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5274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械压缩制冷的设备中的换热装置是采用圆冷凝管(径向截面为圆形)和套设于冷凝管上的散热翅片(穿孔也为圆形),将管内介质的热量与外界空气交换,以达到散热的目的,其主要是靠风在散热翅片吹过时将热量散发的,但是由于圆冷凝管的风阻较大,而且在圆冷凝管的背风处存在涡流,使得圆冷凝管的背部有风吹不到的死角,因此严重影响了风力的散热效果,从而影响制冷的效率。为此本申请人在专利号为ZL201220437947.5公开了一种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管换热器,将冷凝管的横截面设计为呈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并将散热翅片上的穿孔形状也设计为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该换热器能够增大有效热交换面积,大大降低其换热风阻,并减缓介质在管内通过速度,从而有效提高了其换热效果和换热能效,同时还能够减小其体积、降低成本。

上述换热器在装配时,由于散热翅片比较薄、软,穿冷凝管的开孔一般要稍大于冷凝管的直径,便于在生产流水线上顺利装配,然而为了使冷凝管内的介质所含热量与外界交换,冷凝管与散热翅片的连接必须是紧密的,如果采用焊接的话,就可能造成产品的虚焊、漏焊,从而影响冷凝器的质量,并且由于散热翅片的数量较多,排列紧密,焊接作业十分麻烦。因此,本申请人又在专利号为ZL 201210315581.9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胀管装置,该胀管装置通过将胀杆安装在压机上并通过压机的压力插入冷凝管,胀杆上的胀头使冷凝管向外胀开,实现冷凝管与对应的散热翅片的穿孔连接紧密。但是上述专利的胀管装置,在胀杆向下插入冷凝管时,冷凝管会随着胀杆的插入在长度方向下沉而伸缩变形,因此影响了冷凝管径向胀开的均匀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装置,它能使冷凝管与翅片紧密相连的过程中冷凝管的长度无伸缩变化,提高了冷凝管径向胀开的均匀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装置,包括机架、底座、定位架、胀管机构、动力机构、退模座和用于在胀杆插入冷凝管前抓住冷凝管的头部的抓手机构;底座上设有一排U形托;定位架设于底座上;胀管机构包括数块平行设置在机架上的导向板和一排插在导向板的穿孔中的胀杆,每根胀杆的下端均设有胀头,胀头的最大水平截面呈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且稍大于冷凝管的内孔的水平截面;所述动力机构与胀杆相连;

所述抓手机构包括钳夹管驱动机构、钳夹管安装板、外套驱动机构、外套安装板、与胀杆的数量相同的钳夹管和钳夹外套,其中:

钳夹管安装板通过钳夹管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退模座的下方,该钳夹管安装板上开设多个与胀杆的数量相同并同轴的螺纹安装孔;

外套安装板位于钳夹管安装板的下部并与外套驱动机构连接,该外套安装板上也开设与胀杆的数量相同并同轴的螺纹安装孔;

所述钳夹管一一对应地连接在钳夹管安装板上的螺纹安装孔中;每个钳夹管的外壁为圆形并且头部的外径大于中部的外径,该钳夹管的内孔的水平截面呈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并与冷凝管的外壁的水平截面适配,该钳夹管的壁面上均布地从钳夹管的头部至钳夹管的中部割出四个V形缺口,该四个V形缺口均位于钳夹管的内孔的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

所述钳夹外套一一对应地滑套在钳夹管外并连接在外套管安装板上的螺纹安装孔中;每个钳夹外套的外壁和内孔均为圆形,该钳夹外套的内孔直径与所述钳夹管的中部的外径相同;当外套安装板由驱动机构向下移动时,钳夹外套将钳夹管头部的四个缺口闭合而使钳夹管夹紧冷凝管的头部。

上述的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装置,其中,所述V形缺口的开口宽度为2mm。

上述的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装置,其中,所述钳夹管的外壁头部与中部之间以圆锥面过渡。

上述的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装置,其中,所述钳夹管驱动机构和外套驱动机构均为气缸或油缸。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装置,在现有的胀管装置上增加了抓手机构,用于在胀杆插入冷凝管前抓住冷凝管的头部,使冷凝管与翅片紧密相连的过程中,冷凝管的长度无伸缩变化,并且提高了冷凝管径向胀开的均匀度,使整个胀管过程简单、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装置的局部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的钳夹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图2的右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的钳夹外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图3的右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a,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装置,用于将穿有翅片的径向截面呈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的冷凝管的扩胀。装置包括机架、底座、定位架、胀管机构、驱动机构、退模座2和抓手机构。

底座上设有一排U形托,用以托接穿有翅片的冷凝管的下端的U形弯头;

定位架设于底座上,用以固定整个冷凝管;

胀管机构包括机架上部的胀杆模座、数块平行设置在机架上的导向板和一排插在导向板的穿孔中并且上端固定在胀杆模座上的胀杆1,每根胀杆1的下端均设有胀头,胀头的最大水平截面呈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且稍大于冷凝管的内孔的水平截面;动力机构与胀杆1相连,用以驱动胀杆下端的胀头下压从冷凝管的端口插入,使冷凝管胀开并与翅片相连接固定;

抓手机构用于在胀杆1插入冷凝管前抓住冷凝管的头部;

抓手机构包括钳夹管驱动机构30、钳夹管安装板31、外套驱动机构32、外套安装板33、与胀杆1的数量相同的钳夹管34和钳夹外套35,其中:

钳夹管安装板31通过钳夹管驱动机构30安装在退模座2的下方,该钳夹管安装板31上开设多个与胀杆1的数量相同并同轴的螺纹安装孔;

钳夹管驱动机构30和外套驱动机构32为气缸或油缸;外套驱动机构32安装在钳夹管安装板31上;

外套安装板33位于钳夹管安装板31的下部并与外套驱动机构32的活塞杆连接,该外套安装板33上也开设与胀杆1的数量相同并同轴的螺纹安装孔;

钳夹管34一一对应地连接在钳夹管安装板31上的螺纹安装孔中;

每个钳夹管34的外壁为圆形并且头部的外径大于中部的外径,该钳夹管34的外壁头部与外壁中部之间以圆锥面过渡,该钳夹管34的外壁尾部小于外壁中部并设有与钳夹管安装板31上的螺纹安装孔啮合连接的外螺纹341;该钳夹管34的内孔的水平截面呈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并与冷凝管的外壁的水平截面适配;该钳夹管34的壁面上均布地从钳夹管34的头部至中部割出四个V形缺口340,该四个V形缺口340均位于钳夹管34的内孔的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每个V形缺口340的开口宽度为2mm;

钳夹外套35一一对应地滑套在钳夹管34外并连接在外套管安装板33上的螺纹安装孔中;

每个钳夹外套35的外壁和内孔均为圆形,该钳夹外套35的外壁后部设有与外套安装板33上的螺纹安装孔啮合连接的外螺纹351;该钳夹外套35的内孔直径与钳夹管34的中部的外径相同,该钳夹外套35的壁面上径向均布地开设四个拆装孔350。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穿有翅片的冷凝管置于定位架上,冷凝管下端的U形弯头由底座上的U形托托接,先通过钳夹管驱动机构30驱动钳夹管安装板31下移,使安装在钳夹管安装板31上的钳夹管34套在冷凝管的头部,再通过外套驱动机构32驱动外套安装板33向下移动,使钳夹外套35下移而将钳夹管34头部的四个缺口340闭合,使钳夹管34夹紧冷凝管的头部,然后通过动力机构驱动胀杆1下移,使胀杆1下端的胀头下压从冷凝管的端口插入,使冷凝管胀开并与翅片相连接固定。当需要取出冷凝管时,外套驱动机构32驱动外套安装板33向上运动,从而带动钳夹外套35向上运动而离开钳夹管34的缺口,钳夹管34的头部就恢复到原始 状态,冷凝管的头部就被松开,因此可以方便取下冷凝管。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