第一卡持部,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卡持部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上模板上对应开设的贯穿孔和所述止档板上对应开设的贯穿孔且固定安装在所述脱料板内开设的盲孔中,所述第一卡持部卡持在所述上模板的上表面,所述上模座与所述第一卡持部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在冲压过程中供所述连接件上下活动的活动空间。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装置中,所述下模部包括下模座和贴合连接在所述下模座上表面的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安装有对所述板料打凸包的凸包成型件,所述凸包成型件在下模板的上方形成凸起,所述中模部开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凹孔。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装置中,所述下模部内安装有用于对进料过程中的所述板料进行定位的浮升定位销,所述浮升定位销的一端形成第二卡持部且所述第二卡持部与所述下模板的下表面相卡持,所述浮升定位销具有所述第二卡持部的一端连接有使所述浮升定位销伸出下模板外和缩回下模板内的第二弹性件。
[00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包括上述的冲压模具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冲压模具装置对所述板料进行冲压的冲床机以及用于将所述板料推送至所述冲压模具装置上并推动所述板料进料的自动送料机,所述冲压模具装置安装在所述冲床机上,所述自动送料机安装在所述冲压模具装置的进料位置处。
[0014]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装置及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用于制备包角扣的冲压模具装置,可以将裁料、成型和落料合并成一道工序完成,省时省力,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因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模具装置简化了工序过程,因此可以与自动送料机、冲床机组成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不需要再人工送料,极大地节约了人工成本,解决了人工送料导致的安全性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生产的包角扣的结构不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冲压模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所示的冲压模具装置的下模部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装置及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的结构原理和具体实现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2所示,一种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包括冲床机1、自动送料机3和安装在冲床机I上的冲压模具装置2,自动送料机3安装在所述冲压模具装置2的进料位置处。如图1-4所示,冲压模具装置2用于在板料100上形成包角扣200,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组装的上模部21、中模部22和下模部23,自动送料机3用于将板料100推送到冲压模具装置2的下模部23的上表面上并推动进料,冲床机I用于驱动冲压模具装置2的上模部21和中模部22对板料100进行冲压。
[0021]本实用新型中的冲床机I和自动送料机3均为现有技术的设备,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装置2配置安装施加冲压压力的冲床机I和用于自动推送板料的自动送料机3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这里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0022]如图3所示,上模部21包括上模座211和贴合连接在上模座211下表面的上模板212,中模部22包括止挡板221和贴合连接在止挡板221下表面的用于使板料100脱落的脱料板222,下模部23包括下模座231和贴合连接在下模座231上表面的下模板232。其中上模座211和上模板212之间、止挡板221和脱料板222之间以及下模座231和下模板232之间分别通过多个紧固件24固定连接在一起,紧固件24可以为连接销、螺钉、螺栓和螺母等。其中板料100沿着下模部23的下模板232的上表面移动进料。
[0023]在上模部21和中模部22之间安装有第一弹性件25,用于方便将上模部21和中模部22弹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25为柱状弹簧,且弹簧有多个,均匀分布在上模部21和中模部22之间,在上模部21上开设有与弹簧相应的弹簧安装槽,每一弹簧的一端插入进弹簧安装槽内,抵接在弹簧安装槽对应的壁面上,每一弹簧的另一端与中模部的上表面相抵接,即与止挡板221的上表面相抵接。
[0024]上模部21和中模部22之间还安装有将上模部21和中模部22相互连接的连接件26,连接件26的一端形成第一卡持部,连接件26远离第一卡持部的一端依次穿过上模板212上对应开设的贯穿孔和止档板221上对应开设的贯穿孔,并与脱料板222内开设的盲孔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脱料板222上,第一卡持部卡持在上模板212的上表面,这样连接件26就将上模部21和中模部22拴连在一起了,当第一弹性件25将上模部21弹起时,第一卡持部通过卡持上模板212的上表面进而将整个上模部21卡持住。
[0025]在上模座211下端与第一卡持部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供连接件26上下活动的活动空间261,活动空间261的纵向距离大于或等于上模部21下表面与中模部22上表面之间的距离,这样在冲压过程中,当上模部21与中模部22压缩在一起时,活动空间261可以供连接件26在上模部21内上下活动。
[0026]另外,将连接件26远离第一卡持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脱料板222上,第一卡持部卡持在上模板212的上表面,活动空间261设置在上模座211上,这些设计都是为了方便连接件26在上模部21和中模部22的安装、拆卸以及维修等。
[0027]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6为多个,其中连接件26优选为等高的连接件,这样可以使上模部21下表面和中模部22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即始终保持上模部21下表面和中模部22的上表面保持平行,使整个装置在生产包角扣200时保持运行稳定。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每一连接件26外套设有等高的外套管(图中未标示),外套管的上端与上模板212的上表面平齐,外套管的下端与止档板221的下表面平齐,同样可以使上模部21下表面和中模部22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使整个装置在生产包角扣200时保持运行稳定。
[0028]在上模部21的上模板212上安装有导柱27,在中模部22和下模部23分别开设有与导柱27相对应的第一导柱对应孔和第二导柱对应孔,在本实施例中导柱27从中模部22中伸出,导柱27主要用于定位上模部21、中模部22和下模部23,防止上模部21、中模部22和下模部23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位移。
[0029]在中模部22的脱料板222内部固定安装有导正定位销28,导正定位销28从脱料板222内向下伸出形成凸出部,下模部23开设有与凸出部相适配的凹槽,在冲压过程中,SP上模部21和中模部22向下冲压时,导正定位销28的凸出部会伸进凹槽内,起到精密定位导正、减少误差、提高产品精度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导正定位销28有多个,可以更好的起到导正定位的作用。
[0030]如图3-4所示,在上模部21沿板料100的进料方向依次安装有使部分板料100弯曲形成包角扣200的成型冲头29和使包角扣200从板料100上撕裂脱落的撕裂冲头30,其中成型冲头29的一侧边与撕裂冲头30的一侧边相互对准且成型冲头29与撕裂冲头30相互错开,中模部22开设有分别与成型冲头29和撕裂冲头30相对应的第一成型冲孔和第一撕裂冲孔,下模部23开设有分别与成型冲头29和撕裂冲头30相对应的第二成型冲孔291和第二撕裂冲孔301,如图4所示,下模部23上开设的第二成型冲孔291的一侧边和第二撕裂冲孔301的一侧边也是相互对准且彼此错开,即体现出成型冲头29和撕裂冲头30之间的位置关系。在本实施例中,成型冲头29和撕裂冲头30分别安装在上模板212上,方便安装、拆卸和维修;成型冲头29和撕裂冲头30分别伸进中模部22内对应开设的第一成型冲孔和第一撕裂冲孔中;如图4所示,下模部23开设的第二成型冲孔外远离板料100进料位置的一端安装有挡料销31,在挡料销31下安装有弹簧使挡料销31可上下伸缩。当上模部21和中模部22向下冲压时,挡料销31会缩进下模部23内;当上模部21和中模部22不向下冲压时,挡料销31会从下模部23伸出,用于阻止板料100继续进行进料。具体工作原理是:板料100沿着下模板232的上表面进行进料,当板料100的头端遇到挡料销31后就停止继续进料,这时成型冲头29会对板料100的头端进行冲压使板料100头端与挡料销31相对的部分向下弯曲成型,即相当于板料100的头端缺少了一部分,则板料100可以继续向前进行进料,当板料100再次被挡料销31挡住后,这时撕裂冲头30向下冲压将头端撕裂下来就得到了弯曲成型的包角扣200。
[0031]在上模部21还包括打孔冲头32,中模部22和下模部23分别开设有与打孔冲头32相对应的第一打孔冲孔和第二打孔冲孔,打孔冲头32伸进中模部的第一打孔冲孔中,在本实例中,打孔冲头32安装在上模板212上,方便安装、拆卸和维修。打孔冲头32用于在板料100上打孔,进而生产得到带孔的包角扣200。
[0032]需要说明的是,脱料板222主要作用是当成型冲头29、撕裂冲头30和打孔冲头32对板料100冲压后,随着中模部22和上模部21的复位,脱料板222就可以使板料100从上述冲头上脱落下来,继续进行冲压制备包角扣200。
[0033]在下模部23的下模板232上安装有对板料100打凸包的凸包成型件33,凸包成型件33固定安装在下模板232内,凸包成型件33上端从下模板232内伸出形成凸起,中模部22开设有与凸起相对应的凹孔。当上模部21和中模部22向下冲压时,凸包成型件33就会顶住板料100在板料100上形成凸包,进而生产得到带凸包的包角扣200,凸包可以起到加强包角扣200强度的作用。
[0034]在下模部23内还安装有用于对进料过程中的板料100进行定位的浮升定位销34,浮升定位销34的一端形成第二卡持部且第二卡持部与下模板232的下表面相卡持,浮升定位销34具有第二卡持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弹性件341,第二弹性件341用于将浮升定位销34从下模板232内伸出起定位作用,同时由第二卡持部卡持住浮升定位销34的下端而不至于脱出;而上模部21和中模部22进行冲压时,浮升定位销34又可以通过第二弹性件341缩回下模板内。浮升定位销34有多个,并安装在板料100的两侧,使板料100在进料过程中延着既定路线进料,防止板料100左右位移,影响生产质量。其中第二弹性件341优选为弹黃。
[0035]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冲压模具装置,可以将裁料、成型和落料合并成一道工序完成,省时省力,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因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模具装置简化了工序过程,因此可以与自动送料机、冲床机组成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不需要再人工送料,极大地节约了人工成本,解决了人工送料导致的安全性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0036]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按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或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冲压模具装置,用于在板料(100 )上形成包角扣(200 ),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组装在一起的上模部(21)、中模部(22 )和下模部(23 ),所述板料(100 )沿着所述下模部(23 )的上表面移动进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模具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上模部(21)和中模部(22)之间的用于将所述上模部(21)与中模部(22)弹开的第一弹性件(25)、以及用于将所述上模部(21)与所述中模部(22 )相互连接的连接件(26 ); 所述上模部(21)包括沿板料(100)的进料方向依次安装的使部分所述板料(100)弯曲形成包角扣(200 )的成型冲头(29 )和使所述包角扣(200 )从所述板料(100 )上撕裂脱落的撕裂冲头(30),所述成型冲头(29)的一侧边与所述撕裂冲头(30)的一侧边相互对准且所述成型冲头(29)与所述撕裂冲头(30)相互错开,所述中模部(22)开设有分别与所述成型冲头(29)和所述撕裂冲头(30)相对应的第一成型冲孔和第一撕裂冲孔,所述下模部(23)开设有分别与所述成型冲头(29)和所述撕裂冲头(30)相对应的第二成型冲孔(291)和第二撕裂冲孔(301); 所述第二成型冲孔(291)外远离所述板料(100)进料位置的一端安装有可上下伸缩的用于阻止所述板料(100)在被冲压弯曲成型和撕裂落料过程中继续进料的挡料销(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25)为柱状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插入所述上模部(21)内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中模部(22)的上表面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部(21)还包括打孔冲头(32),所述中模部(22)和下模部(23)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打孔冲头(32)相对应的第一打孔冲孔和第二打孔冲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部(21)还包括用于定位所述上模部(21)、中模部(22)和下模部(23)的导柱(27),所述中模部(22)和下模部(23)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导柱(27)相对应的第一导柱对应孔和第二导柱对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部(21)还包括上模座(211)和贴合连接在所述上模座(211)下表面的上模板(212),所述成型冲头(29)、撕裂冲头(30)、打孔冲头(32)和导柱(27)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模板(2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部(22)还包括止挡板(221)和贴合连接在所述止挡板(221)下表面的用于使板料(100)脱落的脱料板(222),所述脱料板(222)上固定安装有在冲压过程中对所述板料(100)进行导正定位的导正定位销(28),所述导正定位销(28)在脱料板(222)的下方形成凸出部,所述下模部(23)开设有与所述凸出部相适配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6)的一端形成第一卡持部,所述连接件(26)远离所述第一卡持部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上模板(212)上对应开设的贯穿孔和所述止档板(221)上对应开设的贯穿孔且固定安装在所述脱料板(222)内开设的盲孔中,所述第一卡持部卡持在所述上模板(212)的上表面,所述上模座(211)与所述第一卡持部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在冲压过程中供所述连接件(26)上下活动的活动空间(26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部(23)包括下模座(231)和贴合连接在所述下模座(231)上表面的下模板(232),所述下模板(232)上安装有对所述板料(100)打凸包的凸包成型件(33),所述凸包成型件(33)在下模板(232)的上方形成凸起,所述中模部(22)开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凹孔。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部(23)内安装有用于对进料过程中的所述板料(100)进行定位的浮升定位销(34),所述浮升定位销(34)的一端形成第二卡持部且所述第二卡持部与所述下模板(232)的下表面相卡持,所述浮升定位销(34)具有所述第二卡持部的一端连接有使所述浮升定位销(34)伸出下模板(232)外和缩回下模板(232)内的第二弹性件(341)。
10.一种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模具装置(2)、用于驱动所述冲压模具装置(2)对板料(100)进行冲压的冲床机(I)以及用于将所述板料(100)推送至所述冲压模具装置(2)上并推动所述板料(100)进料的自动送料机(3 ),所述冲压模具装置(2 )安装在所述冲床机(I)上,所述自动送料机(3 )安装在所述冲压模具装置(2)的进料位置处。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3695756SQ201320838410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8日
【发明者】李圣根 申请人:信义汽车玻璃(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