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制振动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4351阅读:10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制振动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钣金模具冲压技术中,因为各种成本在急剧增长的前提下,就须要产品生产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的合格率。但是传统的在模板锣斜度安装料斗的出料方式,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产品出料不顺畅,掉废料时卡废料,产品易刮花,料厚薄的产品折边易变形等;也是长期以来困扰着金属冲压界的难题;业内人员也提出了加滚动轴承出料装置、加高垫脚高度和浮高浮升高度从而加大出料斜度、料斗做成凸点减少料片接触面积等方案,但只对一般的模具起到效果,往往一些模具浮高浮升高度改善模具非常困难,垫脚高度无法增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底、自动化程度高且出料效果好的自制振动出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自制振动出料装置,包括下模座、下垫脚和下托板;其中,所述 下模座与所述下托板之间设置有斜向的料斗;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托板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侧边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通孔;还包括与所述通孔配合的震动顶杆;所述下托板上设置有气缸和对所述气缸间断吹气的啤机;所述气缸包括驱动杆;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与所述驱动杆配合的顶针,所述顶针通过复位弹簧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震动顶杆一端与所述料斗接触,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驱动杆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制振动出料装置,其中,所述固定座设置有容纳所述复位弹簧以及所述顶针的凹腔;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固定座通过基米螺丝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制振动出料装置,其中,所述气缸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驱动杆配合的通槽,所述通槽一端与所述驱动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啤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制振动出料装置,其中,所述气缸还设置有连通所述通槽的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啤机间断向气缸内吹气,顶针与复位弹簧配合,使得驱动杆来回往复运动,进而带动震动顶杆上下震动,带动料斗震动进行下料,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底、自动化程度高且出料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自制振动出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自制振动出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下模座1、下垫脚2和下托板3;下模座1与下托板3之间设置有斜向的料斗4;下模座1上设置有下料口10;下托板3上设置有固定座30,固定座30一侧边固定设置有固定块300,固定块内设置有通孔301;还包括与通孔301配合的震动顶杆5;下托板3上设置有气缸31和对气缸31间断吹气的啤机(图中未显示);气缸31包括驱动杆310;固定座30内设置有与驱动杆310配合的顶针302,顶针302通过复位弹簧303与固定座30固定连接;震动顶杆5一端与料斗4接触,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50;驱动杆310设置有与第一斜面50配合的第二斜面311;通过啤机(图中未显示)间断向气缸31内吹气,顶针302与复位弹簧303配合,使得驱动杆310来回往复运动,进而带动震动顶杆5上下震动,带动料斗4震动进行下料,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底、自动化程度高且出料效果好。

如图1所示,固定座30设置有容纳复位弹簧303以及顶针302的凹腔304;复位弹簧303与固定座30通过基米螺丝固定,对驱动杆310复位稳定性强。

如图1所示,气缸31内部设置有与驱动杆310配合的通槽312,通槽312 一端与驱动杆310连接,另一端与啤机(图中未显示)连接,结构简单且稳定性好。

如图1所示,气缸31还设置有连通通槽312的排气孔313,便于驱动杆310复位时排出气体。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