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火工矫正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2271阅读:1022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火工矫正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火工矫正夹具,包括结构相同的左夹具和右夹具,所述的左夹具和右夹具分别包括立板和夹持件,所述立板中心开设有一方孔,且所述立板下端设有夹持臂,所述夹持臂包括水平连接部和由所述水平连接部一侧壁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夹持脚,所述夹持件包括连接板和由所述连接板一侧壁向下延伸并弯折形成的第二夹持脚,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水平连接部通过螺栓螺母相连,所述第二夹持脚与所述第一夹持脚的相向面形成供夹持待火工矫正钢板的一夹持空间。本火工矫正夹具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易携带;采用所述的左夹具和右夹具夹紧钢板,再将方形槽钢穿设在两个所述方孔中即可进行矫正作业,故安全性和实用性高。
【专利说明】 便携式火工矫正夹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工矫正夹具,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火工矫正夹具。

【背景技术】
[0002]火工矫正的原理是利用钢材的塑性、热胀冷缩的特性,以外力或内应力作用迫使钢材的反变形,消除钢材的弯曲、翘曲、凹凸不平等缺陷,以达到矫正之目的。火工矫正的主要形式有:校直:消除材料或构件的弯曲;校平:消除材料或构件的翘曲或凹凸不平;矫形:对构件的一定几何形状进行整形。
[0003]目前,对钢板进行火工矫正时主要采用手拉葫芦、手扳葫芦、千斤顶等工具,以及借用施工现场外部力量和人工进行施力,安全度比较低。另外,火工矫正时需要将工具固定在构件上,并进行电焊、打磨及气割等工序,以及还需要借助重锤进行敲击,易造成板料变形,烤糊,达不到预期效果,实用性较差。尤其进行电焊、打磨、气割,以及重锤敲击工作时,稍有不慎,还将造成人身伤害,安全性低下。另外,手拉葫芦、手扳葫芦、千斤顶等工具比较重,不方便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携带、制造成本低、安全性且实用性高的便携式火工矫正夹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火工矫正夹具,所述火工矫正夹具至少包括结构相同的左夹具和右夹具,所述的左夹具和右夹具分别包括立板和夹持件,所述立板中心开设有一方孔,且所述立板下端设有夹持臂,所述夹持臂包括水平连接部和由所述水平连接部一侧壁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夹持脚,所述水平连接部与所述立板相垂直,所述夹持件包括连接板和由所述连接板一侧壁向下延伸并弯折形成的第二夹持脚,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水平连接部通过螺栓螺母相连,所述第二夹持脚与所述第一夹持脚的相向面形成供夹持待火工矫正钢板的一夹持空间。
[0006]进一步地,所述立板下端面与所述夹持臂焊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臂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卡在所述立板下端且焊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脚的外侧面为圆弧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持脚的外侧面为圆弧面。
[0010]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火工矫正夹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由于本火工矫正夹具包括结构相同的左夹具和右夹具,且所述的左夹具和右夹具分别包括立板和夹持件,部件比较少,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易携带;以及把所述夹持臂骑跨在待火工矫正钢板上,再把所述夹持件与所述夹持臂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夹持脚与所述第一夹持脚的相向面形成的夹持空间会紧紧夹住待火工矫正钢板,再将方形槽钢穿设在所述左夹具的立板上的方孔和所述右夹具的立板上的方孔中,就可以进行矫正作业;减少了电焊、打磨,气割及敲击等工序,故安全性和实用性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火工矫正夹具的示意图。
[0013]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板于安装夹持臂时的主视图。
[0014]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板于安装夹持臂时的侧视图。
[0015]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件的示意图。
[0016]元件标号说明
[0017]I 立板
[0018]2夹持件
[0019]21连接板
[0020]22第二夹持脚
[0021]3 方孔
[0022]4夹持臂
[0023]41水平连接部
[0024]42第一夹持脚
[0025]5夹持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7]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2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火工矫正夹具,所述火工矫正夹具至少包括结构相同的左夹具和右夹具,所述的左夹具和右夹具分别包括立板I和夹持件2,所述立板I中心开设有一方孔3,且所述立板I下端设有夹持臂4 ;所述夹持臂4包括水平连接部41和由所述水平连接部41 一侧壁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夹持脚42,所述水平连接部41与所述立板I相垂直,见图2和图3。如图4所示的所述夹持件2包括连接板21和由所述连接板21 —侧壁向下延伸并弯折形成的第二夹持脚22,所述连接板21与所述水平连接部41通过螺栓螺母相连,所述第二夹持脚22与所述第一夹持脚42的相向面形成供夹持待火工矫正钢板的一夹持空间5。
[0029]参考图4,所述第二夹持脚22为一向下倾斜的斜板或L形板。当所述第二夹持脚22为一向下倾斜的斜板时,所述斜板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夹持脚42的内侧面形成供夹持待火工矫正钢板的一夹持空间5。当所述第二夹持脚22为L形板时,所述L形板的横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夹持脚42的内侧面形成供夹持待火工矫正钢板的一夹持空间5。
[0030]本便携式火工矫正夹具包括左夹具和右夹具,且左夹具的结构与右夹具的结构相同。如图1所示,所述的左夹具和右夹具分别包括立板I和夹持件2,部件比较少且各部件尺寸小,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利用钢板余料制作,制造成本低。同时,本便携式火工矫正夹具重约2.5公斤,比较轻,方便携带。
[0031]所述立板I下端与所述夹持臂4可以通过紧固件相连,也可以焊接。优选地,所述立板I下端面与所述夹持臂4焊接。为了提高所述立板I下端与所述夹持臂4的结合强度,最好在所述夹持臂4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卡在所述立板I下端且焊接,见图3。
[0032]参考图2和图4,为了提高美观度和避免划伤工人,所述第一夹持脚42的外侧面为圆弧面,或者所述第二夹持脚22的外侧面为圆弧面。最好所述第一夹持脚42的外侧面或者所述第二夹持脚22的外侧面均为圆弧面。
[0033]参考图1,火工矫正时,把所述夹持臂4骑跨在待火工矫正钢板上,再把所述夹持件2与所述夹持臂4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夹持脚22与所述第一夹持脚42的相向面形成的夹持空间5会紧紧夹住待火工矫正钢板,再将方形槽钢穿设在所述左夹具的立板I上的方孔3和所述右夹具的立板I上的方孔3中,就可以进行矫正作业;减少了电焊、打磨,气割及敲击等工序,故安全性高,且实用性强。另外,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火工矫正夹具进行火工矫正时,只需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而且本便携式火工矫正夹具方便操作。然而,现有火工矫正需要2-3人借助其他工具来完成,过程非常繁琐。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火工矫正夹具不仅安全性和实用性高,也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和工人劳动强度。
[003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火工矫正夹具不仅方便携带、制造成本低,而且安全性且实用性高。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35]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火工矫正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工矫正夹具至少包括结构相同的左夹具和右夹具,所述的左夹具和右夹具分别包括立板(I)和夹持件(2),所述立板(I)中心开设有一方孔(3),且所述立板(I)下端设有夹持臂(4),所述夹持臂(4)包括水平连接部(41)和由所述水平连接部(41) 一侧壁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夹持脚(42),所述水平连接部(41)与所述立板⑴相垂直,所述夹持件(2)包括连接板(21)和由所述连接板(21) —侧壁向下延伸并弯折形成的第二夹持脚(22),所述连接板(21)与所述水平连接部(41)通过螺栓螺母相连,所述第二夹持脚(22)与所述第一夹持脚(42)的相向面形成供夹持待火工矫正钢板的一夹持空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火工矫正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I)下端面与所述夹持臂(4)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火工矫正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4)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卡在所述立板(I)下端且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火工矫正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脚(42)的外侧面为圆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便携式火工矫正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脚(22)的外侧面为圆弧面。
【文档编号】B21D1/00GK204148296SQ201420490721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8日
【发明者】仲伟松, 王维, 马军, 丁志毅 申请人: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