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焊接L型座的锁紧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3372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焊接L型座的锁紧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焊接L型座的锁紧固定装置,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械行业中,尤其是治具厂使用的检具、夹具固定装置等都是使用螺母来进行固定的。而使用螺母来进行固定的就产生一个问题,有些固定装置如果需要临时进行固定,这样用螺母来进行锁紧,不但浪费了时间,而且操作也不方便,需要用扳手来操作。同时在拆卸的时候,同样不但浪费了时间,而且操作也不方便,也需要用扳手来操作。这样大大的增加了劳动力,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适用于机械行业的锁紧固定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工作效率不高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焊接L型座的锁紧固定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焊接L型座的锁紧固定装置,包括锁紧装置、锁紧柄、锁定器、安装架、固定夹板、弹簧、安装接口、活动螺栓、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一固定模块、第二固定模块、第三模块、连接杆、第一螺栓、第二螺栓、橡胶皮垫、螺杆和滚轮,所述锁紧装置底部设有所述锁定器,所述锁定器顶端设有所述安装接口,所述安装接口嵌插于所述安装架中,所述锁定器内安装所述螺杆,所述螺杆套有所述弹簧,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一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第二模块通过所述活动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模块与所述第二固定模块通过所述第二螺栓连接,所述连接杆底端与所述第二模块连接,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所述锁紧柄,所述连接杆顶端与所述第三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模块与所述第三模块通过所述第一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模块和所述第二固定模块均与所述固定夹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螺栓底部安装有所述橡胶皮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紧装置底部安装所述滚轮。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主要由锁紧柄、锁定器、弹簧和螺杆构成,适用于机械行业中对治具的准确定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锁紧装置底部安装滚轮有助于对治具的搬运。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拆解示意图:

图中:1锁紧装置;2、锁紧柄;3、锁定器;4、安装架;5、固定夹板;6、弹簧;7、安装接口;8、活动螺栓;9、第一模块;10、第二模块;11、第一固定模块;12、第二固定模块;13、第三模块;14、连接杆;15、第一螺栓;16、第二螺栓;17、橡胶皮垫;18、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焊接L型座的锁紧固定装置,包括锁紧装置1、锁紧柄2、锁定器3、安装架4、固定夹板5、弹簧6、安装接口7、活动螺栓8、第一模块9、第二模块10、第一固定模块11、第二固定模块12、第三模块13、连接杆14、第一螺栓15、第二螺栓16、橡胶皮垫17、螺杆18和滚轮19,锁紧装置1底部设有锁定器3,锁定器3顶端设有安装接口7,安装接口7嵌插于安装架4中,锁定器3内安装螺杆18,螺杆18套有弹簧6,螺杆18与第一模块9连接,第一模块9与第二模块10通过活动螺栓8连接,第二模块10与第二固定模块12通过第二螺栓16连接,连接杆14底端与第二模块10连接,连接杆14上安装有锁紧柄2,连接杆14顶端与第三模块13连接,第一固定模块11与第三模块13通过第一螺栓15连接,第一固定模块11和第二固定模块12均与固定夹板5连接。

进一步的,活动螺栓8底部安装有橡胶皮垫17,减小对模块的损耗,增加其锁定效果。

进一步的,锁紧装置1底部安装滚轮19,有助于治具的搬运。

具体原理:扳动锁紧柄2,第一模块9顶住螺杆18,螺杆18安装有弹簧6,压缩弹簧6,使其安装接口7固定与安装架4,物体放置于安装架4上,第一固定模块11和第二固定模块12固定与需锁定物体上。

该装置主要由锁紧柄2、锁定器3、弹簧6和螺杆18构成,适用于机械行业中对治具的准确定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锁紧装置1底部安装滚轮19有助于对治具的搬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