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锯机调节架及其调节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10146阅读:7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锯机调节架及其调节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锯机调节架及其调节方法,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带有摆角功能的圆锯机有一项通用的精度指标——“平行度”。是指锯切刀具与操作台面的相交线到操作台面上T型槽的距离偏差d1-d2,参看图2。该指标包含两个内容:90°时锯切刀具与T型槽的平行度α(α=dα1-dα2),和45°时锯切刀具与T型槽的平行度β(β=dβ1-dβ2)。这个指标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操作人员的操作安全性、舒适感和被加工件的尺寸精准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精度指标。

由于零件的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因此需要装配后期进行调校在达到该检测指标。

目前在没有有效的方法和操作指导的情况下,通常是尝试性的调节,然后复测,再调节,再复测,非常盲目和复杂,极大的增加了调校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圆锯机调节架及其调节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圆锯机调节架,包括设置在工作台板内的摆动架,锯刀位于摆动架内,所述摆动架上锯刀的切割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支架和后支架,后支架与摆动架垂直,后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与后支架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升降螺杆。

一种圆锯机调节架的调节方法,包括测量步骤和调节步骤,测量步骤包括:

A.建立三维坐标系一,工作台一端为原点O,另一端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垂直于工作台上T型槽或靠山方向为Z轴,锯片理论上与X轴重叠,设OA为摆动架(1),设BC为后支架(3),A为BC中间点,OA长度为M,BC长度为N,锯片与工作台面的相交线锯片长度为a,锯片一侧距离T型槽或靠山的长度为d1,另一侧距离T型槽或靠山的长度为d2

B.设置锯刀为90°,百分表的表柄接触T型槽或靠山,表尖接触锯片,沿T型槽方向将百分表从锯片一侧向另一侧推动,分别测得dα1和dα2

C.设置锯刀为45°,百分表的表柄接触T型槽或靠山,表尖接触锯片,沿T型槽方向将百分表从锯片一侧向另一侧推动,分别测得dβ1和dβ2

D.设λ为误差指数,λ为正值,α=dα1-dα2和β=dβ1-dβ2,满足│α│≤λ,│β│≤λ,│α-β│≤λ,则符合精度要求,不满足│α│>λ,或│β│>λ,或│α-β│>λ,则不符合精度要求,需要调整;

调节步骤包括:

E.在α=dα1-dα2≥0的情况下,当β=dβ1-dβ2>λ时,需增大dβ2值,A点需向C点方向调整,调节B点的升降螺杆(5),提升B点高度,当β=dβ1-dβ2<-λ时,需减小dβ2值,A点需向B点方向调整,调节C点的升降螺杆(5),提升C点高度;

F.在α=dα1-dα2<0的情况下,当β=dβ1-dβ2>λ时,需增大dβ2值,A点需向C点方向调整, 调节B点的升降螺杆(5),提升B点高度,当β=dβ1-dβ2<-λ时,需减小dβ2值,A点需向B点方向调整,调节C点的升降螺杆(5),提升C点高度。

所述步骤E或F中丨β丨=丨dβ1-dβ2丨>λ时的误差量△,△=丨β丨-λ,△与调节高度y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

①角度推算:建立切割端面的坐标系二,其中B点移动前A、B、C三点坐标:A(M,0,0)B点移动至B'点后A'、B'、C三点坐标为:坐标系二内形成三角形C B B'和C A A',其中线段B'C与线段BC之间的夹角为θ,线段B'B与线段BC之间的夹角为ω,线段B'B与线段B'C之间的夹角为ω,设BC长度为N,B'在BC上作垂直线,B'H垂直于BC,B'H长度为y,A'在BC上作垂直线,A'h垂直于BC,A'A长度为y/2,线段B B'与线段B'H之间的夹角为γ,线段A A'与线段A'h之间的夹角为γ,BH为Z,Ah为Z/2,γ与ω互为余角,θ+2ω=180°代入γ=θ/2,得出公式一:γ+ω=90°,则

在θ非常小,y远小于N的情况下,近似为:②在γ非常小的情况下,近似为:将代入公式一得出③依据相似三角形原理得出

其中交线位置是指在工作台面上,锯片切面上的一条与T型槽或靠山之间具有最大的距离的平行线,交线理论上与T型槽或靠山平行。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圆锯机调节架及其调节方法,对锯刀进行位置调节,通过加高锯刀一侧实现减小锯刀的偏差量,使其符合偏差范围,改变了以往只能盲目调节,带来大量装配后期的工作量的工作情况,极大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调节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操作台面示意图;

图3是三维坐标系一;

图4是坐标系二;

其中,1-摆动架,2-前支架,3-后支架,4-底座,5-升降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圆锯机调节架,包括设置在工作台板内的摆动架1,锯刀位于摆动架1内,所述摆动架1上锯刀的切割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支架2和后支架3,后支架3与摆动架1垂直,后支架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底座4,所述底座4与后支架3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升降螺杆5。

一种圆锯机调节架的调节方法,包括测量步骤和调节步骤,测量步骤包括:

A.建立三维坐标系一,工作台一端为原点O,另一端为 X轴,竖直方向为Y轴,朝向(垂直于)工作台上T型槽或靠山方向为Z轴,锯片理论上与X轴重叠,设OA为摆动架1,设BC为后支架3,A为BC中间点,OA长度为M,BC长度为N,锯片与工作台面的相交线锯片长度为a,锯片一侧距离T型槽或靠山的长度为d1,另一侧距离T型槽或靠山的长度为d2

B.设置锯刀为90°,百分表的表柄接触T型槽或靠山,表尖接触锯片,沿T型槽方向将百分表从锯片一侧向另一侧推动,分别测得dα1和dα2

C.设置锯刀为45°,百分表的表柄接触T型槽或靠山,表尖接触锯片,沿T型槽方向将百分表从锯片一侧向另一侧推动,分别测得dβ1和dβ2

D.设λ为误差指数,λ为正值,α=dα1-dα2和β=dβ1-dβ2,满足│α│≤λ,│β│≤λ,│α-β│≤λ,则符合精度要求,不满足│α│>λ,│或β│>λ,或│α-β│>λ,则不符合精度要求,需要调整;

调节步骤包括:

E.在α=dα1-dα2≥0的情况下,当β=dβ1-dβ2>λ时,需增大dβ2值,A点需向C点方向调整,调节B点的升降螺杆(5),提升B点高度,当β=dβ1-dβ2<-λ时,需减小dβ2值,A点需向B点方向调整,调节C点的升降螺杆5,提升C点高度;

F.在α=dα1-dα2<0的情况下,当β=dβ1-dβ2>λ时,需增大dβ2值,A点需向C点方向调整,调 节B点的升降螺杆5,提升B点高度,当β=dβ1-d β2<-λ时,需减小dβ2值,A点需向B点方向调整,调节C点的升降螺杆5,提升C点高度。

如图3所述操作台面建立在X轴和Z轴交汇面上;虚拟中心在X轴上,虚拟中心固定端为0点,浮动端为A点,虚拟中心有效长度M;调节支架为BC段,长度为N;B、C点可通过调节装置上升或下降,A点位于BC两点中间;a为锯切刀具与操作台面的相交线长度;d1,d2为锯切刀具与操作台面的相交线两端点到操作台面上T型槽的距离。

精度指标平行度是指锯切刀具与操作台面的相交线两端到操作台面上T型槽的距离差:α=dα1-dα2(锯切刀具90°时)和β=dβ1-dβ2(锯切刀具45°时)。

精度要求:满足│α│≤λ,│β│≤λ,│α-β│≤λ这三个条件,达到产品的精度要求。

首先通过调节台板固定位置达到锯切刀具在90°时,│α│≤λ。(测量方式:在T型槽上沿T型槽方向推百分表,观测百分表在有效测量范围a行程内的数值变化。)然后将锯切刀具位置调至45°状态,测量45°时β值。(注意:沿T型槽推百分表的方向要与测量锯切刀具在90°时的方向一致。)

经过以上测量可能出现的情况:

满足│α│≤λ,│β│≤λ,│α-β│≤λ,符合精度要求,合格。

不满足│α│>λ,或│β│>λ,或│α-β│>λ,不符合精度要求,需要调整。

如图4,针对调节升降螺杆5的高度量进行下面的算法推倒,所述步骤E或F中丨β丨=丨dβ1-dβ2丨>λ时的误 差量△,△=丨β丨-λ,△与调节高度y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以上加入了绝对值符号,这样更严谨些,不然出现负值时,会与下面的公式有冲突),

①角度推算:建立切割端面的坐标系二,其中B点移动前A、B、C三点坐标:A(M,0,0)B点移动至B'点后A'、B'、C三点坐标为:坐标系二内形成三角形C B B'和C A A',其中线段B'C与线段BC之间的夹角为θ,线段B'B与线段BC之间的夹角为ω,线段B'B与线段B'C之间的夹角为ω,设BC长度为N,B'在BC上作垂直线,B'H垂直于BC,B'H长度为y,A'在BC上作垂直线,A'h垂直于BC,A'A长度为y/2,线段B B'与线段B'H之间的夹角为γ,线段A A'与线段A'h之间的夹角为γ,BH为Z,Ah为Z/2,γ与ω互为余角,θ+2ω=180°代入γ=θ/2,得出公式一:γ+ω=90°,则

在θ非常小,y远小于N的情况下,近似为:②在γ非常小的情况下,近似为:将代入公式一得出③依据相似三角形原理得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设计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 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设计的原理,在不脱离本设计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设计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设计范围内。本设计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