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柱装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2305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电设备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柱装缸机。



背景技术:

红柳林矿7米大采高支架立柱行程为2.9m~6.6m。当立柱活柱与中缸组装好后,与外缸之间最小距离为5.6米,而车间原所购立柱装缸机头尾最大距离为5.4米,无法满足7米支架立柱的组装。如紧急外购一台新设备,需花费很长时间,耽误7米支架组装进度,影响大修工期;而且外购一台新设备,少则十几万,多则几十万。为节约成本,保证矿方要求工期,需要制做立柱装缸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柱装缸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立柱组装无法满足距离需要且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柱装缸机,包括矩形框型的主架,主架上未封闭的一面上沿两个长边设置有2条滑槽,2条滑槽所在面沿长边的方向被均匀分为两段,其中一段上沿滑槽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前V型架,另一段上沿滑槽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后V型架,前V型架所在的主架端口还设置有前顶油缸,后V型架所在 的主架端口还设置后顶油缸,主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挡板和后挡板,前顶油缸垂直置于前挡板的板面上,前顶油缸实现将前挡板推动,后顶油缸置于主架内部且与后挡板实现联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前V型架具体结构为: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两端通过滑块嵌在所述滑槽内,实现前后滑动,支撑柱中间位置处固定有V字形的固定架,能够将待组装的缸筒至于V字形的固定架内,不易滚动。

前挡板和后挡板相互平行且均与滑槽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立柱装缸机,通过在主架上设计前V型架和后V型架,前V型架和后V型架分别由各自的油缸驱动实现前进后退,进而实现将组要组装的缸筒完全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立柱装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架,2.滑槽,3.前V型架,4.前顶油缸,5.后V型架,6.后顶油缸,7.前挡板,8.后挡板,9.支撑柱,10.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立柱装缸机,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矩形框型的主架1,主架1上未封闭的一面上沿两个长边设置有2条滑槽2,2条滑槽2所在面沿长边的方向被均匀分为两段,其中一段上沿滑槽2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前V型架3,另一段上沿滑槽2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后V型架5,前V型架3所在的主架1端口还设置有前顶油缸4, 后V型架5所在的主架1端口还设置后顶油缸6,主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挡板7和后挡板8,前顶油缸4垂直置于前挡板7的板面上,前顶油缸4实现将前挡板7推动,后顶油缸6置于主架1内部且与后挡板8实现联动,其中,前V型架3具体结构为:包括支撑柱9,支撑柱9两端通过滑块嵌在所述滑槽2内,实现前后滑动,支撑柱9中间位置处固定有V字形的固定架10,能够将待组装的缸筒至于V字形的固定架10内,不易滚动,前挡板7和后挡板8相互平行且均与滑槽垂直。

本实用新型一种立柱装缸机,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外缸放在后V型架5上,将组装好的中缸与活柱放在前V型架3上,通过手动操纵阀控制前顶油缸4,推动中缸活柱进入外缸筒内,当前顶油缸4推到最大位置后,启动后顶油缸6,将缸筒与中缸完全组装到位后,即可停止装缸机。在这个过程中,前V型架3的支撑柱9和固定架10共同承担中缸与活柱的重量,固定架10的特殊形状——V字形很好的固定了中缸与活柱,避免中缸与活柱往左右两边摇晃。

本实用新型一种立柱装缸机可以利用车间现有旧件油缸和一些钢材制做而成,充分实现了旧件价值。解决了7米支架立柱组装的一大难题,从而也就保证了7米支架整体的组装进度,保证了支架的工期。制做该装缸机所花费的成本费约5万元,而外购一台新设备,所需费用至少需要十几万,大大节约了购买设备所需的费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