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筒体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锥筒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型筒体类工件的焊接包括单个筒体的纵向缝的焊接及两个或多个筒体间的对接的环向缝的焊接。目前,在对筒体进行纵缝或环缝焊接时,一般是将筒体放置在位于下端的支撑滚架上来完成的,人工或者自动对其进行焊接。而对于锥筒的焊接,一般也采取这种方式。但是锥筒由于其特殊的形状结构,在其焊接时,操作人员和焊机与锥筒焊缝间有一定角度,此时焊接对操作者的技能水平和焊接设备性能均有较高要求,劳动强度大,焊接操作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锥筒焊接工装,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其结构简单,能方便的调节操作人员、焊机与锥筒之间的角度,降低了焊接难度,提高了焊接效率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锥筒焊接工装,包括底座和通过升降支腿与底座连接的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焊机导轨,焊机导轨一端通过销轴与支撑平台一端可转动连接,支撑平台中部安装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顶部与焊机导轨中部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焊机导轨上设置有焊机固定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焊机导轨为伸缩导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下部安装有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平台与焊机导轨间设置有角度指示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放置焊机的焊机导轨通过伸缩气缸设置在支撑平台上,可以方便的调节焊机导轨与支撑平台之间的角度,以获得焊机与需要焊接的锥筒之间的合适工作角度,方便焊机对锥筒的焊接,避免了焊机与需要焊接的锥筒之间不在同一平面,降低了焊接难度,提高了焊接的效率;升降支腿、焊机导轨为伸缩导轨的设计,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焊接工装的使用范围;底座下部安装有万向轮的设计,方便了本实用新型焊接工装的移动;支撑平台与焊机导轨间设置有角度指示器的设计,使操作者可以清楚的知道支撑平台与焊机导轨之间的角度,方便对焊机导轨的调节,提高使用效率,提高了焊接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1.底座,2.升降支腿,3.支撑平台,4.焊机导轨,5.伸缩气缸,6.万向轮,7.焊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锥筒焊接工装,包括底座1和通过升降支腿2与底座1连接的支撑平台3,支撑平台3上设置有焊机导轨4,焊机导轨4一端通过销轴与支撑平台3一端可转动连接,支撑平台3中部安装有伸缩气缸5,伸缩气缸5顶部与焊机导轨4中部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焊机导轨4上设置有焊机固定装置。焊机导轨4通过伸缩气缸5设置在支撑平台3上,可以方便的调节焊机导轨4与支撑平台3之间的角度,以获得焊机7与需 要焊接的锥筒之间的合适工作角度,方便焊机7对锥筒的焊接,避免了焊机7与需要焊接的锥筒之间不在同一平面,降低了焊接难度,提高了焊接的效率;升降支腿2的设计,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焊接工装的使用范围;焊机7可以在焊机导轨4上滑动,以获得最合适的焊接位置,焊机固定装置为卡扣或者挡块,可以方便的将焊机7固定在所需位置,防止焊机7在倾斜的焊机导轨4上滑动,影响焊接效果。
焊机导轨4为伸缩导轨。升降导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伸长和收缩,使焊机7可以移动到锥筒上的合适位置,方便对锥筒进行焊接。
底座1下部安装有万向轮6。方便了本实用新型焊接工装的移动,提高了焊接工装的灵活性。
支撑平台3与焊机导轨4间设置有角度指示器。使操作者可以清楚的知道支撑平台3与焊机导轨4之间的角度,方便对焊机导轨4的调节,提高使用效率。
使用时,先将本实用新型焊接工装移动到需要焊接的锥筒矮端,然后调节升降支腿2的高度,使支撑平台3略高于锥筒的矮端上表面,然后再调节伸缩气缸5,使伸缩气缸5带动焊机导轨4倾斜,使焊接导轨4与支撑平台3间的角度与锥筒上面的斜度相同,然后将焊机导轨4上的焊机7移动到锥筒需要焊接的位置,再通过焊机固定装置将焊机7固定,焊工即可操作焊机7,对锥筒进行焊接。在整个焊接过程中,焊机7与锥筒间的间距相同,保证了焊接的稳定性,提高了焊接的效率,同时降低了焊工的工作强度,保证了焊接质量。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 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